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運營的藝術(第2版)

社區運營的藝術(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Jono Bacon(約諾·培根) 著,段澤軍,陳宴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06815
版次:2
商品編碼:12127712
品牌:Broadview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6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所述的“社區”其實是一種生態。培育、發展和塑造這種生態,使其具有生産力,這件事情絕對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
  作者約諾根據自己多年擔任社區經理的經驗,提煉齣一套理論以及實踐,幫助你運營社區,把它變成一個可靠的後援團、一個有價值的創意源泉,以及一支強大的營銷力量。

內容簡介

  社區是個有趣的網絡詞匯。近年來,這個詞多瞭很多意味。社區不再是慈善組織與和睦鄰裏的專屬詞,而是擴散到技術人員、商業人士、政府官員以及任何能上網的人,甚至成為一種營銷方式、公司形式。那麼,到底如何纔能在自己的行業中建立和運營一個活躍、有影響力的社區呢?《社區運營的藝術(第2版)》的作者用自己多年經驗和教訓試著給讀者提供一些參考,包括如何建立戰略規劃、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創建簡單易用的流程、如何運用社交媒體擴大社區的影響力等,在《社區運營的藝術(第2版)》的最後還對一些知名的社區領袖進行瞭采訪,幫助讀者窺探社區成功的奧秘。
  《社區運營的藝術(第2版)》適閤有誌做社區、正在做社區,或者對社區有興趣的人閱讀。

作者簡介

  約諾·培根(Jono Bacon),是一位享譽盛名的社區經理,擔任Ubuntu 社區經理長達10年之久。在社區建設與運營方麵積纍瞭很多經驗。

精彩書評

  近年來,社區管理的發展在很多行業廣受矚目,要想揭示這門新專業的秘密,沒有比約諾以及他的《社區運營的藝術(第2 版)》更好的導師瞭。關於發展社區和賦予社區力量,約諾在書中給齣瞭全麵的指導,並且花瞭很多篇幅討論隱藏在細節中的微妙之處。強烈
  推薦閱讀!
  ——艾倫· 福爾剋森
  MindTouch 公司CEO
  
  一百年以前,沒有什麼“産品經理”這樣的職位,也沒有“産品管理”這樣的學科。在《社區運營的藝術(第2 版)》中,約諾· 培根采用和膽的方法,宣告瞭商業領域裏一門新學科的齣現:社區管理。它是一門必修課,每一位企業管理者都需要學習這門實用課程,而且立即在工作中用起來。
  ——薩姆· 拉姆吉
  Apigee 策略副總裁
  Outercurve Foundation 董事會主席
  
  受邀為《社區運營的藝術(第2 版)》寫推薦語,對我而言是一種特權和榮譽。盡管一開始我有點不知所措,因為我很好奇,第1 版已經很全麵、很有見地瞭,第2 版會增加一些什麼內容呢?然而,讀完第2 版以後,我認為約諾在它上麵花的時間是值得的,對於讀者而言,值得花更多的時間閱讀。作為一個在開源行業從事谘詢工作將近15 年的人,我見過很多行得通和行不通的策略,還有很多試驗和錯誤。讀約諾的這本書,會讓你更明智,還會讓你更關注社區的同時,少走彎路。我們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能像約諾那樣遊刃有餘地處理社區事務,但是他書中的理論、建議與饒有趣味的故事,都在努力為我們指齣一條通嚮完美社區之路。
  ——安德魯· 艾特肯
  Black Duck Software 公司、Open Source Think Tank
  與Olliance Group 創始人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讓我們相互分離,成為不和諧聲音中的噪點,也能讓我們聚集到一起,為共同的目標成立社區。約諾· 培根在富有見地的《社區運營的藝術》裏,指給我們後麵的這條路。他詳細講述瞭創建一個成功社區的若乾原則,無論新人還是專傢都會覺得有趣。在技術行業乃至其他行業,社區經理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因此商務人士都應該讀一讀本書,更彆說傢長會(PTA)的會長、圖書俱樂部組織者、活動積極分子瞭。
  真的,這是一本好書。
  ——馬特· 埃塞
  Alfresco And C|Net
  
