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Theory in Practice, Grade 2

Music Theory in Practice, Grade 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Eric Taylor 著
图书标签:
  • 音乐理论
  • 实践
  • Grade 2
  • 音乐教育
  • 乐理
  • 考试
  • ABRSM
  • Trinity
  • 钢琴
  • 音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澜瑞外文Lanree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Associated Board of th...
ISBN:9781860969430
商品编码:1200422411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Music Theory in Practi...
出版时间:2008-05-01
页数:32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Music Theory in Practice, Grade 2
作者: Eric Taylor
ISBN13: 9781860969430
类型: 平装(简装书)
出版日期: 2008-05-01
出版社: Associated Board of the Royal Schools of Music
页数: 32
重量(克): 132
尺寸: 305 x 230 x 3 mm

商品简介
Fully revised, this workbook remains the best way to prepare for ABRSM's Grade 2 Theory of Music Exam. Features a clear explanation of music notation, many worked examples and practice exercises, definitions of important words and concepts, specimen exam questions and helpful tips for students.
和声的基石:深入理解古典音乐的结构与美感 一本专为音乐学习者、演奏者及爱好者打造的权威指南,带你系统地探索西方音乐的核心——和声的演进、功能与实践应用。 本书并非聚焦于特定级别或特定教材的练习解析,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深入且实用的和声学知识体系。它旨在揭示音乐织体下隐藏的逻辑,帮助读者从“听懂”音乐进阶到“理解”音乐的内在驱动力,从而极大地提升演奏表现力、创作能力和音乐鉴赏水平。 --- 第一部分:基础的重塑与扩展——音级、音程与调性的逻辑 本部分将回顾并深化读者对基础乐理的理解,但视角将从简单的符号认知转向其在音乐功能中的实际作用。 1. 调性系统的精密解析: 探讨大小调体系的音高组织原理,不仅仅是音阶的排列,而是深入到调性中心(Tonic)的建立与维持。我们将详细分析调式(Modes)在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早期作品中的灵活运用,揭示它们如何为音乐增添色彩和情绪的细微差别。 2. 音程的感知与功能: 跨越简单的“度数”计算,本书着重训练读者对各种音程(尤其三度、六度、七度)在和声进行中产生的情感张力和色彩的敏锐感知。重点讲解如何识别和有效使用“可构成和弦的音程”与“具有特殊色彩的音程”。 3. 和弦的骨架:三和弦的构建与转位: 详细剖析大、小三和弦的结构及其在不同声部进行中的视觉与听觉效果。转位的意义不仅在于改变低音,更在于对和声进行重心的巧妙转移。我们将通过大量范例,展示如何利用不同的转位来确保旋律线的流畅性,避免僵硬的根音进行。 4. 和声连接的艺术——功能和声学入门: 引入功能和声的核心概念:主和弦(Tonic, T)、属和弦(Dominant, D)和下属和弦(Subdominant, S)。深入分析T-S-D-T的循环如何构筑起西方音乐的语法。本书将强调“倾向性”(Tendency)——即和弦之间因其结构特性而产生的必然运动方向。 --- 第二部分:和声的色彩与张力——七和弦及延伸音的运用 随着音乐语言的丰富,单薄的三和弦已无法满足表现力的需求。本部分是理解古典晚期至浪漫主义音乐的关键。 1. 七和弦的革命性影响: 详细解析属七和弦(V7)作为解决和声矛盾的核心动力。探讨大小七和弦、减七和弦的独特功能和解决方式。特别是减七和弦,作为一种高度模糊且富有戏剧张力的和声材料,其多重调性功能将被深入剖析。 2. 导和弦(Leading-Tone Chords)的解析: 深入探讨以导音为根音构成的和弦(vii°/viiø),它们在增强终止式的导向性和戏剧性上的作用。 3. 和声的扩展与修饰: 介绍九和弦、十一和弦和十三和弦如何在不破坏调性框架的前提下,为和声增添厚度和模糊感。本书区分了“延伸音”(Extensions)和“变化音”(Alterations)的使用语境。 4. 副属和弦(Secondary Dominants)的灵活穿插: 副属和弦是实现局部调性色彩转换的有效工具。我们将系统梳理如何利用V/V、V/IV等和弦,将听觉焦点暂时转移到关系调或平行调上,实现色彩的快速切换,为复杂的乐段铺平道路。 --- 第三部分:和声的织体与声部写作的规范 和声学不仅仅是和弦的堆叠,更是声部之间精妙的对话。本部分侧重于实践操作层面的规范与美学。 1. 对位法的基本原则在和声中的体现: 强调和声进行中必须考虑的对位要素,如平行五度、八度的避免、声部的独立性(Melodic Independence)。学习如何写出既符合和声逻辑又具有优美旋律线条的声部进行。 2. 终止式的多样性与情感暗示: 彻底超越“完全终止式”的单一概念。细致区分完全终止(Perfect Authentic Cadence)、不完全终止(Imperfect Authentic Cadence)、伪终止(Deceptive Cadence)和半终止(Half Cadence)各自在乐句结构和情感收束上的不同作用。 3. 织体(Texture)的控制: 探讨四部和声与更高声部和声在不同音乐情境下的应用。如何通过增减声部数量、改变声部密度来控制音乐的力度和情绪起伏。 4. 写作中的“通向”与“解决”: 专门分析如何处理不协和音程的进入和解决——如经过音、邻音、倚留音(Suspensions)。强调倚留音在古典和声中扮演的“延迟满足”的核心角色,以及不同类型的倚留音(如4-3、7-6)所带来的听觉张力。 --- 第四部分:调性的拓展与非功能性和声的萌芽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古典时期末期及浪漫主义早期,探索作曲家们如何开始挑战传统功能和声的边界。 1. 远关系转调的技巧: 深入研究如何使用共同和弦或转调和弦(Pivot Chords)实现与远关系调(如C大调到降E大调)的平稳过渡。探讨通过七和弦的模糊性进行快速“偷渡式”转调的方法。 2. 半音和声(Chromatic Harmony)的增加: 分析经过半音化的和弦(如拿波里六和弦Neapolitan Sixth)和增六和弦(Augmented Sixth Chords:意、德、法式)的结构、功能和解决路径。这些和弦是增强戏剧性和连接远调的关键“桥梁”。 3. 调性的模糊化: 初步探讨如何通过连续的远关系转调、模糊的属和弦指向或延长和弦的解决时间,来营造一种“漂浮感”或“不确定性”,为后来的印象主义和无调性音乐埋下伏笔。 --- 结语:实践中的聆听与分析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将理论转化为实操能力。在每一章的末尾,都附有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作品中实际和声进行的精选分析,帮助读者将抽象的规则与具体的音乐实例完美结合。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不仅能够识谱,更能“读懂”音乐背后的数学之美与情感逻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直观,色彩明快,字体清晰易读,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一本专注于音乐理论实践的书籍。装帧质量看起来相当不错,纸张厚度适中,印刷清晰度很高,油墨没有出现洇开或者模糊的现象。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对这种简洁明了的排版非常欣赏,它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内容的呈现上,这对于集中注意力学习至关重要。书本的开本大小也很合适,无论是放在书桌上还是随身携带,都非常方便。侧边栏的设计也很有心思,留出了一些空白区域,方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做笔记或者标注重点,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需要反复回顾知识点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整体而言,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到了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这无疑为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奠定了一个非常积极的基调。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既专业又极具亲和力,这一点非常难得。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令人望而生畏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和你面对面交流的语气,耐心地引导你理解每一个乐理概念。即便是对于一些在其他教材中常常让人感到晦涩难懂的术语,作者也总能找到非常贴切的比喻或者生活化的例子来加以阐释,这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关键知识点处采用的强调方式,通过加粗、斜体或者特别的标注框,确保读者不会错过任何核心信息。这种细致入微的教学设计,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参与感和探索欲,感觉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而是一场有趣的解谜之旅。

