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在当下物欲横流、社会风气堪忧的今日,难得有那么一群德高望众的老文化艺术家,他们不求名不求利,在经历了坎坷曲折的近百年之际,在耄耋之年仍然勤奋耕耘,乐观向上,他们所展示出的是阳光、热烈,淡定、从容,质朴、童真,宽容、无我的个性和品格。这样一本书的出版,既是对这些年逾九旬的老文化艺术家的致敬,也是对上海宝贵的文化财富的抢救,更是对他们所秉持的一种精神的提倡,给社会提供的无疑是一种正能量。
“克勒”一词来自英语“colour”的音译,是个上海人都明白的切口。在今天,克勒门的组织者们倾向于把它解读成一种中西精英文化碰撞出的都会文化。它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对美和优雅的追求适应于现代都市的发展规律;它是一种城市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敢为天下先和海纳百川的现代文明胸怀。上海这座城市及海派文化的气质正与之契合。
海派文化的核心是城市文明,中国的城市文化起源于上海。海派文化是作家茅盾笔下的《子夜》中散发出大都市的“光、热、能”,是“那南风吹来清香”的《夜来香》,是表达上海宽阔的城市胸怀,而不仅仅是小情小调。有租界、有移民,有吴越本土文化,如此交织出的对精致、优雅、时尚的追求,至今仍然令人惊艳。
“克勒门文化沙龙”正是在这样的城市文化背景下诞生。这是海上文化艺术名家自发组织的沙龙雅集,参与者包括音乐家、作家、诗人、电影人、画家、戏剧家、摄影家、收藏家、配音演员、学者等来自文化各界的精英,以海派文化为核心,每月一次定期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进行主题聚会。不同领域的文化人、艺术家之间有契合、有澎湃、有交流、有共鸣,每期围绕一个话题,探讨交流海派文化,分享高尚雅致的生活方式,形成有情趣有意义的艺术交流,以期从各个层面回望百年海派文化的发展脉络。陈钢先生说:“老克勒已经慢慢过去了,但是这种对生活品质、文化雅趣不断追求的精神应该传承下去。”诚为克勒门之宗旨。
内容简介
马革顺(指挥学教育家)、徐中玉(语文教育学家)、周小燕(声乐教育家)、高式熊(篆刻家)、秦怡(表演艺术家)、曹鹏(指挥家)、贺友直(连环画家),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声振四方,他们是上海乃至全国在世的“国宝级”文化艺术大师,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是时代的楷模。他们虽然都年逾九十,步履不再矫健,皮肤不再光洁,思维却仍旧敏捷,充满青春活力,仍然在勤奋工作。本书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了这七位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大师的风采,不仅让读者能够观赏到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人物肖像,更希望能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文字部分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林秉亮的摄影师手札和雕塑艺术家梁绍基对摄影作品的短评。
作者简介
林秉亮,1952年8月出生于上海,知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从2011年开始,他先后为马革顺、徐中玉、周小燕、高式熊、秦怡、曹鹏、贺友直等上海七位“90后”文化艺术大师拍摄写真,受到这些艺术大师的高度肯定。
精彩书评
★‘写’90后的窈窕淑女的‘真’很容易,俯拾皆是。可是写‘90后’老艺术家的“真”可就难上加难了!他们的“真”是脸上显露出来条条皺纹,更是一种返老回童的“本真”。可是,那条条皺纹不就是叠加而成的历史年轮、而脱俗后的本真则更像是一个初生婴儿坦露着的洁白无邪的胸脯吗?看!指挥家曹鹏那张“被撕碎”的脸、歌唱家周小燕张开双臂的手和“明星中的明星”秦怡那依然美丽的微笑…看!现今被誉为“合唱泰斗”的马革顺挂在壁柜上的那一排帽子的特写镜头,正在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讲述着百年沧桑,讲述着他曾被戴上各种帽子的荒谬年代,但他却依然坦然自若,笑面人生。林秉亮笔下的“真”是一种写意,更是一种传神!至于用什么镜头、什么光圏、什么技巧,都已经是退居其后了。摄影大师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结局是唯—公平的评判标准,为了得到期望的结果,是允许选择任何技术手段的。”
