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4
三体 导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三体》列入私人书单,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将《三体》当成挚爱,雷军、马化腾等互联网大佬将《三体》奉为圣经……他们从中看到了怎样相同或不同的风景,本书为你完全呈现。
★从任何一章读起,你都能收获满满。作者素描、哲学思考、文学内涵、延伸阅读,打开《三体》的各种方式应有尽有。
★读过或没读过《三体》,都不妨打开此书。如果你为其中的科技名词而茫然无措,请打开此书,如果因其中的情理冲突而纠结,请打开此书……有了这本书,进入《三体》世界将不再有门槛。
★从90万字到9万字的简化压缩、科普扫盲、延伸阅读、深度探讨,让你快速掌握“中国第1科幻”。全新力作
有人从《三体》中看到了沧海桑田,有人从《三体》中看到了旷世绝恋,有人从《三体》中看到了思想实验,有人从《三体》中看到了星空灿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打开《三体》的方式,而这本书,通通指给你看!
读过或没读过《三体》,都不妨打开此书。如果你为其中的科技名词而茫然无措,请打开此书,如果因其中的情理冲突而纠结,请打开此书……
詹琰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莫斯科国立工艺美术大学哲学博士,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与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传播、科学与艺术等,曾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工作,指导多篇关于《三体》的硕士论文。
路姜波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硕士,资深科幻迷,尤其喜欢阿西莫夫,现从事图书出版工作。
《三体》背后的科学、技术、艺术、现实大揭秘!把《三体》看透的好伙伴,我都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北师大教授,华人科幻协会会长 吴岩
漫步《三体》世界,鉴赏奇绝美景;体悟智识慧心,观照人文思考。你眼前的这部《<三体>导读》,堪称一位优秀的科幻文学向导。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尹传红
对于一部流行作品,本书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细致地分析其中的科学价值。这种对科幻作品的深入剖析,而非跟风炒作,在今天很少见。值得提倡,应该推荐!
——著名科幻作家 郑军
上篇
第一章 为什么是刘慈欣:孤独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刘慈欣的N张面孔
总要有人预想末日
朝闻道,夕可死
第二章 《三体》三部曲的人文内涵:所有所得所获,不如一夜的星空
“圣母”程心VS“暴君”维德
思想钢印VS自由意志
智子VS人工智能
科学主义VS道德相对主义
农场主假说VS知识的确定性
黑暗森林VS费米悖论
极权只需五分钟
技术的后果
第三章 《三体》三部曲的文学意义: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东方与西方
精英与庸众
人物与叙事
个体与族群
宏观与微观
冷酷与诗意
崇高与优美
下篇
第四章 《三体》三部曲中的背景设定
三体世界
未来世界
黑暗森林
降维攻击
思想钢印
第五章 《三体》三部曲中的科学设定
智子
水滴
引力波天线
曲率驱动
黑域计划
宇宙之死
第六章 《三体》三部曲中的学科略览
建筑学示例
博弈论示例
后勤学示例
语义学示例
附:《三体》三部曲大事年表
“圣母”程心VS“暴君”维德
伦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
假设你驾驶一辆电车,而电车突然失控,这时,你必须在面前的两条轨道中二选一,但问题在于,一条轨道上站着五个人,另一条轨道上站着一个人。无论冲向哪条轨道,都必然出现伤亡,你会怎么选择呢?
后来,美国哲学家汤姆森对上述假设做了改进。
你在天桥上看到了以下情景:一辆失控的电车即将冲向轨道上的五个人,这时司机没有第二个岔道可选。而你身边正好站了一个胖子,如果把这个胖子推下去,恰好能塞住轨道,拯救那五个人。你会怎么做?