评分

从整体内容的深度来看,这本书显然是为那些希望打下坚实基础的学习者量身打造的。它并没有试图在一本书里塞入所有高级乐理知识,而是专注于将“第二级”所需的知识点打磨得如同钻石般璀璨和精确。例如,关于调性中心和功能和声的初步介绍,讲解得非常透彻,既没有过度简化导致理解肤浅,也没有引入过多不必要的复杂理论而使人分心。我注意到书中穿插了不少音乐片段的分析,这些片段的选择都非常经典且具有代表性,帮助我理解理论是如何在真实的音乐作品中运作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得学习的知识点不再是孤立的符号,而是具有生命力的音乐语言元素,这对于提升我的音乐感知力非常有帮助。

评分

我花了大量时间仔细翻阅了本书的章节结构,发现其编排逻辑非常符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逐步引入更复杂的知识点,过渡得非常自然流畅,几乎感觉不到生硬的跳跃。特别是关于节奏和节拍的讲解部分,作者似乎深谙初学者的困惑点,通过大量的图示和清晰的文字解释,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具象化了。我特别留意了那些例题的设置,它们数量丰富,而且难度梯度设置得极为合理,从简单的识别到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的分析题,覆盖面很广。更棒的是,每一个练习后面似乎都紧跟着详细的解答和分析,这极大地提高了自学的效率,因为我不需要额外去寻找参考答案,可以即时进行自我检验和修正,这对于巩固学习成果是无可替代的环节。

评分

这本书的附加资源和排版细节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当我翻到书的末尾时,发现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术语表和索引,这对于需要快速查阅特定概念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救星。纸张的质感非常适宜书写,我试着用铅笔在边上勾画和做标记,墨迹没有渗透到背面,保持了下一页的整洁。此外,本书的装订非常牢固,即使我频繁地翻阅和打开到某一特定页面,书脊也没有出现松脱或断裂的迹象,这对于一本需要长期使用的学习用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耐用性保障。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制作精良、内容严谨、教学方法巧妙的优秀教材,它真正体现了“实践”二字的价值,值得所有处于该学习阶段的人拥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