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经济学学科,是微观经济学深化和发展的结果,也是近些年来经济学最活跃、取得成果最丰厚的领域之一。它主要探讨经济发展中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作者简介
臧旭恒,男,1953年11月生,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教授,泰山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目录
总论
1 导论
1.1 产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1.2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 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一篇 基础理论
2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1 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
2.2 竞争性选择
2.3 垄断竞争理论
2.4 竞争市场均衡与资源再配置效益
2.5 本章小结
3 厂商理论
3.1 厂商的性质
3.2 交易费用与机会主义行为
3.3 厂商的内部组织与产权组织形式
3.4 本章小结
第二篇 产业组织
4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4.1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
4.2 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框架
4.3 芝加哥学派与“新”产业组织理论
4.4 新奥地利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4.5 新制度学派等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4.6 本章小结
5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5.1 集中度与集中度的度量
5.2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5.3 最小有效规模
5.4 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
5.5 规模、垄断、竞争与市场绩效
5.6 本章小结
6 进入退出壁垒
6.1 进入、进入壁垒及其影响
6.2 退出、退出壁垒及其影响
6.3 流动壁垒
6.4 进退无障碍理论与潜在竞争
6.5 沉淀成本及其对进入退出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企业行为
……
第三篇 产业结构
第四篇 政府管制与产业政策
精彩书摘
《产业经济学(第五版)》:
就是生产同类产品(严格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这些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就是产业组织的研究对象。所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是用来描述在某一特定市场或产业中经营的厂商所面临的环境。这种环境可以通过买者和卖者的数量和规模分布(市场集中度指标)、产品差异程度、厂商进入退出的壁垒、厂商一体化或多样化经营的程度、规模经济等来描述。
所谓行为是指厂商在市场上为谋取更多利润和更高的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或行动,即厂商做出决策的行为和如何实施决策的行为。厂商的市场行为主要集中于定价行为(独立定价或是与其他厂商串谋定价、限制性定价、掠夺性定价、驱除竞争对手定价)、广告和研究开发费用支出、产品质量以及如何遏制竞争对手(包括潜在竞争对手)的策略上。
产业组织经济学更关心的是运行的绩效问题。所谓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状态,即厂商的经营是否增加了社会的经济福利,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换句话说,厂商是否避免了生产要素的浪费,获得了生产上的效率?厂商是否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是否生严满足社会需要的数量、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价格与成本、价格与盈利水平之间关系的考察能够揭示厂商的绩效水平,如勒纳指数(=[价格一边际成本]/价格)、价格与成本的差额等可作为表示绩效的指标。
20世纪70年代以前,按照正统产业组织理论的逻辑,SCP分析范式假定在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市场运行绩效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因果关系,市场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简单的、单向的、静态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从而市场结构通过厂商行为影响经济运行的绩效,如图4-2所示。这种因果关系可以用来为政府制定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理论基础,正因为如此,SCP成为影响某一产业市场结构发展或阻止不利于公众利益的某种厂商行为和运行绩效的政策措施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础制定的产业组织政策强调的是控制市场结构,坚决反对垄断,禁止可能导向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如横向合并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SCP分析范式成为理论界和经济界批评讨论的热点。许多经济学家指出,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运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远不是如此简单和确定,而是非常错综复杂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否定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为完全理性的假设,认为二者的信息是不完备的,市场也不能自动实现均衡,开始非常注意与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更紧密地结合,采纳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使SCP单向静态的分析范式在转变为双向的、动态的分析范式时不仅能够更敏锐、更完善地反映现实,如图4-3所示。
……
前言/序言
产业经济学(第五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