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如何科学、适当地对孩子开展早期教育是父母们*关心的问题。享誉*球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为我们揭开了儿童成长的神秘面纱。她一生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并头次提出“儿童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婴儿要经历生理和精神两个胚胎期”“儿童的心灵具有吸收力”等理念。这些*富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在20世纪的欧洲、美国引发了一场幼儿教育革命。其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更是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
本套图书头次提出”蒙台梭利分段育”的概念,以年龄为线索队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重新解读,推出:
《蒙台梭利养育1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2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3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4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5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6岁孩子》
帮助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需要学习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的养育,同时,也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完善地成长。
作者简介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一位享誉*球的幼儿教育家,十分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她提出的“有吸收力的心灵”“捕捉儿童铭敏感期”等富有革命性的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近年来,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对我国幼儿教育界亦有深刻的影响,深受父母们喜爱的知名教育专家、作者孙瑞雪、李跃儿等,其所提倡和传播的教育理念均来自蒙氏教育。
蒙台梭利将自己的教育经验撰写成书,并在美国出版,它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引入100多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刘妍,教育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现就职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教育研究工作。
精彩书评
在让儿童敏感于世界的美,以及唤醒对生命之谜的好奇方面,没有比蒙氏教育更好的方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作者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蒙台梭利教育描述出孩子每个阶段的敏感期,提供适合个性的教育,这正是孩子需要的。
——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我们的成功不应该归功于斯坦福大学,而应归功于蒙台梭利学校。
——Google(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
蒙台梭利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西方教育史》
目录
第1章 天才的秘密
1. 4岁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期 // 2
2. 形象化认识这个世界 // 11
3. 充满好奇地提出各种问题 // 16
4. 良好的秩序 // 22
本章小结 // 30
第2章 培养儿童稳定的注意力
1. 把儿童的意识引向明确的目标 // 34
2. 专注力是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 41
3.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 44
4. 更高阶段注意力的培养 // 48
本章小结 // 53
第3章 开始学习书写
1. 4岁的孩子对书写有浓厚兴趣 // 56
2. 正确认识书面语言 // 64
3. 要分析孩子的语言 // 69
4. 正确使用教具来帮助孩子书写 // 76
本章小结 // 89
第4章 算术入门:数字教学
1. 用教学用具帮助孩子认识数字的概念 // 92
2. 认识用符号呈现的数字 // 108
3. 从1到20的简单计算 // 120
本章小结 // 131
第5章 儿童的体格训练
1. 遵循儿童的生长规律 // 134
2. 儿童体操 // 141
3. 成人要理解儿童运动的意义 // 147
本章小结 // 153
第6章 学会爱你的4岁孩子 // 155
1. 实际生活中的关爱 // 156
2. 规律的作息和自我管理 // 162
3. 帮助孩子在巨人的世界里生存 // 178
4. 帮助儿童获得灵魂的快乐 // 186
本章小结 // 190
附 录
识数训练 // 194
认识小动物训练 // 195
节奏感训练 // 196
精彩书摘
4岁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期
在自然规律的影响下,4岁的儿童会努力在周围环境中寻找一些有益的经验。他们使用手,一方面是满足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取知识。当把儿童安排在我们为他们布置的新环境中时,他们的表现十分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看起来更快乐,他们会兴致勃勃地去做事情。即使长时间做一件事,也不会感到疲惫。他们的头脑似乎变得灵活了,他们对知识也充满了更加强烈的渴望。这些变化一般出现在书写爆发期之后,给儿童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强烈地渴求学习词汇
在我所创立的学校中,起初在这里工作的老师受到的教育不多。他们把很多写在不同卡片上的单词拿给孩子读。但没过多久,他们就觉得自己的词汇量不够了。他们只知道一些关于周围事物的词汇,可孩子还希望学到更多的词汇。所以我开始找一些相对专业的词汇,比如多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名称。之后,我继续给他们写出温度计、气压计这种更专业的词汇。再后来,我还把一些植物学方面的词汇教给他们,比如花冠、花萼、雌蕊、雄蕊等。孩子们总是充满热情地去学习,之后又提出学习更多词汇的要求。有时候,我们带孩子到户外去,他们竟然会跟老师说出各种各样汽车的名字,甚至有些车连老师都不认识,这让老师非常尴尬。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强烈地渴求学习词汇,而且对学习完全不知疲倦。可是一旦进入下一个阶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儿童进入其他能力的关键期,吸收新词汇对于他们来说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注意到,儿童在这段时期学习的词汇会让他们一生受用。从他们8~9岁开始上学起,他们就能够自如地使用这些词汇。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间段是3~6岁。
