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朱子语类》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一部语录体著作,由其门人记录、黎靖德编纂而成。对后人而言,它是了解朱熹全面的思想的一部珍贵历史文献。本书精选《朱子语类》中的部分内容并加以注释与评述。所选语录分八个专题,涵盖面广,有较强的代表性本书是《朱子语类》的评论及解释,撰者对《朱子语类》反映的朱熹哲学思想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作者简介
朱义禄,1942年生,浙江宁波人。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78~198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中国哲学史,师从著名哲学家冯契,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评审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学与明清之际启蒙思潮,兼及中国近代思想史。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有:《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康有为评传》《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研究》《孟子答客问》《黄宗羲与中国文化》《诸子百家》。在海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20余篇。共计已发表的文字为320万字。9次获全国、省部级以上奖项。
目录
出版说明
导言
一、理气关系
二、理一分殊
三、存理灭欲
四、性即是理
五、格物致知
六、知行之辨
七、格知万象
八、读书心法
精彩书摘
《朱子语类选评》:
或问定静安虑四节。曰:“物格、知至,则天下事事物物皆知有个定理。定者,如寒之必衣,饥之必食,更不用商量。所见既定,则心不动摇走作,所以能静。既静,则随所处而安。看安顿在甚处,如处富贵、贫贱、患难,无往而不安。静者,主心而言;安者,主身与事而言。若人所见未定,则心何缘得静。心若不静,则既要如彼,又要如此,身何缘得安。能虑,则是前面所知之事到得,会行得去。如平时知得为子当孝,为臣当忠,互事亲事君时,则能思虑其曲折精微而得其所止矣。”(卷一四)
“知”、“行”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知”有知识、知觉、认识等多重含义,究竟哪一种含义,要视其上下文来确定。“行”指行为、行动、践履等,偶尔也有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实践的因素。古人讨论知行问题,虽说有认识方面的内容,但多从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立论。这在朱熹那里尤为突出。关于知行问题的讨论,早在先秦就出现了。《左传,昭公十年》中,就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的说法。《古文尚书·说命中》,则明确提出了“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主张。对知行问题,先秦诸子均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见解。在宋元明清时期,出现了各种系统的知行理论。二程提出了“知先行后”说,后为朱熹所继承。朱熹的知行观要较二程来得丰富,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面:论先后,为“知先行后”;论轻重,则“知轻行重”;论关系,是“知行互发”。
……
朱子语类选评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