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环画经典故事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连环画库(收藏版 套装共33册)

中国连环画经典故事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连环画库(收藏版 套装共3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连环画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连环画
  • 历史
  • 战争
  • 二战
  • 中国连环画
  • 经典
  • 收藏
  • 故事
  • 历史故事
  • 漫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连环画出版社
ISBN:978750563025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8391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连环画经典故事系列
开本:50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58
套装数量:3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世纪40年代前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曾达到最为激烈的程度。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大侵略战争;同时,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和遭受战祸的国家,加速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对法西斯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最后,终于战胜了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帝国,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连环画经典故事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连环画库(收藏版 套装共33册)》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再现了二次大战时风云激荡的历史。

目录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奏
2 卢沟事变
3 淞沪会战
4 首战平型关
5 血战台儿庄
6 敌后运动战——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
7 百团大战
8 希特勒闪击波兰——“白色方案”行动
9 德国进攻苏联
10 莫斯科战役
11 列宁格勒保卫战
1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3 德国侵略北欧
14 德意占领巴尔干
15 阿拉曼之战
16 盟军登陆北非
17 敦刻尔克盟军大撤退
18 巴黎的陷落——希特勒横扫西欧
19 盟军登陆西西里
20 诺曼底登陆
21 易北河会师
22 攻克柏林
23 日本占领马来西亚
24 日本侵占菲律宾
25 缅甸及英帕尔战役
26 莱特湾大海战
27 日本偷袭珍珠港
28 中途岛海战
29 瓜岛争夺战
30 塞班岛战役
31 盟军进攻冲绳岛
32 盟军轰炸日本
33 轴心帝国的覆灭

前言/序言


历史的洪流与个人的抉择:一部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史诗 本书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大型历史画册系列的精选珍藏版,共计二十五册,旨在以宏大叙事与细腻笔触相结合的方式,全景式展现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在内忧外患中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艰辛历程。本书并非聚焦于单一历史时段或特定战事,而是横跨晚清的衰落、辛亥革命的曙光、北伐战争的整合、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直至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的绘制,力求勾勒出一条清晰、曲折而又充满希望的民族复兴主线。 第一部分:旧制度的崩塌与新思潮的涌动(第1册至第6册) 本系列开篇聚焦于晚清末年的社会图景与思想变革。我们首先深入探究“天朝上国”迷梦的破灭,从鸦片战争的炮火到甲午海战的惨败,展现了传统体制面对工业化世界的全面溃败。笔墨着重于记录当时的社会矛盾——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与列强环伺下的民族危机感如何日益加深。 随后的几册,则将叙事焦点转向了知识分子与先行者们对救亡图存的探索。从洋务运动的“器物”之争,到戊戌变法的短暂尝试,再到义和团运动的复杂性与局限性,画册细致描摹了不同阶层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的反应。重点呈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如何孕育、组织和发展,以及辛亥革命爆发时,旧帝国体系如何如多米诺骨牌般迅速倾覆,为建立一个全新的共和政体奠定了初步基础。这部分内容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比了紫禁城内的暮气与街头巷尾对共和自由的憧憬。 第二部分:分裂、抗争与艰难的统一(第7册至第13册)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并未能立即迎来和平与统一。本系列的中段,着力描绘了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及其对国家统一进程的阻碍。画册通过大量对各地风土人情的描绘,表现了普通民众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困苦,以及对稳定秩序的强烈渴望。 在内部分裂的同时,中华民族面临着更严峻的外部挑战。第10至第12册,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与国民革命的交织。画册精妙地再现了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高举科学与民主旗帜的激情场景,以及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此阶段,对革命力量的组织与路线选择进行了客观梳理,展现了国共两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合作与分歧,为后续的决定性冲突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浴血的抗战与民族的觉醒(第14册至第18册) 抗日战争是贯穿本系列最为核心与壮丽的篇章之一。本书打破了以往仅关注正面战场的传统视角,力求立体地展现全民族抗战的图景。 第14册开始,集中描绘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局部抗战,以及“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悲壮。随后,卢沟桥事变的爆发被处理为民族觉醒的转折点。画册细致刻画了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上的战略部署与血肉相搏,同时,也饱含深情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如何有效地牵制和消耗了侵略者有生力量的细节。这里,视觉语言大量运用了象征性的光影对比,以突出在绝境中闪耀的民族气节,如台儿庄大捷的转折、长沙会战的坚守,以及根据地人民支持前线的感人场景。 本部分特别设立了“民间记忆”专题,收录了大量关于普通民众在战争时期,如何保护文物、秘密联络、以及抵制日货等非军事斗争的生动瞬间,力求还原一个有血有肉、全民参与的抗战史。 第四部分:新纪元的开创与国家重建(第19册至第25册) 抗战胜利后,国家并未迎来期待已久的和平。本系列紧接着描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角逐与人民解放战争的爆发。画册的叙事基调在此处转为紧张而富有逻辑性,通过对重大战役的策略分析与对民心向背的深入剖析,展现了解放战争的必然趋势。重点刻画了三大战役的战略构思与执行过程,以及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对旧政权瓦解的关键作用。 最后几册,将镜头推向新中国的诞生及其初期的建设。开国大典的庄严与喜悦被赋予了史诗般的色彩。随后,画册并未止步于政治宣告,而是深入描绘了土地改革运动如何深刻改变了亿万农民的命运,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形象与国际主义精神。 全书的收尾部分,则聚焦于新中国的初步工业化尝试、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通过对早期水利工程、工业基地的建设描绘,表达了中华民族在历经百年屈辱后,终于能够自主决定自己命运的自豪感与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本书的艺术风格力求典雅而不失力量,既有写实主义的精确描摹,又不乏浪漫主义的象征性表达,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刻且富有感染力的民族复兴的视觉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让人惊叹,每一册的纸张都厚实有质感,色彩还原度极高,那种老式的油墨味道,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小时候翻阅连环画的年代。尤其是那些历史场景的描绘,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人物的表情、战争机器的纹理,都栩栩如生。收藏版果然名不虚传,锁线装订的设计也保证了书籍的耐用性,可以经得起反复摩挲。作为连环画爱好者,这种兼具艺术价值和历史记录意义的出品,绝对是书柜里不可或缺的重磅藏品。光是抚摸着这厚重的书脊,翻开扉页,就能感受到编辑团队对这份文化遗产的敬畏与用心。那份对经典连环画艺术的坚持,在如今这个数字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故事的载体,更是一件可以触摸、可以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

