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想要瞭解抑鬱癥的讀者,可做上班族、學生瞭解抑鬱癥的常識性讀物 從癥狀到預防
通俗易懂地介紹現代人易患的心理問題——抑鬱癥
用漫畫與圖錶
形象生動地講解抑鬱癥的發現、預防和治療
防止患上抑鬱癥 維持心理健康
找到正確治療法 輕鬆享受人生
抑鬱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願意去瞭解它
為什麼周一總是不願意去工作?
中層管理人員為什麼容易得抑鬱癥?
媽媽好像患上瞭更年期抑鬱癥,怎麼辦?
經前綜閤徵也是輕度抑鬱癥的錶現?
抗抑鬱癥藥物有什麼特徵?
全世界隻有我有輕微抑鬱狀態嗎?
良好的睡眠方法可以預防抑鬱癥嗎?
多讀書真的不容易抑鬱嗎?
內容簡介
《圖解抑鬱癥:走齣不安、焦躁和悲觀》用簡明扼要的語言、生動的漫畫和圖錶嚮讀者介紹瞭如何發現抑鬱癥、怎樣預防傢庭成員的抑鬱癥、瞭解抑鬱癥,從而麵對抑鬱癥並戰勝抑鬱癥。
《圖解抑鬱癥:走齣不安、焦躁和悲觀》結構清晰、篇幅短小精悍,適閤在上下班途中閱讀;旨在通過對對抑鬱癥的介紹,幫助有抑鬱狀態的讀者發現、預防並治療抑鬱癥,實現輕鬆幸福的人生。
作者簡介
一之渡 尚道
東洋學園大學校長。1937年齣生,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曆任日本琉球大學副教授、日本防衛醫科大學教授、校長。從2003年開始擔任東洋學園大學校長。
久保田 浩也
心理健康綜閤研究所代錶。前日本生産性總部研究調查總部部長兼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長,1988年獲得日本能率協會經營技術開發奬。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發現抑鬱癥
1. 星期一病 10
2. 中層管理人員是抑鬱癥的後備軍? 12
3. 升遷遲緩抑鬱癥是平靜而慢慢發展的 14
4. 降級受挫會導緻抑鬱癥 16
5. 不願意齣勤是心理不健康的危險信號 18
6. 任何時候都容易疲勞! 20
7. 實現目標後的抑鬱狀態 22
8. 季節性抑鬱癥 24
9. 一遇到重要的會議雙腿就會戰栗 26
10. 老年期抑鬱癥 28
11. 當心更年期抑鬱癥 30
12. 醫院的環境促使假病成真? 32
13. 假性抑鬱癥 34
14. 食欲是生存的欲望 36
15. 工作無法集中精力 38
16. 負性思維 40
17. 一件事情也堅持不下來 42
18. 欲望喪失 44
19. 社交恐懼癥 不願意見人 46
20. 頭痛 肩凝 腰痛 48
21. 發現自己的頭腦反應遲鈍瞭 50
22. 參加會議或約會總是遲到 52
23. 失眠癥 54
24. 性欲減退 56
心理故事 那些名人也患有抑鬱癥? 58
第2章 預防傢庭成員的抑鬱癥
25. 漠不關心孩子的妻子 60
26. 搬遷抑鬱癥 62
27. 同居一室時産生的抑鬱狀態 64
28. 空巢癥候群 66
29. 産婦恐懼癥 68
30. 不愛嬰兒的妻子 70
31. 經前綜閤徵(PMS) 72
32. 高齡者與抑鬱癥 74
33. 剛到50 歲,妻子突然變得性格沉悶,很難和彆人交流 76
34. 抑鬱癥的自我評定量錶 78
第3章 概述瞭解抑鬱癥
35. 抑鬱癥真的就是“心理感冒”嗎? 82
36. 沒有心理疾病的人是不存在的 84
37. 抑鬱癥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① 86
38. 抑鬱癥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② 88
39. 抑鬱癥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90
40. 什麼年齡容易患上抑鬱癥? 92
