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红琰 蔡文姬

乱世红琰 蔡文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琚丝桐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女性
  • 三国
  • 诗歌
  • 才女
  • 乱世
  • 爱情
  • 传记
  • 蔡文姬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09455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458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蔡文姬一岁诵诗,四岁抚琴,爹娘身边的乖乖女,众人心中的女神童。她已有青梅竹马董祀郎,爹娘偏许配多病才子卫仲道。爹爹至交之儿羊公子,也对文姬心向往之……。新婚不久即守空房。慈父惨遭厄运命丧乱党。乱世之中,一代才女竟沦落羌胡蛮荒地。境遇坎坷身心俱伤,前途渺茫惶不可知。精明左贤王终于从“碎玻璃中拾到金刚钻”,用他那炽热的爱,去融化文姬那破碎冰冷之心。
  乱世英雄曹孟德,一生倾慕文姬。“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终以重金白璧将其赎回,成为其一生一世的蓝颜知己。舍弃骨肉返故乡,肝肠寸断文姬心……。文姬以其才华征服朝野君臣,也再次征服了情郎董祀的心。

作者简介

  琚丝桐,原名杨小昆。生于西南春城,长于青藏高原,落脚江淮大地。喜欢阅读的网虫一个,热爱生活的小资一枚。作品多以现代社会女性为主,贴近现实生活,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于虐心纠结中引导读者进入精彩故事。作者意图写出女性在婚恋和家庭中的种种遭遇,纠结与抗争,旨在唤醒女性自立自强,把握自己的命运,活出自己的精彩。
  2010年开始创作,在红袖添香、新浪读书等数家文学网站发表长篇小说多篇。

目录

卷一 蔡家骄女初长成
001章 横空出世
002章 聪慧小女
003章 家门厄运
004章 神童初现
005章 迫入江南
006章 见识清官
007章 才华始显
008章 窘迫生计
009章 对话曹操
010章 学堂开业
011章 夜半断弦
012章 曹娥碑与焦尾琴
013章 织布绣花
014章 董祀来了
015章 童真野趣
016章 《女训》教诲

卷二 情窦初开意难平
017章 蔡珪婚事
018章 县令儿子
019章 羊衜的婚讯
020章 蔡珪拒嫁
021章 情窦初开
022章 抚琴对弈
023章 生病时光
024章 及笄典礼
025章 络绎求亲
026章 蔡琰生日
027章 蔡珪与羊衜
028章 卫家求婚
029章 离家出走
030章 曹某驾到
031章 聚会蔡家
032章 蔡琰大婚

卷三 祸不单行厄运至
033章 洞房花烛
034章 堂前拜舅姑
035章 回门之日
036章 蔡琰织布
037章 恩爱夫妻
038章 婆媳对峙
039章 仲道好主意
040章 春节团聚
041章 仲道染疾
042章 继母典范
043章 求子之道
044章 仲道之死
045章 婆家娘家
046章 最后团圆
047章 孟德来访
048章 董祀的新承诺
049章 噩耗传来
050章 丧礼与归宿
051章 曹公的倾慕

卷四 疾风千里向天涯
052章 匈奴劫杀
053章 北上之途
054章 初到匈奴
055章 行赏分配
056章 初见左贤王
057章 王爷的“初夜”
058章 你是我的奴隶
059章 欲将心事付瑶琴
060章 “失身”之日
061章 王爷求婚
062章 盛大婚礼
063章 初见阏氏
064章 虐待与宠爱
065章 愤怒与欣喜
066章 暧昧呼延
067章 罚你做朋友
068章 稀世珍宝
069章 庆典和表演
070章 企图堕胎
071章 不死的生命
072章 小生命诞生
073章 混血宝宝
074章 中毒之后
075章 难忘好时光
076章 红杏出墙?
077章 挡不住的诱惑
078章 左贤王暴怒
079章 孤苦琰妃
080章 喜讯传来
081章 肝肠寸断
082章 十八相送
083章 悲忆与重逢

卷五 红颜千古传美名
084章 再会曹丞相
085章 敞开心扉
086章 何以解忧
087章 因为懂得
088章 曹公名望
089章 所以慈悲
090章 知己难求
091章 铜雀诗会
092章 十五年后重相逢
093章 隆重婚礼
094章 死罪之后
095章 文姬救夫
096章 魂归蓝田

