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口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印光大師口述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印光大師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東方齣版社
ISBN:9787506090773
版次:1
商品編碼:1195907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520

印光大師口述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相關圖書



印光大師口述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印光大師口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世間一切苦樂,都隻是一步之遙。
  眾生黑暗中的明燈,苦海中的舟航,往生成佛的路標。
  你想擁有健康和幸運的人生嗎?印光大師可以幫到你。

內容簡介

  印光大師一生的演說開示、書信問答,幾逾百萬言,今揀選匯編適閤今人修學根機的文字捨利三十餘萬言,輯成“印光大師口述”一書。無論在傢齣傢,暫時讓自己和外界隔絕,安靜地看完這本書,你的事業和人生將齣現巨大改變。彈指之間,大師的智慧光芒就能夠徹底改善你的體質,改善你的精神,改變你的命運,讓你過得更好!

作者簡介

  印光法師(1861—1940),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斷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一一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大師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號子任。陝西郃陽(今閤陽)孟莊鄉赤城東村人。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淨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zui深遠的人物之一。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閑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目錄

代序一 念佛是消業息災的根本方法001
代序二 一函遍復034
第一篇演說開示
第一章念佛於當今眾生利益最大
第二章《四料簡偈》與念佛瞭生死
第三章專仗佛力纔能速瞭生死
第四章因果為徹上徹下法門
第五章《四料簡偈》為參禪修淨的無上警策
第六章靈岩道場專弘念佛法門
第七章淨土法門說要
第八章因果教育的方法與場所
一、世齣世間法皆不廢因果
二、傢庭是因果教育的最佳課堂
第九章佛法功用及東土傳化源流
一、佛法在東土傳化源流
二、佛教分會釋義
三、佛法東來與勝殘去殺
四、既為佛子,當行佛事
第十章隨機開示八則
一、吃素能免刀兵劫
二、放下一切,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三、假若汝命不該絕,愈病良方唯念佛
四、至誠是看經念佛最妙之法
五、臨終至誠念佛必濛佛接引
六、生氣後不可哺乳嬰幼
七、學醫發隱
八、免難軼聞
第十一章 臨終三大要
第十二章念佛三昧摸象記
第十三章以身率物,以德服人
第十四章仗佛力,往生易
第十五章日日畫老虎,恐來生為虎
第十六章稱一聲洪名,現一分相好
第十七章格物乃是極親切、極簡易之根本
第十八章周老禪師不吃豬肉的公案
第十九章做事必須自量己力,須先防其流弊
第二十章聽人念佛,亦得大功德
第二十一章來生做人比往生淨土難一萬倍
第二十二章念佛乃亂世救難救命妙法
第二十三章念佛乃明理悟心捷徑
第二十四章不仗佛力求淨土,非愚即狂
第二篇文字般若
第一章淨土法門普被三根論
第二章如來隨機利生淺近論
第三章宗教不宜混濫論
第四章佛教以孝為本論
第五章竭誠方獲實益論
第六章誡初發心學佛者
第七章淨土指要
第八章示淨土法門及對治瞋恚等義
第九章佛法之內護與外護
第十章挽迴劫運護國救民正本清源論
第十一章林文忠公行輿日課發隱
第十二章萬法悉歸淨土
第十三章孝道盡,佛道成
第十四章 “普門品”流通緣起
第十五章《心經》為總持諸法之法門
第十六章淨土法門為一切諸法之歸宿
第十七章念佛為即淺即深,即權即實之法門
第十八章念佛於在傢人最契理契機
第十九章“淨土五經”概述
第二十章大藏要義簡述
第二十一章諳熟因果,善用心性
第二十二章念佛靈感事跡錄
一、永春重修東關橋觀音靈感記
二、鎮海李太夫人燃燈照海記
三、嶽運生居士往生記
四、今彩大師往生記
五、汪含章夫人往生記
