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

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龔樂凡 著
圖書標籤:
  • 財富管理
  • 私人財富
  • 資産傳承
  • 傢族財富
  • 投資規劃
  • 稅務籌劃
  • 信托
  • 法律
  • 理財
  • 高淨值人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信齣版集團
ISBN:9787508664378
版次:1
商品編碼:11997436
品牌:中信齣版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5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 從法律、金融以及教育等角度,闡述財富管理與傳承,以及財富二代的教育,而且將歐美財富傢族的管理和傳承理念與中國實踐相結閤,屬於高端財富管理領域圖書。

  2. 《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的選題契閤目前中國民營企業、傢族企業傳承的發展需要,也滿足廣大高淨值人士與富裕傢庭的財富管理需求。


內容簡介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一方麵,(超)高淨值人士數量迅速增長,他們在財富增值與傳承方麵麵臨諸多問題與睏惑;另一方麵,諸多民營傢族企業也進入企業傳承與傢族傳承的關鍵階段。

  基於此,作者從金融、法律、企業管理、教育和心理等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對私人財富管理和傳承的相關理念、知識、工具進行梳理,並創新性地提齣,財富傳承不僅僅是物質財富的傳承,要擺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還必須重視人力資源傳承、價值觀與精神財富的傳承,這是財富傳承的三大根基。作者以這三大根基為主綫逐一展開分析,並針對資産安全與配置、財富管理與傳承所遇到的瓶頸及法律問題,提供解決路徑與方法。同時,通過介紹西方和東南亞以及中國本土的財富傢族案例,總結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以嶄新的視角,與讀者分享成功財富傢族鮮為人知的財富管理智慧。


作者簡介

  龔樂凡,中倫律師事務所閤夥人,多次被英國Legal 500以及錢伯斯(Chambers)評為中國的“領先律師”(Leading Individual Lawyer),從業以來一直為傢族辦公室和(超)高淨值私人客戶在財富傳承、傢族企業與資本市場、投融資與退齣、傳承架構設計和搭建、傢族憲法和治理等方麵提供解決方案、谘詢和培訓;善於將財富管理與投資管理、並購退齣、企業治理、心理學、金融工具等跨界學科有機結閤。同時,他也是財富管理和傳承問題專欄作者,已在知名期刊上發錶多篇文章,並為金融機構、院校講授課程。

  龔樂凡先生畢業於美國密歇根大學(獲法學博士和碩士學位)、復旦大學(獲國際經濟法碩士學位)和浙江大學(獲經濟法學士),他同時持有中國和美國紐約州的律師執照。


精彩書評

  過去30多年,中國企業傢所思所想的核心命題是如何創造財富,其實比創造財富更具挑戰性的是如何傳承財富。真正的傢族財富傳承故事涉及太多的犧牲和放棄,更是飽含智慧和挑戰。未來數年將是中國民營企業陸續完成交接傳承的關鍵時期,如何在探索中不斷解碼財富管理與傳承問題,以實現創富守富與傳承的雙贏,已然成為目前中國高淨值傢族的核心關注點之一

  在這一方麵,龔樂凡先生的新作《私人財富管理和傳承》提供瞭全麵而獨到的視角。在翔實的案例中,既有對國外經驗的解讀,也有對中國本土實踐的探討;既有對傢族企業傳承與架構的規劃方案,也有對傢族財富保護和傳承的法律工具應用。與此同時,讀者還可以找到資産保護、增值之方法,也可體悟傢族文化傳承之精髓。

  該著作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幫助傢族企業進行瞭一次全麵的梳理與總結,也是對國內傢族財富管理與傳承方式的一次探索,對當前中國高淨值傢族極具參考意義。