  約諾· 培根真的懂社區,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懂怎樣建設一個繁榮的社區。這本書是建設成功社區的優秀指南。說它優秀,是因為它是約諾根據自己擔任Ubuntu 社區經理的豐富經驗寫成的。Ubuntu 有著像蘋果産品一樣的魔力,激勵人們為之奉獻,也因此其社區聚集瞭數量龐大而專一的成員。對於開發者和企業傢來說,如果也希望像Ubuntu 一樣從社區汲取力量,那麼一定要讀一讀本書。
  ——伊恩· 默多剋
  Debian 創始人
  Sun 公司Emerging Platforms 副總裁
  
  約諾· 培根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搞懂瞭社區——從他和朋友們一起為他們的Linux播客做社區時,我就注意到他瞭。他所說的話、做齣的決策,都證明瞭他是行傢。如果要找人寫一本關於社區的書,那麼找他絕對沒錯。開源社區的建設沒有公式。這是一門軟科學、一門藝術,需要不斷地學習,而培根則是理想的導師。
  ——丹· 戈德斯坦
  倫敦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
  雅虎研究院政策研究科學傢
  
  開源軟件運動的成功說明,如果人們為一個共同的願景團結起來,沒有什麼障礙是剋服不瞭的。Ubuntu 社區稱得上這場運動中強大的社區之一,在《社區運營的藝術》一書中,Ubuntu 社區經理約諾· 培根將自己作為社區指揮官的第一手經驗奉獻給讀者們。他的書對於提高領導力和建設社區提供瞭有價值的參考。書中既有實用的理論,也有現實世界的實踐,中間還穿插瞭不少約諾自己的趣事,對於有誌於成為社區領導者以及資深社區領袖的人,都是非常全麵的指導書。
  ——瑞安· 保羅
  Ars Technica
  
  社區是非常復雜的人類生態係統。培育、發展、塑造和指導社區,使其具有生産力,這件事情絕對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在《社區運營的藝術》中,約諾· 培根詳細地解釋瞭在管理和培育一個健康的開源社區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他做得很棒!他還為如何逐步地培養和維護開源社區給齣瞭藍圖。約諾對細節的關注,以及對社區動態的理解,使得這本書對於所有想建設和維護社區的人來說,都是無價之寶。以自身豐富的經驗入手,培根非常清晰地解釋瞭如何幫助推進社區發展,從選擇基礎架構,到評估社區成長,甚至招聘社區經理,對很多方麵都提齣瞭很棒的建議。對於所有社區經理來說,這都是一本必讀書。
  ——馬剋· R · 辛剋爾
  Zenos 公司社區副總裁
  
  約諾· 培根一直都是開源社區裏富有見地的先行者。這本書從他自己的經曆中提煉瞭關於在網上組織人們參加活動、召開會議、完成日常事務的方法,為製訂成功的社區策略提供瞭可參考的框架。
  ——皮特· 剋羅諾維特
  Intel 公司Linux 與開源策略師
  
  在《社區運營的藝術》中,約諾· 培根又一次證明他的筆名是名副其實的。他把社區管理這門軟科學用他人難以駕馭的方式拆解開,以標誌性的英式幽默探索其中的復雜與微妙之處。這本書內容豐富而有趣,對於所有希望瞭解這門軟科學的人而言,不可不讀。
  ——傑瑞米· 加西亞
  Linuxquestions.org 創始人
  
  重金屬音樂愛好者、自由軟件的極客之星約諾· 培根,用《社區運營的藝術》這本書迴顧瞭自己:如何學會文雅而有效地管理互聯網上因為共同愛好或事業而聚集起來的一群無法無天的傢夥。他在書中陳述瞭自己的流程和方法,而且對社區建設做瞭平實的講解。這些內容對於老闆們會非常有幫助,不論他的項目社區有數百人、數韆人,還是數萬人,甚至數百萬人(想一想《魔獸世界》的粉絲們)。預先警告一下資本傢們:這本書裏麵沒有哪一章叫作“如何把社區變現”,但是如果按照約諾所說的去做,你可能會得到所有領導者(甚至資本傢)都想要的結果,即一個願意一起努力實現共同目標的忠誠而充滿激情的社區。
  ——伊琳娜· 斯勒茨基
  gekentertainment.tv
  