六、瀋翊仙居士脫難記
七、周紫珊居士生西記
八、善女人何王氏聖緣生西記
九、楊佩文居士得捨利記
十、阿育王佛捨利塔紀實
十一、陳瞭常優婆夷往生事跡兼佛性發隱
第二十三章凡夫性情,隨物所移
第二十四章臨終一關,要緊至極
第二十五章念佛最妙之法
第二十六章希聖希賢,在人自勉
第二十七章為善必得善,作惡必招惡
第二十八章能逆來順受,則必有後福
第二十九章背覺閤塵與背塵閤覺
第三十章佛法乃十法界公共之法
第三十一章根本未立,枝節何由暢茂
第三十二章果能一心念佛,臨終必有瑞應
第三十三章至心念佛,逆謗皆得往生
第三十四章凡做功德,念佛一法,最易得益
第三十五章一念投誠,即獲接引
第三十六章欲傢道好子孫好,必先善教兒女
第三十七章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
第三十八章不以念佛為事,其失大莫能喻
第三十九章不可以躁妄心求境界神通
第四十章都攝六根,入手在聽
第四十一章念觀音名號,大則大應,小則小應
第四十二章念佛念觀音,最易感通相應
第四十三章真修持方是真佛子
第三篇筆述析疑
第一章若捨淨土,則果證全無
第二章樂天知命,不怨不尤
第三章順逆忙閑,念念在道
第四章一代時教,皆念佛法門之注腳
第五章齣傢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
第六章念佛於在傢人最親切最方便
第七章念佛法門至廣大至簡易
第八章寶王隨息念佛法門
第九章以怖苦心念佛,是齣苦第一妙法
第十章罪福由心而分,果報由心而異
第十一章《醉菩提》所敘乃當日實事
第十二章淫心不除,塵不可齣
第十三章通身放下,一念單提
第十四章醫者當即世間法以行佛法
第十五章“乾大悲水”服食治病方法
第十六章如能日日改過,便入聖賢之流
第十七章善惡因果,皆自心之感召
第十八章每日至誠念佛,善根自能日長
第十九章盲聾喑啞,皆可作佛
第二十章廣遊宜以神不以身
第二十一章盡我愚誠,一切從簡
第二十二章房事是世間第一生死關節
第二十三章學佛之道,事事當盡己之分
第二十四章天下之亂,源於傢庭無善教
第二十五章佛力、法力、心力皆不可思議
第二十六章心慈去殺
第二十七章欲得佛法實益,不得輕法慢人
第二十八章真金白銀不要作馬桶夜壺
第二十九章世間最大功德,莫過於善教兒女
第三十章欲為父母求壽,莫若至誠念佛
第三十一章年高更宜死心念佛
第三十二章非修淨土法門決難當生瞭脫生死
第三十三章弘揚佛法,應在真實行持處著力
第三十四章都攝六根,為念佛最妙之法
第三十五章臨終助念,理當竭誠從事
第三十六章知保身節欲,免縱欲早夭
第三十七章節欲能強健長壽
第三十八章不做大通傢,專一於淨土
第三十九章一念至誠稱念,即得所作如意
第四十章切切不可怕死,有病即願往生
第四十一章行孝不要效法“羅刹女之愛”
第四十二章不要把念佛視為等閑事
第四十三章慈善有德,心地行為悉皆光明
第四十四章但盡我心念佛,不問對境順逆
第四十五章作善作惡,如種榖然
第四十六章將此一句佛號,當做本命元辰
第四十七章佛法如錢,在人善用
第四十八章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
第四十九章熟處轉生,生處轉熟
第五十章非從極約法門做起不可
第五十一章保養之法,寡欲第一
第五十二章念佛去妄念秘訣
第五十三章汝果至誠懺悔,必能迴心嚮道
第五十四章時節愈嚮後移,愈宜專修淨業
第五十五章捨利乃戒、定、慧力所緻
第五十六章堅定其心,愈入愈深,愈修愈切
第五十七章不要執理而廢事
第五十八章淨土法門,最勝方便
第四篇有問有答
第一章淨土決疑論
第二章淨土問答並序
第三章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第四章佛法廣大如海,眾生唯信乃入
第五章財施法施,當以至誠
第六章是心念佛,是心是佛
第七章佛法乃心法,心戒為最要
第八章居心行事,但求問心無愧
第九章句句聲聲念念,務求皆有著落
第十章放下我見,願生淨土
第十一章事求簡約,為功必深
第十二章真心辦道,不在皈戒
第十三章齣格之人,不可以常格律之
第十四章佛法具足世齣世間一切法
第十五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未必有德
第五篇行證追記
一、兩法師
二、略述印光大師之盛德
三、中興淨宗印光大師行業記
四、印光大師荼毗記
五、印光大師捨利記
六、印光大師捨利靈變記
七、紀念印光老人的老實話
八、拜識印光大師的因緣及其印象
九、印光大師許我齣傢
十、印光大師軼事二則
十一、紀夢悼印光大師
十二、印光大師感應記
十三、記丁居士談印光法師瑣事
十四、幽明欽贊之印光大師
十五、印光公覺範永垂後世
十六、聞印光大師生西僭述鄙懷
十七、敬賀印光大師往生安養
十八、我之紀念印光大師
十九、不慧與印光大師
二十、印光大師恩德追記
二十一、與皈戒本師印光大師之因緣
二十二、皈依印光大師迴溯記
二十三、追念我的師父印光大師
二十四、印光大師圓寂十周年紀念迴憶錄
二十五、追慕原始要終之第一位大導師
二十六、老實念佛
二十七、印光法師
二十八、憶鬍鬆年
附錄一印光大師年譜
編後記一心惟念佛

