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会心不远》系华艺出版社重点图书——尚雅丛书之陈传席卷,该书秉承了尚雅丛书一直以来的清正华美、高尚典雅的编辑制作风格:精华内容、精美设计。整本书带给人的阅读感受,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名画,画面深远,有高山瀑布,水花与石壁激烈碰撞,也有泛舟河上,流水深入山涧,宁静致远。
《会心不远》融汇陈传席先生近十年来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的经典文章以及精品丹青创作于一集,可谓是陈传席先生论艺丹青之经典荟萃。陈传席作为著名的美术评论家,以其考据深入、见解独特、语言犀利、坦陈直言的特点闻名画坛,他先后提出了很多受到海内外艺术家支持赞扬的理论观点,包括:民族绘画应该具有“阳刚大气”的特点,排除过重的软弱阴柔之气;书法绘画甚至整个艺术领域的作品都应体现出“正大气象”,应以此为正统艺术精神;艺术家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多创作弘扬中国人英雄气概的作品;花样不是风格,注重个人风格的形成……这些理论观点都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得到了许多艺术家和众多艺术爱好者的支持,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正面影响,同时这些社会反应也使陈传席自己受到很大的鼓舞。
陈传席教授不论在文章还是艺术创作中,都遵循了他自己的观点,《会心不远》即是他这些理念的完美体现。作为一个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人格的美术批评家和艺术家,对于当前美术界甚至艺术节互相吹捧、高唱赞歌现象的直言不讳,对于当前国画艺术发展的“一败涂地”的惊醒和悲痛,在《会心不远》中“以文记之”、“以画状之”,希望与读者“会心处不必在远”。
内容简介
《会心不远》是华艺出版社尚雅丛书系列中的一部,作者是美术史论家、美术批评家陈传席先生。本书内容涉及艺术创作的各方面,同时对艺术家评价、中西艺术交流、艺术史研究等问题也提出讨论,书中还穿插了陈传席先生多幅美术精品,集合了其对中国书画艺术传统与发展的思考和感悟。陈传席先生文字犀利、见解独特,国学功底深厚,但文章的字里行间透漏出风趣幽默,令人常生“会心”之感。
作者简介
陈传席,1950年生,江苏徐州人,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在国内外刊物,如《文物》,《美术》,《美术研究》,《美术史论》,《美术观察》,《新美术》,《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九州学刊》等上发表学术文章500余篇,并发表过绘画,小说,散文,译著等。其代表作为《画坛点将录》、《六朝画论研究》、《中国山水画史》。
内页插图
目录
自序
1 我们这一代的书法
2 大家的胸怀
3 大书法家忌言为书法家
4 大字
5 小字
6 才分·功力·情怀
7 藏与露
8 法与意
9 感·觉·悟
10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
11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论中西绘画的交流
12 名家与大家
13 清空与质实
14 清气和大气
15 人生不可全求,亦不可全无求——林散之不淡名利
16 神于好、精于勤、成于悟
17 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18 书画家在艺术史上定位的标准
19 书法与佛法
20 题《竹菊梅鹤莲石图》
21 “以物寓情”和“以情寓物”
22 中锋和八面锋
23 再论中锋、偏锋与八面锋
24 谈王羲之的贡献
25 敢于肯定
26 民族和传统,切实之体和形式
27 国画的艺术表率性
28 国学大师和国画大师
29 画才和画情、才能和才华
30 “入世之画”和“出世之画”
31 文与画的内在关系
32 判断力、艺术创作与艺术史研究
33 格律
34 难得则易毁
35 破碎相
36 人无疵,不可与交
37 笔墨当随古代
38 工笔·写实·灵性
精彩书摘
笔墨当随古代
几年来,我一直提倡“笔墨当随古代”。或曰:笔墨如果一直都随古代,岂不陈陈相因,一成不变,千载一法,艺术不就真的终结了,死亡了吗?所以,还必须知道笔墨表现什么?知道了笔墨表现什么,笔墨就不可能一直一样。这正如写律诗,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对,即平平对仄仄,这是一个原则。但老是相对,第三句就和第一句相同了,这就要有粘,再加上韵脚的不同,所以,每一句的平仄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知道了笔墨要表现什么,更如律诗的格律是一定的,只要是律诗都必须遵守,不能出一格,但诗的内容不同,千诗万诗都不会相同。唐诗、宋诗、元诗,又都不相同,诗还是在发展。
传统的笔墨,必须表现新的精神,新的时代精神,才能产生好的作品,历代优秀的作品皆如此。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都是延续传统的,但历代绘画皆不同。据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及《法书要录》所记,中国的绘画,中国的书法,都是代代相传的。如书法,蔡邕“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南传之欧阳询,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姪彦远,彦远传之张旭,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徐浩、颜真卿、鄔彤、韦玩、崔邈……”(《法书要录》卷一《传授笔法人名》),但历代的书法并不相同。相反,不在这个传授之列的书家,鲜有成为大家的。《历代名画记》卷二《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中记载从曹不兴、卫贤到顾恺之,张墨到曹霸、韩干、陈闳等,也都是历代相师,但画风并不相同,而且代代都在发展。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历史上凡是提出“复古”口号并付诸实践的,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都产生了不朽的杰作。我曾在《复古也是一条路》一文中谈到这个问题,无论诗文抑是书画,凡是高举“复古”大旗的,成就皆十分突出。唐代韩愈和柳宗元是倡导古文运动的两大领袖。韩愈并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他还说:“愈之志在古者,不惟其辞好,好其道焉尔。”柳宗元也如此。宋代欧阳修也是力倡古文运动的,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宋代的文学也是从欧阳修的古文运动开始有了相当大的起色,唐宋八大家都是古文运动产生出来的。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也是“复古”运动,他们打出的旗号就是“回到希腊去”,要“复兴”古典文化。“文艺复兴”是后人无法超越的。可见,“复古”是有何等的效力。
