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法学之光:巨匠与杰作

德意志法学之光:巨匠与杰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米夏埃尔·马丁内克 著
图书标签:
  • 法学史
  • 德国法学
  • 法理学
  • 民法学
  • 刑法学
  • 宪法学
  • 法律思想史
  • 经典著作
  • 学术研究
  • 法学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0015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8236
包装:精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5
字数:222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马丁内克教授为德国著名法学家,在法学界享有盛名。本书是其所撰写的介绍德国伟大法学家生平与作品的文章,这七位法学家分别为:拉贝尔、耶林、萨维尼、吉尔克、拉伦茨、黑克、温德沙伊徳。每个名字都熠熠生辉,是德国和世界法学历史上的耀眼之光。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成长轨迹、研究进路、学术观点以及杰出作品与伟大贡献。

目录

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
Friedrich Karl von Savigny
伯恩哈徳?温德沙伊徳
Bernhard Windscheid
鲁道夫?冯?耶林
Rudolf von Jhering
奥托?冯?吉尔克
Otto von Gierke
菲利普?(冯)黑克
Philipp Heck
恩斯特?拉贝尔
Ernst Rabel
卡尔?拉伦茨
Karl Larenz

精彩书摘

  《德意志法学之光:巨匠与杰作》:
  吉尔克于1875年作为教会法的代表赴柏林参加了特别宗教会议。这个时代正是所谓文化斗争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普鲁士的最大特征是国家、政党和天主教会之间极度不和,国家和教会之间极端分离。吉尔克的职位招致很多敌视,因此,当1878年西格弗里德·布里(Siegfried Brie)接替该职位时,他非常高兴。这时的吉尔克致力于中世纪宗教法。后来,他于1911年获得该领域的一个名誉博士学位,除此之外,同年还获得一个哲学名誉博士。1878年,吉尔克为德意志法学家大会撰写了一份关于法学学习的专家意见书,他在其中讨论了八个学期制的学习。”然后,他在布雷斯劳开始编辑“德意志国家史和法律史研究汇编”(Sammlung der Untersuchungen zurDeutschen Staats—und Rechtsgeschichte),迄今已包含了不同方向的一百三十多部作品。1880年,他自己在“研究汇编”中发表了一篇论文,内容涉及约翰内斯·阿尔特胡修斯于1603年发展起来的以自然法为理论先导、以卡尔文主义为基础的国家学说,与此同时还强调了自然法对于法学发展的意义。16该书广为众人企盼,以至于不得不在1902年和1913年两次重印。1882—1883年,吉尔克担任了大学校长。他在为此而举行的校长任职演说中,讨论了自然法和德意志法。
  1884年,吉尔克接受了海德堡大学的聘任。此间,1884年7月11日他被授予枢密顾问(Geheimer Hofrat)头衔。在中世纪总有博学之人为专制的统治者在宫廷中担任顾问,这是对他们授予的荣誉称号。但吉尔克在海德堡大学只停留了三年。在海德堡大学的六个学期间,他还是巴登历史委员会的成员。由此,他完成了一篇关于15世纪巴登城市法和改革计划的论文,文章尤其考虑了家庭财产法和继承法,它是吉尔克关于古代德意志法律渊源的两部作品之一。”1884年开始,吉尔克主要致力于人的团体法。他的研究得以发表,该作品提出,合作社作为真正的整体人的理念并不是历史形而上学的空想,而主要是现实存在的组织性法律。1887年,吉尔克被聘任到柏林,他在那里接替了他的良师益友贝泽勒(Beseler)。1887年6月29日他同时被授予司法枢密顾问称号。这样,吉尔克又回到了他获得博士学位和教授资格的大学。
  ……