其实,书写爆发期并不是会爆发出什么东西,从表面上看它就像“火中的一缕轻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爆发发生于人们的内在个性。其实,人们的内在个性就像一座还未爆发的活火山。从表面上看,它很平静,没有变化,而它内部的岩浆总有一天会剧烈地迸发出火焰来。于是,专家可以通过火山喷发时的火焰形态和它喷发出的物质,去研究地球的内部形态。
然而,我们来认真地进行下一步思考:有意义的语言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不就是语法吗?成人和儿童说话都需要符合一定的语法规则。4岁的儿童正处于完善自身语言机制、扩大词汇量的过程中,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给他们一些语法方面的帮助,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可以通过教授语法来帮助他们进一步熟练掌握自己正在学习和吸收的口语。从以往的经验中我们发现,语法能引起儿童兴趣的时候是最适合教儿童语法的时机。儿童在第一阶段(0~3岁)以无意识状态学习语法,而现在他们要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完善。另外,我们还发现,儿童可以在这个年龄段学习很多新词汇。他们对词汇具有的一种特殊敏感性能帮助他们自然而然地积累大量的词汇。
这是儿童词汇量发展最快的时期,很多试验都为此提供了证明。这一时期的儿童好像对学习新词汇充满了渴望。如果得不到帮助,他们的学习就会进行得很吃力。因此,我们也应该系统地对他们进行词汇的训练,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
我们给儿童准备了一些大小合适的小物件,以方便他们使用。当儿童发现自己置身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时,他们产生的反应让我们感到意外。当然,我们成人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努力,去解释它们的意义,来促进这种教育方法的实行。
我们认可的那些教育方法,还没有能够取得成果的。而在这些成果逐步展现的过程中,它反而为我们教育孩子指出了一定的方向—我们应该创造出生命需要的条件。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受到阻碍,在选择成人为他们提供的行为方式时,儿童应该是自由的。这是一个重大的儿童心理学发现。从北极探险归来的探险家皮尔里把它叫作“人类心灵的发现”。皮尔里认为,这其实并不是在对儿童进行教育,而是在呼唤人类的天性。
有两个事实从一开始就存在着。
第一个事实:儿童的大脑吸收文化的年龄要早于我们的想象,而儿童获得知识的方式则来自与运动有联系的某些活动。我们都知道,孩子在3~6岁这个年龄段具有非常强的接受能力。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展开学习。儿童需要通过“工作”使自己得到发展。
第二个事实:在吸收学习的过程中,儿童对自己曾经了解的东西具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儿童能够很容易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注在这些事物上。例如,儿童书写爆发期的开始就跟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有一定的联系。在他们可以说话之后,书写爆发期就体现出更强的操作性了。
到5岁半或6岁时,儿童的语言敏感性就不那么显著了。所以,只有在这之前学习书写,儿童才会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而当儿童超出了这个年龄时,他们就失去了自然赋予他们的特别时机,这时他们再想学习书写,就要付出特别的努力。
同样,由我们的经验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儿童的书写能力一方面得益于他们在之前阶段获得的经验,另一方面得益于他们曾经进行的实践准备,那就是我们为儿童提供的培养他们感觉、分辨能力的多种不同的手工实践。由此,我们获得了“间接准备”这条新的原则。
我们提倡使用图形或实物来促进儿童学习词汇。不过,很多家长可能不同意这样做。如果他们的孩子也把家中花园里所有的植物连根拔出,这些家长将作何感想呢?
学习语言离不开文化环境
语言能够让人融入他所生活的群体和民族,而且是人类同其他物种的一个主要区别。与此同时,语言还是环境(我们把它叫作文明)变化的基石。
人类的生活跟动物不同,不完全依赖于本能。我们也不能够预测一个婴儿将来要做什么。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即使一个人再聪明,如果无法跟别人进行交流,他就什么也做不成,因为这种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知道,语言是一种集体思想的结晶。
在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还没有什么语言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语言只是空气的震动或者一些声音的串联,这些声音是没有意义的。例如,对于他们来说,容器和水壶这个词就没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水壶一词具有的意义,是人类赋予它的特定含义。这对于其他的词来说也是同样的。每一个词语具有的意义都要得到部分人类群体的共同认可。要想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就要了解这些词语。而其他的群体在表达同样的意思时就可能使用一套完全不一样的语音。
所以,语言就是一面墙,它把一群人围在墙里,与外面说着不同语言的人隔绝开。或许正因为这样,词语在人的头脑中有了一种神秘的作用。它能够超越民族将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语言就像人们之间的一条纽带,能够根据人类的需求进行一定的发展和变化。可以说,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语言也会成长。
令人觉得奇妙的是,有限的几个声音能够组成纷繁复杂的单词,它们的组合方式非常多,组合出来的单词也是无穷无尽的。其中有些声音需要发出来,有些则并不需要发出来;有些声音在发出时要闭紧双唇,有些则要张开双唇。可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我们的大脑能够记住大量的组合和它们的含义。这就是思想,它是用单词组合成的句子。句子中的单词也一定要以特定的顺序来进行排列,不能一点儿秩序都没有。说者和听者都要按照特定的原则来进行表达并理解句子的意思。说者应该使用名词,并且在名词前加上一定的形容词。主语、谓语和宾语在句子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只有单词正确还远远不够,语序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举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把一个表述上完全正确的句子写下来,然后再把其中的每个单词都提出来,重新进行随意的组合,新句子就不再表示原来的意义了。也就是说,在单词的排序问题上,人们也有共同的标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言是超越智慧的。历史上,语言的发展并不是非常顺利的,当它所处时代的文明遭到了破坏,语言也就很难摆脱厄运—如果不经常被使用的话,有些语言就慢慢地消失了。人们最初可能会觉得语言是上天赋予人类的,可是我们必须要承认,语言是超自然的,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产物。语言就像无边无际的网络,向着各个方向进行发展,能够表达各种各样的事物。我们可能花了很多年对梵语或者拉丁语进行研究,却仍然不能够完全掌握它们。这也许是人们无法了解的秘密,我们应该懂得,人们要做成一件事,就一定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这是一个基础。语言是人类使用的一种特别重要的东西。
……