41. 抑鬱癥會遺傳嗎? 94
42. 為什麼抑鬱癥患者在不斷增加? 96
43. 抑鬱癥的初期是怎樣的癥狀? 98
44. 容易和抑鬱癥混淆的疾病有哪些? 100
45. 抑鬱癥和情緒低落的區彆是什麼? 102
46. 為什麼抑鬱癥會成為問題? 104
47. 什麼性彆的人容易患上抑鬱癥? 106
48. 什麼性格的人容易患上抑鬱癥? 108
49. 什麼樣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鬱癥? 110
50. 原本日本人是不容易患上抑鬱癥的 112
51. 孩子和老闆苦惱最少 114
52. 抑鬱癥最大的病因就是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差 116
53. 壓力由於壓力源發生的變化 118
54. 壓力源的種類 ① 120
55. 壓力源的種類 ② 122
56. 有些藥物為什麼會引發抑鬱狀態? 124
57. 由於機體疾病引發的抑鬱狀態 126
58. 解決和看待事物的兩個極端方麵 128
59. “強製意識”會導緻惡性狀態 130
心理故事 自古就有的抑鬱癥 132
第4章 麵對抑鬱癥
60. 從某種程度上講,抑鬱癥可以自我診斷 134
61. 發現抑鬱癥的要點①自己發現 136
62. 發現抑鬱癥的要點②彆人發現 138
63. 如果發現異常的癥狀,應該去哪裏就診? 140
64. 在精神科會進行怎樣的治療? 142
65. 治療時間一般有多久? 144
66. 如果傢裏齣現瞭疑似抑鬱癥的患者,可以得到行政部門的幫助嗎? 146
67. 抑鬱癥患者的被害妄想 148
68. 因與上司的關係造成的抑鬱癥 150
69. 因與同事的關係造成的抑鬱癥 152
70. 因與下屬的關係造成的抑鬱癥 154
71. 因與其他部門的關係造成的抑鬱癥 156
72. 派彆爭鬥中的抑鬱癥 158
73. 職場欺淩 160
74. 普通人很難在早期發現抑鬱癥 162
75. 由誰決定到精神科就診? 164
76. 下屬和同事怎樣和抑鬱癥患者相處 166
77. 傢庭對抑鬱癥患者應當采取的對策① 168
78. 傢庭對抑鬱癥患者應當采取的對策② 170
79. 傢庭對抑鬱癥患者應當采取的對策③ 172
80. 有抑鬱癥患者的傢庭絕不可以做的事情 174
81. 抗抑鬱癥藥物的各種作用及副作用 176
82. 抗抑鬱癥藥物的種類和特徵① 178
83. 抗抑鬱癥藥物的種類和特徵② 180
84. 抑鬱癥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① 182
85. 抑鬱癥的治療方法有哪些?② 184
86. 必須防止自殺的時期 186
心理故事 抑鬱癥始於藝術? 188
第5章 戰勝抑鬱癥
87. 大部分的抑鬱狀態都可以預防 190
88. 善於從機械思維中擺脫睏境 192
89. 學識淵博的人不會陷入抑鬱狀態 194
90. 用於治療抑鬱癥的特效音樂 196
91. 適度的運動有益於身心健康 198
92. 時不時地去酒館小酌幾杯、閑聊幾句,可以使心情爽快 200
93. 重新看待“笑的作用” 202
94. 不患抑鬱癥的飲食方法 204
95. 不患抑鬱癥的睡眠方法 206
96. “心理體操”的效果 208
97. “心理體操”可以緩解凝滯癥狀 210
98. 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做的“心理體操” 212
99. “心理體操”上班篇 214
100. “心理體操”應用篇 216
心理故事 抑鬱癥大國的良方 218
參考文獻 219
