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 编,邢锡范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77888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32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7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剑桥大学这所世界级名校,曾经造就了60多位诺贝尔获奖者、三位英国首相,培养出了难以枚举的世界政要和名人。
  而《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正是出自这所学府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在剑桥任教其间主编的仅有一部教育论文集。全书汇集了当时的11位英国教育界泰斗、各大学校长及院长的作品,就教育的改革目标、推理能力的培养、公民素质教育、文学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体育、为实际生活的准备等诸多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论文作品。文章观点鲜明,有大量的案例和操作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好的启迪和示范作用。
  一百年前的英国,刚刚结束一战,经济正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当时的效率低下、人们的意志消沉、言行虚伪、对知识不尊重,教育理想变得庸俗化、物质化等等问题的出现,都迫切要求人们重新关注教育,为教育的发展献言献策。今天的我们,同样也受此困惑。
  正如作者在序言所说,通过出版一本论文集,来阐述教育的原则和潜在的目标,我们一直都有这样一种想法: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并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非常有必要征询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的意见,同时听听他们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目的等多个问题上的见解。
  这所以出版《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就是让读者能从本森先生的书里了解那个时代英国传统精英贵族教育的一些理念,从而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思考:中国的教育该向哪里去?教育改革正当时,你我都应该是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下一代负责,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政府和立法者,都应该有一种危机意识,抱有一种学习态度,这就是教育的希望所在。

内容简介

  《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是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在剑桥任教其间主编的仅有一部教育论文集。全书汇集了当时的11位英国教育界泰斗、各大学校长及院长的作品,就教育的改革目标、推理能力的培养、公民素质教育、文学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体育、为实际生活的准备等诸多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论文作品。文章观点鲜明,有大量的案例和操作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好的启迪和示范作用。

作者简介

  亚瑟·克里斯多夫·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 英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舅舅是著名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的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的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本森仍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并在1885~1903年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间,他担任莫德林学院院长。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人生最后的20年间,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下了世上最长的400万字的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代表作有:《障山及其他故事》(The Hillof Troubleand Other Stories)、《日落岛》(The Isles of Sunset)、《曙光中的少年》(The Childof the Dawn)、《吟游诗人保罗及其他故事》(Paul the Minstreland Other Stories)、《仰望星空》(At Large)、《自由之旅》(ESCAPE AND OTHER ESSAYS)《大学之窗》(From aCollege Window)、《圣坛之火》(THEALTAR FIRE)《无所畏惧》(WhereNoFearWas)、《为师之道》(THESCHOOLMASTER)、《静水之旁》(BesideStillWaters)等。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序言
导言
第一章 教育改革的目标
第二章 论推理能力的训练
第三章 论想象力的训练
第四章 论学校里的宗教教育
第五章 论公民素质培养
第六章 论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
第七章 论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
第八章 论体育
第九章 论课余时间的利用
第十章 论实际生活的准备
第十一章 论教师职业