  ——《財富管理》雜誌社


目錄

推薦語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論1

第1章 財富管理與傳承之惑3

1.1高淨值人群成為財富紛爭的“高危人群”3

1.2先有“守成”方有“傳承”:警惕“黑天鵝”事件5

1.3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傢族企業麵臨傳承大考9

1.4尋找基業長青和財富永續的金鑰匙12

第2章 財富傳承的三個根基19

2.1在財富中我們忽略瞭什麼21

2.2人力資源傳承:另一份傢族資産收入錶和損益錶25

2.3價值觀和精神財富傳承33

2.4物質財富的傳承42

第二部分 創富與守富53

第3章 私人財富管理揭秘55

3.1逃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55

3.2你需要什麼樣的財富管理服務60

3.3資産配置和籌劃揭秘66

3.4個人資産管理的三大陷阱72

3.5傢族辦公室和私人銀行的真正角色88

第4章 私人銀行91

4.1揭秘私人銀行91

4.2如何選擇適閤自己的私人銀行97

4.3如何成就第一流的私人銀行傢104

4.4中國私人銀行發展空間巨大112

4.5私人銀行和傢族辦公室的關係120

第5章 傢族辦公室122

5.1前世今生:傢族辦公室揭秘122

5.2量體裁衣:傢族辦公室的定位138

5.3應對難點:傢族辦公室的架構設計143

5.4傢族辦公室如何進行投資和資産配置151

第三部分 資産保護與傳承167

第6章 傢族法律顧問:財富安全的架構師169

6.1傢族法律顧問的角色169

6.2如何選擇和聘用閤適的傢族法律顧問172

6.3內容為王:現代財富傳承法律服務的構成179

6.4如何成為一名卓越的私人財富法律顧問184

第7章 財富保護與傳承的法律工具188

7.1關於繼承:應對財富的沙漏188

7.2關於婚姻:夫妻交惡的財富博弈212

7.3關於稅務風險:財富傳承中的萬萬沒想到231

7.4關於保險:財富傳承不可缺少的工具242

7.5關於傢族信托:大亨與名人的財富管理261

7.6關於傢族基金會:慈善更需要智慧284

第8章 診治之術:企業傳承的特殊問題與應對298

8.1傳承路障之一:新生代的人生坐標與人格定位299

8.2傳承路障之二:難控的接班“火候”與節奏310

8.3傳承路障之三:代際衝突317

8.4傳承路障之四:與其他關係人的博弈321

8.5“女”兒當自強:不可忽略傢族中的女性力量329

第9章 明斷之智:傢族企業的領導力傳承337

9.1基業長青與領導力:權力分配與親情的尷尬337

9.2失敗的土壤:領導力傳承失敗的教訓346

9.3贏在執行:領導力傳承規劃路綫圖353

第10章 分閤之妙:傢族企業的股權設計360

10.1控製之重:傢族企業股權設計的挑戰360

10.2常見股權架構與方案:從LVMH的金字塔架構到王永慶傢族的交叉持股378

10.3從宜傢到戴爾:傢族企業的上市之辯388

10.4以退為進:傢族企業如何實現高價套現395

第四部分 財富價值與文化傳承403

第11章 財富傢族的後代教育405

11.1“我”的使命:從巴菲特教子看富二代的人生定位406

11.2“我們”的使命:愛馬仕傢族和莊臣傢族的核心價值觀445

11.3“領袖”的使命:從優秀繼承人培養到走齣父輩陰影456

第12章 傢族憲法與傢族治理466

12.1“傢族戰爭”之殤466

12.2引發傢族矛盾的高危領域471

12.3化解傢族企業矛盾和傳承危局的策略479

12.4製定傢族憲法、創設傢族委員會488

12.5培養和鼓勵學習與開拓的文化499

第13章 慈善與基業長青502

13.1財富、幸福指數與善的業力502

13.2財富傳承的成功密碼:羅斯柴爾德傢族的財富DNA510

13.3慈善事業的傳承和運營:洛剋菲勒傢族的慈善模式516

13.4傢族慈善模式選擇和常見挑戰 522

後記534


精彩書摘

  過去30多年,中國企業傢所思所想的核心命題是如何創造財富,其實比創造財富更具挑戰性的是如何傳承財富。真正的傢族財富傳承故事涉及太多的犧牲和放棄,更是飽含智慧和挑戰。未來數年將是中國民營企業陸續完成交接傳承的關鍵時期,如何在探索中不斷解碼財富管理與傳承問題,以實現創富守富與傳承的雙贏,已然成為目前中國高淨值傢族的核心關注點之一

  在這一方麵,龔樂凡先生的新作《私人財富管理和傳承》提供瞭全麵而獨到的視角。在翔實的案例中,既有對國外經驗的解讀,也有對中國本土實踐的探討;既有對傢族企業傳承與架構的規劃方案,也有對傢族財富保護和傳承的法律工具應用。與此同時,讀者還可以找到資産保護、增值之方法,也可體悟傢族文化傳承之精髓。

  該著作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幫助傢族企業進行瞭一次全麵的梳理與總結,也是對國內傢族財富管理與傳承方式的一次探索,對當前中國高淨值傢族極具參考意義。

  ——《財富管理》雜誌社

  龔樂凡博士的《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一書是一部詳盡的介紹傢族財富管理和傳承的操作指南,是國內領先的傢族企業以及傢族辦公室從業人員的從業寶典。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金李

  羅斯柴爾德第一代掌門人梅耶男爵通過閤理的傢族治理,令後代子孫曆經250多年的風雨洗禮依然繁榮興旺,昂然屹立於世界財富傢族的頂尖,用最有力量的事實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龔博士的著作運用瞭大量海內外案例,細膩又深入淺齣地描繪瞭傢族財富傳承的需求在中國社會結構變化中的演變,並且運用瞭豐富的財富管理知識,結閤現實,嚮讀者展示瞭如何有效地運用法律手段及專業,富有遠見的財富規劃,將傢族財富的三個關鍵組成因素——金融、人力以及智慧,在製度與管理的基礎上,長久有效地結閤起來,使其能夠世代相傳並發揚光大。非常期待本書的齣版,相信它會成為中國企業傢們思考傳承接班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羅斯柴爾德銀行(亞洲)CEO張璟瑜

  本書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瞭中國高端財富人群對財富管理和傳承方麵的渴求,既全麵、專業具有可操作性,又不乏可讀性和趣味性,尤其是獨闢蹊徑專門講述瞭富裕傢庭子女的心理教育與價值觀傳承,為國內所僅見。生動的案例使枯燥的專業知識變得淺顯易懂,透徹的分析給專業人士以新的思考和啓迪,可以說,它是國內傢族財富管理領域一次有益的嘗試和創新。相信本書不僅對傢族企業財富管理和傳承有藉鑒作用,而且會在更廣泛的受眾層麵引發共鳴。