《心靈的畫室:描繪情緒的色彩,重塑內心的風景》 內容簡介: 在這個快節奏、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情緒的海洋中經曆風浪。有時,海麵平靜如鏡,讓我們感受到寜靜與喜悅;有時,巨浪滔天,將我們捲入不安、焦躁和低落的漩渦。然而,情緒並非不可捉摸的幽靈,也不是無法戰勝的敵人。它們是我們內心世界最真實的錶達,是引導我們認識自我、探索生命、實現成長的珍貴綫索。《心靈的畫室》是一本邀您一同走進內心世界的指南,它不旨在提供一套標準化的“治愈”方案,也不預設任何心靈的“完美”狀態,而是鼓勵您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觀察、去理解、去描繪自己復雜而多變的情緒,並在此過程中,逐漸重塑內心的風景,發現屬於自己的力量與色彩。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我們的情緒如同畫布上的色彩,它們以不同的色調、筆觸和組閤,共同構成瞭我們獨特的內心世界。然而,許多時候,我們習慣於被動地承受情緒的侵襲,或是試圖壓抑、逃避那些讓我們不適的色彩,卻忽略瞭作為“畫師”的我們,其實擁有改變畫作的權利與能力。這本書將引導您成為自己心靈的畫師,學習辨認情緒的顔色,理解它們的來源與意義,掌握調和與組閤的技巧,最終在心靈的畫室裏,創造齣更加豐富、和諧、充滿生命力的作品。 第一部分:情緒的調色盤——看見並理解你的色彩 在踏上心靈的畫室之前,我們需要先認識構成我們情緒的各種“顔色”。本書將帶領讀者從根本上理解情緒的本質,打破對情緒的刻闆印象和誤解。 情緒的構成與功能: 我們將探討,情緒不僅僅是簡單的快樂或悲傷,而是由生理反應、認知評估、行為傾嚮等多種元素交織而成。理解情緒的生理基礎,例如神經遞質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更科學地看待情緒的波動。同時,我們將深入分析情緒的功能,認識到焦慮可能源於對未知的預警,抑鬱可能指嚮瞭未被滿足的需求,而憤怒則可能是在維護我們的界限。 識彆情緒的細微差彆: 許多人難以準確錶達自己的感受,常常將“不開心”籠統概括。本書將提供一套“情緒詞匯錶”,幫助您區分和識彆更細緻的情感,例如從“難過”中分辨齣“失望”、“失落”、“悲傷”、“哀痛”;從“煩躁”中辨彆齣“焦慮”、“不滿”、“易怒”、“焦躁”。通過細緻的辨識,我們能更精準地捕捉情緒的根源。 探索情緒的來源: 情緒並非憑空而來,它們往往與我們的經曆、思維模式、人際關係、生理狀態等息息相關。本書將鼓勵您迴溯,探尋那些觸發特定情緒的“導火索”,識彆那些反復齣現的“情緒模式”。這可能包括童年經曆的影響,人際交往中的不安全感,或者對未來不切實際的擔憂。 接納不適的情緒: “負麵情緒”並非洪水猛獸,而是人類正常體驗的一部分。本書將強調接納的重要性,教導您如何在感到不安、焦慮或低落時,不加評判地觀察它們,理解它們的齣現可能帶來的信息,而非將其視為失敗的標誌。我們將學習如何與這些“不舒服”的顔色共處,而不是急於將其擦掉。 第二部分:心靈的畫筆——掌握情緒的描繪與調和 認識瞭情緒的色彩後,我們便可以拿起心靈的畫筆,開始創造。這一部分將聚焦於具體的情緒調節與管理技巧,幫助您主動地影響內心的畫作。 認知重構:看見不同的風景: 我們的思維模式直接影響著我們對事物的解讀,從而影響情緒。本書將介紹認知行為療法(CBT)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例如“認知扭麯”——自動齣現的負麵想法,如“災難化”、“非黑即白”、“過度概括”等。您將學習如何識彆這些思維陷阱,並用更現實、更平衡的視角去審視情境,從而改變負麵情緒的畫布。例如,當齣現“我總是搞砸一切”的想法時,您將學習如何尋找支持這一想法的證據,以及反駁它的證據,從而形成更客觀的結論。 正念與覺察:靜觀其變: 正念是一種不帶評判地活在當下的能力。本書將提供一係列正念練習,幫助您在情緒湧起時,保持一種平靜的觀察者姿態。通過深呼吸、身體掃描、行走正念等練習,您將學會與情緒共存,感受情緒的起伏,但不被其淹沒。這將有助於您在焦躁不安時,找到片刻的寜靜,在低落時,不至於完全失去希望。 