在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在公开课中讲过电车难题的案例之后,相信不会再有人把它看成过家家似的智力游戏或幼稚的脑筋急转弯了。关于电车难题的各种版本和延伸解读,也已经多如牛毛,甚至有人专门写了一本《电车难题》来探讨这一话题。上述种种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你不妨也在心里默默做一个选择。
其实,多次调查结果显示,面对第一种情景,更多人愿意以牺牲一个人来拯救五个人,但在第二种情景中,很少人愿意以牺牲一个人来拯救五个人。至于哪种选择更合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不过,这不是我要讨论的重点。
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确定无疑的答案,并不是所有发问都期待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因为在哲学上,问题从来要比答案珍贵。不同的答案对应着不同的假设和逻辑起点,这才是哲学要找的“七寸”。
面对第一种情景,更多人愿意以牺牲一个人来拯救五个人,是因为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牺牲一个人总比牺牲五个人好,“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在第二种情景中,他们的道德直觉不再支持这种数学运算。因为胖子也是一条生命,而生命无价,所以我们不能进行一和五的比较,强行将置身事外的胖子推下去,。
这引出了伦理学上两个著名的派别:功利主义和义务论。
功利主义注重实效和结果,其代表人物边沁提出一个原则: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思想极其伟大,我们的各级政府组织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各类社会组织致力于追求整体利润、提高成员待遇,大体上都是功利主义的思路。当然,这些都是笼统的功利主义,而精致的功利主义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比如,“幸福”是一种纯主观的感受,要怎么量化、加总?在实现群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少数人的幸福是否就该被践踏?只看善果不看善行,是否混淆了现实中真实发生的是非善恶?当然,这是后话。
义务论则强调动机和人本身的价值,比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以人为目的,而不应以人为手段。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仅仅因其为人而值得尊重,人不是因为他(她)的财富、相貌、种族、地位等而值得尊重,同时,人不能成为其他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应用到电车难题中就是,胖子因为是人而不应被杀害,他不是拯救别人的手段和工具,尽管他的体型很适合轨道。当然,义务论也不是无懈可击。
不过,这跟《三体》系列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思维敏捷的话,一定会发现,《三体》中到处充满了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的辩难。
这种交锋最集中地体现在“圣母”程心与“暴君”维德两个人身上。
程心自带“圣母”光环,总能让周围人感受到慈爱和善良,而维德则咄咄逼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放在《三体》的故事情节中,读者并不会太同情程心,因为她在地球的引力波发射台被摧毁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启动引力波广播,把人类推向了死亡的边缘。又是她,在维德与联邦政府武装对峙的过程中,命令维德终止光速飞船的研制并投降,从而葬送了人类逃脱降维打击的机会。
相反,维德却赢得了多数读者的同情。他暗杀瓦季姆是为了获取一颗能送进敌人心脏的大脑,他刺杀程心是为了让自己成功当选“执剑人”,从而建立威慑度更高的黑暗森林威慑,他与联邦政府对峙是为了给人类争取逃出太阳系的机会。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和胜利,他的不择手段似乎没那么不可接受。
与其说是两种性格的冲突,不如说是两种道德观的交锋。
在刘慈欣所描述的极端情景中,功利与道义的撕扯变成了生死抉择。
在人类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坚持爱与善的程心显得极其迂腐。智子曾轻蔑地说道:“在我们的人格分析系统中,你的威慑度在百分之十上下波动,像一条爬行的小蚯蚓。”网友也不无揶揄地说:“《三体》讲述了两个女人犯傻的故事:一个说我在这儿,来打我吧,另一个说,我绝对不还手。”这“另一个”就是程心。而在拯救人类文明的旗帜下,不惜僭越道德界限,化身为魔而普度众生的维德们却成了令人敬仰的英雄。
维德说: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是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连生存都无法保证,又谈何人性呢?如果我们承认人是以兽性为起点的生物,当然应该在“失去很多”和“失去一切”中选择前者。
其实,刘慈欣在书中也给出了另一种答案: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意思是,与其为一个文明徒劳续命,不如拥抱短暂的、灿烂的文明,充分彰显人性的尊严。与之类似的一句话是: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如果只是以生存为最终目的,那我们在死亡面前注定是失败者。为自己争取到再长的生命,又能怎样呢?关键是我们曾经全然地活过!
不过,理论的言之凿凿并不能安抚我们面对现实选择时的焦虑。
人在极端严酷的生存环境中,难道还要为自己的求生意志做辩护吗?以太平盛世的道德观来批判绝境中的人难道不是另一种伪善和粗暴吗?相信大家都看过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当一个人回归正常的人类社会后,他心中的老虎自然就会离开,因为人的兽性只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出现。嗯,但愿如此吧。
但反过来,如果你自己就是在极端环境中被献祭的那一个呢?你还认为生存是天经地义的优先项吗?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情况下,在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过程中,谁应该是被牺牲掉的那个少数呢?被章北海杀害的三个领导?被维德暗杀的瓦季姆?甚至,被“星环”号和星舰地球成员抛弃的整个人类?而且,我们自己极有可能是被牺牲掉的那个面目模糊的大多数,这时候你是不是也会质问,凭什么驾驶光速飞船逃出降维打击的是程心和艾AA而不是我们?
