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专利法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重中之重,通过给予发明人一定的法律保护来激励发明人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保障产业在国内市场上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产业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中美专利法律制度比较、职务发明权利归属与奖酬诉讼实务、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适用以及美国专利司法最新进展四个方面展开专题研究,基本上涵盖了当前专利法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完善我国现行专利法律制度提供了有益参考。
目录
专题一中美专利法比较专题研究
第一章中美两国专利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考察
一、美国专利法的沿革与现状
(一)美国早期的专利法
(二)美国1952年专利法及其变革
(三)美国专利行政与司法机构
二、中国专利法的沿革与发展
(一)新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
(二)中国专利法的历次修订
(三)中国专利行政与司法机构
(四)小结
第二章中美专利程序法比较研究
一、专利授权确权程序比较研究
(一)美国专利授权确权程序
(二)中国专利授权确权程序
(三)比较与小结
二、专利侵权案件的诉讼程序比较研究
(一)美国专利侵权案件的诉讼程序
(二)中国专利侵权案件的诉讼程序
(三)比较与小结
第三章中美可专利客体与实质性要件比较研究
一、可专利客体范围的比较
(一)美国专利法的规定及其实践
(二)中国专利法的规定及其实践
(三)中美对待新技术的立场
(四)比较与小结
二、实用性判断标准的比较
(一)美国的实用性标准
(二)中国的实用性标准
(三)比较与小结
三、新颖性判断标准的比较
(一)专利新颖性的定义及标准
(二)美国专利法中的新颖性
(三)中国新颖性的规定及实践
(四)比较与小结
四、美国的“非显而易见性”与中国的“创造性”
(一)美国的“非显而易见性”标准
(二)中国的“创造性”标准
(三)比较与小结
第四章中美专利权侵权判定比较研究
一、权利要求的解释
(一)美国权利要求解释的一般规则
(二)我国权利要求解释的一般规则
(三)包含功能性技术特征的权利要求的解释
(四)比较与小结
二、专利侵权的判定原则
(一)全部技术特征原则
(二)多余指定原则
(三)比较与小结
三、等同原则
(一)等同原则在美国的适用及其限制
(二)等同原则在中国的适用及其限制
(三)比较与小结
第五章中美专利侵权法律救济比较研究
一、美国的禁令与中国的“停止侵害”
(一)禁令救济在美国的适用
(二)中国的“停止侵害”救济措施
(三)比较与小结
二、损害赔偿
(一)损害赔偿在美国的适用
(二)损害赔偿在中国的适用
(三)比较与小结
专题二职务发明权属和奖酬纠纷诉讼专题研究
导论
第一章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立法情况
一、1984年专利法与1992年专利法
二、2年专利法与28年专利法
第二章我国职务发明纠纷诉讼情况
一、职务发明权属纠纷诉讼情况
二、职务发明人奖酬纠纷诉讼情况
三、职务发明纠纷诉讼的综合分析
第三章发达国家职务发明制度的考察与比较
一、美国的职务发明制度
二、日本的职务发明制度
三、德国的职务发明制度
四、我国与发达国家职务发明制度的综合比较与分析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一、我们的结论:制度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二、我们的建议:重构职务发明制度
三、对《职务发明条例》的期待
专题三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专题研究
导论
一、设立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体系的时代背景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知识产权价值及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基本理论问题
一、知识产权的价值问题
(一)劳动价值理论与知识产权的价值
(二)生产费用价值理论与知识产权的价值
(三)效用价值理论与知识产权的价值
二、专利侵权行为及其民事救济
(一)专利侵权行为及其构成要件
(二)专利侵权中的民事救济问题
三、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问题
四、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哲学分析
(一)法律制裁理论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提供直接的法哲学
基础
(二)实质法治理论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提供法哲学基础
(三)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助推良性法律秩序建构
五、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法经济学分析
(一)汉德公式的内涵
(二)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法经济学分析
六、损害赔偿的范围及其基本原则
(一)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二)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
七、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限制
第二章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计算方式的比较法研究
一、英美法系国家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
(一)英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式
(二)美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式
二、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式
(一)德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式
(二)日本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式
(三)我国台湾地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式
三、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式及评价
(一)我国现行立法对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的规定
(二)对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的评价
第三章司法实践中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具体计算方法
一、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一)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状况
(二)司法实践折射出的相关问题
二、侵权人的非法获利
(一)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状况
(二)司法实践折射出的相关问题
三、专利许可费合理倍数
(一)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状况
(二)司法实践折射出的相关问题
四、法定赔偿
(一)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状况
(二)司法实践折射出的相关问题
五、律师费等合理费用问题
(一)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状况
