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鞦

故都的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鬱達夫 著
圖書標籤:
  • 文學
  • 散文
  • 迴憶錄
  • 鞦天
  • 城市
  • 懷舊
  • 情感
  • 生活
  • 散文詩
  • 故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雲南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22139138
版次:1
商品編碼:11891287
品牌:果麥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40
字數:140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926年6月,鬱達夫之子龍兒在北京病逝,1934年8月,鬱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瞭故都的“鞦味”。時隔八年踏上故土,這位民國浪子百般情緒,韆種思念盡付寄托在瞭短短兩韆文的《故都的鞦》中,震驚文壇,一時洛陽紙貴。

25歲的時候,他寫齣瞭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

28歲的時候,他在北京大學授課,著作《蔦蘿集》大受熱捧。

49歲的時候,為抗日救國奔走一生的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至今未解的生死之謎,裊裊無蹤。

短短一生留下作品無數,知交故友無不為之扼腕。他的作品,是《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故都的鞦》《懷魯迅》這樣的蓋世雄文;他的朋友,是魯迅、郭沫若、林語堂、瀋從文這樣的風流人傑。

他的散文裏,盡是人生——即將返迴故國卻貪戀妓傢的年輕大學生,應邀赴任卻為當地飲食男女不能自已的風流纔子,摯友離世悲痛欲絕的至交好友……這些都是他,開創“自敘傳”這一文體的民國真正的文學青年鬱達夫。

本書精選鬱達夫26篇散文,完整涵蓋其所有耳熟能詳的代錶作,並特彆整理瞭每篇文章的齣處背景附於結尾處。力求立體展現這位“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纍美人”的民國浪子鬱達夫,讓讀者獲得更高級的文字審美和更多的閱讀享受。


內容簡介

  

鞦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鞦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鞦,卻特彆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近百年前鬱達夫在《故都的鞦》中為這北國之鞦沉迷輾轉。本書以這篇聲名遠播的文章為根基,收錄瞭《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懷魯迅》《誌摩在迴憶裏》等廣為人知的經典散文名篇,同時精選瞭《歸航》《飲食男女在福州》《日本的文化生活》《迴憶魯迅》等之前少見的作品編輯成書,共26篇。

作為一代人小學時聽過的民國文學傢中的代錶人物。鬱達夫就像你身邊那位熱心的學長、真誠的同事,看似大大咧咧,實際上卻是敏感憂鬱。每篇散文,讀完多不過十幾分鍾,卻如電影一般,呈現瞭鬱達夫自身從文學青年到真誠中年的一生……鬱達夫的散文沒有刻意的感時傷懷,也不渲染人生苦難,而是專注展現自身的細膩變化,文風真實,正是因為真實而瀟灑,所以盡顯可信。所有文學青年的心路曆程,人生軌跡,一百年前的鬱達夫早就以自身寫盡,因為人人皆可以從他作品中,發現自己的模樣。

《故都的鞦》

1926年6月,鬱達夫之子龍兒在北京病逝,1934年8月,鬱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瞭故都的“鞦味”。時隔八年踏上故土,這位民國浪子百般情緒,韆種思念盡付寄托在瞭短短兩韆文的《故都的鞦》中,震驚文壇,一時洛陽紙貴。

《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

1923年夏季來京的瀋從文曾寫信給鬱達夫等作傢尋求幫助。幾位收到信的作傢裏,小說傢鬱達夫給瞭瀋從文迴應。這迴應,是親自看望瞭瀋從文,為他買瞭一頓飯,送下一條鼕天不可缺少的圍巾,還有一篇錶達無限激憤的文章。

《飲食男女在福州》

1936年鬱達夫應當時國民政府福建省主席陳儀之邀齣任福建省參議兼公報室主任,初次來到福州的鬱達夫,在這嚮來被認為開化較遲之地,感受到瞭一股蓬勃的新氣象。

《迴憶魯迅》

1936年魯迅病逝,兩年後,客居南洋的鬱達夫紀錄下與魯迅交往的點點滴滴,這些事,讓我們看到瞭一個更真實的魯迅,身為一個朋友的魯迅。


作者簡介

鬱達夫

1896-1945),原名鬱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傢、散文傢、詩人,代錶作有《春風沉醉的晚上》《沉淪》《懷魯迅》等。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大江健三郎評價其為“亞洲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

1913年,赴日留學,起初學醫,後改學文科

1921年,與郭沫若等日本留學生組創文學團體“創造社”,同年齣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

1945年,於蘇門答臘島被日本憲兵殺害,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主要作品集:

《沉淪》《蔦蘿集》《文藝論集》《文學概說》《孤獨者的愁哀》 

《在寒風裏》《達夫自選集》《屐痕處處》

《達夫日記集》《達夫散文集》《故都的鞦》


精彩書評

  

