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糖尿病患者及其亲友 有人说:“得了糖尿病就完了,什么都不能吃了。以前一次吃个大西瓜,现在只能啃点瓜皮了!”其实糖尿病患者只要合理选择食物,配合中西医治疗,加强运动,调节心情,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一样可以尽享美好生活。
糖尿病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目前还没完全弄清楚,因此目前糖尿病还不能得到根治。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终身都需要治疗,但糖尿病是可以被控制的,目的是减轻长期高血糖状态给身体造成的危害。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坚持五大原则,即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监测血糖及相关指标、终身接受有关糖尿病防治内容的教育。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应该坚持的五项原则,有人形象地比喻成五匹马拉的车,其中驾辕的马就是饮食控制。无论病情轻或重,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打胰岛素,都要终身控制饮食。
如果您还不知道怎么驾驭这辆车,本书就有关于如何降血糖的实用信息,相信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了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按摩治疗、病情监测及并发症防治等患者康复保健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书中还涉及了不少糖尿病预防知识与实用技巧,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阅读本书,无论是糖尿病患者、患者的家人与朋友,还是所有关注健康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糖尿病患者首要任务是降糖,并保持血糖平稳,听听协和专家的建议: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四个点、五套车、六达标。
四个点: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
五套车: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糖尿病的运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病情监测。
六达标: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黏度、胰岛素抵抗六达标,就能够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达到良好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作者简介
李宁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管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
从事营养工作20余年,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各类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她还承担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的营养学教学工作,为培养新一代营养师做出不懈努力。
曾参与营养学专著的编写,并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数篇专业论文。作为健康生活指导专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科普宣教。出版多部科普著作,内容通俗易懂,是广大读者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重要指导范本。
目录
第一章糖尿病真相知多少
糖尿病的本质
血糖值是了解糖尿病的关键
胰岛素不足会导致血糖值升高
胰岛素的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
糖尿病的严重危害
糖尿病发病原因
不良的生活习惯
遗传因素
因自体免疫原因而发生的1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提早重视
常见的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率可能与空气污染相关
糖尿病发病诱因自查
正确认识糖尿病
没有太好的根治办法
“三高”同时治疗效果好
不要盲目降糖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其他自觉症状的表现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的自我测控
糖尿病的诊断
血糖的检查
其他与血糖相关的检查
用于诊断1型糖尿病的免疫学检查
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检查项目
糖尿病管理从血糖监测开始
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监测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监测
血糖测量准确性影响因素
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代谢综合征
其他急慢性并发症