  如果你跟開源粉絲們聊天,他們可能會告訴你,社區就像是森林裏跑齣來的精靈,在你睡覺的時候,幫你修復軟件。在《社區運營的藝術》中,約諾解釋瞭社區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以及社區其實還需要反哺。這本書將幫助你使用各種必備的技能,把一個協作型社區推上正軌。這些技能包括寫文案、選擇社交軟件、解決衝突,以及評估社區的健康狀況。
  ——丹· 馬丁
  Open Source World 會議主席
  Windows Refund Day、Burn All Gifs Day、
  Fre Dmitry 以及Fredomhec 組織者
  
  若乾年前,我在LUG 會議上遇到一個來自伍爾弗漢普頓大學的邋裏邋遢的學生,誰曾想到他的名字後來在互聯網上就是“社區”的同義詞。互聯網上的約諾· 培根現在是社區建設方麵的標杆,這個事實也說明在一個誌願者項目中,沒有人會在意你糟糕的衣著風格、不著調的音樂品味或者奇怪的發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貢獻,你與彆人相處的能力,
  以及你是否能為他人帶來靈感。
  在本書中,約諾從大大小小的項目汲取有用的經驗(你想一想曾經的世界級項目LugRadio,以及如今的世界級項目Ubuntu),為創建與維護社區的人描繪齣一張藍圖。
  同時,他還使用很多現實世界的例子,從首相到名廚,使討論的主題具有更廣闊的背景。這些例子中許多講的都是成功的故事,但是約諾不懼揭自己的短,他也用走過的一些彎路闡釋瞭自己的觀點,因而使本書的例證得到很好的平衡。
  對於正在為某個項目或某個事業構建誌願者社區的人來說,不論你的社區主題是關於軟件、開源、浣熊,還是彆的什麼,這本書都很有用。
  ——保羅· 庫珀
  Intel 公司Moblinui & Apps 工程經理
  
  《社區運營的藝術》是一本乾貨滿滿的書,它不僅講瞭社區,還講瞭管理、組織,甚至講瞭不少營銷方麵的知識——它就是一本社區領導力的聖經。書中的好些章節都讓我迴憶起自己和團隊一起度過的那些重要時刻:從解決衝突到凝集人氣。這本書要是早一點齣版就好瞭,要是早點讀到它,或許能幫助我更快地解決那些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後麵也是像約諾在書中所述的那樣解決的)。我非常希望在我現在的項目中多采用書中的
  建議。
  ——賽義夫· 洛特菲
  GNOME 基金會、Zeitgeist
  聯閤創始人及團隊領導
  
  就我的經驗來說,沒有什麼人比約諾更理解如何創立、建設和維護社區。《社區運營的藝術》這本書匯集瞭約諾的經驗、智慧以及他的幽默,對於任何想創立社區的人(不論是軟件社區,還是其他什麼主題社區),積極參與社區的人而言,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書。
  約諾懂得,溝通和誠實是有效參與社區的關鍵,而且他沒有空談,而是提供瞭關於社區治理、流程、衝突解決,以及避免職業倦怠等方麵的實際指導。這是一本非常棒的書。
  ——大衛· 施萊辛格
  Open Source Technologies,Acces 公司總監
  GNOME 基金谘詢委員會成員
  
  約諾· 培根在《社區運營的藝術》一書中,帶著你完成一次社區之旅,在這個過程中你將看到建設一個有生産力、運轉順暢的社區需要哪些重要條件,怎樣纔能融入社區。
  ——安柏· 格拉納
  Ubuntu 社區成員
  
  約諾· 培根的這本《社區運營的藝術》,對於使用現代基礎架構以及從自由與開源軟件運動中收集的實踐來建設社區,進行瞭深入的思考。書中的例子來自他在Ubuntu 的工作,勾勒齣一個運轉順暢的社區以及其運行機製。本書的背後還有一個會議(http://www. communityleadershipsummit.com/wiki/index.php/Session_Notes)和在綫社區(http://artofcommunityonline.org/)作為支持,這個事實說明這些努力很可能會繼續發酵,他的
  會議和網站將成為社區管理者、社區領導者和社區經理們聚集的場所。
  ——丹尼斯· 庫柏
  開源Diva 與OSI 總監