精彩书摘

  《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
  处在这样一个令人焦虑不安的时代,不满的情绪在滋长,如果这种情绪让人们相信:伟大而又广泛的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是必需的,那就会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即人民和国家很有可能仓促地采取行动,在短时间内匆忙制定出一些看上去大有希望的新计划。之所以会这么做,就是因为这些计划都是全新的,能够作为一种应急手段或权宜之计,人们看重它表面的实用性,因此抓着它不放,但却忘了一点:所有切实可行的计划都应该建立在普遍性理论的基础上。
  我衷心地希望,大家能够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一流的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每个国家的国民中都拥有一定比例的优秀人才,他们拥有超群的智力、勤奋的精神以及人格的力量,适合担任各个领域中行动和思想上的领导者。
  现在看来,一个伟大的国家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但指导我们的思想却显然跟不上形势。
  现代人的目光不仅仅锁定了这个世界,而且还锁定了这个世界的物质、权势、领土的获取、工业生产、商业、金融以及各式各样的财富和繁华。
  三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培养科学领域与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就算他们不能成为发现者,也要成为探索者。
  第二个目标,是培养社会活动的领袖人物,我们不仅要看他们是否拥有进取、勤奋的精神,而且还要看他们是否具备这样一种能力——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习惯性地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和知识完完全全地应用其中。
  第三个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品位和欣赏习惯,使人们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享受乐趣。
  许多道德家或伦理学者,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给了“享乐”一个坏名声,因为他们看到,最诱惑人的、对任何人都有极强吸引力的享乐主义思想往往会让人变得过度放纵,是一切罪恶的源头。可是,人们需要拥有乐趣,也应该得到乐趣。引导人们摆脱比较危险的享乐思想的最好办法,就是教育他们学会享受更好、更高级的乐趣。此外,知识分子那种比较平静的乐趣能够给他们带来安宁,这是持续工作的人所需要的一种良好的健康状态。
  假如古典语言的捍卫者们更多地强调他们所提供的乐趣,而对一些他们所认为的实用性却较少提及,那么某些学习的形式或许早就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人们没有学会去认真地体察自然万物,也就无从发现自然万物的多姿多彩。
  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压力和竞争,只有那些承认知识和思想价值、懂得如何运用平时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国家,才会拥有未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征服世界靠的正是知识和智慧——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以宽阔的视野和富有同情的理解来对待人类,对待其他国家,这才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风范。
  第一章 教育改革的目标
  上个世纪,尽管我们在科学发现和生产增长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精神方面却是失败者。
  假如要想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世纪获得什么不同的体验,那么就必须借助教育的力量才能使其做出改变。教育这门学科所研究的是世界未来的发展前景,教育的目标必须要有高度,也必须要有宽度,而且必须与生活密切结合,共同扩散。教育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必须要沿着整个阵线开展,而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小的部门。
  教育不能被局限在某个框子里,从大的方面与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康分离开来;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教育都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的本身并不是一个末端,最多是面对每一个个体;教育会对个体产生作用,但是最终通过个体又会对群体产生作用,它的目标与正常秩序的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并无二致。
  教育的希望在于了解生存法则中愿望形成的原理与激情产生的原理,这样的理念需要全力以赴地进行完善。
  教育是一种精神上的增进,就像精神方面的事物,它的出现需要通过耐心的善举,通过最高目标的集中,通过不断地利用精神世界里那些取之不尽的资源。这些资源的至高无上的“制造者”就是诗人,他们拥有高超的洞察力。至于这些资源的“管理者”,他们的任务与以往不同。他们负责观察实验,为实验提供帮助,并预防自由的滥用,这不是为了保持一致性,而是为了选择变化。但是他们所操纵的力量,就如同乔治.梅瑞狄斯所说的,“是天生的障碍赛马骑手飞跃普通障碍的力量。”
  借用枢机主教、人文主义者费希尔的话说:“一个国家未来的幸福安康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学校。”
  英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加倍地关注教育,它的教育目标必须具有相当的高度和宽度,高度应当超过财富,宽度应当越过国界。只有向全体国民灌输相同的精神,教育的目标才能够实现。教育就像金融一样,必须着眼于世界和平,根据国际上的共识,按照国际航线来制定航程。只有这样,已经朦胧地出现在地平线上的终极目标才能够最终被实现。
  第二章 论推理能力的训练教育的目标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是教给他们具体的知识,也就是教给他们如何认识知识的价值。
  英国人并非头脑反应迅速的民族,凭借着某种直觉,凑巧采取了正确的行动步骤,然后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这样的天赋主要是某些美德的结果,只是我们在实践中并没有考虑这些美德,例如公正、忍耐和节制。