前言/序言


  米夏埃尔·马丁内克的法学文集——《德意志法学之光:巨匠与杰作》即将在中国出版,当为中德法学界的一件大事。敝校法学院院长徐涤宇教授嘱我为之作序,本人荣幸之至。我与马丁内克教授交往几近二十年,既为耳顺同龄之人,又负民商同道之谊,在此放言为友者序。
  马丁内克教授是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学者。他先后在柏林自由大学、施派尔行政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和政治学博士学位,并于1986年起任德国萨尔大学民法、商法、经济法以及国际私法教席教授,兼任欧洲法研究所所长,是著名的《施陶丁格民法典评注》的作者和编辑之一。他重点研究民法、商法、反垄断法、比较法和冲突法,迄今为止,已经出版25本专著,发表论文三百余篇。他学术造诣很深,在国际法学界享有盛名,先后被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以及中国多所著名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马丁内克教授是毕生从教的杰出师者。他自获得博士学位三十余年来,一直从事法学教育工作,先后在德国多所著名大学任教,仅在萨尔大学的15年间就指导了四十多篇博士论文。此外,他还受聘南非兰德南非白人大学、英国沃里克大学、中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先后出访四大洲数十所大学作学术讲座,培养外国学生、从事国际合作项目是他教师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丁内克教授是中德法学教育的卓越使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河南大学、云南大学等校从事学术访问。我与他的交往、我校与萨尔大学的交流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启动了双方最为稳定、最为长久的国际合作。近二十年来,我校先后有6批数十位学者在德国作短期学术访问,也有二十余位博士生、研究生在他的门下攻读。他本人6次来访我校讲学,并通过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赠送图书百余册。鉴于他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德法学教育合作的重要贡献,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于2002年授予马丁内克教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时值今年马丁内克教授荣休,他又欣然应允担任我校文澜教授,表示将全职移教于中南。我等景仰,萨尔学术之树将在中南园地长青。
  以此盛言谨为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