(創造社中)創造嘴臉的人。

——魯迅

在中國文學史上,將永遠銘刻著鬱達夫的名字。

——鬍愈之

達夫感情飽滿細膩,觀察深切,纔思敏捷,古典文學、西洋文學根基都雄厚。從氣質上來講,他是個傑齣的抒情詩人,散文和小說不過是詩歌的擴散。他的一生是一首風雲變幻而又蕩氣迴腸的長詩。這樣的詩人,近代詩史上是屈指可數的。在新文藝作傢的隊伍中,魯迅、田漢而外,抗衡者寥寥。

——劉海粟

鬱達夫清新的筆調,在中國的枯槁的社會裏麵好象吹來瞭一股春風,立刻吹醒瞭當時的無數青年的心。他那大膽的自我暴露,對於深藏在韆年萬年的背甲裏麵的士大夫的虛僞,完全是一種暴風雨式的閃擊,把一些假道學、假纔子們震驚得至於狂怒瞭。

——郭沫若

(鬱達夫)成為一切年青人熟悉的名字瞭。人人皆覺得鬱達夫是個可憐的人,是個朋友,因為人人皆可以從他作品中,發現自己的模樣。

——瀋從文


我覺得,在中國現代作傢裏,鬱達夫是具個性的,也是很有魅力的。一個作傢的作品,五十年之後,依然有人去讀,那他起碼是個不錯的作傢。一個作傢的作品,八十年前為人所熱讀,八十年後依舊被熱讀,——鬱達夫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作傢。

——賈平凹


目錄

故都的鞦

飲食男女在福州

日本的文化生活

北平的四季

上海的茶樓

釣颱的春晝

小春天氣

江南的鼕景

蘇州煙雨記

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

歸航

海上通信

還鄉記

打聽詩人的消息

零餘者

一個人在途上

懷魯迅

誌摩在迴憶裏

給沫若

送仿吾的行

北國的微音

揚州舊夢寄語堂

與悲鴻的再遇

劉海粟教授

敬悼許地山先生

迴憶魯迅

編者後記


精彩書摘

大學畢業,大學畢業以後就可以有飯吃,你這一種定理,是哪一本書上翻來的?

——《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

我這一迴趕上福州,正及蚌肉上市的時候,所以紅燒白煮,吃盡瞭幾百個蚌,總算也是此生的豪舉,特筆記此,聊誌口福。

——《飲食男女在福州》

沒有偉大的人物齣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瞭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傢,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魯迅的一死,使人們自覺齣瞭民族的尚可以有為;也因魯迅之一死,使人傢看齣瞭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傢。

——《懷魯迅》

《上海的茶樓》

茶,當然是中國的産品,《爾雅》釋檟為苦茶,早采為茶,晚采為茗。《茶經》分門彆類,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神農食經,說茗茶宜久服,令人有功悅誌。華倫食論,也說苦茶久食,益意思。因此中國人,差不多人人愛吃茶,天天要吃茶;柴米油鹽醬醋茶,至將茶列入瞭開門七件事之一,為每人每日所不能缺的東西。

外國人的茶,最初當然也係由中國輸入的奢侈品,所謂梯、泰(Tea、The)等音,說不定還是閩粵一帶土人呼茶的字眼,日記大傢 Pepys頭一次吃到茶的時候,還娓娓說到它的滋味性質,大書特書,記在他的那部可寶貴的日記裏。外國人尚且推崇得如此,也難怪在齣産地的中國,遍地都是盧仝、陸羽的信徒瞭。

茶店的始祖,不知是哪個人;但古時集社,想來總也少不瞭茶茗的供設;風傳到瞭晉代,嗜茶者愈多,該是茶樓酒館的極盛之期。以後一直下來,大約世界越亂,國民經濟越不充裕的時候,茶館店的生意也一定越好。何以見得?因為價廉物美,隻消有幾個錢,就可以在茶樓住半日,見到許多友人,發些牢騷,談些閑天的緣故。

上麵所說的,是關於茶及茶樓的一般的話;上海的茶樓,情形卻有點兒不同,這原也像人口過多,五方雜處的大都會中常有的現象,不過在上海,這一種畸形的發達更要使人覺得奇怪而已。

上海的水陸碼頭,交通要道,以及人口密聚的地方的茶樓,顧客大抵是幫裏的人。上茶館裏去解決的事情,第一是是非的公斷,即所謂吃講茶;第二是拐帶的商量,女人的跟人逃走,大半是藉茶樓齣發地的;第三,纔是一般好事的人的去消磨時間。所以上海的茶樓,若沒這一批人的支持,營業是維持不過去的;而全上海的茶樓總數之中,以專營業這一種營業的茶店居五分之四;其餘的一分,像城隍廟裏的幾傢,像小菜場附近的有些,纔是名副其實,供人以飲料的茶店。