精彩書摘

  印光大師口述00
  第一篇演說開示
  ……師諱聖量,字印光,……有可以啓發之處,輒諄諄善誘,不辭勞瘁;遇有言行不檢者,雖顯達亦不少假藉,而胸無城府,此則師之大悲心流露處也。剛毅近仁,信哉!師從儒入釋,德行文章驚服當世,生平繩墨自守,終其身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事,言行不苟,數十年如一日,道貌岸然,望之如鄉黨宿儒,接之若村裏老嫗。詩雲:“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入道之深,溯紅螺徹祖而後,唯師一人而已。是非砥德勵行,體用相彰,夫孰能感孚緇素,翕然稱一代僧範無異辭,若是其至者乎!
  師生於叔季之世,以齣世名賢住持法道者數十年,而裨益世教,格正人心,功效亦著。正續編《文鈔》,洋洋數十萬言,風行海內外,皆闡揚佛理,發明因果之作,受感化者眾矣。世多視學佛為消極,盲目之人甚且斥佛法為無益於世。不知醫世之藥,無過佛法,蓋能醫人心也,惜服之少耳。師今已緣盡入滅矣,畢生事跡,自有當代碩德雄文,特著不朽之作,實異日治僧史之選。乃者不腆之文,雖無諛詞,不假飾,然僅足錶贊嘆之忱,未敢雲為師傳也。
  歲次庚辰一陽月十一,距大師生西七日,皈依弟子慧容拜撰
  第一章念佛於當今眾生利益最大
  今天,是念佛七的第一日。我把佛七的來曆,說與諸位聽。現在打念佛七的地方很多,其所修方法及開示的言辭,大緻亦復相同。我今先將此次念佛七的因緣說說,再將念佛的大綱說說,如此可以明白念佛宗旨之所在。否則,根本未知,立不定腳跟,或隨經教、知識、語言所轉,以緻捨此而修餘法門也。
  念佛一法,如阿伽陀藥。梵語阿伽陀,華言普生,亦雲總治。以普生總治一切病故。念佛一法,能除八萬四韆煩惱,亦復如是。所以念佛法門,包羅萬象。一切諸法,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諸法,無不還歸此法界。以其為諸法總持,故得無法不備,無機不收也。
  佛唯欲眾生超凡入聖,瞭生脫死,然眾生根機不一,心願各彆。或有眾生求福、求壽、求財、求子等,隻要心誠求之,有求必應。此雖是世間法,然接引下根,漸種善根,故亦滿願。若論佛之本意,唯欲眾生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仗佛慈力,臨終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便齣三界輪迴之苦。從茲漸進,以緻成佛。方為念佛究竟實義。
  第一因緣,若論來因,此話很長。曾記民國十一年(1922),光至申,住太平寺。江易園居士因大陸輪船失火,欲作佛事。光勸他念佛七日。又令彼公司主事者陪念到底。以念佛利益,比他種佛事功德殊勝,欲令燒死、溺死之人,得真實利益,故令專一念佛也。
  前年江君夫人死,欲作佛事,寄洋一百元,祈光為作佛事。於是在普陀法雨寺打一佛七。圓滿之夜,頗有靈感。然江君本來對於念佛心甚切,其全傢被他感化,念佛亦甚切實,因於喪事中全傢念佛。不特此也,江君於傢鄉頗著名望,其對鄉人也平時皆勸其念佛。一方之人,皆受其感化。凡鄉間送奠儀者,悉皆卻之。告人言,凡來吊喪者,念佛一枝香,勝於送奠儀多多矣。自是鄉人分作數班,一日來一班念佛。念至數日方瞭。由有此種原因,江君的兒子,名叫有朋,於法雨佛七圓滿之夕,夢見來許多信。就中取一封上樓上佛堂看之。佛堂之燈,明逾電光。打開信封,係一圖畫,即極樂世界之境象也。法雨打佛七,共有十六僧人。於先一日,光對眾僧說:“你們念佛,要老實懇切,自他俱得其益。”因此僧人個個認真。此亦靈感之一因也。……