前言/序言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1870年8月,玛丽亚·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出生。父亲是军人,母亲贤淑文静,博学多识。
蒙台梭利从小受到非常好的教育,虽然是独生女,父母对她也从不溺爱。幼年起她便自律自爱和独立,同情弱者。13岁时,蒙台梭利选择米开朗基罗工科学校学习数学,这在当时女孩子中是很少见的。而她从这所学校毕业时,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后来她学习了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此后对生物感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学习生物。在学习生物期间,她又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学医。由于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是没有女子学医的,她的决定不仅遭到父亲的反对,而且不被当时的教育体制允许。但蒙台梭利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断地奔走做到了,获准进入了医学院。1896年,26岁的蒙台梭利获得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也许由于她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遵从于兴趣,才有她后来的“教育要根据孩子兴趣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的理论。
毕业后的蒙台梭利成为罗马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精神病临床医生。由于当时的残疾和智障儿童是关在精神病院里的,蒙台梭利的工作是治疗这些儿童。蒙台梭利对这些孩子发自内心地同情,认为他们不该被关在这里,他们所受到的粗暴对待是使他们智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她对智障儿童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去帮助他们。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蒙台梭利总结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这一认识使她能够从一位成功的医生最终成为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因为她发现,智障儿童虽然比同龄孩子差,但与更小的孩子在智力和行为能力上有许多共同点,自已为智障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一定也适用于正常儿童。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圣罗伦斯区建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她特意选址在罗马最贫困的地区,招收3岁~6岁普通儿童,用自己独创的办法加以教育。结果是惊人的:那些贫寒儿童,经过她几年的教育,全部成为聪明活泼、举止优雅、自信自强的孩子,心智较之以前有了巨大改变。她这一套教学方法立刻轰动了意大利甚至欧洲。
蒙台梭利在实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
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无论是行走,还是语言、绘画或是音乐、数学,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敏感期,也许这个孩子在这段时间就非常想学习写字,或是很想说话。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学会任何事情。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对他们加以引导,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没有到达敏感期,任何逼迫的学习都是徒劳的。而延误了时机,则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障碍。
从出生到3岁,儿童会积极、专注且自发地吸收外界的一切印象。这期间的吸收,完全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也就是说,他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他吸收了周遭一切种种的习惯、风俗、生活习态等,并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这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蒙台梭利称为“吸收心智”。
在3岁~6岁之间,儿童己发展出有意识的心智,可经由双手从外界环境中汲取经验。这时,儿童的感觉器官会变的十分敏感,透过感官所感觉到的事物,逐渐完成了儿童的精神发展。因此成人应该跟随孩子的兴趣去帮助他们学习,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或是强行灌输知识。
到20世纪40年代时,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1952年5月6日,82岁的她在荷兰去世。她的传记被列入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记丛书之一。她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英国教育家称赞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美国教育家称赞:“当前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国教育家这样评论:“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虽然经过了近100年,她的名字和她革命性的教育观却延续了下来,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
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中国也有多种对蒙台梭利著作的翻译、简写或改编,但是按照阶段发展进行改编的尝试则比较少,尤其是对学前儿童按年龄阶段进行翻译改写的更少。为了传播蒙台梭利的经典早教理念,我们将蒙台梭利的经典学术名著按照年龄阶段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策划出版了本套《蒙台梭利分段育》早教系列。我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内容、结构进行了梳理,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编译,这样做的目的是
◎帮助读者根据自身情况更直接获取相关知识;
◎减少阅读障碍,使读者在享受轻松阅读的同时;
◎掌握蒙氏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套丛书主要针对早教儿童,包括1-6岁六个年龄阶段,每个阶段的敏感期、学习的重点、教育的核心等皆不相同,书中据此会给出蒙台梭利的不同教育策略和智慧。
读者既可以按照年龄阶段来进行阅读,也可按照问题进行阅读,这会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由于个别差异的关系,每个儿童的发展阶段并不能依年龄来强制划分。然而前期的发展必为后期的基础,发展的过程是无法以跳跃的方式来进行的。这要求我们既需要有针对性的阅读,也需要对孩子和蒙氏教育有整体性的了解。
希望本书的内容可以对读者朋友的生活、学习或工作有所帮助,这将是对原作者及编译者最大的满足。当然,本书肯定还会存在不少问题,再次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刘妍
蒙台梭利养育4岁孩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