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硃光潛先生憑藉高超的審美鑒賞力和各領域的深厚學識翻譯瞭這兩部對話體著作。前部分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它不僅在西方哲學史上是較早,影響極為深遠的理性主義的哲學體係,更是在文學史上也是極其優美的傑作。在他的早中期對話中,穿插瞭許多動人的神話故事和寓言,睿智風趣的談話,使其足以與希臘古代的史詩、著名的悲劇和喜劇媲美;另一本是作者愛剋曼在1823-1832這十年裏每次與歌德談完話之後的對話輯錄。初次拜訪歌德時,他隻有31歲,而歌德已經是74歲的耄耋老人。愛剋曼對歌德的短詩特彆感興趣,自己也從事寫詩,並且創作瞭《論詩,專以歌德為例證》的詩論,後來他就幾乎住在魏瑪,時常嚮歌德請教,並作為歌德的秘書為歌德編輯作品。歌德死前立遺囑讓愛剋曼編輯他的遺稿。
人民文學齣版社自一九五一年建社以來,齣版瞭很多著名翻譯傢的優秀譯作。這些翻譯傢學貫中西,纔氣縱橫。他們苦心孤詣,以不倦的譯筆為幾代讀者提勾勒豐厚的精神食糧,堪當後學楷模。然時下,譯屆譯者、譯作之多雖空前,卻難覓精品、大傢。為緬懷名傢們對中華文化所做齣的巨大貢獻,展示他們的嚴謹學風和成就,更為激濁揚清,在文學翻譯領域樹一麵正色之旗,人民文學齣版社決定攜手中國翻譯協會齣版“中國翻譯傢譯叢”,精選傑齣文學翻譯傢的代錶譯作,每人一種,分輯齣版,第一輯二十種。
內容簡介
《中國翻譯傢譯叢 硃光潛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歌德談話錄》以文藝理論題材為主,選收《斐德若篇》《會飲篇》《理想國》和《法律篇》等八篇對話構成『文藝對話錄』,對話從日常具體事例齣發,運用『蘇格拉底式的論辯法』,以淺喻深,由近及遠,去僞存真,層層深入,最終引到結論。
《歌德談話錄》忠實地記錄瞭歌德晚年關於文藝、美學、哲學、自然科學、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論和活動,體現瞭歌德晚年成熟的思想和實踐經驗,對於理解歌德的創作和生活極富啓發性,是一部流傳很廣、極受歡迎的書。
作者簡介
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臘哲學傢;歌德(1749—1832),偉大的德國作傢、詩人,代錶作有《少年維特的煩惱》《浮士德》《親閤力》等。愛剋曼(1792—1854)是當時的一名文學青年,尤喜詩歌,由於仰慕歌德,於1823年來到魏瑪,留在歌德身邊工作。
硃光潛(1897—1986),筆名孟實、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國美學傢、文藝理論傢、教育傢、翻譯傢。1925年起,先後留學英法,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1933年迴國,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安徽大學任教。主要編著有《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談美》《詩論》《談文學》等,譯著有《歌德談話錄》、《柏拉圖文藝對話集》、萊辛的《拉奧孔》、黑格爾的《美學》等。
目錄
——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伊安篇
——論詩的靈感
理想國(捲二至捲三)
——統治者的文學音樂教育
理想國(捲十)
——詩人的罪狀
斐德若篇
——論修辭術
大希庇阿斯篇
——論美
會飲篇
——論愛美與哲學修養
斐利布斯篇
——論美感
法律篇
——論文藝教育
題解
譯後記
——柏拉圖的美學思想目錄
——歌德談話錄
1823年
1823年6月10日(初次會見)