  去年江易園居士父親死,彼亦寄洋,祈光為打佛七。今年其友吳長榮之母死,亦寄洋祈打佛七。彼信寄普陀,光於本月初三來滬,初四到南京,初七迴滬,始知其事。商之太平寺真達和尚,但太平寺已應趙竹君傢佛七,不能並行。復轉商於關彆樵居士,就佛教淨業社為道場。關居士麵允,所以今日就此處為佛七道場。
  江易園居士平生最歡喜念佛。對於念佛法門,提倡不遺餘力,頗著靈感。去年婺源地方亢旱,易園勸大傢一心念佛,不幾日即下大雨。因此立一佛光蓮社。入社念佛者甚多。亦拉光為名譽會長。其念佛靈感,種種不一。如禱雨、祈晴及愈病等事,皆頗彰著。可知念佛利益最大。此為第一種因緣。又去年李雲書居士,因其弟婦病重,來太平寺欲作佛事。我勸他打念佛七。其弟婦之病,經許多醫生醫不好,末後一醫生憫其受苦難堪,令吃快活藥以速死。雲書因為設法求佛加被,故此來與光商。光令打念佛七。不久光迴山,亦不知得何利益。
  至今年四月初七,光往居士林看諦閑法師。李雲書亦來,言去年當打佛七第一天,他的弟婦得瞭一夢。夢見在三聖堂同僧眾在一處念佛,工夫甚久,且甚清爽,病遂漸輕。雲書對彼說,我在太平寺為你念佛,不是三聖堂。彼弟婦言,不是太平寺,是三聖堂。後來打聽方知太平寺是普陀三聖堂下院。可見有病之人,若能念佛,必濛佛力加被,令病痊愈。此其明證者一也。
  今年七月間,李雲書自己有病,當病重時,請數居士念佛,後以昏迷不懂人事乃止。繼思去年弟婦打佛七事,著人至太平寺訪我及真達和尚。因我二人同在普陀,遂寄信祈來滬打佛七。以七月間普陀香市已過,時正清閑,遂在普陀三聖堂打佛七,擇於七月十四日開壇,二十日圓滿。光十三日即與雲書信,十七日彼迴信,雲已好瞭八九瞭。現在李雲書病體全好,隻是體氣尚未復原。李雲書如此重病,藉佛七加被,得以痊愈。靈驗如此,此其明證者二也。
  第二綱領,現在的人,多多好奇,好鋪排張羅。如護國仁王法會、金光明法會、持楞嚴咒法會、大雲輪法會等。此種法會,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但以今人財力單薄、色力單薄,雖雲舉行,難獲勝益。以非人人能行之事故也。若念佛念觀世音菩薩,則無有一人不能行者,故其利益,非一切法會所能比也。以念佛法門,三根普被,最為逗機。雖孩提之童,亦能為之。若念經隻可少數人,不能人人皆念。
  四五年前,四川一通告寄來,言川中戰事不息,欲祈消滅,令一切人念“楞嚴咒”。要知“楞嚴咒”能諷誦者,韆人之中,難得其一。且刊印許多令人佩帶,及貼於門首等。事頗繁瑣,所費又多。何如念佛,或念“大悲咒”,或念觀世音菩薩,較為直捷瞭當。故我見彼誦“楞嚴咒”的倡議,甚為好笑。以其徒事鋪張,無補實事故也。既然如此,則遠不及念佛利益。以一句阿彌陀佛,即佛所證之無上菩提覺道。吾人若能以此名號自熏,久而久之,即能與佛氣分相同。況此一句,無一人不能念,即或懶惰懈怠不肯念,聞大傢念佛音聲,亦有利益。兩兩比較,故勝於念經多多矣。以念佛最極簡便,即不念佛者,聞佛音聲,一曆耳根,即種善根,由此一句佛號,灌入八識田中,將來遇緣即發。設使怨鬼、惡病逼迫,念佛便能卻之。所以凡具信心念佛的人,應當以此普勸修持。不獨傢人父子,應當勸導,即一切有緣之人,亦當如是勸導也。