  ——中國銀行業協會私人銀行傢俱樂部主席、民生銀行私人銀行部副總裁李文

  財富傳承的主體是人而非財富,作為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的共同載體,人纔是最大的財富。財富傳承的規劃是基於對人性的深刻體悟和對社會復雜性的充分認知做齣的智慧決策;在財富傳承的過程中最睏難的部分不是讓財富增值多少百分點,而是如何把獨特的柔性文化從傢族中提煉齣來並傳承下去,同時嚴格控製風險,這也是在財富管理行業內常常被忽略的部分。中國的財富新貴在傳承上尚未對政治經濟的復雜性進行成熟的思考,很多人甚至刻意迴避,觀念的誤區給中國財富傢族的成功傳承帶來瞭巨大的隱患,突發事件令財富大廈一夜傾覆的案例層齣不窮。因此,非常欣喜龔樂凡先生能將自己的所學所悟著述成書,以饗世人。

  ——中歐傢族傳承研究中心&財富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馮媛

  在中國,傳承過程中的感性因素太多,這直接導緻瞭許多失敗的案例。而本書中所提到的很多內容和工具對中國傢族企業非常有實踐可操作性。希望它能夠成為一本指南,幫助更多財富傢族用理性與專業的方法解決傳承問題。

  ——《接力》雜誌齣品人、中國“創二代”組織“接力中國”

  青年精英協會理事杭佳一

  “善用財富”是財富本身的屬性,“善財價值”的有效開發是財富擁有者的能力。本書首次提齣“善的業力”概念,並係統地論證瞭慈善與財富獲得、人生幸福感的關係,使人們把“善”自然融入人類發展中。慈善作為傢族傳承中的重要內容,我們應當對此有深度解讀與感悟,而且應對傢族精神傳承的工具和方法進行不斷的探知。本書關於傢族基金會等傢族慈善模式的介紹與分析,為對傢族傳承有深度需求的人群提供瞭重要的指引。在人類文明高度提升的階段,傢族慈善與財富價值開發與傳承是中國財富擁有者的必修課!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閤作發展總監郭素

  中國私人銀行業方興未艾,傢族辦公室小荷纔露,在高端財富管理市場風起雲湧之際,亟待係統理論的指導、國外經驗的藉鑒、既往案例的剖析,樂凡先生著作的齣版正當其時,正應其勢,故推薦之。

  ——德裕世傢辦公室董事長張詠

  鑒於曆史等諸多原因,盡管傢族辦公室的概念在當下中國還不統一,但是巨大的時代需求催生瞭其加速發展的驅動力,這個新生兒也和中華民族的傳承緊密聯係在一起。作為一部開創先河係統性介紹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的著作,此書能夠為學者、專業人士以及傢族繼承人等各類讀者打開一扇窗,收獲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真知灼見。

  ——王思聰傢族辦公室(普思投資)董事副總經理張寒

  “富不過三代”這句古話,非常恰當地錶達瞭財富傢族在財富傳承方麵的睏惑與擔憂。要打破這一“魔咒”,我們急需剋魔的寶劍。資深法律人龔樂凡先生的力作,正是這樣一件有效的“神器”。

  ——德意誌銀行私人銀行部中國區總經理黃凡

  私人銀行服務推齣9年以來,市場參與者已經從國內商業銀行、外資銀行擴展到信托機構、證券機構、三方機構,更有地産公司、汽車銷售公司等多種機構以跨界服務的形式加入,所提供的服務也從簡單産品銷售嚮包括個人與公司、境內與境外、財富管理與傳承等多維度全方位服務轉變,越來越具有個性化、差異化和綜閤化的特徵。本書從實踐操作齣發,在闡述財富管理法律工具與方法的基礎上,不僅通過大量案例探討傢族企業傳承的難點問題,同時也以嶄新的視角分析瞭精神財富的傳承和財富傢族二代的心理教育和逆商培養,在國內齣版物中是一種創新,希望本書的齣版能夠推動中國私人銀行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銀行個人金融部副總經理、私人銀行部(上海)總經理潘潔

  本書全麵闡述瞭財富管理、傳承和傢族價值觀的微觀方麵,對傳統的理財人士、資産管理經理來說,理解傢族財富管理隱形的、人性柔軟的一麵非常重要,因為隻有這樣纔能針對不同的傢庭製定不同的策略,而不是僅僅將目光停留在財務迴報之上。這是財富管理中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閤。

  ——前摩根大通亞洲私人銀行部董事總經理兼全球投資專傢,

  東林傢族辦公室大中國區CEO林少康

  絕大多數高淨值客戶對於創富階段積纍下來的各種問題、風險並未做過係統的梳理與規劃,而傢族及個人層麵發生的各種變化,又引入瞭更多的不確定性及復雜性。在此背景下,如何為客戶提供其真正所需的私人銀行服務,對我們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近年來有關財富傳承的專著如雨後春筍,但龔樂凡博士此書無疑是目前為止我閱讀的最為獨特而全麵的一本。龔博士不僅結閤財富傳承工具對海外成功傳承經驗進行深度剖析,而且結閤國內財富傳承的實際情況進行瞭有益的探討。相信書中關於傢族治理、價值觀傳承的思考,對於國內傢族企業的傳承有所啓發。

  ——平安銀行傢族信托首席顧問李亮

  在傢族財富管理和傳承方麵,海外已有很好的實踐,國內由於相關法律有待完善和成熟,各方麵還處於探索階段。本書基於現階段國內法律和財富管理實踐係統地介紹瞭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的理念及方法,值得國內從事此方麵工作的專傢學者、財富管理公司等相關金融機構、理財師學習。

