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的探险,奇妙无比,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阿诺遇到的难题。
本书故事生动、插图精美、寓教于乐,
小朋友将感受到勇敢、机敏和冷静勇士之心,
快来和勇士阿诺一起,开启一段神奇的正义之旅吧!
有一天,幸福的蜜蜂王国遭到了大马蜂的入侵,这里宁静而安宁
的生活被打破了。
在这危机关头,整个王国的希望寄托在了新蜂王阿诺的身上 ......
本系列丛书由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亲自打造,包含了大量的基
础数学知识,从简到繁,层层递进。书中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贯穿始
终,“玩着学习”就是这么容易!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1994年访问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华盛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1990-1991年任南开大学数学研究
所复分析学术活动年组委会秘书长,并多次出任国际复分析学术会议组委会秘书长。
著作有:
·《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
·《数学的源与流》
·《复数、复函数及其应用》
·《数学的美与理》
·《心灵之花》
·《微积分的方法和应用》(主编)
《蜜蜂的数学王国1:时光森林里的勇士之心》:
第1章 绿光中的神秘世界(长度单位换算)
第2章 界碑中的黑精灵(长度问题)
第3章 逃亡之路(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法)
第4章 绿怪物的苔藓药桶(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第5章 堡垒巢(加减法验算)
第6章 最后的客人叶虫(加减巧算)
第7章 疣柄魔芋堡(补数)
第8章 矮树精与古堡废墟(认识图形)
第9章 飘浮的金盘子(数列的排列规律)
第10章 幽灵蛛(巧求周长问题)
第11章 阴阳井与吐火精灵(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正方形和长方形,求周长)
第12章 切叶蜂的琥珀池(图形的分割与剪拼知识)
第13章 绿妖娘花的毒孢子(有余数除法)
第14章 地雷花种子与超级树怪(时钟问题)
第15章 勇士之心(乘法速算)
第16章 神奇的隐身叶(分数问题)
考考你答案
《蜜蜂的数学王国2:仙子岩上的绝处逢生》:
第1章 仙子岩的灾难(学习分数)
第2章 树牢里的虫头琴(按规律填数)
第3章 猴面小龙兰的武器(简单枚举一)
第4章 瘸腿龟精的珊瑚球(简单枚举二)
第5章 葡萄昼天蛾幼虫战士(等差数列)
第6章 石门上的奥秘(解算式谜)
第7章 巧取龙筋(数线段)
第8章 夜明珠失踪(图形填数游戏)
第9章 彩虹长臂天牛的手术刀(一笔画)
第10章 被施了邪恶魔法的毒蛙卵(简单推理)
第11章 伟大的星天牛(位置与方向)
第12章 蚂蚁大力士消灭铠甲蚜虫(平均数)
第13章 炮弹摩天大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10章 蟑螂怪的拿手肉汤(三阶幻方)
第15章 恐怖巨怪的来历(还原问题)
第16章 神秘木匣里的闪电球(和差倍问题)
考考你答案
《蜜蜂的数学王国3:精灵古怪的木偶家族》
《蜜蜂的数学王国4:地鼠大盗的黑魔法书》
这套《星际探险家》系列丛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宇宙充满好奇的“老顽童”量身定做的!里面的情节设计得太巧妙了,那种宏大叙事和微观细节的结合,让人读起来完全停不下来。作者构建了一个极其庞大且逻辑严密的星系地图,光是研究那些虚构的星球生态和文明演变就花了我不少时间。特别是第三册里描述的“时间涟漪”现象,那种既符合基础物理概念又充满浪漫想象力的表达方式,让我在理解复杂科学理论时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愉快。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活,充满了老派科幻作家的那种严谨又带着一丝幽默的笔调,时不时蹦出来的专业术语都能让人会心一笑,感觉自己真的跟随主角一起穿越了虫洞,体验了超光速航行。这本书不仅仅是讲故事,它更像是一本披着科幻外衣的宇宙科普读物,激发了我去查阅更多真实天文知识的冲动。那种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精神,在这套书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读完后感觉格局一下子被打开了,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我必须说,近几年读到的历史小说中,这套《风起洛阳》系列是让我感到最“沉浸”的一部作品。它完全不同于那种只堆砌年代和事件的流水账,而是真正把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时代的脉络编织在一起。