目錄

第1 章 社區的藝術1
協作精神 2
社區的本質 3
-- 在社交經濟中建立歸屬感5
社區溝通背後的機製8
發掘機會 10
社區經理必備的素質13
-- 發掘成員的性格 14
-- 獲得成員的信任 14
-- 做一個最佳的傾聽者15
-- 彆自以為是15
-- 行勝於言17
-- 做自己17
繼續前進 19
第2 章 規劃社區21
為瞭成功而做計劃23
-- 俯瞰社區24
小組:歸屬感的基石31
-- 找準你的位置 31
-- 歸屬感的單元 32
-- 閱讀還是寫作 34
-- 精英領導製37
-- 一起工作就是成功 38
-- 多樣性39
設計社區 43
-- 再談開放性45
-- 構思一份使命宣言 47
-- 建立戰略規劃 49
填充戰略規劃 52
-- 對觀點進行頭腦風暴52
把這些串起來 55
-- 小組:分而治之 57
記錄戰略規劃 61
為社區提供經濟支持62
-- 獲得收入的機會 64
總結68
第3 章 清晰的溝通69
他說,她說 70
建立溝通渠道 71
-- 力圖清晰72
-- 選擇閤適的渠道 73
-- 不同渠道的價值 75
以身作則 79
-- 日常交流80
-- 較長篇幅的寫作 85
總結94
第4 章 流程:簡單纔能持久 95
流程的本質 96
-- 正確看待流程 97
-- 流程的影響力 97
製訂高效的流程98
-- 分解難題 100
-- 流程那些事兒 103
評估哪些地方需要流程 106
-- 社區周期 107
-- 敞開社區的門 108
-- 評估社區參與者 111
-- 管理反饋 114
讓大傢認可你的流程 116
-- 為流程寫文檔 116
-- 讓流程容易被發現 117
-- 使用流程 118
入徑:製訂協作型的流程 119
-- 識彆入徑 120
-- 拓展知識 121
-- 確定貢獻 122
-- 增加榮譽感 123
流程的重新評估 125
-- 形成長效機製 126
繼續前進 127
第5 章 使用工具和數據來支持工作流 129
理解你的工作流 130
-- 角色 131
-- 製訂簡單的工作流 132
-- 協作機製 134
-- 例子:Ubuntu 的漏洞工作流 135
建設良好的基礎設施 138
-- 軟件即服務 140
避免對工具盲目崇拜 142
選擇閤適的工具 143
-- 漏洞追蹤 143
-- 版本控製 146
-- 協同編輯 146
建立和維持透明性 147
-- 工具的獲取 147
-- 交流 148
-- 匯報 149
定期評估工作流 151
-- 收集結構化的反饋 151
繼續前進 152
第6 章 社交媒體153
社交媒體不是用來吹牛和爭吵的 154
進入社交媒體世界 156
社交媒體服務概述 157
-- Twitter 157
-- Facebook 160
-- Google+ 163
管理社交媒體 165
-- 傳播 166
-- 反饋 172
-- 協作 176
用好社交媒體 181
-- 控製使用 181
-- 優化發布方式 182
-- 承擔社會責任 183
-- 組織社區會議 184
-- 組織活動 187
-- 更新社區信息 188
第7 章 凝聚人氣189
獲得關注 190
-- 關注帶來的機遇 191
人氣的六大要素 191
-- 使命 192
-- 聯閤起來 192
-- 鼓舞人的言論 194
-- 成為布道者 195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96
-- 誠信 196
網站:社區的大本營 197
-- 確立網站的目標 198
-- 及時更新內容 199
-- 建立對話 200
-- 維護好網站 201
人氣的聚集也有周期 204
-- 計劃 205
-- 積纍 206
-- 公告 208
-- 迴顧 210
讓活躍的人氣發揮作用 211
-- 宣布社區成立 212
-- 吸引參與者 213
建立聯盟 217
-- 專業媒體 218
-- 業餘媒體 221
活動和會議 227
-- 選擇活動 228
-- 發錶演講 231
總結 236
第8 章 評估社區237
社區的自我反思 238
反饋的意義 239
-- 定義目的 239
鈎和數據 240
-- 統計和自動化數據 242
-- 問捲調查和結構化反饋 245
-- 觀測試驗 248
-- 評估機製 251
-- 收集普遍的感受 253
匿名和隱私 256
-- 匿名 256
-- 隱私 257
繼續前進 259
第9 章 管理和跟蹤工作進展 261
知名度與社區管理 262
跟蹤工作的重要性 263
-- 跟蹤正確的事情 265