  問:“念佛一法,何以見得三根普被?”
  答:“五逆十惡極重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相現,聞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念數聲,即可濛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其苦逼,發懇切心,故得成辦。不得以泛泛悠悠念者為比而生疑也。此為下根。若論上根,以初發心住,乃至十住、十行、十迴嚮、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須念佛迴嚮往生,以圓滿佛果。”
  由此言之,一切法門,皆以念佛為其歸宿。若唯務高深,談玄說妙,則如數他人寶,自無半錢分,畢竟自己受用不著。以業盡情空,方瞭生死,但能談說,有何利益?須知見、思二惑,即是生死根本。不到業盡情空地位,何由得瞭生死?念佛則仗佛慈力,利益宏深。故清涼國師說,愚夫愚婦,顓濛念佛,即能潛通佛智,暗閤道妙。念佛法門,最閤末法時機。善導和尚說,若論學解,一切法門,都應當學。若論修持,須擇契理契機者,方有實益。念佛一法,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最為契理契機,今人俱宜修持。然念佛法門,亦有多途。求其妥當,惟有持名。即如觀像、觀想,亦有流弊。以心地不明,觀法不知,或起魔事。若觀實相,則誰能徹契?是故念佛之人,不可務為高遠,當事實行也。
  緬甸一後生,念佛甚切,頗現淨妙境界,自以為得。光令但期一心,勿希境界,否則,難免著魔。今年四月間來信,所有境界,極其險惡。光與彼書,當攝心靜念,所有境界,皆作幻化,好勿歡喜,惡勿怖畏,自可消滅,須知“韆江有水韆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若到心佛相應之時,有境界無境界皆可。未到心佛相應之時,妄欲即見勝妙境界,即是招魔之根。古人雲:“餘門學道,如蟻子上於高山。念佛往生,似風帆揚於順水。”《華嚴》一經,圓賅諸法,究其歸宿,乃在迴嚮往生西方。諸大乘經,無不贊揚淨土。四經專明其緻。西天則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菩薩,自行化他,悉皆指歸淨土。東土自遠公廬山結社以來,曇鸞、道綽、天颱、善導等,代有聞人。良以佛懸知後世眾生,根器薄弱,特開念佛法門。故諸菩薩祖師極力提倡,以期一切眾生,同於現生瞭脫生死。《語》雲:“少實勝多虛,大巧不如拙。”念佛法門,須以實行做去,故蓮池大師臨終囑大眾曰:“願大傢老實念佛。諸位果能老實念佛,則不負如來說此特彆法門之大慈悲心矣。”
  (此為印光大師1923年農曆二月在上海佛教淨業社所作的開示,寄塵法師筆記。篇首標題為編注者所加,下同。——編注)
  第二章《四料簡偈》與念佛瞭生死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瞭生死。若論瞭生死這樁大事,很難很難。我們凡夫,根機劣,知識淺,而且五濁惡世,邪師外道甚多。要瞭脫生死,究竟如何瞭脫呢?惟有念佛法門,真信切願,精進念佛,求生淨土。
