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半干旱区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单元,也是北方一个特殊而敏感的生态过渡带,其区系起源古老,多是地中海干旱植物的后裔,因此是一个古老的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中心。
《鄂尔多斯高原野生维管植物图鉴》主要通过大量野外采集标本及实拍照片记录了鄂尔多斯高原野生维管植物共96科335属613种(包括亚种、变种和变型),按照《内蒙古植物志》进行了系统排序,同时参照了赵一之先生所著的《内蒙古维管植物检索表》对所记录的植物进行了修订,每种植物配有野外识别特征描述以及植物用途,以便对照查询。
《鄂尔多斯高原野生维管植物图鉴》可供农业、林业、牧业、医药业、轻工业等领域的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及高校师生参考使用。
目录
I 蕨类植物门
卷柏科
卷柏属
木贼科
问荆属
木贼属
中国蕨科
粉背蕨属
蹄盖蕨科
冷蕨属
II 裸子植物门
松科
松属
柏科
侧柏属
圆柏属
刺柏属
麻黄科
麻黄属
Ⅲ 被子植物门
A.双子叶植物纲
杨柳科
杨属
柳属
桦木科
虎榛子属
榆科
榆属
桑科
桑属
大麻科
葎草属
大麻属
荨麻科
荨麻属
檀香科
百蕊草属
桑寄生科
槲寄生属
蓼科
大黄属
酸模属
沙拐枣属
木蓼属
蓼属
荞麦属
首乌属
藜科
盐角草属
梭梭属
假木贼属
盐爪爪属
合头藜属
碱蓬属
雾冰藜属
猪毛菜属
蛛丝蓬属
沙蓬属
虫实属
驼绒藜属
地肤属
滨藜属
藜属
刺藜属
苋科
苋属
马齿苋科
马齿苋属
石竹科
前言/序言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西部、陕西西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地域广阔、人烟稀少是本区域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其沙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四个省(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半干旱区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单元,也是北方一个特殊而敏感的生态过渡带。根据王荷生的中国种子植物八个多度中心的划分,阿拉善一鄂尔多斯中心是秦岭一淮河以北两个中心之一,其区系起源古老,多是地中海干旱植物的后裔,因此是一个古老的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中心。鄂尔多斯高原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边界显著,其西部、北部和东部三面环以黄河,南部和东南部以古长城为界。在高原内部,其东南部是黄土丘陵和沙漠区的过渡地带,西北部分布着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向西邻接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鄂尔多斯高原有着明显的水平地带性植被,从东到西依次为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此外在东部的黄河河道冲积平原还残存小片的河滩草甸。受海洋季风影响,降水量自东向西有规律降低。东部准格尔旗年降雨量达400毫米以上,西部鄂托克旗棋盘井年降雨量仅154.9毫米,形成自东向西的湿度梯度。与此相应,自东向西形成草原栗钙土带、荒漠草原棕钙土带与草原化荒漠的草原灰漠土带。气温和降雨随着经度由东向西递减,生境复杂性和植被多样性也遵从水平地带性规律由东向西逐渐递减,因此,鄂尔多斯高原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
农业部鄂尔多斯沙地草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在鄂尔多斯高原建立的两个观测站之一,是研究退化草地生态恢复、人工草地建植、草地生态监测和草地管理等领域的重要试验场所。由于工作的需要,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曾经在8年前对站点所处的库布齐沙漠进行了综合考察,为本书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又对毛乌素沙地和西鄂尔多斯地区进行了零星的考察,完成了对整个鄂尔多斯高原的植物调查,并且在野外台站建立了鄂尔多斯高原植物标本室,为本书的最终完成提供了研究保障。
本书所记录的维管植物均为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的野生维管植物,不包括栽培种和引种。本书在系统分类上主要参考了赵一之先生于2014年著的《内蒙古维管植物检索表》中对《内蒙古植物志》的修订,同时参照了《中国植物志》英文版,增补了少量在鄂尔多斯高原新发现分布的维管植物。本书中所有植物彩色照片由徐杰、刘铁志、闫志坚、金凤和赵家明拍摄提供。
鄂尔多斯高原野生维管植物图鉴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