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英国知名科幻作家赫伯特·威尔斯、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吕思勉的经典著作
★一个是世界史入门的经典书,一个是中国史入门的经典书,均是通俗历史的入门书籍,多次再版重印,流传很广,影响深远
★告诉你:世界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中国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
《世界简史》全世界狂销200万册,被翻译成30多个国家的文字,50多个版本,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一口气读完,世界为何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理清影响世界发展的脉络,轻松架构世界历史的轮廓。
此版本《世界简史》为精美插图版!
《中国简史》是国学大师吕思勉撰写的中国历史入门读物。从三皇五帝到20世纪20年代,史学大家吕思勉告诉我们中国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系统呈现历史发展的进化演变,真实感受时代兴衰变迁的大势。史学大家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现代史学四大家”民国时代较有影响力的中国史教科书,多次再版重印,流传极广。
★两本书适合人群:
a.对世界史和中国历史感兴趣的人。
b.对历史想要一个入门的了解的人。
c.对威尔斯和吕思勉感兴趣的人。
内容简介
《世界简史》
威尔斯的《世界简史》共有六十七章,从宇宙中的地球写起,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从人类文明的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再现了人类文明酸甜苦辣的历程。
作者抛弃了堆积枯燥的文学史料,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将冗长繁杂的文学史料简化精炼,简洁明了、脉络清晰地再现了这段历史,称世界史的经典力作。
《中国简史》
本书原名《白话本国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本书多次再版重印,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全书分绪论、上古史、中
古史、近代史、现代史、结论六篇,叙述了从三皇五帝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大势。内容上条理清晰,见解新颖、独到;文字叙述上简洁流畅,通俗易懂。
作者简介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社会思想家,20纪初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之一,代表作《时间机器》。威尔斯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内容涉及文学、科学、历史、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是现代多产的作家之一。一战后,创作了长达100万字的《世界史纲》,展现了其作为历史学家的一面。《世界简史》是其继巨著《世界史纲》后,又一史学通俗经典之作著作。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1884年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书香之家,12岁开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16岁自学古史典籍。21岁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等校任教。42岁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吕思勉先生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万字,在通史著述方面有开创之功,影响深远,流传广泛。
目录
★《世界简史》
第1章 空间里的世界
第2章 时间里的世界
第3章 生命的起源
第4章 鱼类时期
第5章 石炭纪沼泽期
第6章 爬行动物时期
第7章 最早的鸟类和哺乳动物
第8章 哺乳动物时期
第9章 猿、类人猿和原始人
第10章 尼安德特人和罗得西亚人
第11章 最早的真正人类
第12章 原始思维
第13章 耕种的开始
第14章 新石器时期的原始文明
第15章 苏美尔、古埃及和文字
第16章 原始游牧民族
第17章 最早的航海英雄
第18章 埃及、巴比伦和亚述
第19章 原始雅利安民族
第20章 最后的巴比伦帝国和大流士一世帝国
第21章 早期的犹太人
第22章 犹太的祭司和先知
第23章 希腊文明
第24章 希波战争
第25章 繁荣的希腊
第26章 亚历山大帝国
第27章 亚历山大城的科学
第28章 释迦牟尼
第29章 阿育王
第30章 中国的两位伟大圣人——孔子和老子
第31章 罗马的兴起
第32章 罗马和迦太基
第33章 崛起的罗马帝国
第34章 罗马和中国
第35章 早期罗马帝国的平民生活
第36章 罗马帝国时代的宗教
第37章 耶稣与基督教
第38章 基督教的发展
第39章 蛮族入侵和罗马帝国的东西分裂
第40章 匈奴人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第41章 拜占庭帝国和萨珊王朝
第42章 中国的隋唐时代
第43章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第44章 阿拉伯的文明
第45章 拉丁语基督教的发展
第46章 十字军东征与教皇统治时代
第47章 王侯顽抗和教会大分裂
第48章 蒙古人的征服
第49章 欧洲的理性复苏
第50章 拉丁教会的变革
第51章 查理五世皇帝
第52章 欧洲君主制、议会制、共和制的政治实验时代
第53章 欧洲新帝国的扩张
第54章 美国独立战争
第55章 法国大革命和君主制在法国的复辟
第56章 拿破仑之后欧洲不稳定的和平
第57章 物质知识的发展及所取得的成就
第58章 工业革命
第59章 现代政治和社会思想的发展
第60章 美国的扩张
第61章 德国在欧洲的崛起
第62章 轮船、铁路时代新的海外帝国
第63章 欧洲入侵亚洲和日本的崛起
第64章 1914年的大英帝国
第65章 欧洲军备时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66章 俄国十月革命
第67章 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
附 录 世界大事年表
★《中国简史》
第一编 绪 论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 002
第二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 / 005
第三章 中国疆域的沿革 / 008
第四章 本国史时期的划分 / 011
第二编 上古史
第一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 / 016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会 / 020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 / 023
第四章 夏代的政教 / 026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 / 029
第六章 周初的政治 / 032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 / 035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 / 038
第九章 春秋的霸业 / 041
第十章 战国的七雄 / 044
第十一章 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 047
第十二章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 050
第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 / 053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会 / 057
第三编 中古史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 / 062
第二章 秦汉之际 / 065