精彩书摘

  《乱世红琰 蔡文姬》:
  001章 横空出世
  公元177年。东汉陈留郡圉县城。
  盛夏,明媚日子,阳光透过纸糊的窗棂,懒洋洋地照进这所蔡家大宅。清晨,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这一天不冷不热,最是宜人。
  “快看,那里有一只喜鹊!”丫鬟翠翠指着院子里的一棵老槐树,高兴地对另一个丫鬟小莲说。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中国文坛第一才女蔡琰,字文姬,就要在今天出世了。
  蔡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蔡文姬的爷爷蔡棱,原先当过圉县县令,就是如今的县长。蔡棱的弟弟蔡质,即蔡文姬的叔爷爷,曾官至都城卫尉,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军区司令员。
  蔡琰的父亲蔡邕,号伯喈,更因精通经史、天文、音律、书法等等,在都城洛阳名重一时,被视为当时文坛领袖。后世尊称他为文学家、音律家、书法家,按照现如今的说法,就是个文科和理科统统精通的全才,做中科院院长和社科院院长绰绰有余。而且,他还担任着都城太学里的教师,相当于现今北大清华的著名教授。所以他不仅名传四海,还桃李满天下哩。
  蔡邕亲笔书写的书法作品被刻成著名的“禧平石经”石碑,矗立于当时的太学,即全国最高学府门前。他是汉代著名书法家之一,比后来的王羲之等早了一百多年。
  那时的书法,不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还是一门实用技法。因他的书法被誉为当时全国第一,因此各地前来临摹抄写之人众多,每天都有上千辆马车停在太学门前,把街道路口堵得水泄不通。
  由此可见,蔡邕在当时多么大名鼎鼎,蔡家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蔡家将要添丁进口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鸟儿,在这个县城以及方圆数十里,早已是街谈巷议人人皆知的大事。
  蔡家请来的自然是当地最好的产婆,她和蔡家的丫鬟们不时地在卧室内出出进进,人人脸色焦急步伐匆匆。
  专程从都城洛阳赶回家的蔡邕,已经焦急地等候在堂屋多时了。家中女性亲朋也多有守候者。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蔡邕,虽满腹学问一身技艺,门下学生济济一堂,可无奈家族人丁不旺。他与夫人赵五娘结婚二十余载,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感情甚佳,但膝下一直没有子嗣。为此,五娘到处求医问药,求神拜佛,甚至吃斋行善,可肚子还是没有一点动静。
  之前,五娘曾多次愧疚地对蔡邕说:“夫君呀,妾身不能为夫诞下一男半女,延误了夫君的后人继承。不如夫君另娶,以继后嗣。妾身绝无怨言。”
  那个年代,有钱人家娶三妻四妾是很平常的。
  可是,这位才华横溢的蔡邕,却对孔圣人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圣言不当回事。他对妻子一往情深,十分通情达理。他说:“夫人不必为此多虑。有儿有女固然更好,无儿无女也没有什么。我们虽然无后,但我夫妻二人性格如此合得来,恩恩爱爱多么幸福。这是老天爷造化,是神明所给予的。我已经很满意了。”
  ……
乱世烽烟中的侠骨柔情:《绝世双骄》 引子: 北宋末年,天下三分,烽烟四起。这是一个英雄辈出,也民不聊生的时代。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命运如同风中的烛火,摇曳不定,却又闪烁着不屈的光芒。本书将聚焦于一对自幼失散的孪生兄弟,他们在不同的命运轨迹中成长,最终因缘际会,不得不面对彼此,以及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第一卷:双生子的离散与初露锋芒 故事的开端,是南唐故臣之后,沈靖南与沈靖北这对孪生兄弟的悲惨童年。他们的父亲曾是抗金名将,却遭奸臣陷害,满门抄斩。年仅五岁的兄弟俩,在忠仆的舍命相救下,被分往天南地北。 沈靖南被带往江湖隐世门派“玄机阁”。玄机阁地处蜀中绝境,以培养顶尖的暗杀与情报高手闻名。靖南自幼便展现出惊人的武学天赋,他性格沉稳内敛,行事狠辣果决,深得阁主真传。他的武功路数,侧重于奇门遁甲与无声杀招,人称“夜影”。在玄机阁的残酷训练中,他失去了童年的天真,心中只余下一个模糊的念头——查清父案,复仇雪恨。