  ——上海諾亞榮耀保險經紀公司總經理、中國精算師婁道永

  過去幾十年來,中國人從未像現在一樣擁有如此多的財富,無論是個人還是傢庭甚至國傢都麵臨著財富的使用和管理問題。因為存在的社會影響力,傢族的財富傳承也不單純是個人的私事。因而,財富管理和傳承在現階段是一個挑戰,需要大傢關注和思考,最終需要形成如書中所說的,在物質財富、人力資源和價值觀三個根基之上的財富管理和傳承模式。對財富擁有者以及財富管理從業者來說,龔樂凡律師的這本書為大傢提供瞭很好的理念與工具,非常值得一讀。

  ——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權益專戶部總經理於江勇

  前言

  人生最重要的投資就是你自己。

  ——沃倫·巴菲特

  在一次論壇上,白岩鬆對柳傳誌說:“現今‘85後’、‘90後’不再有食物上的飢餓感,這是幸運的。但是心靈飢餓同樣是飢餓,也許現在我們比您那個時候更加飢餓。”

  柳傳誌等�北渚鍾敫窬幀�—互聯網時代的企業生存之道[M].北京:新世界齣版社,2015. 也許正是這種新的飢餓感,讓我能潛心研究中國人在富裕之後所麵臨的新問題。其實,從某個角度來看,大多數人富裕以後産生的不再是飢餓感,而是缺乏某種安全感,就是財富如何纔能持續;同時,這種持續還包括財富與愛的延續,能否做到“富過三代”,這就是繼承、傳承的問題。錶麵上看,這似乎是一個做好遺囑工作、做好企業交接班的事情,但是更深層次上,這又是涉及文化、教育和價值觀的問題:即二代的教育和成長以及傢族財富文化、傢族企業價值觀念的培養,而這纔是“傳承”的深層核心。

  在中國,極其富有的高淨值人士雖然在數量上處於“小眾”地位,但是他們以及他們傢族對社會的影響卻極為深遠,他們的企業經營、投資行為、慈善和公益捐助乃至二代、三代的健康成長和穩健接班,對經濟、就業、社會的穩定乃至更大數量民眾的福祉可能都會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在財富管理和傳承領域的實踐中,筆者發現,這些財富人士在財富管理和傳承方麵的需求以及他們企業和傢庭存在的各類問題和睏擾,其實也給服務於富裕階層客戶的財富管理人士提供瞭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這個高端金融和法律服務領域,與中國財富人群數量以及個性化服務需求的迅速增長相比,我國在財富管理和傳承方麵的學術研究、教育和培訓、服務實踐均嚴重滯後,其巨大的潛在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如同一座被沙石覆蓋埋藏的金礦,遠遠沒有被充分認知、發掘和利用。

  在這個生態圈中,從專業人士層麵看,包括理財師、傢族律師、稅務籌劃師、心理谘詢師、培訓師等;而從機構角度看,則包括銀行、傢族辦公室、法律服務提供商、信托公司、保險公司、資産管理公司、移民服務公司乃至針對傢族企業創一代以及創二代等的高等教育和高端培訓機構。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專業人士、專業機構的數量、質量和財富客戶的巨大需求相比存在著嚴重的落差。這個領域可參考藉鑒的書作也是以翻譯的學術圖書為主,而各類新媒體所傳播的有關財富管理的知識和信息,固然很方便閱讀,但是魚龍混雜,不少甚至還包含錯誤信息、易誤導人。新一代財富管理的專業人士急切需要在這個領域進行火綫培訓和提升,需要一本全麵、專業、權威的教材和參考書,並且能夠將歐美財富傢族的管理和傳承理念與中國實踐相結閤,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更有效地服務客戶。所以,這個供給和需求的嚴重落差既是挑戰,又意味著機遇。

  中國的財富傢族,為什麼不能享受到最先進的、國際化的財富管理和傳承的理念與服務,從而讓自己有機會擺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中國金融和法律領域的專業人士為什麼不能通過學習和掌握這個領域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並在實踐中提升自己,從而更好地為客戶提供高端一流的服務?

  這些成為促使作者決心撰寫一本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的專業著作的初衷。一方麵,中國的財富人群有權利瞭解他們應當獲得什麼樣的服務,能夠學習藉鑒歐美、香港的財富傢族如何管理財富、如何成功傳承;另一方麵,中國的專業人士和專業服務機構更需要在這個全新甚至陌生的領域獲得更權威和來自實踐操作第一綫的知識和指引。

  就這樣,我們開始瞭寫作,過程雖辛苦,但也樂在其中。我們希望它能成為傢族企業決策者、財富傢族成員、(超)高淨值個人、傢族辦公室及傢族財富管理專業人士案頭的一本必備工具書。

  為什麼中國到瞭必須重視財富管理和傳承的時候?根據《2014年鬍潤全球富豪榜》,10億美元(約閤人民幣60億元)以上級彆的華人富豪共有457位,平均年齡為59歲,中國韆萬以上的富豪已經超過109萬人;而據招行—貝恩發布的《2015年私人財富報告》,個人可投資資産超過1 000萬元人民幣的人數在2014年末達到104萬人。以上數據雖然統計方法不同,但是都反映瞭中國現階段的高淨值人群規模非常龐大。另外,在未來5~10年內,全國有300多萬傢民營企業將麵臨企業傳承問題。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傢正逐漸老去,很多傢族企業目前正處在財富交接的關口,財富傳承日趨緊迫。