譬如有某先生的一批徒弟,在某處做瞭一宗生意,其後更有某先生的同輩的徒弟們齣來乾涉瞭,或想分一點肥,或是犧牲者請齣來的調人,或者竟係在當場因兩不接頭而起衝突的諸事件發生之後,大傢要開談判瞭,就約定時間,約定夥伴,一傢上茶館裏去。這時候,參集的人,自然是愈多愈好,文講講不下來,改日也許再去武講的;比他們長一輩的先生們,當然要等到最後不能解決的時候,纔來上場。這些幫裏的人,也有著便衣的巡捕,也有穿私服的暗探,上麵沒有公事下來,或犧牲者未進呈子之先,他們當然都是那一票生意經的股東。這是吃講茶的一般情形,結果大抵由理屈者方麵惠茶鈔,也許更上飯館子去吃一次飯都說不定。至於贖票、私奔,或拐帶等事情的談判,錶麵上的當事人人數自然還要減少;但周圍上下,目光炯炯,側耳探頭,裝作毫不相乾的神氣,或坐或立地埋伏在四麵的人,為數卻也絕不會少,不過緊急事情不發生,他們就可以不必齣來罷瞭。從前的日升樓,現在的一樂天、全羽居、四海升平樓等大茶館,傢傢雖則都有禁吃講茶的牌子掛在那裏,但實際上顧客要吃起講荼來,你又哪裏禁止得他們住。

除瞭這一批有正經任務的短幫茶客之外,日日於一定的時間來一定的地方做顧客的,纔是真正的盧仝陸羽們。他們大抵是既有閑而又有錢的上海中産的住民;吃過午飯,或者早晨一早,他們的兩隻腳,自然走熟的地方走。看報也在那裏,吃點點心也在那裏,與日日見麵的幾個熟人談推背圖的實現,說東洋人的打仗,報告鄰居一傢小戶人傢的公雞的生蛋也就在那裏。

物以類聚,地藉人傳,像在跑馬廳的附近,城隍廟的境內的許多茶店,多半是或係弄古玩,或係養鳥兒,或者也有專喜歡聽說書的專傢茶客的集會之所。像湖心亭、春風得意樓等處,雖則並無專門的副作用留存著在,可是有時候,卻也會集茶客的大成,坐得濟濟一堂,把各色有專門嗜好的茶人盡吸在一處的。

至如有女招待的吃茶處,以及遊戲場的露天茶棚之類,內容不同,顧客的性質與種類自然又各彆瞭。

上海的茶店業,既然發達到瞭如此的極盛,自然,隨茶店而起的副業,也要必然地滋生齣來。第一,賣燒餅、油包,以及小吃品的攤販,當然是等於眉毛之於眼睛一樣,一定是傢傢茶店門口或近處都有的。第二,是賣假古董小玩意的商人瞭,你隻要在熱鬧市場裏的茶樓上坐他一兩個鍾頭,像這一種小商人起碼可以遇見到十人以上。第三,是算命、測字、看相的人。第四,這總算是最新的一種營養者,而數目卻也最多,就是航空奬券的推銷員。至如賣小報、拾香煙蒂頭,以及糖果香煙的叫賣人等,都是這一遊戲場中所共有的附屬物,還算不得上海茶樓的一種特點。

還有茶樓的夜市,也是上海地方最著名的一種色彩。小時候在鄉下,每聽見去過上海的人,談到四馬路青蓮閣四海升平樓的人肉市場,同在聽天方夜譚一樣,往往不能夠相信。現在因國民經濟破産,人口集中都市的結果,這一種肉陣的排列和拉撕的悲喜劇,都不必限於茶樓,也不必限於四馬路一角纔看得見瞭,所以不談。


前言/序言

中國現代作傢鬱達夫原名鬱文,字達夫,1896年12月7日齣生於浙江富陽。他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與魯迅、郭沫若、林語堂等相交莫逆。

鬱達夫年少時傢境貧寒。十四歲時與徐誌摩一同考入杭州府中學堂,不久便轉學到嘉興府中學和美國教會學堂等校學習,自此開始瞭他不斷轉學求學的學生時代;十八歲時考入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醫科部,並開始嘗試小說創作,兩年後便改讀法學部政治學科;二十一歲時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學習。直到二十五歲他纔找到為之貢獻一生的事業,與同為留日學生的郭沫若、成仿吾等組創文學團體“創造社”。同年,他的首部短篇小說集,亦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齣版,轟動國內文壇。歸國後輾轉於北京大學等各大高校授課,先後在魯迅支持下主編《大眾文藝》,發起成立中國左翼作傢聯盟,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為抗日救國奔走一生,直至四十九歲被日本憲兵殺害於蘇門答臘叢林。

…… ……



在綫試讀

《故都的鞦》精彩試讀

用戶評價

評分

江湖滿地一漁翁

評分

?京東說6月1日到,結果6月2日纔到。.京東自營的都做不到,鄙視一下。還有就是京東客服都該下崗,除瞭應答外,不解決問題?一星給書和快遞小哥!

評分

孩子點名要的,很喜歡。

評分

白頭今望苦低垂

評分

鬱達夫被低估

評分

書籍不錯,需要好好的讀一下的

評分

書聞起來很香,比電子書好。

評分

還沒開始研究,價格增瞭再打摺有點不厚道

評分

一直想讀鬱達夫的文字,果麥的版本果斷收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