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5
苏联兴亡史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苏联兴亡史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站在邓小平理论的高度,运用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多侧面、全方位地展示了苏联兴亡的历史进程,是国内有关领域较具专业性的著述,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陈之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1934年6月生于浙江杭州。1959年毕业于苏联国立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回国后分配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78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1985年被评为研究员,1986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曾任世界历史研究所苏联东欧史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世界历史》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一、二、三届会长等职。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学术专长为俄国(苏联)历史。
吴恩远,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
马龙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在国内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有独著、合著、译著十余部。主要代表作为专著《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
前 言(1)
第一编 列宁、斯大林时期
第一章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3)
第一节 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特点(3)
一 俄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欧亚国家(3)
二 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特点(4)
三 俄国的民粹主义思想传统(11)
第二节 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16)
一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17)
二 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8)
三 外国资本在俄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
四 垄断资本主义加速发展(19)
五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20)
六 工人阶级集中,具有革命性(20)
第三节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同其他政治派别的斗争(21)
一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普列汉诺夫
对民粹派的批判(21)
二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
列宁对自由民粹派、经济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24)
三 布尔什维克反对孟什维克的斗争,孤立自由资产
阶级的策略(28)
四 布尔什维克对取消派和召回派的斗争(30)
第四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月革命(32)
一 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32)
二 俄国参与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革命(35)
三 二月革命的胜利(38)
四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42)
第二章 俄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走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46)
第一节 从二月革命走向十月起义(46)
一 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46)
二 临时政府的政治危机(50)
三 军事独裁的失败———科尔尼洛夫叛乱的平息(53)
四 十月武装起义(55)
第二节 十月革命在全国的伟大胜利(58)
一 莫斯科武装起义的胜利(58)
二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60)
三 多党合作的尝试和解散立宪会议(65)
四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69)
五 国内战争的胜利(71)
第三节 苏维埃国家制度在革命和战争的烈火中诞生(77)
一 苏维埃政权的诞生(77)
二 苏维埃是新型的国家制度(78)
三 苏维埃国家的性质、职能和结构(80)
第四节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及其世界历史意义(84)
一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84)
二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86)
第三章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伟大的探索和实践(90)
第一节 由革命之初设想的“非直接过渡”到“战时
共产主义” (90)
2 苏联兴亡史纲
一 建设国家的最初设想(90)
二 “战时共产主义”的由来(93)
三 “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96)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101)
一 新经济政策的由来(101)
二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03)
三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108)
第三节 苏联的成立(112)
一 沙皇俄国遗留的民族问题(112)
二 十月革命后各民族共和国的建立及其相互关系(114)
三 苏联的成立(117)
四 苏联宪法的颁布(120)
第四节 列宁晚年思想及其在党和国家体制上的探索(123)
一 列宁晚年的理论探索(123)
二 列宁晚年在党和国家体制上的探索和同斯大林的
分歧(131)
第四章 党内的变化和国家的转折(136)
第一节 列宁逝世后党和国家政治结构的变化(136)
一 党员队伍和干部结构的变化(136)
二 党和国家权力结构的变化(138)
三 党内官僚主义的形成和党内民主的收缩(143)
第二节 反“右倾”斗争(147)
一 反“右倾”斗争的缘起(147)
二 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间的政治论战(150)
三 布哈林“右倾”少数派的失败(157)
第三节 “大转变” (161)
一 国家全面的“大转变” (162)
二 “大转变”的性质和根源(165)