  然而,無論是基於包括鬍潤百富在內的機構調研,還是從已經齣現的相當數量的傳承失敗案例來看,人們對財富管理、資産安全與財富傳承缺乏瞭解,存在誤區,容易被誤導。

  如何應對“心靈的飢餓感”?傳承不等於繼承,財富上的“飽腹感”也無法彌補“心靈的飢餓感”,這尤其體現在財富人士的子女教育上。

  美國心理學傢梅德林·萊文(Madeline Levine)博士在其專著《特權的代價》中提及,基於一項2007年的研究調查,在美國富庶傢庭中,有30%~40%的青春期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其中青春期少女中高達22%患有抑鬱癥,是全國七年級少女患抑鬱癥比例的三倍。到瞭八九年級,這類傢庭的女孩有三分之一齣現瞭顯著的臨床焦慮癥狀。數據資料顯示,來自富裕傢庭的12~18歲青少年,有30%~40%正遭受心理疾病的睏擾。

  而據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將近28��67%的富二代認為他們身邊傢境優越群體中有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違法犯罪問題。有42%的被調查者認為“毒品偶爾玩玩無妨,隻要不上癮就好”,隻有38��1%的人認為吸食毒品是一種墮落行為。

  在大量的案例中我們發現,沒有智慧的傳承,即使有財富的繼承,財富終將消亡,甚至會加速消亡。而在我們服務客戶的時候,不少高淨值人士都有這樣的擔憂:過多的財富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希望我們在傳承的籌劃安排中,設計好方案,兼顧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做到財富與精神的真正傳承,實現基業長青。

  傢族企業麵臨什麼樣的特殊挑戰? 波士頓谘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在一項傢族企業和非傢族企業的對比研究中發現,傢族企業的業績錶現更為穩定,尤其是在經濟低迷時,其錶現更為齣色。同時,研究發現,傢族企業在長期戰略、業績穩定、高級經理人和員工的高忠誠度以及具有鮮明的企業文化方麵明顯勝齣非傢族企業。麥肯锡對114個傢族企業與1 200傢其他大型公司進行對比後發現,傢族企業在員工激勵和領導力上顯著優於非傢族企業。

  當然,在傳承和傢族治理方麵,傢族企業也麵臨莫大挑戰,包括企業對傢族決策者的嚴重依賴,企業內部存在的任人唯親,以及傢族成員內耗爭鬥給企業和財富帶來的極大的負麵影響。

  一項對250傢中國香港地區、颱灣地區以及新加坡傢族企業傳承的研究發現,這些企業在所有者交班過程中都承受瞭巨大的損失,在新舊掌門人交接年度及此前的5年,傢族上市公司的市值在扣除大市變動後平均蒸發瞭60%。

  範博宏�苯煌兄�重[M].北京:東方齣版社,2014. 法國的INSEAD商學院和哥本哈根商學院的兩位教授對丹麥5 300傢私營企業的調查發現,傢族企業中任職的傢族成員和非傢族成員的雇員相比,前者的業績錶現顯著低於後者。

  而中國由於計劃生育導緻相當數量的財富傢族隻有一位子女來作為唯一的繼承人。接班安排不當,則非常容易導緻企業在二代手裏資産縮水,甚至最終發生多年積纍毀於一旦的情形。即便交接班成功,如果對傢族的發展沒有預見力,那麼也會影響傢族企業的控製權和管理。

  基業長青背後的神秘業力是什麼?除瞭介紹財富管理和資産保護的技巧,我們不得不麵對一個神秘的問題,成功與財富的背後,是否有某種“好運”在起著神奇的作用?冥冥之中是否有著某種力量保護著這些幸運的財富傢族?而那些傢道中落的傢族的失敗難道僅僅是由於理財失策嗎?善舉、公益、價值觀究竟對財富的創造和守護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善舉和好運,是否存在某種巧閤?當我們把一係列的財富傢族案例集中起來進行歸納和分析,我們發現瞭什麼?這也許是本書中最為勵誌和發人深省的部分。

  上麵的這些挑戰和問題,都會在本書中找到答案。我們希望,通過揭示世界財富傢族的財富管理、傳承和傢族治理的秘密,廣大讀者可以受益於本書所介紹的理念和方法,尤其是財富管理領域的專業人士、機構可以從中獲益,更好地為客戶提供高端理財服務,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財商”以及生存和投資哲學,為自己的財富管理和下一代教育積纍經驗。

  本書分享瞭國內外許多財富傢族的故事和案例,引用真實資料和數據,描述不少鮮為人知的細節,並通過輕鬆、淺顯的語言來說明較為復雜的金融、投資、法律以及教育方麵的問題。

  最後,我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中國數百萬民營企業傢和他們的傢庭從容應對人生中的重要決定和轉摺點;麵對人生的無常,他們更加胸有成竹,充滿自信,而不需要在迷惘中無可奈何。這些影響財富人生的決定可能包括移民、重大的投資決定、傢庭教育、婚姻、遺産分配、國內外信托、傢族企業的傳承和傢族的治理。

  在寫作本書過程中,相關行業內的諸多資深人士與我們分享瞭其親身經曆的財富管理和投資經驗、智慧和方法。在金融和資産配置方麵,我們獲得瞭高盛私人銀行部康寜先生的指導;在保險方麵,則獲得瞭諾亞保險經紀公司總經理婁道永先生以及香港Willis公司資深財富管理顧問潘凱兒女士所提供的幫助,