(二)司法实践折射出的相关问题
第四章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体系的基本问题
一、专利损害赔偿评估的必要性
(一)司法对专利损害赔偿评估的需要
(二)市场对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的需要
二、专利损害赔偿评估体系与专利资产评估体系的区别
(一)评估的目的不同
(二)评估的对象不同
(三)评估的基准期不同
(四)评估方法的适用不同
(五)评估效力的认定不同
第五章域外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体系的实践
一、英美法系国家专利损害赔偿评估体系和评价
(一)美国专利损害赔偿评估体系
(二)英国专利损害赔偿评估体系
(三)英美法系专利损害赔偿评估的评价
二、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损害赔偿评估体系的特点和评价
(一)德国专利损害赔偿评估体系
(二)日本专利损害赔偿评估体系
(三)台湾地区专利损害赔偿评估体系
(四)对大陆法系损害赔偿评估的评价
第六章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专业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我国现有专利损害赔偿评估体系的不足
(一)法定赔偿占损害赔偿方法的统治地位
(二)缺少对具体评估可操作性规定
(三)缺少相关程序法的保障
(四)缺少具有专业评估知识法官
(五)专业损害赔偿评估主体管理混乱
二、我国专利损害赔偿评估体系的具体模式
(一)所失利润评估模式
(二)合理许可费评估模式
(三)非法获利评估模式
(四)模式的选择
三、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的方法
(一)市场法
(二)差额收益法
(三)经济模型法
四、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的案例运用
五、我国损害赔偿评估体系的构建建议
(一)完善专利损害赔偿评估体系的法律制度
(二)完善专利损害赔偿评估体系的社会制度
结论
专题四美国专利司法最新进展专题研究
一、美国方法可专利性司法裁判标准研究——从Bilski v�� Kappos案谈起
二、美国可专利主题除外规则的具体适用——从Mayo案来看
三、专利权穷竭原则在美国的新发展——以Bowman案为中心
四、美国专利诉讼反向支付和解协议的反垄断审查——以Watson案为中心
五、DNA可专利性问题在美国的新进展——以介评美国Myriad案为中心
前言/序言
前言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一方面经济增长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要从通常的数量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按照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划分,经济发展包括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和增加投资。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由原先生产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采用新方法、新的生产工具,甚至新的生产资源管理方法。换言之,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迈克尔·波特指出,到创新驱动阶段,“企业除了改善国外技术和生产方式外,本身也有创造力的表现……企业也能持续创新;它们的创新能力又形成其他新产业出现的原动力”。从企业层面来说,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求企业具有创造力和持续创新的原动力,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最终推动经济不断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则是国家如何激励产业持续进行改善和创新。因此,国家必须为技术创新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企业保持持续创新的原动力。
以专利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当今世界普遍认为激励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法律手段。以专利法为例,发明人为研发一项技术,往往需要负担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为了鼓励发明人能够继续从事创造活动,国家必须给予发明人一定的法律保护。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专利制度在鼓励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增长,还不断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当前急需解决的专利法重点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具体包括“中美专利法比较专题研究”、“职务发明权利归属与奖酬诉讼专题研究”、“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专题研究”以及“美国专利司法最新进展专题研究”四个专题。
“中美专利法比较专题研究”,通过考察美国专利法的历史沿革,特别是通过及时研究美国2011年专利法重大改革之后新的司法实践和问题,结合我国专利法的司法实践现状进行比较,为我国立法机关在专利法第四次修订中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专利法律制度提供一些思路和经验。
“职务发明权利归属与奖酬诉讼专题研究”,以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主要依据,通过对职务发明诉讼情况的调研和分析,了解职务发明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明确职务发明人在维权上面临的主要技术性问题,同时开展美国、日本、德国职务发明制度的分析以及与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比较研究,最后提出切实维护职务发明人权利的立法建议,从而为职务发明条例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专题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知识产权的价值及其评估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劳动价值理论、生产费用价值理论和效用价值理论论述了知识产权的价值,介绍了国内外立法及司法中专利侵权的民事救济,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各种损害赔偿方式的运用现状。继而在总结了域外法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专利损害赔偿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专利损害赔偿的模式及制度构建。
“美国专利司法最新进展专题研究”,是我们最近几年密切跟踪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专利司法动态的研究积累,并根据有关专利司法判决,经过分析和整理形成的研究成果,具体涵盖了方法可专利性司法裁判标准、可专利主题除外规则的具体适用、专利权穷竭原则在美国的新发展、涉专利的反垄断审查以及DNA可专利性问题在美国的新进展等。
从选题、拟定研究纲要,再到确定具体研究内容,我们始终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拘泥于行文章法的统一定式,因此上述各专题的研究内容广狭不一,最终形成的研究成果篇幅也不尽相同,并且各专题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为此,我们特取《专利法重点问题专题研究文集》为名以冠之。
专利法重点问题专题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