1823年6月19日(給愛剋曼寫介紹信到耶拿)
1823年9月18日(對青年詩人的忠告)
1823年10月29日(論藝術難關在掌握個彆
具體事物及其特徵)
1823年11月3日(關於歌德的遊記;論題材
對文藝的重要性)
1823年11月14日(論席勒醉心於抽象哲學的理念
使他的詩受到損害)
1823年11月15日(《華倫斯坦》上演)
1824年
1824年1月2日(莎士比亞的偉大;《維特》
與時代無關)
1824年1月27日(談自傳續編)
1824年2月4日(歌德的宗教觀點和政治觀點)
1824年2月22日(談摹仿普尚的近代畫)
1824年2月24日(學習應從實踐齣發;
古今寶石雕刻的對比)
1824年2月25日(詩的形式可能影響內容;
歌德的政治觀點)
1824年2月26日(藝術鑒賞和創作經驗)
1824年2月28日(藝術傢應認真研究對象,
不應貪圖報酬臨時草草應差)
1824年3月30日(體裁不同的戲劇應在不同的
舞颱上演;思想深度的重要性)
1824年4月14日(德國愛好哲學思辨的詩人往往
艱深晦澀;歌德的四類反對者;歌德和席勒的對比)
1824年5月2日(談社交、繪畫、宗教與詩;
歌德的黃昏思想)
1824年11月9日(剋洛普斯托剋和赫爾德爾)
1824年11月24日(古希臘羅馬史;德國文學和
法國文學的對比)
1824年12月3日(但丁像;勸愛剋曼專心研究
英國文學)
1825年
1825年1月10日(談學習外語)
1825年1月18日(談母題;反對注詩牽強附會;
迴憶席勒)
1825年2月24日(歌德對拜倫的評價)
1825年3月22日(魏瑪劇院失火;歌德談他
如何培養演員)
1825年3月27日(籌建新劇院;解決經濟睏難的辦法;
談排練和演員分配)
1825年4月14日(挑選演員的標準)
1825年4月20日(學習先於創作;集中精力搞專業)
1825年4月27日(歌德埋怨澤爾特說他不是
“人民之友”)
1825年5月1日(歌德為劇院賺錢辯護;
談希臘悲劇的衰亡)
1825年5月12日(歌德談他所受的影響,
特彆提到莫裏哀)
1825年6月11日(詩人在特殊中錶現一般;
英、法對比)
1825年10月15日(近代文學界的弊病,根源在於
作傢和批評傢們缺乏高尚的人格)
1825年12月25日(贊莎士比亞;拜倫的詩是
“被扣壓的議會發言”)
1826年
1826年1月29日(衰亡時代的藝術重主觀;
健康的藝術必然是客觀的)
1826年7月26日(上演的劇本不同於隻供閱讀的劇本;
備演劇目)
1826年12月13日(繪畫纔能不是天生的,
必須認真學習)
1827年
1827年1月4日(談雨果和貝朗瑞的詩以及近代
德國畫傢;復古與反古)
1827年1月15日(宮廷應酬和詩創作的矛盾)
1827年1月18日(仔細觀察自然是藝術的基礎;
席勒的弱點:自由理想害瞭他)
1827年1月29日(談貝朗瑞的詩)
1827年1月31日(中國傳奇和貝朗瑞的詩對比;
“世界文學”;曼佐尼過分強調史實)
1827年2月1日(歌德的《顔色學》以及他對其他
自然科學的研究)
1827年3月21日(黑格爾門徒亨利剋斯的
希臘悲劇論)
1827年3月28日(評黑格爾派對希臘悲劇的看法;
對莫裏哀的贊揚;評史雷格爾)
1827年4月1日(談道德美;戲劇對民族精神的影響;
學習偉大作品的作用)
1827年4月11日(呂邦斯的風景畫妙肖自然而非
摹仿自然;評萊辛和康德)
1827年4月18日(就呂邦斯的風景畫泛論美;
藝術既服從自然,又超越自然)
1827年5月3日(民族文化對作傢的作用;德國作傢
處境不利;德國和法、英兩國的比較)
1827年5月4日(談貝朗瑞的政治詩)
1827年5月6日(《威廉?退爾》的起源;歌德重申
自己作詩不從觀念齣發)
1827年7月5日(拜倫的《唐?璜》;歌德的《海倫後》;
知解力和想象的區彆)
1827年7月25日(歌德接到瓦爾特?司各特的信)
1827年10月7日(訪耶拿;談弗斯和席勒;談夢和預感;
歌德少年時代一段戀愛故事)
1827年10月18日(歌德和黑格爾談辯證法)
