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仍舊延續瞭格爾茨著作所具有的纔華橫溢的特徵,體現瞭文化解釋學的研究路徑。該書稿零散地探討瞭格爾茨在一生中所感興趣的政治哲學、心理學和宗教問題。這些論述直接關係到後現代主義和當代多文化主義的“微光”(即書名《燭幽之光》之意),通過這些微光,讀者可以瞭解格爾茨的思想曆程及其所處時代的思想背景。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瞭美國人類學傢格爾茨11篇文章,探討瞭11個主題。所這些探討的主題,既體現瞭格爾茨的個人研究興趣,同時又是可以與讀者共通的。涵蓋麵包括從維特根斯坦到雅加達的宗教,從藝術到政治,從文化戰爭到今天夏威夷、斯裏蘭卡、巴爾乾的種族衝突,從道德相對主義到文化差異、心理差異和認知差異之間的關聯。
作者簡介
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美國人類學傢,解釋人類學的提齣者。1956年,他以《爪哇宗教》這部著作獲得瞭人類學博士稱號。格爾茨曾先後擔任斯坦福大學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加利福尼亞大學巴凱學院人類學係副教授、芝加哥大學新興國傢比較研究會任人類學副教授、普林斯頓高等科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教授。代錶作有《文化的解釋》等。
目錄
序…… 001
1 轉嚮和機遇:我的學術生活…… 001
序麯…… 001
泡沫…… 001
改變主題…… 010
等待時間…… 019
2 思想是一種道德行為:新興國傢中田野工作的倫理層麵…… 020
3 反“反相對主義”…… 040
4 多樣性的用途…… 069
5 最新動態的評論…… 092
蹣跚而入…… 092
文化戰爭…… 101
深度遊蕩…… 112
曆史學與人類學…… 126
“地方性知識”及其限度:一點附帶意見…… 144
6 奇怪的疏離:查爾斯?泰勒與自然科學…… 152
7 托馬斯?庫恩的遺産:適當時機的適當文本…… 170
8命運的睏厄:作為經驗、意義、認同和權力的宗教…… 178
9 失衡的行為:傑羅姆?布魯納的文化心理學…… 200
10 文化,心靈,大腦/ 大腦,心靈,文化…… 217
11 破碎的世界:世紀末的文化與政治…… 233
破碎的世界…… 233
一個國傢如果不是一個民族,那它是什麼?…… 247
一種文化如果不是共識,那它是什麼?…… 265
索引…… 281
前言/序言
序
如果有兩門學科,它們的範圍都界畫不明,又都自詡要窮究全部人類生活和思想,那它們的彼此猜疑可就不止一星半點。人類學和哲學恰是這種情形。一種散亂冗雜的學術認同,與將幾乎一切事物與彆的一切聯係起來並直探事物根底的一種抱負相結閤,這讓它們二者都憂心忡忡,拿不準誰該做什麼。並非是它們界綫重疊,而是沒人能夠稍有把握地繪齣它們的界綫。也並非是它們旨趣殊途,而是沒有東西明顯見斥於它們之一。
這兩個領域通常為瞭最終定論和最先創見,婉轉地、暗暗地較著勁,但除此之外,它們共享瞭其他許多特點,這些特點睏擾著它們的相互關係,給它們之間的閤作造成不必要的睏難。特彆是它們都容易被滲透而陷入險境,虛弱而遭到圍攻。眼下它們就發現自己不斷受到不速之客的侵入和糾纏,後者宣稱可以比它們自己更有效地從事它們的工作,因為它們落入陳陳相因的窠臼不能自拔。
對哲學而言這不是新鮮事瞭。哲學史充塞著這樣的事情:它的保護領地和封邑,如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後來甚至邏輯學和知識論,都相繼脫離它,成為獨立自主的特殊科學。對人類學來說,因分離主義壓力而收縮統治權,這是較近的事情,也不那麼秩序井然,但同樣嚴重。自19世紀中葉以來,它給自己劃瞭一塊x特彆的地盤,就是研究文化“那個復雜的整體,包括——作為社會一員的人所習得的——信仰、道德、法律、習俗”。而今它卻發現,各種臨時拼湊、坐享其成的新興學科、半學科和發展中的學會(性彆研究、科學研究、酷兒研究、媒體研究、族群研究、後殖民研究,它們被鬆散地歸類為“文化研究”,這是人類學的最後羞辱),群集到它曾韆辛萬苦、勇猛無畏地開荒拓土的這片空間上來,著手工作瞭。不管是像一傢古老而名高譽隆的控股公司,它的股份和名譽正在慢慢溜走,還是像一樁智識的高冒險事業,遭到偷獵者、暴發戶和食客們的明搶暗奪,總之分散和分裂感以及“終結”感是與日俱增瞭。這不是大度地互動和聯手的特彆恰當的局麵。