  柏拉图说:“聪明人会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因为那可以使他的灵魂变得清醒、正直和充满智慧,而且不会贬低其他人。”(学习能力)
  这些学习是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学习,我们所追求的是“赞赏、希望和爱”的精神。
  理性可以让人免于卑鄙、无知和偏执。理性不会让我们变成狂热或风尚的受害者,因为那种热情是失衡的,是缺少法纪约束的。狂热、追求时尚是英国文明和北美文明独特的特征。
  布里奇斯先生将粗俗的进程描述为颠倒了的柏拉图式的进步。他说,我们从丑陋的形式降格为丑陋的行为,又从丑陋的行为堕落到丑陋的原则,直到我们最终成为绝对的丑陋,这就是粗俗。
  我们不想让孩子在12岁就变成专家,因为缺乏人文主义知识的年轻人永远都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必须要特别记住,现代英国人的一个真正危险在于割断了自己与活生生的历史的联系。
  在这一方面,犹太人真的是很了不起,他们总是能够在圣书中体现自己种族的精神;犹太人具有无与伦比的韧性,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通过教育培养了每一个犹太孩子根深蒂固的观念。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吧:“幸福是灵魂在不受阻碍的生活中通往至善的活动。”幸福不在于你是什么,而在于你做什么;活动必须是灵魂的活动——整个人必须身心一致地行动,朝着至善的境界努力——并不完全是德行,还有我们所能从事的最好的工作,无论什么样的工作,这种活动都必须不能受到任何的阻碍,我们必须获得去从事适合我们的工作的机会。
  第三章 论想象力的训练在我看来,我们似乎应该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从正面发动进攻,而不是放任自流。我并不是说需要特别深入地探索我们的想象力,但是我觉得应该坦诚地谈论这个话题并提出建议。问题的关键是让意志发挥作用,首先要诱导头脑认识其自我管理能力并进行实践,其次是要明确指出,通过热情来迎接和款待健康的思想,将不健康的思想驱逐出去,这都是有可能的。
  可我深信,当未来的几代人开始全面审视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时,令人惊讶的事实会让他们产生深深的困惑,因为我们那么认真仔细地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却偏偏不重视想象力的培养,而现实的情况恰恰表明——就像我前面讲过的那样,我们的幸福感和不幸福感主要来自想象力。
  性格的发展具有生物的本性,性格不能被附加;性格必须根植在个人气质中,从精神层面获得营养和食物,就像种子从看不见的土壤和隐藏的水中吸收其所需要的养分一样。
  在所有的学科中,最富有成果的也许是生动的传记,凡是认真的教师都可以完成这项比较有价值的任务,为学生们提供他们的头脑能够理解的一系列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
  不过,尽管我们相信,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是明智的,但结果呢,我们却一直在像抹浆糊一样把最干巴巴的知识薄薄地涂抹在学生的头上,而所有生动的学习生活却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被蒸发了。
  我在旧的理论中发现了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几乎所有的教育力量和教育策略都专门用来强化学生的头脑,把学生的头脑制成一件完美的工具,但同时却无法看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缺乏动机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使用这一工具,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学生以为是在为自身的优势而单独地强化自己的头脑。这种短见的利己主义的理论必须要被修正。
  第四章 论学校里的宗教教育一位明智的教师曾经说过,让人们远离教堂,并借此机会摆脱教会的影响,并不是因为耶稣的神迹,而是因为他的准则。
  我们需要做出选择,但是又没有选择的余地,便只能忠实地跟随着基督的步伐,放弃美好的事物,掉头逃离这个刺激的世界,那么选择的人也会感到困惑,至多就是献身于没有快乐的生活,信奉了无趣味的清教徒般的生活准则,或是任由自己随波逐流穿过生命的海洋。
  圣经评注和圣经故事有时候会成为方便我们使用的工具,但也仅仅是工具而已,这些东西所讲授的精确知识是无法补偿人们因为尊重而要求精通圣经的愿望的。
  在罪恶和美德之间的真空地带,存在着很多说谎的人,我们需要将他们从极其危险的境地中拯救出来。(宗教的无用)
  现在的基督教教育似乎更关心宗教的礼仪性职责,而不是精神上的宗教热情;更渴望采用过去的方式来解释信仰问题,而不是通过未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讲解;更关注教会的组织机构,而不是创建者的话语和指令。教会的势力在世界上变得越发强大,却失去了对人心的控制。
  第五章 论公民素质培养民主的正确运转完全依赖于人的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智力方面,还有精神方面。民主社会优于其他所有的社会形态,因此必须通过学校在同一时间告知学生有关民主社会政府的理论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激发人们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能只顾着自己的个人福利。
  学者的生活,不管是灵感还是浪漫,在于完全相信真理;不管多么偏远和隔离,都是世界上的真理的一部分,都具有意想不到的实用性,是可以付诸实践的。
  在美国有许多的学会和协会,其中教育方面就有美国教育协会、美国历史学会、美国全国市政联盟和美国政治学协会,这些组织稳定地开展工作,通过对公民素质的研究,确定了教育体制在各个方面展示出来的基本特征。
  美国历史学会第八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说道:“公民的基本素质教育应当渗透到儿童的整个学校生活中去。在低年级阶段,这种教育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与常规课程结合起来。通过诗歌、故事和歌曲来加快培养影响公民生活各种情感的速度。名人传记和名著阅读为间接地指导公民提供了很多机会。地理课的内容可以用来强调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最早开设的对公民具有指导意义的学习课程。美术作品和建筑式样的欣赏有助于唤起公民对美和条理性的渴望。”
  “智慧的力量超越了一切行动,纯净的智慧能够穿越并经受任何事物的考验。”
  封建制度依赖的是对地域进行划分——王国与王国、封地与封地之间的分割,依赖的是血统和种族之间的差别,依赖的是物质上的霸权和强权,依赖的是在偶然条件下形成的地域以及对于社会地位的忠诚。而另一方面,大学作为一种中坚力量,则坚决地对这种将人与人分离开来的做法表示反对。最小的学校其实就是欧洲,而不是什么其他的地方。