第三章 前汉的政治 / 070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 / 073
第五章 后汉的政治 / 077
第六章 两汉的制度 / 081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 / 084
第八章 两汉对外的交通 / 088
第九章 两汉的学术 / 091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 / 095
第十一章 两汉的社会 / 098
第十二章 三国的鼎立 / 101
第十三章 晋的统一和内乱 / 106
第十四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 / 109
第十五章 南北朝的对峙 / 116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 120
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 123
第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 126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 / 129
第二十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 133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 / 136
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对外交通 / 140
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制度 / 143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 146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 / 149
第二十六章 中外文化的接触 / 152
第二十七章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 155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 / 159
第二十九章 五代的混乱 / 163
第三十章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 167
第三十一章 变法和党争 / 171
第三十二章 辽夏金的兴起 / 174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 / 178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关系 / 181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 185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 / 189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 193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 / 199
第三十九章 元的制度 / 202
第四十章 元帝国的瓦解 / 206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 / 211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 / 214
第四十三章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 217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 / 221
第四十五章 明的制度 / 225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 229
第四十七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会 / 232
第四编 近代史
第一章 明清之际 / 236
第二章 欧人的东略 / 240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 / 243
第四章 清初的内政 / 247
第五章 清初的外交 / 251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 / 255
第七章 清中叶的内乱 / 260
第八章 鸦片战争 / 264
第九章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 / 268
第十章 英法联军之役 / 273
第十一章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 276
第十二章 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 / 279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 / 283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 287
第十五章 中日战争 / 293
第十六章 中俄密约和沿 海港湾的租借 / 297
第十七章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 300
第十八章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 304
第十九章 远东国际形势 / 308
第二十章 日俄战争和东三省 / 311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 / 315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制度 / 318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 / 323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 / 327
第五编 现代史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兴和孙中山先生 / 332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运动 / 335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 338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经过 / 341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 / 345
第六章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 349
第七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 / 352
第八章 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 / 356
第九章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 361
第十章 华盛顿会议和中国 / 365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 / 368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 370
第十三章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 374
第十四章 国民革命的经过 / 377
第十五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 / 380
第十六章 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 / 382
第十七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 / 385
第十八章 中俄的龃龉 / 388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 / 391
第二十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 / 395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 / 399
第二十二章 现代的教育和学术 / 402