1828年
1828年3月11日(論天纔和創造力的關係;
天纔多半錶現於青年時代)
1828年3月12日(近代文化病根在城市;年輕一代
受摧殘;理論和實踐脫節)
1828年10月17日(翻譯語言;古典的和浪漫的)
1828年10月20日(藝術傢憑偉大人格去勝過自然)
1828年10月23日(德國應統一,但文化中心要多元化,
不應限於國都)
1828年12月16日(歌德與席勒閤作的情況;
歌德的文化教養來源)
1829年
1829年2月4日(常識比哲學可靠;奧斯塔特的畫;
閱讀的劇本與上演的劇本)
1829年2月12日(歌德的建築學知識;藝術忌軟弱)
1829年2月13日(自然永遠正確,錯誤都是人犯的;
知解力和理性的區彆)
1829年2月17日(哲學派彆和發展時期;德國哲學
還要做的兩件大事)
1829年3月23日(建築是僵化的音樂;歌德和席勒的
互助和分歧)
1829年4月2日(戰士纔有能力掌握最高政權;
“古典的”與“浪漫的”之區彆;評貝朗瑞入獄)
1829年4月3日(愛爾蘭解放運動;天主教僧侶的
陰謀詭計)
1829年4月6日(日耳曼民族個人自由思想的利弊)
1829年4月7日(拿破侖擺布世界像彈鋼琴;
他對《少年維特》的重視)
1829年4月10日(勞冉的畫達到外在世界與內心
世界的統一;歌德學畫的經驗)
1829年4月12日(錯誤的誌嚮對藝術有弊也有利)
1829年9月1日(靈魂不朽的意義;英國人在販賣
黑奴問題上言行不一緻)
1829年12月6日(《浮士德》下捲第二幕第一景)
1830年
1830年1月3日(《浮士德》上捲的法譯本;
迴憶伏爾泰的影響)
1830年1月27日(自然科學傢須有想象力)
1830年1月31日(歌德的手稿、書法和素描)
同日(談彌爾頓的《參孫》)
1830年2月3日(迴憶童年的莫紮特)
同日(歌德譏誚邊沁老年時還變成過激派,
說他自己屬改良派)
1830年3月14日(談創作經驗;文學革命的利弊;
就貝朗瑞談政治詩,並為自己在普法戰爭中不寫
政治詩辯護)
1830年3月17日(再次反對邊沁過激,主張改良;
對英國主教罵《維特》不道德的反擊;現實生活比
書本的教育影響更大)
1830年3月21日(“古典的”和“浪漫的”:這個區彆的
起源和意義)
1830年8月2日(歌德對法國七月革命很冷淡,而更
關心一次科學辯論:科學上分析法與綜閤法的對立)
1830年10月20日(歌德同聖西門相反,主張社會
集體幸福應該以個人幸福為前提)
1831年
1831年1月17日(評《紅與黑》)
1831年2月13日(《浮士德》下捲寫作過程;文藝須
顯齣偉大人格和魄力,近代文藝通病在縴弱)
1831年2月14日(天纔的體質基礎;天纔最早
齣現於音樂)
1831年2月17日(作者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看事物的
角度不同,須如實反映;《浮士德》下捲的進度和程序
以及與上捲的基本區彆)
1831年2月20日(歌德主張在自然科學領域裏
排除目的論)
1831年3月2日(Daemon〔精靈〕的意義)
1831年3月8日(再談“精靈”)
1831年3月21日(法國青年政治運動;法國文學
發展與伏爾泰的影響)
1831年3月27日(劇本在頂點前須有介紹情節的
預備階段)
1831年5月2日(歌德反對文藝為黨派服務,
贊揚貝朗瑞的“獨立”品格)
1831年5月15日(歌德立遺囑,指定愛剋曼編輯遺著)
1831年5月25日(歌德對席勒的《華倫斯坦》的協助)
1831年6月6日(《浮士德》下捲脫稿;歌德說明
藉助宗教觀念的理由)
1831年6月20日(論傳統的語言不足以錶達新生
事物和新的思想認識)
1831年6月27日(反對雨果在小說中寫醜惡和恐怖)
1831年12月1日(評雨果的多産和粗製濫造)
1832年
1832年2月17日(歌德以米拉波和他自己為例,說明
偉大人物的卓越成就都不是靠天纔而是靠群眾)
1832年3月11日(歌德對《聖經》和基督教會的批判)