  从最好的方面来看,大学所展现出来的精神特色如果能够与各阶层劳动人民的内在精神连接起来,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为公民教育发起运动的机会。
  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是不适合他的工作,那么无论是读大学还是当矿工,他的内心都会感到愿望受挫,无法通过与别人交往来充分展现自己的存在价值。相反,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是适合自己的工作,他就愿意展现自己的能力,高高兴兴地工作,并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所有能量全都释放出来。培训好公民,结果自然是不可避免地提升整个社会的品质。
  正是由于一个民族为其最高理想做出了奉献,真实的城市和真实的国家才能在地球上变成现实,而这个民族奉献的程度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够决定其公民素质的真实水平,不论其教学手段和培训方法有多么先进。
  第六章 论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讨论教育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正视一点: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实际的个体。不然的话,那些“年龄在15岁的一般学生”非常有可能成为我们想象中的怪物,而我们打算提供给他们的“知识粮食”可能并不适合“这个世界里的男孩或女孩的口味”,他们无法消化我们建议开设的课程中的内容。
  文学学习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它的目标应该是以下三点:(1)培养适合文明生活的个性;(2)永久提供纯洁的、不可剥夺的乐趣的源泉;(3)让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获得即时的乐趣。
  严肃的说,几乎不可能有人会否认,为了充分而又有智慧地参与文明社会的日常生活——比如恋爱、交朋友、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习以及市民的各种行为——具备某种文学修养是绝对必要的。不仅如此,受制于个人素质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平衡,文学文化越宽广、越有深度,作为社会成员,他就越有价值。
  许多教育家和教育制度也忽视了素质与要求之间的平衡。伟大的教育家们很少是那种胸襟狭窄、思想偏执的人;但是他们所创立的教育理念却总也摆脱不了传统思想的轨迹。
  随着书本越来越多地侵占学生们的时间,学校的老师也越来越不可抗拒地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习惯于采用正式的、符合文法的教学方法。
  除了少数人能够越过文学周边的篱笆以及矫揉造作的技巧之外,大多数人都被蒙蔽,他们无法看到文学的真正意义和精神。
  不管怎么讲,允许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好奇心、趣味的风气吹进课堂,这确让太多的学校校长们变得顾虑重重、小心谨慎。
  在某种程度上,由于近些年来所积聚的力量的推动,社会上始终存在着一种自然形成的反叛潮流——反抗清教主义、经院哲学和业余艺术爱好,这使得公立学校的教育对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学习都是失败的,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幸免,也许他们在出生的时候嘴里就含着一把通向学问之门的金钥匙。
  他们把自己标榜成人文主义者,对我的观点产生了恐慌,并且悲哀地将我看成一个叛徒,因为我几乎将所有的事情都归功于“古典教育”,随时(他们认为)都能将“必修的希腊语”出卖给一大群向钱看、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而这些人会将我们绚丽的学术领域变成攫取经济效益的工厂。
  随着我所研究的精神面貌出现的无穷变化、人类本性的共同血统与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文明社会,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文学是教育永恒的、不可回避的、不可或缺的的元素。
  我倒想大胆地说:“努力让每个人在成长阶段至少养成两个嗜好;无论其中的一个是什么,另外一个都应当是文学爱好,或者是文学的某一个分枝。”
  对教师来说,唯一的保护措施就是大家熟知的带有双重意义的“一直盯住你的目标”这句话。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另外还要带着真实的感情去同情我们的学生。我已经努力地指明了目标,即文明生活和精神享受所需要的素养。
  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增加作家的数量,因为这个群体已经足够庞大的了,我们是要增加读者的数量,这个群体人数再多也永远不会显得庞大,我们还要提高文学品位的标准,并借此向社会传播纯粹的精神享受和它所有的益处——乐趣,我们要将它的乐趣带给社会。
  第七章 论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在课堂上过多地讲授经典、班级里人数太多、授课方式过于沉闷、学生离家的时间太长、考试制度过于压抑、体育活动过度——所有这些情况或许是真实的,而且每种情况各自在不同的程度上促成了可悲的结果。
  各种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对知识的冷漠态度,已经成为英国公共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显著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也许还会在英国人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
  科学并不是靠走捷径就能够掌握的知识,它需要系统地、循序渐进地不断学习;科学是一道永恒的光,一道不可或缺的光,它的每一个行动和每一项政策都必须准确地加以判断。
  长期以来,教育一直被视为一种烹调的技术: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各种食材,就能够做出特定的菜肴。
  ……
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图书除了印刷质量之外没啥可评价的吧,刚买回来还没有读

评分

单位买了读一读,提高个人知识容量

评分

没来得及看,希望能有所启发。

评分

图书除了印刷质量之外没啥可评价的吧,刚买回来还没有读

评分

图书除了印刷质量之外没啥可评价的吧,刚买回来还没有读

评分

好书!

评分

图书除了印刷质量之外没啥可评价的吧,刚买回来还没有读

评分

不错,推荐有价值

评分

图书除了印刷质量之外没啥可评价的吧,刚买回来还没有读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