他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兄弟。 另一边,沈靖北被京城一户富商收养,改名顾清风。顾家家道殷实,清风自小锦衣玉食,受尽宠爱。他为人温和正直,饱读诗书,尤其精通兵法韬略。虽然没有经过江湖的血腥洗礼,但他靠着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智慧,在京城商界和士林中崭露头角。他渴望建功立业,却因出身商贾,屡遭世家大族的轻视。他的人生轨迹,似乎正朝着光明的仕途发展。 转折:初涉江湖与命运的交织 太平盛世的假象在靖南十八岁时被打破。玄机阁接到一桩极其隐秘的任务——刺杀一位手握重兵,意图谋反的藩王。靖南孤身潜入藩王府,却意外发现,藩王的谋反计划,竟与当年陷害他父亲的朝中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靖南与一群反抗军的志士相遇。其中,他结识了身怀绝技的侠女柳如烟。柳如烟是“天地盟”的少盟主,天地盟是江湖上维护正义,反抗暴政的强大组织。如烟的英气与正直,如同寒冬中的一束火光,照亮了靖南冰冷的心房。两人在并肩作战中,逐渐产生了超越生死的感情。 与此同时,顾清风(靖北)因其出色的管理才能和对时局的精准判断,被当朝天子赏识,提拔为户部侍郎。他开始直接参与到朝廷的财政与军需调配中。然而,他很快发现朝堂之上,腐败不堪,奸佞当道。他试图力挽狂澜,却处处受制于人,深陷权谋斗争的泥潭。 第二卷:身份的迷雾与江湖的对决 命运的齿轮开始加速转动。靖南在一次追查线索时,意外截获了一份关于“故吏沈家灭门案”的密报,密报的送达人,竟然是户部侍郎顾清风。 靖南起初怀疑顾清风就是当年陷害父亲的同谋,他带着满腔的怒火和猜忌,追踪顾清风的行踪。他利用玄机阁的手段,巧妙地潜入了顾清风的生活圈。 顾清风正准备迎娶当朝宰相之女,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婚礼前夕,靖南终于找到了机会,以“夜影”的身份,与顾清风正面交锋。 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发生在京郊的一处废弃古寺。剑光闪烁,内力激荡。靖南招招致命,顾清风虽然武功远逊于他,却凭借着过人的冷静和对局势的判断,勉强周旋。在交手中的瞬间,两人无意间流露出的某种相似的神态,让双方都感到了强烈的违和感。 当靖南的剑尖抵住清风的咽喉时,柳如烟带着天地盟的人及时赶到,阻止了这场宿命的厮杀。柳如烟认出了靖南的武功路数,也认出了顾清风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不同于江湖厮杀的儒雅气息。 在柳如烟的追问和双方对峙中,真相如同冰雪般消融。当年,是忠仆带着幼小的靖北逃离,为了让孩子能活下去,不得不将其送入富户。而靖南,则在阴影中成长为复仇的利刃。 第三卷:兄弟同心,共赴国难 身份的揭开,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冲击。靖南的仇恨,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口,但他又如何能对自己的孪生兄弟痛下杀手?顾清风也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他一直敬畏的朝堂,竟然建立在血腥的阴谋之上。 兄弟俩决定暂时放下个人恩怨,联手对抗更大的敌人——以宰相为首的“暗影会”,一个渗透了朝野内外,企图颠覆国家的秘密组织。 靖南利用玄机阁的资源和情报网络,负责暗中破坏暗影会的行动;顾清风则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地位,配合天地盟和忠良之士,从内部瓦解其势力。 本书的高潮部分,是一场发生在边关与朝堂的“双线作战”。边关战事吃紧,靖南孤身犯险,以一己之力,瓦解了敌国与暗影会勾结的阴谋,赢得了边境的喘息之机。与此同时,京城内,顾清风在关键时刻揭露了宰相的叛国罪证,平定了朝堂的动乱。 尾声:乱世中的希望 最终,奸佞伏法,国家重归正轨。然而,战乱的创伤难以磨灭。 沈靖南选择了回归江湖,他与柳如烟一起,继续在暗处守护这片土地,用自己的方式弥补乱世带来的罪孽。 沈靖北(顾清风)则选择了留在朝堂,他不再是那个天真的书生,而是成为了一代名臣,辅佐新君,力求在制度上根除腐败的土壤。 两兄弟相视而笑,他们的命运虽然曲折,却最终殊途同归,用各自的方式,为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带来了一丝久违的和平曙光。他们的故事,是乱世之中,关于责任、亲情与救赎的赞歌。