不過,這樣互動與聯閤的努力依然頗值一試。憂懼被誇大其辭瞭,猜疑也無根無據(哪個領域都還沒打算各走各道,它們在風格或脾性上的敵對程度,也不像它們大嗓門的捍衛者喜歡設想的那麼嚴重),不僅如此,它們如今其實同樣穿流在後現代海洋之中,這片海域波湧浪翻,不見航道,使它們越來越需要相互扶助。無論對哪種事業而言,目標並非舉目可望,或在附近什麼地方;喪失目標,為尋找方嚮和根由而摺騰亂竄,纔是近在眼前。我本人有誌於拉起或加固一條連綫,或者——想想濛田或孟德斯鳩——也許是復興一條連綫。這種誌趣既不是源於我動瞭改換專業認同的什麼心思,五十年來我拼命建立起我的專業認同,今天我對它要多愜意有多愜意瞭;也不是源於有心要拓寬這種認同,成為某種高級的無專長思想傢。我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民族誌學者,是個討論民族誌的作傢,我不製造理論體係。但是這種誌趣可能以某種方式牽連到這一事實:如我在開頭一章所解釋的,我起初動手“搞哲學”,但過瞭短得丟人的一段時間後,我放棄瞭,想讓我的思想更直接地,像我過去認為的一樣,紮根於世界的多變性上。那時我關心的、也是我想從經驗上而不僅從概念上追索的種種議題——觀念對行為的影響,“意義”的意義,對“判斷”的判斷等——縈迴在我論爪哇宗教、巴厘國傢和摩洛哥市場的作品中,也在論現代化、伊斯蘭教、親屬關係、法律、藝術及族群的作品中被延展和重新錶述過瞭,而且我相信被充實、具體瞭。這裏匯集的“省思”,正是這些關懷和議題稍微明白一點的錶達。
悖反的是,我所做的那種工作,即查明他族生活方式的獨特性,與哲學傢們——或者至少是打動我的那類哲學傢——所做的工作,即通盤研索人類經驗的範圍和結構及其特徵,這二者今天要加以聯係,比我憧憬自己朝著哲學傢生涯進發的20世紀40年代末,在許多方麵都更容易。就鄙見看來,這主要是因為自那時以來,哲學傢們——或者起碼他們的絕大多數——構想他們職業的方式有瞭較大轉變,那種轉變的方嚮與像我這樣的一些人特彆投緣,我們都相信,我們的大部分普遍問題——為何?如何?什麼?何方?——如果有答案的話,答案要到鮮活的生活的細枝末節中去尋找。
使這種轉變成為可能——如果不是促成它的話——的主要人物,再次就鄙見看來,是身後令人頭腦一新的造反者,“晚期維特根斯坦”。1953年——他去世兩年之後——《哲學研究》齣版瞭,在牛津劍橋以外一度不過是耳聞的東西,轉換成瞭明顯具有無盡生成潛力的文本,這極大地影響瞭我對自己想乾什麼、希望實現什麼的看法,隨後幾十年間,“評論”、“大事記”、“筆記”和“紙條集”等從維氏未發錶的遺著中紛紛整理齣版,也讓我深受影響。在耕耘於人文科學領域、試圖從他們那被堵塞的捕蠅瓶裏找到齣路的人們中間,像這種遭遇並非唯我一人。但是我的確算是對接受這一訊息預先準備得較為充分的人之一。人們常說,我們願意稱之為大師的那些作傢,就是這樣的人:有些話早在我們舌尖打轉,我們自己卻難以錶達,而他們似乎終於說齣來瞭;我們心智的動作、趨嚮和衝動剛剛起步,他們已經形諸言語瞭。如果此話當真,那麼我非常高興承認維特根斯坦就是我的大師,或者說無論怎樣也是大師之一。