  佛法之中,方便多門,參宗學教,都可以瞭脫生死,何必一定要念佛呢?因為參宗研教,都要務到極處,如實修證,纔有希望。這是全仗自力,談何容易?念佛是攸賴佛的願力加被,是兼仗佛力,自然確有把握瞭。譬如渡海,仗自力如飛渡,仗佛力如駕慈航。飛渡難免墮落之虞,駕慈航決定有到彼岸的日子。其中難易安危,想大傢都能辨彆的瞭。總而言之,仗自力參禪悟道,瞭生死,未證到傢,總是不易瞭。念佛求生淨土,隻要信願真切,行持堅固,就有瞭脫的功能。
  若論自力、他力,禪、淨難易,講得最清楚最明白,莫如永明延壽大師的《四料簡偈》。照《四料簡偈》說來,不通宗教的人,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的,更要念。雖通沒有證,總要念佛瞭脫生死,纔是道理。永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大慈大悲,開化眾生。其《四料簡偈》是“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韆生,沒個人依怙”,以上十六句《四料簡偈》,真是慈航,望大傢注意些呢。
  要明白這《四料簡偈》的意思,先要明白怎麼叫做禪?怎麼叫做淨?怎麼叫做有?怎麼叫做無?拿這禪、淨、有、無四個字看清楚,就明白瞭《四料簡偈》的意思,所以將禪、淨、有、無,略為抉擇一下。所謂禪者,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教中明大開圓解,徹證一念靈知本覺理體也。所以要親見本來麵目,方能算有禪,否則不能算有。所謂淨者,是淨土三經,深信切願,求生淨土的法門。自心淨,則國土淨。自力感,則佛力應。第一要信得真,願得切,行得精進勇猛。所以須有決定不疑的信心,至誠懇切的發願,且有一定不移的行持,纔算有淨土,否則不能算有。世人每以為枯坐,看看死話頭,就算有禪,悠悠揚揚的念幾句佛,就算有淨,乃是大錯而特錯瞭。總而言之,有禪,乃是有明心見性的功夫。有淨土, 印光大師口述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印光大師口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包裝完好,正版,善知識,感恩大德開示。感謝快遞陳師傅。

評分

好書

評分

很好,應該是正版

評分

包裝完好,正版,善知識,感恩大德開示。感謝快遞陳師傅。

評分

好快第二就到瞭

評分

很好,謝謝!

評分

讀好書,開啓人生智慧,你值得擁有

評分

好!

評分

好!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印光大師口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去京東購買 去京東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印光大師口述 bar code 下載
扫码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