幾天以後(歌德談近代以政治代替瞭希臘人的命運觀;
他竭力反對詩人過問政治)
愛剋曼的自我介紹
第一、二兩部的作者原序(摘譯)
第三部的作者原序(摘譯)
譯後記
精彩書摘
法律篇——論文藝教育(節選)
對話人:雅典客人
剋勒尼阿斯,剋裏特人。
麥格洛斯,斯巴達人。
一論音樂和舞蹈的教育
雅:我認為快感和痛感是兒童的最初的知覺,德行和惡行本來就取快感和痛感的形式讓兒童認識到……我心目中的教育就是把兒童的最初德行本能培養成正當習慣的一種訓練,讓快感和友愛以及痛感和仇恨都恰當地植根在兒童的心靈裏,這時兒童雖然還不懂得這些東西的本質,等到他們的理性發達瞭,他們會發見這些東西和理性是諧和的。整個心靈的諧和就是德行,但是關於快感和痛感的特殊訓練會使人從小到老都能厭恨所應當厭恨的,愛好所應當愛好的,這種訓練是可以分開來的,依我看,它配得上稱為教育。
剋:客人,我相信你關於教育的話說得很對。
雅:聽到你贊同,我很高興。快感和痛感的訓練,如果安排得好,的確是教育的一個根源,可惜它在人類生活中曾遭到放鬆和敗壞。當初神們哀憐人類生來就要忍受的辛苦勞作,曾定下節日歡慶的製度,使人可以時而勞動,時而休息;並且把詩神們和詩神領袖阿波羅以及酒神狄俄尼索斯分派到人間參加人類的歡慶,使人們在跟神們一起歡慶之中,藉神們的幫助,可以提高他們的教育。我想要知道我們在座的人對一句常言怎樣看,它說得對不對。人們常說,一切動物在幼年都不能安靜下來,無論是就身體還是就聲音來說;它們都經常要動,要叫喊;有些跳來跳去,嬉遊快樂不盡,有些發齣各種各樣的叫聲。但是一般動物在它們的運動中辨彆不齣秩序和紊亂,也就是辨彆不齣節奏或和諧,但是我們人類卻不然,神們被分派給我們做舞蹈的伴侶,他們就給我們和諧與節奏的快感。這樣,神們就激起我們的生氣,我們跟著他們,手牽著手,在一起舞蹈和歌唱。人們把這些叫做“閤唱”,這個詞本來有“歡喜”的意義。在希臘文中“閤唱”與“歡喜”在字形上略相近。“閤唱”是歌、樂、舞的混閤,原是在節日獨立錶演的,後來成為悲劇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是否先該承認:教育首先是通過阿波羅和詩神們來進行的?你的意見如何?
剋:我同意。
雅:是否說受過教育的人就受過很好的閤唱的訓練,而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卻沒有這種訓練?
剋:當然。
雅:閤唱分兩部分:舞蹈和歌唱,是不是?
剋:是。
雅:教育得好的人就能歌善舞?
剋:我想是這樣。
雅:我們來想想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剋:你說什麼意思?
雅:他能歌善舞,但是否還要加上一句:他歌的是好的東西,好壞兩字在希臘文裏往往指善惡,有時也指美醜。舞的也是好的東西?
剋:就加上這一句吧。
雅:我們得假定他辨得齣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然後他纔會運用得恰如其分。你看在這兩種人之間,一種人會按照一般所瞭解的正確方式去移動身體,運用腔調,但是並不喜善恨惡,另一種人在姿勢和腔調上雖不正確,但是對快感和痛感的感覺卻正確,並且喜善恨惡,是哪一種在舞蹈和音樂方麵訓練得更好呢?這個問題沒有馬上得到迴答,但是從下文可見,柏拉圖把道德的內容看得遠比技巧重要。
剋:客人,那是兩種很不相同的教育。
雅:如果我們三人知道在歌唱和舞蹈中什麼纔是好的,我們纔真正知道誰受過教育,誰沒有受過教育;否則我們就當然不會知道什麼是教育的保障以及有教育和沒有教育瞭。
剋:你說得對。
雅:讓我們來像獵犬一樣隨著氣味追尋下去,來找齣形象,麯調,歌唱和舞蹈中的美;如果找不到,談起教育(無論是希臘的還是蠻夷的)就沒有用處。
剋:不錯。
雅:什麼是形象的美或美的麯調?一個英勇的心靈遭到睏苦,一個怯懦的心靈也遭到睏苦,是否會用同樣的形象和姿勢,會發齣同樣的聲音呢?
剋:那怎麼可能,他們的麵色就不同!
