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人与食事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作品》是汪曾祺汪朗父子合著一本谈吃、谈美食的随笔集。汪氏父子闲说饮食的名头由来已久,而汪曾祺老先生诸多以故乡为背景的名篇简单而朴素又不乏幽默。汪朗原来一直在《财经》杂志上写专栏,便把这样的风格发挥到及极至。其中的笔调,隐约中又与他的父亲汪曾祺老先生有几分相似。汪氏父子合集闲说美食,在文化随笔中,轻松有趣,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目录
四方食事(汪曾祺)
五味
四方食事
寻常茶话
吃食和文学
做饭
菌小谱
鱼我所欲也
肉食者不鄙
食豆饮水斋闲笔
食道旧寻
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食物
豆腐
千丝
手把羊肉
豆汁儿
面茶
贴秋膘
韭菜花
宋朝人的吃喝
葵·薤
《旅食与文化》题记
昆明的吃食
米线和饵块
萝卜
栗子
多年父子成兄弟
胡嚼文人(汪朗)
胡嚼文人
乱啃皇帝
调味要义
“烹”、“治”异同
官高食难俭
御膳未必佳
权臣腹中物
满汉无全席
皇粮难吃
皇上请客
皇上吃请
皇上挨宰
大话臭吃
剪辑螃蟹
活吃黄瓜
杂涮火锅
粥食谈往
汤饼寻源
面之责贱
面之雅俗
面之异类
说“尊”道“酋”
歪批“孤寡”
年节吃食
腊八粥话
馒头探微
品味鸡蛋
又见晚菘
诗说鲥鱼
慎谈正宗
堂餐滋味
烤鸭析味
狗肉随想
扫除看盘
京菜籍贯
食蟹寻味
吃醋杂说
极品豆腐
冰糖葫芦
吃喝帮闲
审读讲究
精彩书摘
《文人与食事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作品》:
四川夹沙肉用大片肥猪肉夹了洗沙蒸,广西芋头扣肉用大片肥猪肉夹芋泥蒸,都极甜,很好吃,但我最多只能吃两片。
广东人爱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开的甜品店,卖芝麻糊、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鹜。“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这有什么好喝的呢?广东同学日:“好野!”
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两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菜农也有种的了。农贸市场上有很好的苦瓜卖,属于“细菜”,价颇昂。
北京人过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爱吃了。
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
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北方人初春吃苣荬菜。苣荬菜分甜荬、苦荬,苦荬相当的苦。
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我们剧团学戏,她的妈妈不远迢迢给她寄来一包东西,是“择耳根”,或名“则尔根”,即鱼腥草。她让我尝了几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
剧团有一干部,是写字幕的,有时也管杂务。此人是个吃辣的专家。他每天中午饭不吃菜,吃辣椒下饭。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的,各种辣椒,他都千方百计地弄来吃,剧团到上海演出,他帮助搞伙食,这下好,不会缺辣椒吃。原以为上海辣椒不好买,他下车第二天就找到一家专卖各种辣椒的铺子。上海人有一些是能吃辣的。
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么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话下。我吃过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一九四七年,由越南转道往上海,在海防街头吃牛肉粉,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辣得不行。这种辣椒的颜色是橘黄色的。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得了,把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云南佧佤族有一种辣椒,叫“涮涮辣”,与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相上下。
四川不能说是最能吃辣的省份,川菜的特点是辣且麻,——搁很多花椒。四川的小面馆的墙壁上黑漆大书三个字:麻辣烫。麻婆豆腐、干煸牛肉丝、棒棒鸡;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捣碎,菜做好了,最后再放。
周作人说他的家乡整年吃咸极了的咸菜和咸极了的咸鱼,浙东人确实吃得很咸。有个同学,是台州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掰开包子就往里倒酱油。口味的咸淡和地域是有关系的。北京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大体不错。河北、东北人口重,福建菜多很淡。但这与个人的性格习惯也有关。湖北菜并不成,但闻一多先生却嫌云南蒙自的菜太淡。
中国人过去对吃盐很讲究,如桃花盐、水晶盐,“吴盐胜雪”,现在则全国都吃再制精盐。只有四川人腌咸菜还坚持用自贡产的井盐。
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国家的人爱吃臭。
……
文人与食事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作品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