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有关中国思想史研究方面的论文13篇,均出自当今西方著名的汉学家之手,分别为田浩《儒学研究的新方向:对“新儒学”与“道学”之区别的考察途径》、狄百瑞《新儒学一词的使用:回应田浩教授》、包弼德《宋明理学与地方社会:一个12 至16 世纪间的个案》、魏伟森《孔子祭祀与儒家的仪式思想》、高万桑《1898年:中国宗教终结的开始?》、本杰明?艾尔曼《科举考试与帝制中国晚期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倪德卫《反抗传统与传统的反抗》、周启荣《为功名写作:晚明的科举考试、出版印刷与思想变迁》、司马富《清代的占卜》、姜士彬《明清社会的信息沟通方式、阶级与意识》、刘广京《社会伦理观作为正统:一种观点》、罗威廉《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范发迪《汉学与博物学》。
目录
总序:美国的中国史研究趋向
前言
儒学研究的新方向:对“新儒学”与“道学”之区别的考察途径
新儒学一词的使用:回应田浩教授
宋明理学与地方社会:一个12至16世纪间的个案
孔子祭祀与儒家的仪式思想
1898年:中国宗教终结的开始?
科举考试与帝制中国晚期的政治、社会与文化
反抗传统与传统的反抗
为功名写作:晚明的科举考试、出版印刷与思想变迁
清代的占卜
明清社会的信息沟通方式、阶级与意识
作为正统的社会伦理观:一种观点
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
汉学与博物学
作者简介
精彩书摘
《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思想文化史卷》:
政治的再生产通过普世方式铨选对朝廷具有无可置疑的忠诚的儒家官员,这一方式由10世纪末(973年)的宋太祖(960—976年在位)的一个决定而成定局,这个决定要求皇帝亲临一个最后的“殿试”,使所有参加最高级的京城会试者都成为“天子门生”。在其后的朝代里,皇帝本人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考官,他象征性地要求成功士子坚定不渝地向他宣誓效忠。
政治合法性是一项由准备科举考试而衍生出来的自然而然的副产品。一个人如身仕两朝或多朝,就已背离这一忠诚的伦理标准,尽管这种背离也是常见的。事实上,由国家考试制度来对朝廷的儒家政令进行政治合法化,事先已经预设了这一铨选过程的合法性为社会所认可。意识形态领域的忠诚有如一块织布,其花纹斑驳令人费解,却曲结盘绕,涵盖国家与社会,甚至皇帝也需受教于科举出身的太子傅,学习有关他们的皇权合法性的儒家理念!
宋代之重科举,乃出政治权谋之意。自997年后,朝廷对中榜和落榜考生的比例作出规定,这更证明了宋朝将参与科举视为一种对精英势力进行制约和笼络的手段。政府对精英集权构成的干预,通过对文官和武职的铨选而达成,这一干预最清晰地表现在科举的首期阶段,宋之于郡、明清之于县,都设有严格的审核程序,以决定生员是否有资格进入考试选拔过程。
……
前言/序言
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思想文化史卷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