  他們的無私分享開闊瞭我們的視野,豐富瞭我們的寫作內容。在此對他們錶示特彆的感謝。

  此外,還要感謝中信齣版集團的副總編輯季紅女士對本書的鼓勵與支持,感謝譚惠芳女士在本書的編輯、審定和齣版過程中所投入的大量時間與心力,以及張源源女士在書稿的推廣與策劃上所給予的幫助與指導。

  與此同時,特彆感謝參與本書編輯和研究工作的團隊成員:汪中海、張紫薇、張卓晨、董丙剛、李怡、陸珊菁、王瑤、陳璐。

  ***

  我們既然無法預測未來,那麼不妨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創造未來。如美國通用公司的前首席執行官傑剋·韋爾奇所說,“如果你不去主宰自己的命運,那麼彆人會。”對於提升自己的財商、管理自己和傢族的財富,掌控自己和傢庭的未來,何嘗不是如此?韆裏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在今天投資自己、付諸行動,就是為未來播下希望的種子,創造更為美好的明天!

  ……


前言/序言


《傢族基業:百年傳承的智慧與實踐》 內容簡介: 《傢族基業:百年傳承的智慧與實踐》並非一本關於金融工具或投資策略的指南,而是一部深入探討傢族企業如何實現跨代傳承、永續經營的深度力作。本書旨在揭示那些能夠讓傢族企業基業長青、代代繁榮的深層邏輯與落地實踐。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中,大多數傢族企業難以跨越“三代之睏”,最終走嚮衰落。本書的齣發點正是直麵這一嚴峻現實,通過對全球範圍內大量成功和失敗的傢族企業案例進行細緻入微的分析,提煉齣實現百年傳承的關鍵要素。它所關注的,並非冰冷的財富數字,而是構成傢族企業生命力的核心——傢族的願景、價值觀、治理結構、領導力培養以及成員間的關係。 本書內容詳盡,主要聚焦於以下幾個維度: 願景與價值觀的錨定: 許多傳承失敗的傢族,其根源在於後代對企業最初的願景和價值觀缺乏認同,甚至背離。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構建和傳遞一套清晰、有感召力的企業願景,以及一套能夠凝聚傢族成員、指導企業行為的普適性價值觀。這包括如何通過故事、傳統、儀式等多種方式,將傢族精神深深植入到企業文化之中,使其成為驅動企業前行的內在動力。 現代化的傢族治理: 傢族企業麵臨的獨特挑戰在於,如何將“傢”與“企”進行有效區隔與融閤。本書將詳細闡述構建現代化傢族治理體係的重要性,包括建立清晰的傢族憲章、傢族理事會、傢族辦公室等機構,明確各方權責,規範決策流程,以及如何平衡傢族成員在企業中的角色和利益。我們將探討不同治理模式的優缺點,並為不同規模和發展階段的傢族企業提供可操作的治理框架建議。 領導力的傳承與發展: 領導力是傢族企業能否持續壯大的關鍵。本書將深入分析不同代際領導者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係統性的培養機製,發掘、培養和選拔下一代領導者。這包括如何進行有效的導師製度、跨代際溝通,以及如何鼓勵年輕一代企業傢在繼承父輩事業的同時,注入新的創新活力,實現“守成”與“創新”的有機結閤。 財富與能力的雙重傳承: 真正的傳承,並非僅僅是將物質財富傳遞下去,更重要的是將傢族成員駕馭財富、創造財富的能力一並傳承。本書將探討如何通過教育、實踐和責任分配,培養傢族成員的財商、商業敏銳度和管理能力。它關注的“傳承”,是一種綜閤性的賦能,讓每一代傢族成員都能成為傢族事業的可靠繼承者和積極貢獻者。 應對時代變革的韌性: 成功的傢族企業並非一成不變,它們能夠在時代浪潮中不斷調整和進化。本書將分析在科技革命、全球化、社會變遷等大背景下,傢族企業如何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擁抱變革,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包括如何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拓展新領域,以及如何在傳承中融入更具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確保傢族基業在變化的時代中立於不敗之地。 和諧傢族關係的構建: 傢族企業的傳承,歸根結底是傢族成員關係的重塑與維係。本書將強調構建和諧、互信、包容的傢族關係的重要性。它將提供處理傢族內部潛在矛盾、化解利益衝突、增進成員間理解與支持的實用策略,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和情感連接,構築穩固的傢族同盟。 《傢族基業:百年傳承的智慧與實踐》以其深刻的洞察、豐富的案例和實用的建議,為每一位希望傢族事業得以永續的創始人、繼承者以及傢族成員,提供瞭一幅清晰的傳承藍圖。它將引導讀者超越短期財務目標,從更宏觀、更長遠的視角,審視傢族企業的本質,並付諸實踐,最終實現“富過三代”的美好願景。這本書,是獻給所有懷揣著傢族夢想、追求基業長青的經營者們的必讀之作。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心靈的觸動。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不自覺地將書中的內容與自己的人生經曆相對應,並且從中獲得瞭很多啓發。作者在講解財富管理時,並沒有刻意去渲染“一夜暴富”的傳奇,而是著重強調瞭“穩健增長”、“長期主義”的重要性。這種腳踏實地的理念,讓我感到非常安心。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被動投資”的論述,它將復雜的投資策略,轉化為簡單易行的操作指南,讓我這樣一個對金融市場不太熟悉的人,也能夠清晰地理解並開始嘗試。而關於“傳承”的部分,更是讓我看到瞭財富背後的情感價值。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瞭對傢庭、對後代的深切關懷,讓我明白,財富的傳承,最終是為瞭更好地延續愛,為瞭讓下一代能夠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書中關於“如何與子女溝通財富觀”的章節,更是為我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方法。它提醒我,在談論財富時,不僅僅要關注物質的分配,更要關注價值的傳遞和責任的培養。這本書,讓我對“財富”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而是承載著愛、責任和未來的生命體。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在“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這個領域,提供瞭一個非常係統且全麵的視角。作者並沒有僅僅聚焦於某個單一的方麵,而是將財富的創造、管理、增值以及最終的傳承,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而連貫的邏輯鏈條。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風險管理”的深入探討。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結閤瞭大量的現實案例,闡述瞭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如何去識彆、評估和應對各種潛在的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甚至還有傢庭成員的健康風險等。這種全方位的風險考量,讓我深刻意識到,穩健的財富管理,必須建立在對風險的充分認識和有效控製之上。而在傳承方麵,書中也提供瞭一些非常具有創新性的思路。比如,如何通過傢族協議、慈善捐贈等方式,在實現財富傳承的同時,也能夠迴饋社會,或者為傢族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這些內容,對於那些希望將傢族財富與社會價值相結閤的讀者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啓發意義。整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財富管理與傳承,並非是一件可以隨意對待的事情,而是一項需要深思熟慮、精心規劃的長期工程。它需要我們具備前瞻性的眼光,以及對傢庭和社會責任的深刻理解。

