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工作者及关心政治和时局的普通大众。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有了很大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热点问题贴近现实,具有时代特点,党员干部能够从中学习和掌握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系统深入理解从严治党的知识,在现实工作中紧跟时代,提高务实的工作能力。
内容简介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本书用通俗的语言,从坚决维护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十个方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要求和举措进行了阐释解读,是广大党员学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读物。近平
作者简介
王英梅,研究员,博士,长期从事政治理论、党史党建设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共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十二篇,出版有《军队信息化建设成本收益理论研究》《“中国梦”学习读本》《“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等多部作品。
于希海,政治部主任,出版有《做合格有为的共产党员》等作品。
满开宏,教授,长期从事党史党建教学与研究。全军院校教材副主编,全军院校政治理论教学联席会副主任委员,出版有《做合格有为的共产党员》等作品多部。
精彩书评
1.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强调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同时抓住“关键少数”。
——《新京报》
2.全面从严治党要准确把握学习贯彻党内监督条例的核心要义。
——《学习时报》
目录
第一章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3 “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科学内涵/
4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远意义/
5 确立领导核心的过程,就是克服各种错误理论和实践,确立和坚持正确路线的过程/
6 准确理解习近平提出的“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保证正确方向、形成强大合力,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这一重要论断/
7 准确理解习近平提出的“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一重要论断/
8 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9 中国共产党就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给全体党员干部提出
“十一个坚决”要求/
10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第二章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1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创新/
14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主要内容/
15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就进一步深化从严治党作出了战略性新决定/
16 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7 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关键是要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
18 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19 从严治党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政治智慧的结晶与创新/
20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第三章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21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22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
23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24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
25 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26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保证/
27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武器/
28 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
29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0 写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篇大文章/
第四章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31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32 党内民主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基础/
33 中国共产党对加强党内民主提出了新要求/
34 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保障/
35 在理论和实践中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36 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
37 执行党的组织纪律/
38 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39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40 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
第五章
监督是权力运行的根本保障
41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背景/
42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作用/
43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监督治党提供了一个体系化的法规/
44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的加强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45 用制度治吏/
46 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47 权力清单制度/
48 问责制/
49 纪委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
50 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第六章
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51 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禁令的重要性/
52 党的规矩/
53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54 依规治党/
55 全面从严治党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56 中国共产党对严明党的纪律提出了新要求/
57 让党纪法规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58 党员干部应对照党章把维护党纪放在第一位/
59 党的各级组织应担负起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的责任/
60 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
第七章
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61 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62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
63 反腐倡廉应常抓不懈,坚持惩治这一手不放松/
64 不断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65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66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
67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68 “微腐败”的危害/
69 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70 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第八章
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71 党的性质和宗旨/
72 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73 党的群众路线/
74 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
75 要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76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7 作风建设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78 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79 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80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第九章
从领导干部抓起
81 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首先看是否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82 全党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党性学习、增强党性修养/
83 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
84 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头雁效应”/
85 领导干部要在严守党的纪律方面为广大党员作表率/
86 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
87 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88 准确理解“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
89 在党的建设中建立“容错”与“纠错”机制/
90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第十章
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91 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92 中国共产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
93 新时期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具有远大理想的客观标准/
94 准确理解“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
95 把对党员干部的严格管理和热情关心结合起来/
96 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
97 成长为好干部/
98 把好干部用起来/
99 党员干部要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
100 县委书记要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附录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
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邓小平指出:“我们说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在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顺应人民的需要,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这是我们党对民族的贡献。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的贡献。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地开辟出一条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并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第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一是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是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是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摆脱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和梦想。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现代化的任务,保证国家统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大“压舱石”,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
第三,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挑战。对此,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5日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之,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什么党派,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并反复强调一个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个重要论断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的奋斗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与建设社会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更谈不上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色、不变质的根本保证。
第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各种主义和思潮几乎都尝试过,但是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条道路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新的奋斗征程。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本质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显著的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现在,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领导,表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大大加深。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曾形象地说,这就像“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从党和国家的关系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从党与各类组织的关系看,我们党通过在立法、司法、行政、军队、群团等各类组织中普遍建立党组织,进行统筹协调管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政治优势。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理论创新意义重大,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大发展,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本质联系。这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深入阐释的重大理论问题。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提出的这个重要论断对社会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3“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科学内涵
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指党对重大问题作出决定或决议,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法规和政令,向同级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在同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组织协调本地立法、司法、行政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工作,动员、组织所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任务。这一重要思想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党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上。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都要贯彻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向党中央报告工作。
第二,总揽全局。要立足于全党工作的大局,集中主要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把好政治方向、决策重大问题、安排重要人事、开展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工作合力、领导群众组织,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各项工作的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能被正确贯彻和落实。
第三,协调各方。要从整体推进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统筹协调好人大、政府、政协几套班子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好纪检和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使各方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工作的领导,主要通过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的党组来实现。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的党组,以及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是由党委派出或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选派到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工作的,都要对党委负责,自觉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在依法开展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中,必须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决定,保证党的主张的实现。
第四,实行民主决策,体现集体领导。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切实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决策,体现集体领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逐步形成并建立相应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在制度上保证党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更好地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总之,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环节。
4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远意义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中,习近平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第一,明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进具有深远意义。历史证明,核心事关党的事业成败。一个政党必须有一个领导核心,才能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有一个公认的核心,才能统一全党意志、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力量。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形成以领袖为核心的政治权威,这是提升政党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重要保障。历史证明,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在党的历史上,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遵义会议之前,党的事业和中国革命之所以接二连三地遭受挫折,甚至出现失败,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没有形成成熟而权威的中央领导集体,尤其是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遵义会议之后,中国革命之所以逐步走向胜利并最终取得彻底胜利,就是因为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页。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党的建设的历史规律的客观要求,对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进具有深远意义。
第二,明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以大视野谋划改革发展稳定,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手笔运筹国际国内,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民生事业硕果累累,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从严治党迈出坚实步伐,国际影响力继续提升,中国以豪迈而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这些成就的取得和新局面的开创,从根本上讲,靠的是党中央坚强领导,靠的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检验真理,奋斗
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