情緒錶達與溝通:說齣你的顔色: 有時,我們之所以感到壓抑,是因為我們未能有效地錶達自己的情緒。本書將指導您如何以健康的方式錶達情緒,無論是通過寫作、繪畫、傾訴,還是通過清晰、尊重的溝通。學習“我”信息(I-statements)的溝通技巧,例如“我感到…(情緒)…,因為…(原因)…,我希望…(請求)…”,可以幫助您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維護自己的邊界,同時又不傷害他人。 行為激活:為內心注入活力: 情緒低落時,我們往往會陷入“做什麼都沒動力”的境地。本書將介紹行為激活的原理,鼓勵您即使在沒有動力的情況下,也采取一些簡單、積極的行動。這些行動可能包括一次短暫的散步,聽一首喜歡的音樂,或者完成一項力所能及的小任務。這些微小的“色彩”注入,能夠逐漸打破情緒的僵局,重新點燃內心的活力。 壓力管理與放鬆技巧:給畫布留白: 持續的壓力會讓畫布變得雜亂無章。本書將提供多種實用的壓力管理和放鬆技巧,例如漸進式肌肉放鬆、引導式想象、芳香療法等。這些方法能夠幫助您在緊張的時刻,找到緩解身心壓力的途徑,為內心的創作留齣空間。 第三部分:心靈的畫室——構建屬於你的內在風景 當您掌握瞭辨識情緒、描繪和調和情緒的技巧後,便可以開始在心靈的畫室裏,有意識地構建屬於自己的內在風景。 情緒的界限:保護你的空間: 瞭解並設定情緒的界限至關重要。本書將探討如何在人際關係中,識彆並拒絕那些可能消耗您情緒能量的互動。同時,也強調瞭自我關懷的重要性,學習如何為自己留齣充電的時間和空間,避免過度透支。 應對挫摺與挑戰:為畫麵增添深度: 生活的畫布上,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汙點”或“破損”。本書將幫助您學習如何以更具韌性的心態,去麵對挫摺、失敗和生活中的不確定性。我們將探索從挑戰中學習成長的力量,將每一次跌倒都視為一次重新站起的契機,為內心的風景增添更加豐富和深刻的層次。 尋求支持:與他人共繪藍圖: 藝術創作並非孤軍奮戰。本書將強調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連接的重要性,鼓勵您在需要時,勇敢地嚮傢人、朋友或專業的心理谘詢師尋求支持。他人的理解、陪伴與建議,能夠為您提供新的視角和力量,共同描繪齣更加明亮的內心風景。 培養內在的“綠洲”:滋養你的心靈: 找到那些能夠滋養你心靈的事物,並將其融入你的生活。這可能是閱讀一本好書,欣賞一幅畫,聆聽一段音樂,或者在自然中漫步。這些“綠洲”能夠幫助您在忙碌和壓力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為心靈的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 持續的創作與演進:生命的藝術: 心靈的畫室是一個不斷演進的空間。情緒是流動的,我們的內心風景也隨之變化。本書倡導一種持續的自我探索和成長的態度,鼓勵您將情緒的管理和內心的建設視為一個終生的藝術創作過程。每一次的觀察、每一次的練習,都是在為您的生命畫布增添新的色彩與筆觸,最終創造齣獨一無二、充滿生命活力的內在世界。 《心靈的畫室》並非提供速成的靈丹妙藥,而是提供一把鑰匙,邀請您親自去開啓那扇通往內心深處的大門。它鼓勵您擁抱自己所有的情緒,無論是鮮艷的還是暗淡的,並相信您有能力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用生命中最豐富、最真摯的色彩,描繪齣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心靈畫作。這本書,是您踏上自我探索之旅的忠實夥伴,它將陪伴您,在情緒的海洋中,揚帆起航,駛嚮更加遼闊而平靜的內心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