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对有些孩子来说,IPAD、IPHONE就是不折不扣的魔鬼!
如今,儿童在家和在学校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也前所未有地低龄化。同时,儿童社会心理和神经发育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留心一下,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下问题:
经常爱生气甚至暴怒;会因为小事而情绪崩溃;越来越叛逆,越来越爱挑衅;对某些活动不像以前那样喜爱了;难以交到朋友或维持友情;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没那么强了;成绩下降;睡眠质量很差;总是懒洋洋的,没有活力,对细节难以集中注意力……
如果这些问题听起来都很耳熟,你可能也遇到了在今天这个时代再常见不过的困境:电子屏幕综合征。此时,你可能需要一个由美国儿童精神科医生制定的、为期四周、可以帮助孩子戒除电子产品的“重启计划”。
它没有任何花费,也很安全,不用药物,没有任何副作用,可操作性极强,并在多个领域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执行此书所说的计划需要精神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但收获将会是巨大的。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证明电子屏幕综合征真实存在的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看到重启项目怎样改变了孩子的生活,让那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重又回到自己身边。
作者简介
维多利亚·L.邓克利,美国临床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医生,医学博士,在公立和私立医院有超过15年临床经验,曾被美国消费者调查委员会评为“美国心理医师”之一。以精神健康专家身份担任过“今日秀”、NBC晚间新闻和“调查探索网络”等节目的顾问。过去十年间,她的重启项目已经帮助过500余名对其他传统治疗方式免疫的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现居洛杉矶。
精彩书摘
引言:“问题”孩子,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几个月前,一位我几乎从没打过交道的同事在走廊上把我拉到一边,“可以和你谈谈吗?”她语气急迫地小声说。还没等我开口,她就滔滔不绝地开始讲述自己和8岁的儿子瑞安之间的问题。一年多以来,瑞安变得越来越沮丧、易怒和孤僻。为看似很小的事情而崩溃大哭也成了家常便饭。他越来越不喜欢和朋友玩,常常一个人在房间里待上好几个小时,只用手机玩游戏。学业上几乎每科都不及格,老师们对他注意力涣散和缺乏组织纪律的问题也很无奈。
在半年内,瑞安接受过两位儿科精神病医生和三位心理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一开始他被诊断为注意力缺乏症,然后是高功能自闭症,最后是躁郁症。当时他正在做第四次药物治疗,但他母亲觉得每次治疗其实都只起到了反作用。
“现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皱着眉说,“我觉得真正的问题还没有被查出来。我想知道你对治疗的看法。”
抛开治疗的问题,我先对她说我每天都能见到和瑞安一样“有问题”的孩子,之后告诉她和此问题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电子产品是如何使大脑兴奋起来,然后过度刺激神经系统的,这对儿童的影响尤甚。然后我让她尝试一种貌似过激实则很简单的方法,在那之前先不考虑别的方式,即将瑞安和所有的电子游戏设备如电脑和手机隔离三周——?简而言之,让瑞安进入“电子斋戒”状态。
随着交谈的深入,我的解决方式开始慢慢被她接受,尤其是在她回忆起瑞安正是在一年前,即他出现问题前不久开始使用通信设备——?智能手机。由于迫切地想改变瑞安的现状,我的同事立刻行动起来,执行了我所说的计划。
四周以后,她再次找到我,兴奋不已地告诉我瑞安的现状:“好得太多太多了。”她的表情、动作举止以及言语间都轻松了很多。这次试验给了她足够的动力坚持实行“电子斋戒”计划。六个月后,瑞安不再需要任何药物治疗,他的成绩提高了,又开始和朋友们一起玩耍了。
“他又变成原来的瑞安了。”她骄傲地告诉我。
为什么瑞安会被严重误诊,为他诊疗的都是很受尊敬的专业人士——?其中两位还在洛杉矶重点研究所供职?为什么开了那么多药却没有任何药物对他有效?不幸的是,像瑞安这样的接受精神健康治疗结果却无效的案例并非个例。在我们开始分析那些潜在原因之前,可以先来看看儿童精神健康病症的一些趋势。仅在1994—2003年的10年间,被确诊为抑郁症的儿童数量增加了四倍。而如ADHD(注意力缺乏过动症)、自闭症和抽搐类的儿童精神紊乱症也有上升的趋势。
2002—2005年间,ADHD类药物处方增加了40%。精神疾病目前是儿童残疾申报的头号病因,占2012年所有申报项目的一半,而20年前该因素只占5%—6%。