三 苏联在意识形态“大转变”中形成的思想文化
模式及其特点(167)
目 录 3
第五章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80)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总危机”和30年代苏联的国际环境
及对外政策(180)
一 资本主义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180)
二 苏联的经济形势和对外经济关系(181)
三 30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183)
第二节 工业化运动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186)
一 工业化的提出(186)
二 发展模式的探索和争论(187)
三 工业化计划及其实施(191)
四 苏联经济制度的确立(200)
第三节 农业集体化(202)
一 农业集体化的缘起(202)
二 集体农庄制度的建立(207)
三 集体农庄制度及其评价(216)
第六章 斯大林时期确立的政治制度(218)
第一节 1936年宪法以及党和国家权力的集中(218)
一 新宪法起草的政治背景(218)
二 新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22)
第二节 斯大林时期政治体制的最终确立(225)
一 国家行政权力向党内的转移和集中(226)
二 国家行政权力由各加盟共和国向联盟中央的
转移和集中(227)
三 30年代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的决策机制(229)
第三节 “大清洗”运动(234)
一 “大清洗”运动的基本原因(234)
二 “大清洗”的直接导因(240)
三 “大清洗”的进程及后果(243)
第四节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发表和斯大林
4 苏联兴亡史纲
思想独尊地位的确立(250)
一 联共(布)中央标定的意识形态范本———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发表(250)
二 斯大林关于国家的理论(254)
第七章 战争的考验和战后的恢复(259)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国际关系和苏联的
国防状况(259)
一 大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和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259)
二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260)
三 苏德秘密议定书的实施(264)
四 苏德关系恶化(268)
五 战前的国防状况(270)
第二节 战火中的苏联(272)
一 战争的爆发(272)
二 战时动员和向战时体制的转变(275)
三 战争的严峻考验(279)
四 体制和政策的调整(282)
五 战局的转折、伟大胜利及其意义(285)
第三节 战后社会经济的恢复(289)
一 战争的破坏和战后经济的恢复(289)
二 国民经济恢复当中的失衡(295)
三 农业的停滞和衰退(298)
第四节 战后斯大林个人权力体制的加强和思想政治运动的
再起(302)
一 战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发展和个人权力体制的
加强(302)
二 意识形态批判和政治清洗运动的再起(306)
第五节 战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冷战”局面的形成(312)
一 战后社会主义在欧洲和亚洲国家的胜利(312)
二 冷战政策的出台(314)
目 录 5
三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与苏南关系(317)
四 苏美在德国问题上矛盾的发展(318)
五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320)
第二编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
第八章 从斯大林逝世到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327)
第一节 清除贝利亚(327)
一 领袖逝世(327)
二 清除贝利亚(334)
第二节 马林科夫的内外政策和赫鲁晓夫的崛起(340)
一 马林科夫的对内对外政策(340)
二 1953年苏共中央九月全会(345)
三 赫鲁晓夫的崛起(350)
第九章 苏共第二十次、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及其影响(358)
第一节 对个人迷信和斯大林的批判(358)
一 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运动的展开(358)
二 苏共领导在批判斯大林问题上的分歧和斗争(361)
三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及其错误(364)
四 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错误的积极意义(368)
五 赫鲁晓夫在批判个人迷信方面的错误(372)
第二节 “三和”、“两全”的理论(377)
一 苏共二十大提出“三和”理论(377)
二 “三和”理论评析(380)
三 苏共二十二大提出“两全”理论(384)
四 “两全”理论评析(387)
第三节 “解冻”思潮和自由化思想的泛滥(390)
一 “解冻”思潮的两起两落(391)
二 “解冻”思潮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397)
6 苏联兴亡史纲
第十章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政策调整和改革(402)
第一节 50年代中期苏共党内斗争和赫鲁晓夫权力的巩固(402)
一 最后一次反击(402)
二 最后一个“反党集团” (405)
三 朱可夫的失败(409)
第二节 经济管理体制和党政领导体制的改革(413)
一 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413)
二 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420)
三 党政领导体制的改革(426)
第三节 对外政策的调整(433)
一 积极开展东西方对话(433)
二 苏美关系(436)
三 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438)
四 对第三世界的政策(440)
五 对华政策和中苏关系(442)
第十一章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经济(445)
第一节 以推行“新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经济改革(445)
一 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445)
二 新经济体制的成果和矛盾(447)
三 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与改革方针的变化(450)
四 1979年的新决议与新体制内涵的演化(452)
五 联合公司的发展与改革重心的转移(453)
第二节 以加强农业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455)
一 加强农业的基本措施和取得的成果(455)
二 农业发展中的问题(457)
三 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调整及其成果和问题(460)
第三节 以推行“集约化方针”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的
转变(463)
一 集约化方针的提出和基本措施(463)
二 集约化方针的基本成果和问题(466)
目 录 7