評分

這本書就像一本“私人財富人生指南”,它不僅僅提供瞭金融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思考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如何實現財富與人生的和諧統一。作者在講解財富管理時,非常注重“個性化”的理念。他反復強調,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財富管理方案,一切都需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來量身定製。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長期投資”的論述,它將復雜的投資理論,轉化為簡單易懂的行動原則,讓我開始相信,即使是普通的投資者,也能夠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實現財富的穩健增長。而在傳承方麵,本書更是提齣瞭“傢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它強調,財富的傳承,不僅僅是物質的轉移,更是傢族精神、價值觀的傳遞。如何讓下一代在繼承財富的同時,也能夠理解傢族的奮鬥史,秉承傢族的優良傳統,這纔是真正的傳承。整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流暢,引人入勝,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的課堂,與作者一起探討財富人生的奧秘。它讓我不僅看到瞭財富的價值,更看到瞭人生更深遠的意義。

評分

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場思維的盛宴,它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度,剖析瞭“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這個復雜而又極其重要的話題。讀罷掩捲,我腦海中激蕩的不是簡單的知識點,而是對人生、對未來、對責任的一係列深刻反思。作者並非停留在枯燥的理論層麵,而是將宏大的金融概念與個體傢庭的實際需求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舉個例子,書中對於風險分散的講解,並非僅僅羅列各種投資工具,而是花瞭大量篇幅去闡述不同人生階段、不同風險偏好下的具體配置思路,甚至細緻到瞭傢庭成員的年齡構成、健康狀況等個體因素。這種“因人而異”的細緻考量,讓我第一次意識到,財富管理並非一成不變的公式,而是一門高度個性化的藝術。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敏感卻又不可避免的“傳承”問題。關於如何將傢族財富有效、有序地傳遞給下一代,書中提供瞭多種現實可行的方案,並且對每種方案的優缺點、適用範圍進行瞭詳盡的分析。這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理念,比如如何通過信托、傢族辦公室等工具,在規避風險、實現保值增值的同時,也能夠培養繼承人的財商和責任感,讓他們真正成為傢族財富的守護者而非揮霍者。整本書的邏輯清晰,行文流暢,即使是對於金融領域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在作者的引導下,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財富觀和傳承觀。它不僅是一本關於“錢”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愛”、“責任”和“未來”的書。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質量之高,讓我感到非常驚喜。作者在“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這個主題上,展現瞭深厚的專業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不僅僅羅列瞭各種金融産品和工具,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剖析瞭這些工具背後的邏輯,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需求和目標,進行最優化配置。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多元化資産配置”的講解,它不僅僅是簡單地說要分散風險,而是詳細地介紹瞭不同資産類彆(如股票、債券、房地産、另類的投資等)的特性、風險收益特徵,以及在不同市場環境下,如何進行動態調整。這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真正具有韌性的投資組閤,有瞭更清晰的認識。而在傳承方麵,本書更是提供瞭一些非常前沿的理念。比如,如何通過傢族辦公室的設立,來係統化地管理傢族財富、傢族事務,甚至傢族文化,從而實現財富的可持續發展。這種“全傢桶式”的服務模式,對於一些規模較大的傢族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整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是,財富管理與傳承,不是一次性的行為,而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調整和優化,纔能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和內在需求。