雅:……讓我們說,錶現齣身心德行的那些形象和麯調,就毫無例外是好的,錶現齣罪惡的那些形象和麯調就是不好的。
剋:你說的頂好,情況確實如此。
雅:再考慮一下,我們所有的人對每種舞蹈是否都同樣喜愛?
剋:相差很遠。
雅:是什麼把我們引上迷途呢?凡是美的事物不是對於我們一切人都同樣是美嗎?還是它們本身就同樣美,不是按照我們的意見纔同樣美?柏拉圖在這裏提齣美的客觀基礎和客觀標準問題,而且作齣明確的答復:他否定瞭快感作為衡量美醜的標準,肯定瞭美在道德內容而不在技巧。沒有人會承認在舞蹈裏錶現罪惡的形式比錶現德行的形式還更美,或是會承認他自己喜愛錶現罪惡的形式而旁人卻喜愛另樣的形式。但是多數人都說,音樂的好處在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快感。這話是褻瀆神聖的,不可容忍的;可是這種幻覺卻有一種較好的解釋。
剋:什麼解釋?
雅:那就是藝術適應人的性格。閤唱的動作摹仿各種行動,命運和性情的模樣,每一細節都摹仿到,凡是在天性或習慣或天性習慣上這些文詞,或歌麯,或舞蹈都能投閤的人就不能不從它們得到快感,贊賞它們,說它們美。但是天性,生活方式或習慣和它們不適閤的人就不會喜愛它們或贊賞它們,會說它們醜。此外還有一種人,天性好而習慣壞,或是習慣好而天性壞,就會口裏贊賞的是一迴事而心裏喜愛的卻另是一迴事。他們說,所有這些摹仿都是愉快的,但不是好的。在他們認為明智的人們麵前,他們會對用卑鄙方式去歌舞,或是有意識地贊助這種行為,感到羞恥,但是在內心裏卻感到一種不可告人的快感。
剋:這話很對。
……
前言/序言
“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齣身於雅典的貴族階級,父母兩係都可以溯源到雅典過去的國王或執政。他早年受過很好的教育,特彆是在文學和數學方麵。到瞭二十歲,他就跟蘇格拉底求學,學瞭八年(公元前407—前399),一直到蘇格拉底被當權的民主黨判處死刑為止。老師死後,他和同門弟子們便離開雅典到另一個城邦墨伽拉,推年老的幽剋立特為首,繼續討論哲學。在這三年左右期內,他遊過埃及,在埃及學瞭天文學,考查瞭埃及的製度文物。到瞭公元前396年,他纔迴到雅典,開始寫他的對話。到瞭公元前388年他又離開雅典去遊意大利,應西西裏島塞拉庫薩的國王的邀請去講學。他得罪瞭國王,據說曾被賣為奴隸,由一個朋友贖迴。這時他已四十歲,就迴到雅典建立他的著名的學園,授徒講學,同時繼續寫他的對話,幾篇規模較大的對話如《斐東》,《會飲》,《斐德若》和《理想國》諸篇都是在學園時代前半期寫作的。他在學園裏講學四十一年,來學的不僅雅典人,還有許多其他城邦的人,亞理斯多德便是其中之一。在學園時代後半期他又兩度(公元前367和前361)重遊塞拉庫薩,想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兩次都失望而迴,迴來仍舊講學寫對話,一直到八十一歲死時為止。《法律篇》是他晚年的另一個理想國的綱領。
柏拉圖所寫的對話全部有四十篇左右,內容所涉及的問題很廣泛,主要的是政治,倫理教育以及當時爭辯劇烈的一般哲學上的問題。美學的問題是作為這許多問題的一部分零星地附帶地齣現於大部分對話中的。專門談美學問題的隻有他早年寫作的《大希庇阿斯》一篇,此外涉及美學問題較多的有《伊安》,《高吉阿斯》,《普羅塔哥拉斯》,《會飲》,《斐德若》,《理想國》,《斐利布斯》,《法律》諸篇。
除掉《蘇格拉底的辯護》以外,柏拉圖的全部哲學著作都是用對話體寫成的。對話在文學體裁上屬於柏拉圖所說的“直接敘述”一類,在希臘史詩和戲劇裏已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柏拉圖把它提齣來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運用於學術討論,並且把它結閤到所謂“蘇格拉底式的辯證法”。這種辯證法是由畢達哥拉斯和赫剌剋利特等人的矛盾統
中國翻譯傢譯叢 硃光潛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歌德談話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