这让我想到了刘慈欣和江晓原的著名的“酒吧对话”。
刘慈欣:在一个太平盛世,这种不相信的后果好像还不是很严重,但是在一些极端时刻来临之时就不是这样了。看来我们的讨论怎么走都要走到终极目的上来。可以简化世界图景,做个思想实验。假如人类世界只剩你、我、她(指主持人)了,我们三个携带着人类文明的一切。而咱俩必须吃了她才能生存下去,你吃吗?
江晓原:我不吃。
刘慈欣:可是宇宙的全部文明都集中在咱俩手上,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歌德……不吃的话,这些文明就要随着你这个不负责任的举动完全湮灭了。要知道宇宙是很冷酷的,如果我们都消失了,一片黑暗,这当中没有人性不人性。现在选择不人性,而在将来,人性才有可能得到机会重新萌发。
江晓原:吃,还是不吃,这个问题不是科学能够解决的。我觉得不吃比选择吃更负责任。如果吃,就是把人性丢失了。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才有了今天的这点人性,我不能就这样丢失了。我要我们三个人一起奋斗,看看有没有机会生存下去。
刘慈欣:我们假设的前提就是要么我俩活,要么三人一起灭亡,这是很有力的一个思想实验。被毁灭是铁一般的事实,就像一堵墙那样横在面前,我曾在《流浪地球》中写到一句: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那就是死亡。
江晓原:这让我想到影片《星际战舰卡拉狄加》中最深刻的问题。“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在你刚才设想的场景中,我们吃了她就丢失了人性,一个丢失了人性的人类,就已经自绝于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歌德……还有什么拯救的必要?
笔者无法为这场辩论画上句号,而任何声称能为其画上句号的方案都值得警惕。
我们还将在或寻常或极端的境遇中,时时处处遭遇艰难的道德抉择,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全看你自己。不过,能够直面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恐怕正是人类的尊严所在,而任何试图终止这种纠结的做法,才是最大的恶。
历来,科幻小说在国内都是非常边缘的小众读物,但近年来,刘慈欣的《三体》改变了这种局面。而随着《三体》2015年荣获国际上的“雨果奖”,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的“三体热”。三体的阅读者,也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科幻迷的小圈子。2016年,清华首次发布“水木书榜·同学们喜爱的十本好书”,评选历时5个月,经过书单推荐、专家评审和师生大众投票三个阶段,《三体》也赫然名列榜单。
与以往国内常见的科幻小说相比,《三体》最突出的,是其超越常人的想象力。当然,故事情节的可读性也与想象力相得益彰。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到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不乏其粉丝。但与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有所不同的是,《三体》一方面非常有可读性,另一方面,却又因其涉及到的与实际与想象相交融的科学内容的高深,而会给一些读者的理解带来某些困难。在这方面,也已经有专家写出了像《<三体>中的物理学》那样的畅销读物。不过,除了科学方面的理解之外,人们有时还会忽视了另一个问题,即在《三体》中所隐含和体现出来的科学观。
詹琰老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专业从事科学传播研究,曾专门指导研究生进行《三体》的科学观研究。因此,由她来撰写的《<三体>导读》,会让读者在更轻松、更便捷地进入《三体》阅读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去思考其哲学含义,去思考科学和人类的未来这种更为有争议同时也更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也许是本书的意义之所在。
其实,任何导读、解读性的著作,都不能真正替代对原作的阅读。但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资讯爆炸与阅读时间有限并存的时代。因此,如果这本导读能够提供一条让更多读者更容易走进《三体》的世界的捷径,那么这本书的出版,就已经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了。
清华大学教授 刘兵
印刷质量不错,内容也还可以
评分看过后对读三体很有帮助。。。。
评分挺好看的一本书,作为《三体》的研究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帮助。也能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评分一本好书,值得推荐。好。
评分外面看着不错,希望内容一样好
评分非常好的书,京东快递快速,赶上阅读节,很值。
评分不错不错,活动时买的还不错
评分要是看了三体,可以看看。
评分还是没看懂,智商偏低?
三体 导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