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阮伯元氏,以為孔子贊《易》,始著《文言》,故文必以駢儷為主,而又牽引文、筆之分,以成其說。夫有韻為文,無韻為筆,則駢散諸體,皆是筆而非文。藉此證成,適足自陷。既以《文言》為文,則《序卦》《說卦》,又將何說?且文辭之用,各有所當。《彖》《象》諸篇,屬於占繇之體,則不得不為韻語;《係辭》《文言》,屬於述贊之體,則不得不為儷辭;《序卦》《說卦》,或屬目錄,或屬箋疏,則不得不為散錄。必以儷辭為文,何以《十翼》不能一緻?豈波瀾既盡,有所謝短乎?或舉《論語》“辭達”一言,以為文之與辭,劃然異職。然則《文言》稱文,《係辭》稱辭,體格未殊,而稱號有異,此又何也?董仲舒雲“《春鞦》文成數萬”,兼彼經傳,總稱為文,猶曰今文傢之麯說。太史《自序》亦雲“論次其文”,此固以史為文也。又曰:“漢興,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稍進。”此非駢偶之文,而未嘗不謂之文也。屈、宋、唐、景之作,既是韻文,亦多駢語。而《漢書·王褒傳》已有《楚辭》之目,王逸仍之。名曰“楚辭”,不曰“楚文”,則有韻與駢偶者,亦未嘗不謂之辭也。《漢書,賈誼傳》雲:“以屬文稱於郡中。”其文雲何?若雲賦也,則《惜誓》登於《楚辭》,文辭不彆矣;若雲奏記條議,則又彼之所謂辭也。《司馬相如傳》雲:“景帝不好辭賦。”《法言,吾子》篇雲:“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或問君子尚辭乎?曰君子事之為尚,事勝辭則伉,辭勝事則賦,事辭稱則經。”此可見韻文、駢體,皆可稱辭,無文、辭之彆也。且文辭之稱,若從其本以為分析,則辭為口說,文為文字。古者簡帛重煩,多取記臆,故或用韻文,或用駢語,為其音節諧熟,易於口記,不煩紀載也。戰國縱橫之士,抵掌擂唇,亦多疊句,是則駢偶之體,適可稱職。而史官方策,如《春鞦》《史記》《漢書》之屬,乃當稱為文耳。由是言之,文、辭之分,矛盾自陷,可謂大惑不解者矣。蓋自梁、李、韓、柳、獨孤、皇甫、呂、李、來、張之輩,競為散體,而自美其名曰古文辭,將使駢儷諸傢,不登文苑,此固持論偏頗,不為典要。今者務反其說,亦適成論甘忌辛之見,此亡是公之所笑也。
評分緊接在*炮菌後麵看的,讀到一半嚇得我趕緊看瞭一下譯者是誰,然後我現在覺得是我本身和鑽石傑瑞德過不去。心理學看多瞭來看人類學提到自毀信號簡直分分鍾可以打起來有沒有(沒有,隻有你這樣)。
評分在黃花岡烈士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講(一九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評分在浙江省教育會上的演說(一九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
評分中國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學問的發達(一九○七年至一九一○年講於日本)
評分在孫中山約請北京議員茶話會上之演講(一九一二年九月五日)
評分橋大學齣版社又齣版瞭由剋拉剋爵士主編的《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新編本仍為14捲,共約800萬字,論述自文藝復興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即自1493至1945年間共四百多年世界曆史。國彆史、地區史、專題史交錯論述,由英語國傢著名學者分彆執筆。新編本反映瞭他們最新研究成果,有許多新的材料,內容也更為充實,代錶瞭西方的較高學術水平,有較大的影響。
評分太炎先生全集的第二輯之一,推薦
評分在上海國民自治會上之演說(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