--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67
什麼需要管理 270
跟蹤項目進展 271
-- 結構化管理項目 273
-- 管理工作項 275
-- 用燃盡圖讓數據可視化 280
跟蹤社區成員的貢獻情況 287
-- 可視化是關鍵 289
-- 確保流程有效 291
跟蹤社區的健康狀況 294
-- 鼓勵反饋 295
-- 建立常規製度 297
迴應社區的擔憂 298
繼續前進 301
第10 章 治理303
責任感 304
治理絕非溜須拍馬 305
治理與社區 306
治理的理由 306
-- 服從領導 308
-- 讓普通大眾參與治理 309
-- 鼓舞成員 310
-- 帶來祥和 311
常見的三種治理模式 312
-- 獨裁魅力型領導 313
-- 開明的專製 314
-- 委托治理 316
成立社區委員會 316
-- 設計一個委員會 317
-- 編撰委員會規則 329
-- 提名和選舉委員會成員 332
Ubuntu 社區治理的例子 335
-- Ubuntu 社區的由來 335
-- Ubuntu 社區的結構 336
-- 會員資格 342
-- 衝突與爭議的升級 346
擴大治理機構的規模 348
-- 最佳時機 348
-- 建立分委會 350
-- 委員會之間的交流 352
總結 352
第11 章 處理衝突和關係353
動物天性 354
-- 解讀衝突 354
暴風雨前的寜靜 356
-- 爭吵型人格 356
-- 兼聽則明 360
-- 職責問題 363
-- 缺乏公正 365
解決衝突的流程 366
-- 協調者的角色 367
-- 解決衝突 371
處理職業倦怠 379
-- 發現職業倦怠,並進行治療 382
-- 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 383
處理離職 384
處理喪亡 385
總結 386
第12 章 發起和運營活動387
建立傢庭價值觀 388
活動 388
組織起來 390
-- 步驟1 :識彆需求 390
-- 步驟2 :尋找幫手 391
-- 步驟3 :設置截止時間 392
-- 步驟4 :擠時間 392
組織綫下活動 394
-- 公共屬性 395
-- 組織一次衝刺會 401
-- 組織一次峰會 402
-- 組織一次非正式會議 407
獲得贊助 409
-- 理解你的需求 410
-- 找到和管理贊助商 411
-- 處理資金 414
案例分析:Ubuntu 開發者峰會 415
-- UDS 精神 416
-- UDS 是如何運營的 417
-- 團隊分工 417
-- 場地 420
-- 會議用品 425
-- 基礎設施 426
-- 房間布局 427
-- 時間錶 429
-- 日程安排 431
組織綫上活動 434
-- 公共屬性 435
-- 在綫討論會議 438
-- 組織在綫培訓 441
總結 443
第13 章 招募一位社區經理445
為什麼社區建設會發展成一項大産業 446
企業中的社區經理角色 448
-- 設定期望 448
-- 角色的職責範圍 449
-- 風險 450
-- 不拘一格 450
-- 管控和匯報 451
-- 社區參與的責任 452
-- 薪水 452
-- 錶達對候選人的期望 453
管理你的社區經理 455
-- 入職 455
-- 戰略 457
-- 管理和溝通 458
總結 459
第14 章 社區案例匯編 461
林納斯· 托瓦茲,Linux 461
麥剋· 信田,林肯公園樂隊 465
馬頓· 米科斯,MySQL 和 Eucalyptus 469
麥剋· 林剋斯維爾,知識共享組織 472
蒂姆· 奧萊利,奧萊利傳媒 476
卡洛琳· 梅勒,X.commerce、PayPal 和 eBay 479
伊蘭· 拉賓諾維奇,南加州Linux 博覽會 482
理查德· 伊斯格拉,Humble Indie Bundle 490
馬剋· 布斯勒,經典遊戲室 492
瑪麗· 科爾維格,Mozilla 495
德裏斯· 貝塔爾,Drupal 平颱和Acquia 公司 499
詹姆士· 史派福,Media Molecule 公司 502
第15 章 更高更遠507
構建我們自己的社區 508
-- 社交媒體 508
-- 視頻 509
社區領袖峰會 509
-- 如何運營 510
-- 加入我們 510
-- 保持聯係 511
關於作者512




















































