——陈钢 目录
雪花——马革顺
白上白——徐中玉
莺歌——周小燕
风骨——高式熊
美丽的档案——秦怡
“公牛”——曹鹏
“老茄”——贺友直
精彩书摘
摄影师手札:意外的收获
林秉亮
2011年6月的一天上午,我应邀前往周小燕先生家中为她们师生拍摄合影。一进门,就被她家中浓重的艺术氛围深深吸引住了。一到周先生讲课时,我又被这位艺术大师不知疲倦、甘为人梯的教学精神深深感染了,情不自禁从摄影包中取出相机。那天是阴天,光线较暗,但室内自然逆光下的周先生,轮廓鲜明而又生动,她的神情随着学生的歌声时而深沉时而激扬,她那饱含激情的手势传神而丰富,瞬间发生的变化真是妙不可言,激起了我不可抑制的创作冲动。
摄影是靠光来做文章,逆光拍摄又是我偏爱的拍摄手法,但要拍摄好一幅逆光下动态的摄影作品对拍摄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包括相机镜头的选用,相机的光圈、速度,相机的iso及后期制作中软件的选用,都需要深思熟虑。其次在画面构成中,我会尽量寻找角度使光在画面中占的比例不要太大,往往光的比例越小越金贵,少许的光更能突出重点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在摄影用光的方法上,有一条经验叫“惜光如金”,十分精辟。
不经意间“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有点儿干扰了教学氛围,周先生轻声对我
说:“差不多了,不要再拍了。”但一发现令人激动的画面,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按动了快门。
照片出来后我非常兴奋,周先生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精彩瞬间被我较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当我把这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周先生眼前时,她非常激动地说:“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还没有被拍过这么生动的场面照片,以前我的丈夫张骏祥就喜欢用这种光线给我拍照,你拍的每幅照片都像件艺术品,不做画册,不搞展览可惜了。”事后周先生还打电话给我朋友说:“我应该怎么报答林先生。”听了这些话,我有点儿受宠若惊了。以后几次碰到周先生,她都会风趣地对人说:“林先生给我拍照,我叫他不要拍了,他还是咔嚓咔嚓把我的怪样子全拍下来了。”
原本是拍摄合影照,却变成了难忘的摄影创作,还成了周先生家中的常客,真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收获,萌生了我拍摄上海文化艺术界大师并举办摄影展览的念想。
摄影作品评点
莺之歌影之声
梁绍基
莺歌在神奇的童话国度里回荡,那歌声掠过天涯海角、暴雪冬阳、塞纳河、印度洋、峨嵋山、长城、浦江……迸发出巨大的弹性韧度和穿透力,“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直冲霄汉,化为天籁,并向大地投下浪漫音旅的影迹。
她便是饮誉中外,被冠为“中国之莺”的著名的女歌唱家、中国声乐教育大师、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周小燕先生。
当林秉亮终于领悟声与影的因缘内蕴时,便自然选择了富有弹性节奏,连续展开的图式和长方型的画面,来表现对长方型的滚动的琴键奏鸣的遐想。与此同时,林秉亮专注于九旬高龄的音乐家晚年日日厮守、毫不怠慢、一丝不苟、坚持教学的课堂——家中琴座前一隅去观照,他舍去课堂上学生身影,而全力去抓拍老人弹性的身姿表情,那瘦劲而激昂挥拍的双臂和快乐地在键盘上舞步的双手,以及岁月沧桑在其额宇面颊谱写的咏叹调颤抖的线条。显而易见,这恰当的摄影视角,不仅排除了室内摄影中难以驾驭的混合光带来的困扰,而且使画面形象更洗练集中,影调更质朴了,声影交融,化为视听的和声。
……
前言/序言
克勒门文丛 冬天的童话·“90后”艺术大师写真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