用户评价

评分

刚翻开“乱世红琰”,就有一种被卷入历史洪流的感觉。这不是那种让你轻松愉悦地消磨时光的书,它有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尤其对蔡文姬这个人物的塑造印象深刻。以往读到的关于她的记载,大多停留在“才女”的标签上,但在这部作品里,她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灵魂。她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坚韧也有脆弱。作者巧妙地将她的个人命运与宏大的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弱女子如何在乱世中挣扎求生,如何用她的音乐和才情,在绝望中寻找希望。那种身世飘零,家国破碎的痛苦,那种被命运裹挟,身不由己的无奈,都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直击人心。我仿佛看到了她身骑瘦马,风餐露宿,却依然怀揣着对故土的深情;也看到了她身处异邦,忍辱负重,却从未放弃对中原文化的传承。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评分

“乱世红琰 蔡文姬”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厚重的历史沧桑感。作者的文字功底十分深厚,能够将那个遥远的年代,那种动荡不安的氛围,描绘得淋漓尽致。我仿佛能闻到硝烟的味道,听到战马的嘶鸣,感受到士兵的血性,以及普通百姓在战乱中的颠沛流离。而蔡文姬,就像这乱世中的一抹红色,她的存在,为那个残酷的时代增添了几分柔情与坚韧。我惊叹于作者对她人生轨迹的细致还原,从家道中落,到被掳北迁,再到最终归汉,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戏剧性与悲剧性。但作者并没有将她塑造成一个被动的受害者,而是展现了她在逆境中,如何运用她的才华和智慧,去适应环境,去保护自己,去维系那份对文化和家园的眷恋。她的胡笳十八拍,不仅仅是音乐,更是她对民族情感的复杂抒发,是她身处异域,却从未忘记自己根在哪里的呐喊。这本书让我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下女性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读到停不下来的佳作。“乱世红琰”这个书名,就已经足够吸引人,它仿佛预示着一段关于坚韧与希望的故事。作者通过蔡文姬这一历史人物,为我们展现了乱世之下,个体生命的渺小与伟大。我尤其欣赏作者的叙事方式,他没有选择枯燥的流水账式描写,而是将历史事件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波澜。蔡文姬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立体而丰满。我看到了她作为一名才女的细腻敏感,也看到了她在困境中爆发出的强大生命力。那种在战火纷飞中,依然保持对音乐和诗歌的热爱,那种在异族文化的冲击下,依然坚守自己民族文化的情怀,都让我由衷地敬佩。这本书让我不仅仅是了解了蔡文姬的故事,更是对那个时代,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挣扎的生命,有了更深的同情与思考。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既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又不失细腻的人物刻画。我一直对三国时期女性的命运感到好奇,而“乱世红琰”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好奇心。“红琰”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红色的、炽热的、却又在乱世中显得格外珍贵的意味,用在书名上,与蔡文姬这个人物的命运完美契合。作者没有回避历史的残酷,相反,他直面了那个时代女性所承受的苦难与不公。蔡文姬的每一次迁徙,每一次离别,都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她身上却始终闪烁着一种不屈的光芒。她的琴声,不仅仅是悦耳的旋律,更是她内心深处情感的宣泄,是对家国的思念,是对命运的抗争。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她心理活动的描写,那种在极端困境下的挣扎、迷茫,以及最终找到内心力量的过程,都写得极为生动。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看见了一个鲜活的蔡文姬,她不再是历史书里模糊的剪影,而是我心中一位饱经风霜却依然高洁独立的女性形象。

评分

这是一部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作品。初读“乱世红琰”,我便被那股浓烈的历史气息所吸引。作者笔下的三国,不再是冰冷的史书陈述,而是鲜活的生命在时代洪流中挣扎、闪耀。那位传说中的奇女子蔡文姬,在我的脑海中渐渐勾勒出她惊心动魄的一生。作者没有将她塑造成一个仅仅只会弹琴吟诗的柔弱女子,而是赋予了她在那乱世中生存的智慧与勇气。她的每一次弹奏,每一次吟唱,都仿佛是乱世中的一抹红,炽烈而顽强。我仿佛能听见胡笳十八拍的回响,感受到她身处异域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回中原后的复杂心境。作者对历史细节的考究令人赞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那个时代的深切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作者能够将这些历史碎片串联起来,编织成一个充满人性光辉与悲怆的故事。读罢掩卷,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自己也曾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与文姬一同经历那撕心裂肺的别离和刻骨铭心的牵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