前言/序言

  第2版推薦序
  我在運營《連綫》(Wired) 雜誌之餘, 還運營著一個叫作“DIY 無人機”(DIY DRONES)的社區。在這裏, 20,000 多名社區成員閤作開發開源的無人駕駛飛機(UAV),基本上都是些自動駕駛飛機、直升機,以及其他帶有螺鏇槳、完全自動飛行的東西。
  DIY 無人機社區已經創造齣瞭無數的産品,其中最成功的當屬ArduPilot,它是一係列基於Arduino 計算平颱的自動駕駛儀。我們也參與瞭“開放硬件”運動,也就是說,我們社區創造的自動駕駛儀既包括軟件也包括硬件,軟硬件都是開源的。雖然我和其他人也運營一些商業公司來製造和銷售這些硬件(我的公司叫3D Robotics),但隻要遵循開源軟件許可條款,任何人(絕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我們社區創造的這些設計,利用它們來同我們競爭。此舉聽起來可能很瘋狂,但是這種開放性,比起常規公司中傳統的閉源研究和設計模式,可以更快、更好、更廉價地創新。這樣做的唯一風險是,一些公司在完全遵循許可法律條款的情況下,可能會復製這些産品,以更低的價格齣售。
  2010 年年底,這種事情確確實實發生瞭。我們得到消息,我們設計的ArduPilot Mega 有瞭中文山寨版,在淘寶、易趣以及其他網店上銷售。確實,它們抄襲瞭我們的産品,而且製作精良、功能齊全。不僅如此,英文版的操作手冊以及一些其他軟件,也被譯成瞭中文。
  我們的社區成員報告瞭這種明目張膽的“盜版”行為,要求我們就此采取措施。
  我說沒關係:在開源硬件領域,這種行為既在預料之中,也受到鼓勵。軟件的分發不需要任何成本,是免費的。硬件的製造是昂貴的,所以需要定下一個保本最低價,以保證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由此纔能保證産品的質量和售後服務,讓人們能夠買到産品,但硬件設計卻是免費提供的。知識産權公開,因此整個社區都可以使用這個設計,以及完善它,並製造他們自己的版本。産品可能會被人剋隆,開源硬件的這種模式天然地帶來這種可能性。我們的開源許可明確允許剋隆。理想的情況是,人們會更改/ 改進這些産品(“衍生設計”),以滿足我們未曾解決而被他們發現的市場需求。這就是開源旨在提倡的創新。
  但如果他們隻是剋隆産品以低價銷售,也沒問題。市場會做齣評判。
  順便說一下,Arduino 的開發主闆也經曆瞭完全相同的情況,在中國也有許多Arduino 的剋隆版本。有些版本比較差,但即使質量足夠好,大多數人還是繼續支持官方的Arduino 産品,支持創造齣這些産品的開發人員。今天,剋隆版本隻占據瞭少量的市場份額,主要存在於對價格異常敏感的市場,例如中國。
  坦白說,産品能夠進入一個低價市場也是一種創新,這不是什麼壞事。
  我自己很高興看到這一發展,原因有四點:
  1.我認為有人把文檔翻譯成中文真是太好瞭,這會讓更多的人能夠看懂它。
  2.這是一個成功的標誌——隻有你創造齣來的是人們想要的東西時,它纔有可能被人剋隆。
  3.有競爭纔有益。
  4.始於剋隆的産品,最終有可能演變為真正的改良和創新。
  切記,我們的許可中要求,任何衍生設計也必須是開源的。試想,如果一個中國團隊創造齣瞭一個比我們更完美的設計,那也是一件好事。然後我們可以反過來製造他們設計的東西,將那些中文的文檔翻譯成英文,並讓它們齣現在中國之外的市場上。大傢共贏!(嘿,一個人是可以做做白日夢的?)就在我寫下這些東西之後不久,一位叫“Hazy”的社區成員在評論欄中迴應說,他一直和那些做Arduino 主闆的團隊一起工作,而且還是翻譯小組的一員。我稱贊他翻譯的速度足夠快,然後詢問他是否考慮將翻譯稿提交給我們,作為官方手冊的一部分,把它們放到Google Code 的維基上。我們的代碼庫就放在Google Code 上。他同意瞭,我給瞭他編輯維基的權限,並且設置瞭一個用戶可以選擇的、平行的中文翻譯版本。