第四节 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其估价(469)
一 经济发展形势的基本估价(469)
二 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472)
三 经济形势恶化的社会后果(475)
第十二章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国内政治(479)
第一节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政策调整(479)
一 领导体制和干部政策的调整(480)
二 在斯大林评价问题上的调整(484)
三 在理论上的调整(489)
第二节 由稳定逐步转化为停滞(493)
一 领导体制日趋僵化(494)
二 民主与法制建设流于形式(501)
三 领导干部中的腐败现象和特权阶层的形成(506)
第三节 “持不同政见者”运动(511)
一 “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发生和发展(511)
二 从“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看苏共意识形态工作的
失误与教训(519)
第十三章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对外政策(526)
第一节 与美国的关系(527)
一 从有限的改善到缓和(527)
二 从缓和到新的对抗(530)
第二节 与西欧国家的关系(532)
一 笼络法国,怀柔西德(532)
二 赫尔辛基会议(533)
第三节 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534)
一 关系的调整(534)
二 镇压“布拉格之春” (536)
三 对东欧国家控制的加强(538)
四 关于“勃列日涅夫主义” (541)
8 苏联兴亡史纲
第四节 与第三世界的关系(543)
一 与中近东国家的关系(543)
二 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546)
三 与南部非洲国家的关系(548)
四 入侵阿富汗和苏印、苏越关系(549)
第十四章 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民族关系和
民族问题(555)
第一节 斯大林时期留下的遗产(555)
一 形式上的联邦制,实际上的单一制(555)
二 在经济和教育方面有较快发展(558)
三 在民族关系上留下许多棘手问题(560)
四 俄罗斯中心论与大俄罗斯沙文主义(563)
第二节 对斯大林民族政策的调整与继承(567)
一 平反民族关系方面的冤假错案(567)
二 扩大加盟共和国的自主权(570)
三 推行“拉平”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的方针(574)
四 继续推行向民族地区移民的政策(574)
五 继续推行斯大林的语言政策(576)
六 勃列日涅夫时期民族政策的特点(581)
第三节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583)
一 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583)
二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进步(587)
三 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589)
第四节 民族关系理论问题(592)
一 “民族问题解决”论(592)
二 关于“人们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的
理论(596)
第五节 难以克服的民族问题(599)
一 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599)
二 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负面效应(603)
目 录 9
三 政治、社会政策失误产生的消极后果(605)
四 存在民族纷争潜流(607)
第三编 戈尔巴乔夫时期
第十五章 “加速发展战略”目标的演变(615)
第一节 安德罗波夫的短期改革及其预示的改革方向(615)
一 安德罗波夫上台时面临的改革形势(615)
二 安德罗波夫的改革措施(619)
三 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领导人(622)
第二节 “加速发展战略”及其演变(625)
一 “加速发展战略”的制定(625)
二 发展机器制造业(627)
三 禁酒运动(629)
四 “与非劳动收入”的斗争(631)
五 干部调整(632)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改革纲领的扭曲(634)
一 苏共中央一月全会(634)
二 经济改革方向的变化(636)
三 全盘否定苏联历史思潮的涌动(643)
第四节 1985—1988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析(650)
一 改革初期苏联经济发展状况(650)
二 社会出现动荡(653)
第十六章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全面推行(656)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危机(656)
一 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656)
二 第一次苏联人民代表会议与苏共领导的分歧(657)
三 政治危机的出现与扩展(665)
第二节 苏共二十八大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路线的全面确立(670)
10 苏联兴亡史纲
一 苏共放弃一党执政的法律地位(670)
二 权力重心转向总统委员会(673)
三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全面确立(674)
第三节 筹划新联盟条约(682)
一 中央与加盟共和国的矛盾凸显为主要矛盾(682)
二 新联盟条约草案(683)
三 恢复政权权威构想的落空(686)
第四节 戈尔巴乔夫向民主派的全面妥协(692)
一 “9+1”进程(693)
二 “哈佛计划” (694)
三 政治危机的全面爆发(696)
第五节 被政治斗争羁绊的经济改革(699)
一 继续“加速战略”的经济改革思路(699)
二 两条经济改革路线的冲突(703)
三 经济危机加剧(707)
第十七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外交与苏联演变(711)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外交战略和外交理论的变化(711)
一 80年代中期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711)
二 戈尔巴乔夫提出外交“新思维” (714)
第二节 调整对外政策(716)
一 第一阶段(1985年3月至1989年12月) (717)
二 第二阶段(1989年12月至1991年12月) (723)
第三节 新思维对东欧剧变的影响(733)
一 促使东欧各国比照苏联模式的改革(734)
二 东欧剧变加速苏联的瓦解(743)
第四节 戈尔巴乔夫时期外交对苏联演变的影响(746)
一 社会主义信念和基本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冲击(746)
二 为西方“和平演变”苏联的战略创造了条件(747)
三 对西方单方面让步导致苏联国际地位 苏联兴亡史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一直信赖京东,送货快又优惠。支持。
评分好!非常好!可以购买 !!!!!!!!!!
评分受用 不错 值得一看
评分送货速度快,值得购买
评分苏联兴亡史纲
评分商品不错,物有所值!商品不错,物有所值!商品不错,物有所值!
评分受用 不错 值得一看
评分品质优
评分好!非常好!可以购买 !!!!!!!!!!
苏联兴亡史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