評分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在“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領域,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且極具價值的視角。作者並沒有陷入冰冷的技術分析,而是將金融的概念與人生的智慧巧妙地結閤在一起。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風險對衝”的闡述,它不僅僅是復雜的金融術語,更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讓我明白瞭如何在波詭雲譎的市場中,保護自己的財富免受不必要的損失。這讓我對“穩健”和“安全”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而在傳承方麵,本書更是提供瞭一些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解決方案。比如,如何通過傢族信托、保險規劃等工具,在實現財富的有效傳承的同時,也能夠為傢族成員提供長期的生活保障,並規避潛在的法律糾紛。這讓我看到瞭財富傳承的專業性和復雜性,也讓我意識到,提前規劃的重要性。整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而又不失溫度,充滿瞭對讀者負責任的態度。它讓我不僅學習到瞭專業的金融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思考如何讓財富更好地服務於我的人生,如何讓愛與責任在下一代手中得以延續。這本書,讓我對“財富”和“傳承”有瞭更深厚的敬畏之心。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非常巧妙,從最基礎的財富認知,到進階的資産配置,再到最終的傳承規劃,層層遞進,引人入勝。作者在介紹各種金融工具時,並沒有陷入技術細節的泥沼,而是始終圍繞著“如何為個人和傢庭創造價值”這一核心目標展開。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瞭解自己”的論述,它強調瞭在進行任何財富管理決策之前,首先要清晰地認識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以及長期的財務目標。這一點看似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常常被忽略。作者以豐富的案例說明,不瞭解自己就盲目跟風,往往會適得其反。而在傳承的部分,本書更是提供瞭多種思路,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遺囑公證,還深入探討瞭如何通過設立傢族信托、贈與規劃等方式,來更有效地實現財富的平穩過渡,並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和傢庭糾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提到瞭“讓傳承成為一種教育”,它不是簡單地轉移資産,而是通過一種有計劃、有引導的方式,讓下一代在接收財富的同時,也學會如何管理和運用它,從而承擔起相應的責任。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金融知識的普及,更是一種對人生規劃的深刻啓迪。它讓我明白,財富管理與傳承,不是終點,而是為瞭更好地開啓人生新的篇章。

評分

這是一本讓我感到“相見恨晚”的書。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我開始意識到,僅僅努力工作賺錢已經不夠瞭,如何讓辛苦賺來的錢為我所用,並能在未來為我的傢庭提供保障,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本書就像及時雨,為我指明瞭方嚮。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姿態,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娓娓道來,將那些看似復雜的金融概念,解釋得如同傢常便飯。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分散投資”的論述,它不僅僅是理論上的講解,更是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示瞭不同資産類彆之間的相關性,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配置來降低整體投資風險。這讓我對“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並且開始思考如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構建一個更加穩健的投資組閤。而關於“傳承”的部分,更是讓我茅塞頓開。我之前一直認為,傳承就是把錢留給子女,但書中讓我看到瞭,傳承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的傳遞,是一種價值的延續。如何讓子女在接收財富的同時,也能夠理解父母的辛勤付齣,並且有能力去守護和發展這份財富,這纔是真正的傳承。本書讓我看到瞭財富管理的完整閉環,從創造到保值,再到傳承,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思考框架。在閱讀之前,我總覺得財富管理和傳承,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概念,但這本書將它們巧妙地融為一體,讓我看到瞭兩者之間的緊密聯係和內在邏輯。作者從“財富的創造”開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思考“如何保值增值”,最終落腳到“如何有效地傳承”。這種“從源頭到終點”的完整梳理,讓我對整個財富生命周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財富的風險意識”的強調,它不僅僅是講金融市場風險,更是提醒我們要關注傢庭成員的風險,比如疾病、意外等,並提前做好規劃。這一點,在很多其他的財富管理書籍中,都很少提及。而在傳承方麵,本書也提供瞭一些非常人性化的解決方案。比如,如何通過設立遺囑信托,在保障受益人的生活的同時,也能夠激勵他們積極嚮上,避免“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整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沉穩大氣,充滿瞭智慧和遠見。它讓我明白,真正的財富管理,不僅僅是為瞭積纍更多的物質財富,更是為瞭實現人生的價值,為瞭讓愛和責任得以延續。

評分

我必須承認,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對“私人財富管理與傳承”的認知是模糊而零散的。總覺得那是富豪們纔需要操心的事情,跟自己似乎有點距離。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原本高深莫測的金融術語,轉化成瞭通俗易懂的道理,並且用大量鮮活的案例來佐證。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時間復利”的解讀,它不僅僅是數學上的概念,更被賦予瞭人生哲學的高度。作者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闡述瞭長期規劃、堅持投入的重要性,讓我深刻理解到,財富的積纍並非一日之功,而是日積月纍、厚積薄發的過程。而關於“傳承”的部分,更是直擊人心。我一直以為,財富傳承就是簡單地把錢留給孩子,但書中讓我看到瞭更廣闊的視角。它強調瞭“精神財富”的重要性,比如如何將傢族的價值觀、人生智慧傳遞下去,如何讓下一代擁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僅僅依靠物質財富。書中關於“財富的教育”這一章節,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提齣的“讓孩子在可控範圍內體驗財富的獲得與失去”,這種循序漸進的教育方式,在我看來是極其明智和負責任的。整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財富管理和傳承,最終都是為瞭更好地生活,為瞭讓生命更有意義,為瞭讓愛能夠延續。它讓我不再僅僅盯著眼前的收益,而是開始思考更長遠的人生規劃,思考如何為自己和傢人創造一個更穩固、更美好的未來。

評分

第二次買,看中的就是速度。

評分

可以,很專業,high起來哈哈哈

評分

感覺有點難……

評分

第二次買,看中的就是速度。

評分

好評。內容很詳細,也沒有那麼生澀,讀起來不纍。

評分

非常理論 實用性不大

評分

目前我讀過的財富管理相關書籍中最全麵的一本書。語言通俗易懂,還穿插瞭不少案例增加趣味性。總之值得一讀!

評分

書很厚重,慢慢看。一直在京東買東西,京東值得信賴

評分

是正版,物流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