我之前一直对二战那段历史抱着一种教科书式的理解,枯燥的年代、复杂的政治局势,总觉得难以真正“走进”那个时代。但当我开始阅读这套画册时,那种沉浸感是文字完全无法比拟的。通过画家的笔触,我看到了普通士兵在前线的挣扎与恐惧,看到了城市被轰炸后的残垣断壁,甚至连指挥官们运筹帷幄时的那种焦虑,都通过夸张而精准的肢体语言传达了出来。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战役的描绘,比如诺曼底登陆或者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那些密集的画面叙事,比任何长篇小说都要震撼人心,它用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这套书更像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影像志,每一个分镜都充满了戏剧张力。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用连环画这种形式来叙述宏大的二战史有些疑虑,担心它是否会过于简化或煽情,从而牺牲了历史的厚重感。然而,阅毕数册后,我的顾虑完全消散了。这套作品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老练,它懂得在关键时刻收紧画面,留白给读者思考,又在冲突爆发点时,用爆炸性的构图将情绪推向高潮。更值得称赞的是,它似乎努力平衡了不同阵营的叙事视角,虽然是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创作的,但在描绘战场上的个体命运时,展现出了一种超越国界的人文关怀。这套丛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成功地将严肃的历史研究,转化成了一种大众易于接受、充满艺术感染力的视觉文学形式。

评分

对我这种七零后来说,这套书的情感价值远超其阅读价值。它唤醒了我童年时期对连环画最纯粹的热爱。那时候,周末守着小人书店,为了借阅一本新出的连环画能兴奋好几天。这套“收藏版”的出现,让我仿佛重新找回了那种被故事牵引、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的童真状态。而且,这套书的编选非常精到,涵盖了从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到最终审判的完整脉络,即便是配的文字说明,也都是简洁有力,不拖泥带水,完全服务于画面叙事。这种怀旧与经典重温的体验,是新出版的任何精装书都无法替代的,它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故事有了更深一层的情感链接。

评分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连环画库”定位非常精准。它不是那种追求晦涩难懂的“艺术品”,而是真正服务于“讲故事”这一核心目的。画风的多样性也是一个亮点,不同的画家贡献了他们最擅长的笔触来描绘不同的战场和人物群体,这使得整个系列读起来绝不单调乏味。比如,描绘太平洋战场时运用的那种写实到近乎残酷的线条,与描绘欧洲空战时那种充满动感的、近乎漫画式的夸张对比,形成了强烈的阅读层次感。总而言之,这是一套结构完整、制作精良,且极具史诗感的视觉历史读物,无论是想学习历史,还是单纯想欣赏优秀的插画艺术,它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评分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汉族。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双方的歌海水倒灌

评分

张杰2015年全新专辑《拾》(京东专卖)(CD+精装写真画册+海报)

评分

张杰2015年全新专辑《拾》(京东专卖)(CD+精装写真画册+海报)

评分

看着不错,等儿子大点再一起看吧,买了很多书

评分

太经典了

评分

不错呀,挺好的,很喜欢呀,哈哈

评分

绘画各有千秋 值得收藏

评分

二战画史,选题不错,冲着选题购买,但绘画一般。虽名为收藏版,但无收藏证!

评分

很不错。包装完美。盒子没坏。比福尔摩斯那天强太多了。这个好歹没糊弄。是老画家画的。部分一俩本糊弄(线条乱画,画面模糊。)而福尔摩斯那部基本属于全糊弄,没一点美感。建议连社不要把书全弄成蓝色封皮,这个所有套装书都是蓝色封皮的设计很垃圾,策划很脑残。编辑该下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