现在回想一下上文所述的趋势,即儿童社会心理和神经发育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明显增多的趋势是同步的。儿童在家和在学校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同时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也前所未有地低龄化。2—6岁的儿童每天接触时间在2—4小时——?对此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充足且健康的玩耍对于正常的身体发育至关重要。尽管我们没有电脑课对儿童学习和发育影响的长期统计数据,但是在早期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中设置电脑课程已是十分普遍。凯泽家庭基金会2010年所做的一个大规模调查显示,8—18岁的少年儿童每天花在屏幕前的时间约为7个半小时,比5年前增加了20%。
手持电子产品和移动电话是以上数据增加的主要原因。此类设备危害性更高,原因在于它们离眼睛和身体更近,日常使用的频率更高,且可以在诸如大家交谈、互动的场合中(如开车和在外就餐等)被使用。2005—2009年间,美国儿童持有手机的比例几乎提高了一倍,约1/3的10岁儿童拥有自己的电话。10—19岁的青少年中2/3拥有自己的电话,70%拥有iPad、手提电脑或者有上网功能的电子产品。尼尔森公司2010年的一篇报道称,美国10—19岁青少年每个月平均发短信4000次,平均每天约130次。
毫无疑问,现代生活对孩子的大脑、思维和社交能力发育形成了前所未见的挑战,这是父母和医生以前都没有碰到过的。网络、电子游戏、手机使用的激增成为新现象,而对此过度接触的影响还亟待研究。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iPad和其他手提电脑在短短几年间像风暴一样席卷了我们。尽管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接触电子产品能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或者让人久坐不动,但是?很多相关研究要么缺乏系统性,要么过于学术化,一些研究视角有限,仅仅只关注暴力网络游戏或网瘾问题的伤害。此类研究的典型作用不足,一个原因是所谓的典型一直在改变,另一个原因就是相关研究是从多个领域开展的,范围从社会学到量子物理不一而足,因此科研成果更难被归纳。
这样一个不幸的事实会使大众更加困惑: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到相互矛盾的关于电子产品对大脑影响的信息。人们缺乏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去判断某一学说在方法上是否可靠,和研究者是否有利益冲突,媒体的报道耸人听闻以及某学说声势浩大是否是由于其发布者财大气粗而精心布局的。要弄明白一篇公正的研究报告在说什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收到的只是“适度”使用电子产品的模糊建议,甚至有的人认为要限制使用电子游戏这类设备。他们被告知不能玩暴力电子游戏,然而教育类的电子游戏却可以让孩子在同龄人中占有优势,甚至能提升智力水平。家长大多听说过网瘾和游戏瘾,但只要孩子没达到最严重的上瘾描述标准,媒体一般都鼓吹让他们别担心。
总之,很多家长都认同电子产品的使用会对孩子行为和情绪有不良影响,但他们都没有明确的应对方法。他们对孩子在家和学校对电子产品的痴迷感到无所适从。与此同时,家长们都敏锐地发现,家庭中出现至少一个“问题儿童”的现象日益普遍,而且孩子的障碍已经严重到家长和老师必须去寻求专业医师帮助的程度。由于这些孩子的问题包括情绪崩溃、成绩下降或不再交朋友,家长们越来越迫切地想找到解决办法。
孩子们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像瑞安一样,很多小孩表现出难以统一描述却很有破坏性的症状,这让医生、老师和家长们都很困惑,出于想要尽快定义此类问题的动机,他们经常做出武断甚至错误的诊断。总而言之,这些孩子是异常的,即他们一遇到压力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兴奋水平。事实上,在2013年,一种受到争议的新病症——?破坏性情绪异常失调,简称DMDD——?在人们期待已久的《精神疾病特征和统计数据手册》第五版(DSM-5)中粉墨登场。于是关于儿童长期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易崩溃和极端对立违抗行为的描述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一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我们有合理的理由相信,这些孩子有的是被误诊为躁郁症或其他疾病,然后被迫用抗精神病药剂治疗。面对此类诊断增多的情况,精神科医生认为有必要定义出一种更符合这些儿童症状的疾病,尽管他们并不能提供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些症状的的确确代表一种真实存在的、器质性的精神健康疾病。
如果这种被归结为调节障碍的“疾病”并不是一种神秘的新型瘟疫,而只是由环境引起的呢?问问我们自己;“我们孩子的生活环境与上一代人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答案肯定不会是麸质、杀虫剂、塑料或食用色素,而是网络、手机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出现。有没有可能,DMDD其实只是电子产品持续轰炸大脑使其短路的副产品呢?
如果全盘禁用此类电子产品就能够缓解症状,而且效果立竿见影呢?
……
影响孩子一生的28天 权威、安全、高效的电子产品戒除计划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