第六编 结 论
第一章 我国民族发展的回顾 / 406
第二章 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 / 409
精彩书摘
★《世界简史》
第6章
爬行动物时期
在生物丰富的石炭纪之后,紧接而来的是一个干燥的、漫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岩石记录是堆积很厚的砂层岩,不过其中很少见到化石。地球上的温度剧烈变化着,大地多次处于寒冷的冰河时代。之前茂盛的各种各样沼泽地植物,如今已经完全消失了。它们被新的堆积层淹埋,开始了一个压缩和矿物化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一过程,如今我们才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供开采。
不过,正是在这一个大变动的时期,生物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并且在恶劣的环境中得到了最有价值的进化。当地面环境又恢复到温暖和潮湿时,一系列新的动物和植物先后出现了。在岩石记录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卵生脊椎动物,它们的卵在孵化完成前就已经接近发育的成熟阶段。它们的后代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可以在空气中生活,而不必像蛙的后代那样必须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
这些不经过“蝌蚪阶段”的全新动物就是爬行类动物。与此同时,出现了结籽的植物,它们可以不依赖沼泽和湖泊,自由播散种子。此外,还出现了棕榈和苏铁类植物和多种热带带针叶植物。不过,开花的植物和草类还没有出现。
另外,还有种类繁多的羊齿类植物。昆虫的种类也丰富起来。虽然还没有出现蜜蜂和蝴蝶,但已经有了各种甲虫。无论如何,新的、真正的陆生动植物的主要种类在漫长的严寒时期已经形成。它们只要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迅速繁荣起来。
[1.png]
一个中生代的沙鱼蜥蜴化石
在经过漫长时间的变化之后,地球终于迎来了一个平和时期。地球不计其数的地壳运动,地球轨道的变化,运行轨道和地轴斜度的增减等一系列因素,共同造就了一个时间漫长且范围极广的温暖环境。如今,根据科学家的推算,这一时期持续的时间大约有两亿年以上。这个时期被称为“中生代”,用来区别之前更遥远的“古生代”和“无生代”(共14亿年),还用来区别介于其末期和现代之间的“新生代”。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爬行类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爬行动物的数量明显超过其他动物。“中生代”一直持续到大约距今约8000万年以前。
[2.png]
一只翼龙
如今,地球上的爬行动物的种类相当少,分布的区域也十分有限。然而,今天保留下来的这些少数爬行动物,它们的祖先曾在石炭纪主宰着地球。那个时候,它们的种类要比今天丰富得多。其中有一些现在还存在着,比如蛇、鳖、海龟、美洲鳄、鳄鱼及蜥蜴。这些动物无一例外地需要终年温暖的环境,不能暴露在严寒中。不过,也许所有的“中生代”爬行动物对生存环境都有着同样的要求。它们是生活在温室植物丛林中的温室动物,经受不了严寒。不过,此时的地球至少已经出现了真正能在干燥的陆地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它们与地球生物全盛时期的湿地和沼泽中的动植物迥然不同。
那时爬行动物的种类比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数目要多得多,除了大海龟、龟、巨鳄、蜥蜴和蛇之外,当时还有许多现在已经灭绝的大得令人吃惊的动物。其中有一种称为恐龙的动物品种繁多。至于植物,如芦苇、羊齿类等,它们已经遍布了低平地面。以这些植物的嫩芽为食的食草类动物,它们的体型在“中生代”的全盛时期达到了顶峰。其中最大的,其体型甚至超过了在此之前的所有陆生动物,同海里的鲸鱼的大小相当。比如梁龙,从它的鼻尖到尾尖长达84英尺;又比如巨龙,它的体型更大,足足有100英尺长。以这些巨型动物为食的,则是一些和它们个头差不多的食肉类恐龙。其中有一种叫霸王龙,在许多书中都被描写成为空前绝后的、可怕而凶猛的爬行动物。
[3.png]
一只栖息于沼泽地的大型恐龙,梁龙,从鼻子到尾尖总长24米
当这些巨型动物在“中生代”丛林的蕨叶和常绿植物之间觅食或相互追逐时,一种现已灭绝的其他爬行动物,正用它们那进化成蝙蝠翅膀状的前肢捕捉昆虫,你追我赶。最初,它们只能跳跃,然后靠风鼓动,终于能在森林的树枝间滑翔了,它们就是翼龙。它们是最早的有脊椎的飞行动物,在脊椎动物能力发展史上开创了新纪元。
此外,某些爬行动物又回到了海里生活。有三种会游泳的大型爬行动物回到它们的祖先生活的海洋里,它们是沧龙、蛇颈龙和鱼龙。它们的体型和今天的鲸鱼差不多。鱼龙似乎只有在排卵时才回到海里。至于蛇颈龙,现在已经找不到和它同类的动物。它的体型庞大,强健有力,长着可以划水的器官,在沼泽或浅水处既可以游泳也可以爬行。它的头一般比较小,长在巨蛇一样的脖子上。蛇颈龙不仅可以像天鹅一样在游水时觅食,还可以潜入水下,捕食鱼类和其他动物。
这些就是称霸“中生代”的最主要的陆生动物。以人类的眼光来看,它们比以前的生物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在体型大小、分布范围、力量,还是活动能力方面,都比之前的动物更有生命力。在海洋里,虽然物种的进步没有这样明显,不过海洋生物的新品种也在不断出现。在浅海区,出现了各种带有硬壳、形似鱿鱼的动物,它们被称为菊石类动物。它们的远祖曾经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里,直到“中生代”才迎来全盛时期。如今,这种动物已经灭绝。与它们最相似的近亲,是生长在热带海洋里的产珍珠的鹦鹉螺。还有一种新的、多产的鱼类,它们具有比之前鱼类的片形和齿形鱼鳞更优质的鳞片。这种鱼类在此时成为湖泊海洋中的主要物种,并在以后的年代中,始终占据着优势地位。
★《中国简史》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
从前的人,常说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前人所做的事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为戒。这话粗听似乎有理,细想却就不然。世界是进化的,后来的事情,绝不能和以前的事情一样。病情已变而仍服陈方,岂惟无效,更恐不免加重。我们初和西洋人接触,一切交涉就都是坐此而失败的。
又有人说:历史是“据事直书”,使人知所“歆惧”的。因为所做的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坏,就不免“遗臭万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顾惜名誉。强悍的人,就索性连名誉也不顾。况且事情的真相,是
很难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众所共知的就不过是其表面;其内幕是永不能与人以共见的。又且事情愈大,则观察愈难。断没有一个人,能周知其全局。若说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据以直书,那就非愚则诬了,又有一种议论:以为历史是讲褒贬、寓劝惩,以维持社会的正义的。其失亦与此同。
凡讲学问必须知道学和术的区别。学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术则是措置事情的法子。把旧话说起来,就是“明体”和“达用”。历史是求明白社会的真相的。什么是社会的真相呢?原来不论什么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一个我?这绝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样的家庭中?受过什么教育?共些什么朋友?做些什么事情?这都与我有关系。合这各方面的总和,才陶铸成这样的一个我。个人如此,国家社会亦然。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风俗;各种人有各种人的气质;中国人的性质,既不同于欧洲;欧洲人的性质,又不同于日本;凡此都决非偶然的事。所以要明白一件事情,必须追溯到既往;现在是绝不能解释现在的。而所谓既往,就是历史。
所以从前的人说:“史也者,记事者也。”这话自然不错。然而细想起来,却又有毛病。因为事情多着呢!一天的新闻纸,已经看不胜看了。然而所记的,不过是社会上所有的事的千万分之一。现在的历史
畅销套装-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0世纪(世界简史+中国简史 套装共2册)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