饮食与运动,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管住嘴,降糖是关键
迈开腿,提高能量消耗
第二章科学饮食,降糖的第一要素
稳定血糖必需的营养素
蛋白质
糖类
脂类
维生素
矿物质
膳食纤维
水
食物升糖指数有高低
血糖生成指数
常见食物升糖指数分类
控制每天总能量的摄入
根据自身情况计算能量
巧用食物交换份
等值主食类交换表
等值大豆类食品交换表
等值奶类食品交换表
等值蔬菜类交换表
等值肉蛋类交换表
等值水果类交换表
等值油脂坚果类交换表
手掌法则,看看一天吃多少
不同能量的食谱推荐
1200~1300千卡一周食谱推荐
1400~1500千卡一周食谱推荐
1600~1700千卡一周食谱推荐
1800~2000千卡一周食谱推荐
日常饮食宜忌全知道
全麦食品好处多
坚持细嚼慢咽
少食多餐降血糖
泡米水也有益
每天要多喝水
适量饮用绿茶
烹饪时要少放油
低盐饮食要坚持
补钙要及时
改变饮食习惯降血糖
改变饮食习惯克服空腹感
出现腹泻补充B族维生素
不吃主食
水果一点也不吃
常吃火锅
过量饮酒
常喝各种饮料
经常外出就餐
过量吃零食
过量吃坚果
盲目限食
不吃早餐
依赖保健食品
随意饮酒
常吃维生素C补充剂
只吃粗粮
乱吃感冒药
吸烟
盐分摄入不注意
饭后立即吃水果
低血糖时拿起甜食就吃
第三章宜吃与忌吃食物及有助于降糖的中药
主食:合理选择稳定血糖
宜:粳米
小米
玉米
荞麦
黑米
燕麦
薏米
莜麦
绿豆
大豆
红小豆
黑豆
忌:糯米
元宵
油条
方便面
蛋糕
面包
饼干
月饼
蔬菜:降糖最佳选择
宜:香菇
草菇
猴头菇
口蘑
鸡腿菇
金针菇
生菜
西红柿
黄瓜
洋葱
西葫芦
青椒
菠菜
芹菜
西蓝花
苦瓜
冬瓜
空心菜
茄子
白萝卜
大白菜
圆白菜
菜花
胡萝卜
莴笋
芥蓝
竹笋
芦笋
大豆芽
豌豆苗
紫甘蓝
辣椒
南瓜
秋葵
银耳
海带
红薯
紫菜
忌:酸菜
咸菜
雪里蕻
韭菜
甜菜
香椿
水果:平衡血糖,补充营养
宜:苹果
樱桃
猕猴桃
菠萝
火龙果
草莓
柚子
梨
橙子
橘子
木瓜
石榴
柠檬
杨桃
李子
山楂
忌:榴莲
龙眼
荔枝
大枣
甘蔗
柿子
肉类及海鲜:选择与吃法最重要
宜:牛肉
鸡肉
鸭肉
乌鸡
鲫鱼
鲤鱼
海参
金枪鱼
虾
带鱼
忌:腊肉
香肠
鱼子
炸鸡
螃蟹
动物内脏
其他:平稳血糖功效大
宜:牛奶
酸奶
豆浆
豆腐
鸡蛋
魔芋
核桃
板栗
花生
黑芝麻
开心果
杏仁
西瓜子
白瓜子
莲子
胡桃
大蒜
生姜
醋
香油
橄榄油
茶油
红茶
绿茶
忌:薯片
炸薯条
蜜饯
冰激凌
膨化食品
油面筋
松花蛋
人造奶油
白酒
啤酒
可乐
中药:药食同源安全降糖
宜:玉米须
西洋参
莲子心
枸杞子
桔梗
甜叶菊
第四章并发症的控制及应对
控制好血糖预防并发症
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
血糖控制状态的参考标准
糖尿病低血糖
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病变信号
养成足部护理的习惯
糖尿病眼部病变
糖尿病眼部病变的信号
预防糖尿病眼部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信号
控制血糖预防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信号
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控制好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肾病
控制好血压预防肾病恶化
血压控制标准
降低血脂阻止肾病的发展
糖尿病性心脏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信号
预防糖尿病并发心脏病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信号
预防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信号
妊娠糖尿病的护理
第五章迈开腿有助控制血糖
饮食运动相结合,有效控制血糖
运动疗法降血糖
饮食运动相结合效果更好
做好运动的准备
运动前要做检查
运动时的准备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完整的运动过程
运动项目的选择
不要选择高强度的运动作为日常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
根据运动强度选择
数脉博来衡量
以自我感觉判定运动量是否适度
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
步行
慢跑
爬山
简单的健身操
第六章药物的合理运用
降血糖的口服药
磺脲类降血糖药
双胍类降糖药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
有特定情况发生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胰岛素治疗
对胰岛素治疗的认知误区
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最佳时间
胰岛素治疗的优点
胰岛素的分类
选择胰岛素的注射部位
选择注射部位时的注意事项
九步完成胰岛素的注射
胰岛素的储存
第七章中医有办法,稳定各项指标
中医看糖尿病的形成病理
气滞血瘀导致糖尿病
中医按摩缓解症状
头部的按摩
睛明穴
攒竹穴
上迎香穴
风池穴
承浆穴
耳部按摩
胸腹按摩
膻中穴
期门穴
中脘穴
中极穴
关元穴
神阙穴
手部按摩
劳宫穴
合谷穴
内关穴
背部按摩
肺俞穴
胰俞穴
肝俞穴
胃俞穴
肾俞穴
整个背部的按摩
腿部按摩
血海穴
阴陵泉穴
地机穴
足三里穴
三阴交穴
太溪穴
腿部按摩操
足部按摩
涌泉穴
大敦穴
高血压点
太冲穴
照海穴
内庭穴
隐白穴
至阴穴
足部其他按摩方法
精彩书摘
糖尿病发病原因
虽然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作用不足而出现的疾病,但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有很多种原因。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种,1型糖尿病主要是自身胰岛细胞受损引起,占比较小,约为5%;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与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联系紧密,占比较高,在95%以上。