暮色下的城邦:中世纪欧洲的权力、信仰与日常生活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中世纪(约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政治变迁、宗教生活及其对普通民众日常经验的塑造。我们将跨越漫长的一千年,聚焦于这一被后世视为“黑暗时代”却孕育了现代欧洲诸多基石的复杂时期。 第一部分:破碎的帝国与新兴的秩序 我们从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权力真空开始,考察蛮族王国的建立如何重塑了欧洲的地理和政治版图。这一部分将细致描绘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的兴衰,特别是查理曼帝国短暂的辉煌及其瓦解后地方领主权力如何膨胀,为封建制度的成熟奠定基础。我们将分析“采邑”制度的演变,探究领主与附庸之间复杂的契约关系,以及骑士阶层作为特定军事和道德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这并非一个统一的帝国,而是一系列相互交织、时而冲突时而合作的局部权力中心的集合。 重点章节将讨论封建制度的核心原则——效忠、保护与土地授予。我们不仅关注国王和公爵的宫廷政治,更深入到男爵、骑士的庄园生活,理解这种基于人身依附的社会契约如何维持了长达数百年的社会稳定,尽管其效率和正义性饱受质疑。 第二部分:信仰的堡垒与世俗的张力 中世纪欧洲的灵魂被基督教的信仰所占据。本卷将详尽阐述教会在这一时期的双重角色:既是精神的指引者,也是无可匹敌的世俗权力机构。我们将追溯教皇权力的崛起,从格里高利改革到“双剑论”的提出,解析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旷日持久的“授职权之争”。这场斗争不仅仅是关于谁来任命主教的权力之争,更是关于最高世俗权威与最高精神权威之间主导权的较量。 在基层,我们将描绘教区神父的角色,他们是村庄的教育者、道德仲裁者,也是生死仪式的执行者。修道院的兴衰及其对知识、农业技术和慈善事业的贡献将被详细审视。克吕尼运动和熙笃会等改革运动,揭示了教会内部对于回归简朴与纯洁的永恒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如何反过来影响了世俗精英的行为规范。 第三部分:经济的复苏与城市的觉醒 中世纪并非停滞不前。从约公元1000年开始,一系列农业技术革新——如重犁的使用、三圃制的推广和马项圈的发明——带来了人口的显著增长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我们将分析这些技术变革如何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并为商业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这一部分的重点聚焦于中世纪城市的复兴。城市如何从领主的庄园中争取到“自由宪章”?行会制度在保障手工业质量、规范竞争和提供社会安全网方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将考察汉萨同盟的贸易网络如何连接波罗的海与北海,以及意大利城邦(如威尼斯和热那亚)如何在十字军东征的背景下,垄断了东西方贸易的枢纽地位。城市的繁荣也催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富裕的商人阶层,他们对传统封建等级制度构成了内在的挑战。 第四部分:知识的重建与文化的面貌 中世纪的学术并非仅限于修道院的抄写室。我们将追踪博洛尼亚、巴黎、牛津等早期大学的建立过程,解析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的兴起。这不是对古典哲学的简单重复,而是试图在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框架内,为基督教教义构建严密逻辑体系的宏大尝试。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将作为理性与信仰交汇的巅峰之作被细致解读。 在世俗文化方面,宫廷骑士文学(如亚瑟王传奇)和游吟诗人的创作,展示了贵族阶层对于“骑士精神”——荣誉、忠诚、爱恋的理想化构建。同时,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作为“石头上的圣经”,以其高耸的尖顶和绚烂的彩绘玻璃,直观地表达了中世纪人对超越性存在的渴望和技术能力的飞跃。 第五部分:危机的时代与过渡的曙光 中世纪的末期充满了剧烈的动荡:黑死病的爆发如何彻底改变了劳动力结构和社会关系?百年战争如何加速了民族意识的初步形成,并促使君主制向中央集权的早期形态演进? 我们将考察教会面临的内部危机,如阿维尼翁之囚和西方大分裂,这些事件严重削弱了教皇的权威,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埋下了伏笔。最终,本书将在拜占庭帝国的陷落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中结束叙事,指出中世纪的秩序虽然在内部瓦解,但其在法律、行政管理和学术传承上的遗产,已然为即将到来的文艺复兴和早期现代欧洲的到来搭建了不可或缺的桥梁。 本书试图描绘一个充满矛盾、活力和深刻转型的欧洲世界,一个在战火、信仰和对理性探索中逐渐找到自身方向的时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一直很喜欢,沉静而富有力量。封面上那些古老庄重的字体,仿佛穿越时空,诉说着法学智慧的悠远流长。初拿到这本书,我就被它散发出的知识气息所吸引,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一本厚重的历史卷轴,里面记录着一个民族在法律思想领域所走过的辉煌历程。我一直对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和发展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德国法学,它以其严谨的逻辑、深邃的理性以及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在世界法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本书的名字,就如同为我揭开了一扇通往这座巍峨殿堂的神秘大门,让我对那些伟大的法学家及其不朽的著作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去领略那些曾经照亮德国乃至世界法学天空的智慧之光,去感受那些巨匠们是如何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法律体系。这本书,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法律的书,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启迪之旅,一次对人类理性精神的致敬。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就被一种宏大的叙事感所包裹。作者并非平铺直叙地罗列事实,而是仿佛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游,引领我穿梭于德国法学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仿佛能看到康德在深夜灯下沉思,他的理性主义哲学如何为后来的法学思潮奠定了基石;我仿佛能听到黑格尔在课堂上激昂陈词,他的辩证法思想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法律的演进。每一个法学家,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思想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跳动着智慧的火花。我尤其被那些关于法律概念形成过程的描绘所打动,作者细致地剖析了每一个重要概念的诞生背景、发展脉络及其在不同时代所扮演的角色。这让我明白,法律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在历史的土壤中,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实践中,孕育和生长出来的生命体。这种对法律深层结构的探索,远比单纯的知识记忆来得更有意义,它让我对法律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那些为之奋斗的法学家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评分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知识的“厚重感”。它不仅仅是在传递信息,更是在构建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作者在介绍每一位法学家及其代表作时,都会深入挖掘其思想的核心,并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进行解读。这种解读不是简单的传达,而是带有批判性的分析和深刻的洞察。我发现,这本书并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理论争鸣和学术争议,反而将它们呈现得十分清晰,让我能够理解不同学派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以及这些碰撞如何推动了法学理论的进步。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典法学著作的阐释,作者不仅解释了其主要观点,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它们在法学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法学研究。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知识的宝库,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发现新的、令人惊喜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启发性”与“系统性”的完美结合。作者不仅仅是介绍法学家的生平和著作,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些介绍,展现了法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进,又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法治”和“正义”等核心概念的探讨,他能够将抽象的哲学思考与具体的法律实践相结合,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更加立体和深刻的理解。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一位智慧的长者在对话,他引导我去思考法律的本质,去探究法律背后的价值追求。这本书并非易读的速成读物,它需要读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品味,去思考。然而,正是这种需要投入的特点,使得每一次的阅读都充满了收获,让我对德意志法学乃至整个法学领域,都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结构性”的学习体验。作者非常注重逻辑的连贯性和知识的层次感。当我阅读到某个章节时,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它与之前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如何为后续内容的展开铺平道路。例如,在介绍某个重要的法律原则时,作者会追溯其源头,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并阐述其在现代法律体系中的应用。这种“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叙述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掌握复杂庞大的法学知识体系,避免了碎片化阅读的弊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法学流派时所展现出的中立和客观,他既尊重每一位巨匠的独特贡献,也能够清晰地指出他们思想中的局限性。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仅让我信服,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评分

好~

评分

非常好的书,值得收藏

评分

很不错的书,送货快速,满意。

评分

评分

好书值得珍藏

评分

很好。很好。

评分

书的内容相当好,装帧很精美。

评分

内容真心不错,值得推荐

评分

书的内容相当好,装帧很精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