當然他以德報德,承認我是他的門人,這太不可能瞭;他可不大喜歡認為自己受到彆人的贊同或理解。不管怎樣,他對私人語言這種觀念的抨擊,將思想從它的頭腦洞穴中帶到瞭人們可以看見它的公共廣場上;一旦它作為一套實踐來到那裏,他的語言遊戲觀又提供瞭看待它的新方式;他建議將“生活形式”當作——引用一位注釋者的話說——“自然和文化環境的復閤體,對世界的任何一種特定理解,都是以那些環境為先決條件的”。所有這一切,簡直就像是為促成我和跟我同好的其他人所從事的那種人類學研究量身定做的。這些觀念當然有種種伴奏和推論追隨左右:“依據一種規則”,“彆尋找意義,尋找用法”,“哲學的整片雲濃縮成語法的一滴雨”,“說話和錶現”,“傢族相似”,“圖像俘虜瞭我們”,“看作”,“大緻站在那裏”,“迴到粗糙的地麵”,“麵相盲”,“我的鐵鍬挖不動瞭”,等等,它們不是那麼有為而發,卻是對哲學發動的一場無情的顛覆性批判的組成部分。然而恰是這場批判,或多或少縮小瞭哲學與實際發生的事情之間的差距,極力去發現人們——一群群的人,單個的人,作為整體的人民——如何在談話當中,將個彆的、斑駁的聲音聚而為一。縮小——或者也許僅僅是探明和描述——這種差距的途徑,由上述警句中對一綫人類學傢而言最具誘惑力的那一句提示齣來:“迴到粗糙的地麵上去吧!”維特根斯坦寫道:“我們站立在光滑的冰麵上,那裏沒有摩擦,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條件是理想的,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無法行走。我們想走:那麼我們就需要摩擦。迴到粗糙的地麵上去吧!”《哲學研究》(,第107則)人類學——雖然當然不止人類學——是在探索這粗糙的地麵,在那上麵維特根斯坦或彆的其他人的思想纔可能獲得附著摩擦力:對我來說,這種看法不僅本質上是一種令人信服的觀念,而且正是這個觀念,雖然目標未定,闡述不明,引導我自始即遷移到人類學這個“領域”和“田野”。我厭倦瞭在康德式、黑格爾式或笛卡爾式冰流上亂滑,我想行走。或四處遊逛。穿越各種地方和人民而遊走,就他們可能提供的對可能齣現的任何難解之謎的不管什麼見識,沒完沒瞭地找齣差異性和恒定性,在這過程中,我們所生産的,與其說是一種立場,對一組固定議題的一種穩步積纍的觀點,不如說是一係列的立場確定——形形色色目標的形形色色論證。這就留下大量的(也許是大多數的)模糊性與不確定性。但在這點上,我們也在追隨維特根斯坦:他寫道,有人會問:“‘一個模糊的概念究竟是不是一個概念?’——一張模糊不清的照片是否仍是某人的肖像?用一張清晰的照片替換一張模糊的照片,是否總是有好處?難道模糊的照片不會剛好是我們需要的嗎?”(《哲學研究》,第71則)不管是抑或不是,也不管“我們”可能是誰,後麵諸篇是各色各樣不過略加編排的一組評注、實例、批評、反思、評估和探究,它們牽涉起碼還算得上“哲學的”問題和人物——“相對主義”,“心靈”,“知識”,“自我”,泰勒,羅蒂,庫恩,詹姆士。差不多是介紹性的首章評論瞭我的專業生涯飄忽不定的發展,那是為美國學術團體協會(ACLS)“學術人生”係列講座準備的;此後接下來的三章談到瞭開展田野工作當中升騰起來的道德焦慮,人類學中最近流行的某種所謂反相對主義主張,以及對道德哲學中捍衛文化地方主義的某些論調的批評。第5章“最新動態評論”,匯集瞭五篇即興短論,它們論及目前人類學內部和周邊發生的道德和知識論爭訟。隨後四章,是對查爾斯?泰勒、托馬斯?庫恩、傑羅姆?布魯納和威廉?詹姆士著作的較為係統的思考,這是為紀念他們的專題論文集而作的。第十章“文化、心靈、大腦……”,仍是要再次思考(據稱是)我們頭腦中發生的事情與(顯然是)外部世界發生的事情之間的(可能)關係。最後是“破碎的世界”,涉及最近“族群衝突”高漲給政治理論齣的那些難題。通常大概這個時候就該誌謝瞭。關於誌謝,迄今我有那麼多人要感謝,我可不願冒因列齣名單而漏人的風險。反正他們大多數人以前都已謝過瞭。作為替代,我隻將本書題獻給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社會科學學院我的那些閤作者們,書裏幾乎一切東西最先都是在那裏寫齣來討論,改寫後再討論,也是在那裏,我們同心協力創造齣瞭一個值得守護的地點和態度。為瞭防止他們或彆的什麼人多想,他們的名字,是以沿著走廊距離我的辦公室的遠近為序,排列齣來的。
普林斯頓1999年8月
燭幽之光:哲學問題的人類學省思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