不良的生活习惯
“吃”出来的糖尿病
餐桌上,大鱼大肉、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及高糖分的饮料增多,大腹便便肥胖的人群增多,不合理的饮食使人们的身体营养过剩,内分泌功能慢慢失调,最终会诱发糖尿病。
“闲”出来的糖尿病
出门有车,入户有电梯,现代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运动量明显不足。运动量不足会降低身体抵抗能力,还会降低肌肉中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率,也会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烦”出来的糖尿病
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诱因。长期精神紧张,会使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运转失常,无法使体内的血糖值保持在正常状态。
压力过大、精神紧张还会引起暴饮暴食、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使身体内正常的糖代谢受损。
遗传因素
遗传也是糖尿病发病的诱因之一,不过糖尿病本身并不会被遗传,遗传的是易得糖尿病的基因。
一个人患了糖尿病,他的子女并不一定会得糖尿病,只是得糖尿病的机会相对高一些。
正确认识糖尿病
近几年,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所以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糖尿病。
没有太好的根治办法
目前,糖尿病还不能得到完全根治。一些早期的糖尿病是在一定诱因下,才被发现、确诊。当诱因解除后,通过合理饮食和坚持运动,血糖可以完全恢复。但是当这种诱因再次出现,或随着年龄增加,胰岛细胞功能减退时,糖尿病还会卷土重来。
“三高”同时治疗效果好
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容易有血压和血脂的异常,它们是心脑肾血管发生病变的危险因素。
单纯控制血糖,可以明显降低眼底和肾脏等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但对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心血管并发症却对糖尿病患者危害很大。这类人群,除了要严格控制血糖值,还要降血压、调节脂代谢、降低血黏度等,同时治疗“三高”症状。肥胖不仅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所以,减肥也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
不要盲目降糖
降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的,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为了减少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而且血糖太低也会有危险,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群。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很危险当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较低时,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由于机体老化,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变差,反而会增大并发心脑血管病的风险,面临更大的死亡威胁。
大约一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在夜间出现低血糖,但这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当老年糖尿病患者只是偶尔有出汗、脸色苍白、心悸、感觉饥饿难耐等低血糖症状时,也需要做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来确定是不是发生了低血糖。
慎用降糖药
很多人认为能降血糖的药就是好药,但降血糖并不是糖尿病治疗的唯一目的,所以还要看这种药能不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老年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被夸大效果的保健品或药品吸引,甚至有些保健品说不需要控制饮食就可以降糖,这些产品常常成分不明确,食用后有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所以一定要遵医嘱。
……
前言/序言
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打击,会认为这一生都会生活在糖尿病的阴霾下,不明白这个只在电视上、书本上看到的名词怎么就会陪伴自己一辈子。
那么,糖尿病从何而来?是遗传?还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糖尿病?它的早期症状是什么?是不是以后一点甜食都不能吃了?
……
读完这本书,相信你就不再会谈病变色,仍然可以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专家教你:糖尿病就该这样降糖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