  當時,我們使用的是Subversion 版本控製係統(現在使用Git),對於這個係統,Google Code 實現瞭Subversion 的一些基本功能。維基頁麵裏隻是一些文檔,和自動駕駛儀源代碼都存放在同一個代碼庫裏,我並未認真審查權限選項。為瞭讓大傢可以編輯維基,我分配給他們對整個代碼庫都可以“提交”的完全訪問權限(可以創建和編輯文件在給社區成員分配這樣的訪問權限時,我通常要求他們彆一不小心搞亂瞭代碼(代碼開發小組的成員則限製得更嚴格,因為他們把事情搞砸後危險更大),但我忘瞭告訴Hazy這一點。Hazy 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手冊裏的中文翻譯版無縫地閤並進來,因此用戶隻要點擊一個鏈接,就可以很容易地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切換。
  然後,因為他是我們自動駕駛儀方麵的專傢(畢竟,他曾經是剋隆團隊的一員),他開始修訂英文手冊裏的錯誤。我能看到他一條接一條地提議,並全部審核通過,因為:它們機智、正確,英語錶達也很完美。
  此後事情變得有趣瞭:Hazy 開始修復代碼自身的錯誤。這種事情頭一次發生時,我以為他犯瞭錯誤,把某一個維基文件放到瞭錯誤的文件夾裏。但是我檢查瞭一下,那些都是代碼,而且他的修復不僅正確,而且記錄得很詳盡。誰能想得到Hazy 竟然還是一名程序員?!
  我感謝他的這些修訂工作,也沒多想。隨著修訂代碼被持續不斷地提交,Hazy 進入瞭我們的待解決問題清單,挑齣瞭一個又一個開發團隊忙得顧不上處理的錯誤。
  今天,他已是我們開發團隊中最優秀的一員。而我還是未曾與他謀麵,一段時間之後我問瞭一下他自身的情況。
  他的真名是黃小江,住在北京。白天,他是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他告訴瞭我他的故事: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迷上瞭各種模型,我希望能擁有一架遙控飛機。若乾年之後,我大學畢業,可以買得起一架遙控直升機瞭。我還買瞭遙控卡車和飛機。有時候,我因為愛玩玩具的幼稚行為而被人嘲笑,但我很開心,因為這是我兒時的夢想。我在網上衝浪的時候偶然看到瞭ArduPilot,它的強大功能吸引瞭我。我的一些朋友們對它也很感興趣,可是因為它的文件是英文的,讀起來感覺有點不方便,所以我嘗試著把它們譯成瞭中文,希望能減少ArduPilot 的中國迷們在操作它們時的一些睏難。感謝你們在DIY Drones 中的偉大工作,我希望它能幫助更多的人們,使他們夢想成真。
  這裏所發生的一切是神奇的。當我們聽說剋隆主闆時,社區裏一些人最初的結論是:這又是一次厚顔無恥的剽竊,並且想知道我們何時要訴諸法律。但在我提醒他們這不是一個“山寨”版本,而是“衍生設計”,得到我們開源許可證的完全許可甚至是鼓勵後,大傢的態度緩和瞭。
  我們不再醜化中國團隊,而是把他們當作社區的一部分來看待,他們也是如此做的。Hazy 繼續前行,他不僅僅使用我們的作品,也為之做齣瞭貢獻。因此現在這些“海盜”為我們工作。他們並不隻是使用我們的技術,而是與我們一道,為所有人改進技術。 Hazy 實現瞭他的夢想,並也幫助我們實現瞭我們自己的夢想,這就是社區的力量。
  我們都有關於社區的各種故事,這個故事隻是社區如何觸及到我們每個人的一個例子。然而,社區的建設是一項復雜事務,它需要精心規劃和思考,而且還要賦予你的社區成員自由,去完成你從未想象過的事情。
  我想不齣能比《社區運營的藝術》更好的一本指導書,你們無所畏懼的導遊,約諾· 培根,會為你們全程導航。在本書的第1 版中,約諾構建瞭一套堅實的知識基礎,用以創建社區並且賦予他們能力。第2 版不僅改進和擴展瞭這個作品的主體部分,還分享瞭許多其他的故事——關於成功的社區是如何産生的,以及達成這些成功而做的選擇。約諾的經驗和洞察力,結閤其他社區領導人所提供的這些真實世界的故事,為你提供瞭一條通嚮你自己社區成功的堅實道路。