作者对唐朝中晚期政治斗争的描摹细致入微,从底层官员的挣扎到朝堂之上的权谋博弈,都处理得极其到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的考据,那种对细节的执着,让整个洛阳城仿佛活了过来,我甚至能闻到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和官署里的墨香。主角团的塑造也极其成功,他们的动机复杂且真实,没有脸谱化的善恶之分,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洪流中做出艰难的抉择。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停下来,去查阅一下书里提到的那些历史典故和人物背景,每一次查证都让故事的厚重感更增加一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高潮部分紧张到让人屏住呼吸,而沉静之处又充满哲思,绝对是值得反复品味的上乘之作。
评分要形容我对这本《现代极简主义设计哲学》的感受,那简直就是一场精神上的“断舍离”。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设计师,我总是在追逐潮流和回归本质之间摇摆不定,而这本书如同一个清醒的导师,用极其冷静、理性的笔触,剖析了“少即是多”背后的真正含义。作者的论证逻辑非常清晰,他从包豪斯运动的根源讲起,一路梳理到当代数字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每一个论点都有扎实的理论支撑或经典的案例佐证。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关于“信息负荷”和“用户心智负担”那几章,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我们自以为是的“丰富”,其实是对用户体验的巨大伤害。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也体现了极简的理念,留白恰到好处,文字如同雕塑一般,精准而有力。读完后,我立刻对自己的工作室和手头的项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更是一本指导实践的工具书,是这个喧嚣时代里的一剂清醒剂。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神经科学与艺术创作”的系列丛书,特别是其中关于情感回路如何影响色彩偏好的章节,简直是颠覆了我对创作的理解。这本书的作者似乎精通艺术史和生物学,他用一种非常学术但又极其易懂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某些特定的色彩组合能在人类大脑中引发强烈的共鸣,比如深红与黑的搭配是如何激活杏仁核的。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脑电波图谱分析,这对于我这种更偏向感性创作的艺术家来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性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作品。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灵感”时,并没有将其神秘化,而是将其拆解为一系列可被观察和训练的神经通路反应。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充满了跨学科的对话感,读起来像是在听一位顶级教授的专题讲座,既能获得前沿的知识,又能感受到探索未知领域的兴奋感。
评分这套《南洋风情美食地图》系列,完全满足了我对异域文化探索的热情,但重点不是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在那些渗透在日常饮食中的细微之处。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温情,他似乎走遍了东南亚的每一个角落,从马来西亚街头飘出的叻沙香气,到印尼家庭餐桌上那道祖传的参巴酱,都被他描绘得活灵活现。书中收录的食谱不是那种冰冷的步骤列表,而是附带着浓浓的人情味——每道菜背后都有一个关于家庭、关于迁徙、关于记忆的故事。我尝试着做了几道书里介绍的娘惹糕点,那种复杂的香料搭配和精妙的火候掌握,让我对南洋烹饪的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的摄影作品也极其出色,那种温暖、饱和度高的画面,完美地捕捉了热带阳光下的食材质感,让人隔着书页都能感受到食物的热度。它让我明白,食物不仅是果腹之物,更是文化记忆最鲜活的载体。
评分很好的一套书,而且618图书的活动的确给力。
评分很好(?▽?),非常好(?▽?)
评分动物世界的探险,奇妙无比,
评分性价比很高,质量非常好!
评分数学书结合故事来教小孩,效果不错
评分折上五折,不得不说非常的合算,孩子看书飞快,会经常光顾的!
评分很好的一套书,而且618图书的活动的确给力。
评分希望孩子通过阅读故事而喜爱数学,后附有习题。
评分包装好,送货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