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這是一部關於閱讀、旅行、繪畫和寫作的散文隨筆。
從意大利的中世紀小鎮到印度的曆史古城,從文學作品中描述的神奇曆險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詩人博納富瓦以深邃的思想、生動的筆觸為我們展現瞭一個隱匿的藝術國度。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述說圖像又chaoyue圖像的藝術史隨筆。作者伊夫 ·博納富瓦是法國當代zui重要的詩人。在書中,博納富瓦縱筆於藝術與想象的國度,從中亞孤寂的黃沙到遠西銹跡斑斑的鐵軌,在謎一樣的寫作空間,他試圖從意大利這片充滿誘惑的土地,從烏切諾、皮耶羅、波提切利和普桑身上,發現圖像的本質和功能,以及藝術與世界、與生活之間密不可分的聯係……
作者簡介
作者 伊夫·博納富瓦(Yves Bonnefoy, 1923—2016),法國當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傢、藝術史傢、翻譯傢,法蘭西公學院教授。早年攻讀數學與哲學,1953年齣版第一部詩集《論杜弗的動與靜》而一舉成名。他翻譯瞭許多莎士比亞的作品, 1981年獲得法蘭西學院詩歌奬,1987年獲得龔古爾詩歌奬,2007年獲得卡夫卡奬。
譯者 杜蘅,1993年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外語係法語專業,1995年獲得法國魯昂大學對外法語碩士學位,1996年碩士畢業於復旦大學外語係法國語言文學專業。1999—2002年在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現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任教,現於某法企從事翻譯工作。主要譯著有《誰動瞭國傢的奶酪:避稅天堂調查》等。
精彩書摘
如果有誰在精神層麵到達過托斯卡納或者馬爾凱的偏僻地帶,在那兒尋尋覓覓,慵懶而自豪地打破簡單的平日生活,去摺斷顯而易見的現實,去逃避人們俗世命運中的睏境,那麼他在迴程的途中會學到不少東西,不僅僅是在藝術方麵。某一天,“旅行者”驚奇地發現,如果他沒遊覽過卡梅裏諾也不想去那兒,他至少去過佛羅倫薩,在美第奇小教堂的《夜》旁,領悟到瞭生活的真諦。佛羅倫薩,在緊迫的時光中,是急躁的,黑色的,對某些人而言是善於妥協的;常常沉醉於自己的夢中;但從不會對彆人的痛苦熟視無睹;它無法承受皮耶羅不穩定之特質,為瞭消弭揮汗如雨的熱忱而較之更為柔和——佛羅倫薩對他而言是一個受傷的、值得牢記的、學識淵博的女教師,一直以來他找尋的就是她,他需要她。她以聞所未聞的方式嚮他指齣圖像的可愛,即便是從每一幅中人們都看到瞭虛無:這些作品整體上不是相互詆毀的,而是各自嚮著縱深發展,來共同構建一種命運。
我還記得一個早晨,在阿雷佐的一個教堂裏,我固執地在一幅殘缺剝落的壁畫中尋找一隻手,我的守護神說它是巴爾納的無限延伸。然後我忽然感到氣餒。為什麼是巴爾納,我為何需要這樣一個幻影?這堵廢墟中的牆,於我而言隻是我的視覺無意識的投影,我首先應該去弄明白這些。我從這座大概叫做聖多米尼科的教堂走瞭齣來,在教堂前的廣場上享受溫暖的日光;我什麼也沒做,邁著悠閑的步子,若有所思,像一個參觀完教堂後準備離開的外國旅行者;一個想法突然齣現在我腦海裏。我對自己說,旅行者又迴到瞭阿雷佐。他假設自己從幾天前迷失方嚮的一個壁畫那兒重新啓程。然而他突然放棄(這個詞於我多麼晦澀)瞭對形式的考證。然後他走齣教堂,跌坐在青石闆上。一個聲音在他耳邊嘟噥:還是老樣子……之後他又開始趕路。不過這一次,他隨心所欲地遊蕩。
這種雙重人稱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我”變成瞭“他”?這種觀察內心幻覺的外部目光又是從何而來?首先是魔鬼被徵服瞭,至少在這段時間內。但它那誘惑是如此強大,經受的苦難是如此突然而艱巨,以至於在這稍歇的一瞬間我感覺到——或相信自己感覺到——我需要弄明白我自己。我擬定瞭計劃,或者說,是去寫一本書。在書裏旅行者會重遊舊地,更確切地說,是發誓要去那些我沒有去過的地方,對那些作品進行一些我從未涉及的精心推理:從而經曆那些我從未經曆過的,可以這麼說,夢一般的幻覺,發掘我所未知的存在理由和這個以中心為名義偏移中心的訣竅,找到我對生活的全新理解。一本書,又是一種曖昧。在文字中重新開始一場被現實打斷的旅行,這可能需要我們去封存它,分析它,從而使它更為精煉。那麼不如將傷害我的一切獻給與時間無關的寫作:從詞語、有限性和時間中産生的恐懼;同時我也想到,與宿命作戰,我對自己的拷問會越來越多。一本雙重意義上的書,而非似是而非的曖昧。一本理智最終照見夢境的書。
隱匿的國度 [L’Arrière-pays]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書比較薄,紙張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
☆☆☆☆☆
也無需多評價,就衝活動實惠而來,先囤之,日後再說。
評分
☆☆☆☆☆
這是一本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的作者寫的一本書。
評分
☆☆☆☆☆
“輕與重”係列第49本。
評分
☆☆☆☆☆
這是一本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的作者寫的一本書。
評分
☆☆☆☆☆
好
評分
☆☆☆☆☆
感謝京東的活動,先囤積書籍幾冊慢慢讀。
評分
☆☆☆☆☆
不錯
評分
☆☆☆☆☆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