  剋裏斯· 安德森
  《連綫》雜誌編輯,《長尾效應》作者,DIYDrones 創始人
  加州 伯剋利
  2011 年11 月15 日
  第1版推薦序
  從螞蟻到食蟻獸,從蜜蜂到養蜂人,社區是地球生命的基本組成。融入社區則昌,失去社區則衰。有人之處必有社區。社區塑造著我們:部落、傢庭、工作、俱樂部、學校、教堂和廟宇,它就是我們的身份標簽。我們生於社區,如果幸運的話,也將在社區的環繞中走嚮終結。
  毫不意外的是,人們一旦上網,就形成瞭社區。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形成群體簡單而自然,但放到網絡上就令人沮喪瞭。許多信號在人們當麵互動時起到潤滑作用,但在網上卻無法找到。微微一笑緩和批評,拍拍背彌閤裂痕,這些都消失瞭。如果對手距離你一個大陸之遙,除瞭他乘機攻擊和寥寥幾行簽名之外,你對他一無所知,又如何能“一抱泯恩仇”?在綫小組會滋生最惡毒的對抗。即便哈特菲爾德(Hatfield)與麥考伊(McCoy)之間的傢族夙怨,與alt.tv.doctorwho 上的仇讎相比,也微不足道瞭1。即便大傢處於同一屋簷下,維護好社區也十分睏難,在網絡上建立、維護和培育社區就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對於運營社區的人,對於其他參與社區的人,本書可謂一大寶貝。
  約諾· 培根(Jono Bacon)有著親自管理一群全世界最刁鑽、特立獨行的人群的經驗:這群人就是開源程序員。本書中的信息經曆瞭自由軟件白熱化般的嚴峻考驗。讀者不會碰到比這更加苛刻的環境瞭。
  我在25 年前踏入在綫論壇,當時為Macintosh 用戶建立瞭一個電子公告欄,名為MacQueue。在用著14.4 kbit/s 雙調製解調器上網、存儲空間隻有20 MB 的時代,並不容易挑起網絡論戰。但MacQueue 成員竟然還是點起瞭戰火。幾年後我加入瞭Well,這是一傢頗具傳奇色彩的在綫社區,設在加州索薩利托2(Sausalito)。社區沐浴著舊金山嬉皮士的和平友愛精神。然而好景不長,Well 走上瞭一條我所熟知的彎路。似乎多數在綫社區都會陷入如此境地。
  網上形成任何誌同道閤的小組時,都很歡樂。創始人和早期成員沉浸在閤作的熱情中,多數新開端都會伴隨這樣的情緒。大傢交流起來彬彬有禮,樂於助人,和藹可親。帖子閃爍著友好親切的精神。在Web 上一切正常。然後情況開始變壞。脾氣發作,怨恨滋長,敵對情緒齣現。情形與婚姻有諸多相似之處。
  然而,與多數婚姻不同之處在於,在綫成員與小組的聯係更鬆散,其利益與小組成敗也不是那麼息息相關。當在社區中閑逛開始變得煩人,論戰過於激烈,成員就開始離開。不久,快樂的網絡論壇變成瞭鬼城,甚或更糟。但上述道路並非避不開。約諾以他一貫的機智和一流的幽默感,寫下瞭這本指南,書中可以找到保持在綫小組健康有益所需的一切建議。隻要規劃恰當,引導適度,偶爾驅逐一些人,社區就能避開似乎無法避免的命運,不會陷入恐懼和憎惡之淵。我們需要優秀的社區經理,因為我們需要健康的在綫社區。我曾建過自己的社區,也因忽視而扼殺瞭一些。我很感謝約諾帶來瞭這些方法,讓我從現在起能把事情做對。我知道,我們都感激約諾。
  裏奧· 拉波特(Leo Laporte)
  TWiT 網絡廣播員、創始人
  加州佩塔盧馬
  2009 年6 月30 日


用戶評價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慕名而來,還沒看,希望可以拜讀

評分

評分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公司購書,好看。老闆滿意,同事喜歡。

評分

公司購書,好看。老闆滿意,同事喜歡。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質量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