中国美术史上,宋元绘画为两大高峰,我在《中国山水画史》一书说宋代的绘画史“从保守到复古”。元朝初,赵孟頫就力排“近世”,而极力倡导“复古”,他把“古意”列为绘画审美的第一标准。从此,以“古”为“高”,称为“高古”。以古为雅,称为古雅。
思想界重要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也都是提倡古的。孔子自云“信而好古”,“好古敏以求之”,其言必称西周,“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孔子是当时提倡“复古”的代表。老子言必称“小国寡民”,“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考古学谓“结绳而用”当在夏之前,则老子主张复古复到尧舜时期。而庄子之徒力主“巢居”,“与麋鹿共处”,甚至“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此至德之隆也。”庄子主张复古复到原始人时代。
历史上的“复古”大多是学习古人的精神,以去除当时的浮华风气,以创造出更优秀更实在的时代或艺术,而不是重复古人的形式。相反的,韩愈还提出“陈言之务去”,“务去陈言”,他是以“复古”为武器,扫除六朝的浮艳之风。北宋复古的青绿山水也远比以前的青绿山水要充实丰富得多。元人复古学五代的董巨,显然也不同于董巨,而创作出元人的特点,元人的绘画也正是继五代之后另一高峰。
“笔墨当随古代”,其实是当随传统,但是古代的传统,而不是现在的新传统。因为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所以,我提出“笔墨当随古代”以对之,以强调之。
石涛说的“笔墨当随时代”,似乎也是质疑的提法。石涛的笔墨就没有随“时代”,清初的时代笔墨是“四王”一系,他就没有随之,相反对“四王”一系笔墨不敢越“南宗”一系雷池而大加嘲讽。他说“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万点恶墨,恼杀米颠,几丝柔痕,笑倒北苑……”这都针对“当代”的流行笔墨而言的。
清代画道衰落,“四王”一系并没有创造出宋、元那样的高峰,可能和他们笔墨未随古代有关。“四王”们口中说的是学古代,画论中也提古代,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学古代。王时敏学的是和他同时的董其昌,后“三王”学的是王时敏和董其昌。他们所谓学古代其实都是学董。从明末的董其昌到王时敏、再到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再到“小四王”、“后四王”,都是“笔墨随时代”的,不是逆向学古代,而是顺向学时代(当代)。当然,“随时代”,“学董”也未尝不可,这和他们不善学也有关。(此当另论)。
书法更是如此,你如果立志成为一个书法家,你必须学“二王”、学“颜柳”、学周秦、学两汉、学帖、学碑,总之必须学古代。如果你一直学当代的流行书风,甚至学那些用棕刷笔刷出的工艺字。再加上一些红绿点子,你的前途只是死路一条。你终其一生,连书法家的尘印也看不到。
我十年前说过,你的书法如果从宋筑基,一直学宋以后,格调都不会太高,必须学唐以前。如果你只学当代流行书风和棕刷画出的红绿点子字,那你绝对完蛋,彻底完蛋。
为什么笔墨不能随当代(时代),而非要随古代呢?其一,当代的笔墨良莠不分,未经过历史的筛选,你学的可能是垃圾。其二,即使你学的是优秀的笔墨,而当代的笔墨为当代人所常见,你学了,就容易千篇一律,千画一面。其三,当代人笔墨又分两种,一是传承古代的,二是创新的,你学当代人传承古人的,不如直接学古人的。他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你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你学创新的,当然学得好也未必不可。齐白石成功了。很多人学齐,形成齐派,但超过齐白石的就十分少,甚至不可能。还有些所谓创新的笔墨,未经时代的检验和过滤,未必是优秀的笔墨,那么你学习,问题就更大。古代留传下来的优秀作品都是历经筛选,历代专家公认的。所以,一般不会学坏。学得正确,绝对不会坏。
西方画要技术,中国画要功力,功力是技术的升华。和中国的武术一样,要想有功力,就必须按传统的套路去练,否则永远不会有功力。
进入传统,出不来怎么办?这是不可能的。历史上八大山人的画,笔墨功力最深厚,个人风格也最强烈。八大山人进入传统最深,他笔笔入古人,笔笔出古人。黄宾虹笔笔来自传统,但笔笔有新意。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书画家深入传统而跳不出来的。你能进入房间,必能出来,就怕你进不去。所谓进去,就是把传统学到手,只要你有思想,只要你生活在新时代,你用传统的手法表现新的时代精神,你必能创作出新的精神。
经常看到一幅对联:“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不随流俗转”,就是不同于流行风气,这流行风气都是当代的。“学到古人难”即学到真正的传统难。唯难而能之方可贵。
优秀的书画家必须学到古人的笔墨传统——这是功力的根本。再来表现新的时代精神。因为要表现新的时代精神,古人的笔墨又不够,这就必须充实加强古人的传统笔墨,然后又成为新的传统。传统也在流变,犹如长江浩荡,每一处水质、水波、深浅、宽窄、缓急,都有区别,但源头是不变的。源头的水来自雪山,雪山也是大自然的积化。但没有这个源头,就没有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长江。
源头一断,主流就干了,支流的水有限,不但无助于主流,而且不久也会干枯。你不要这个长江,重新挖一条新流,能和长江比吗?
早在南北朝时,姚最就提出“质言古意,文变今情。”元朝的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接着又说:“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字体可变,但用笔(即传统笔墨)千古不变。“古法一变”是指字势变了,“古法终不可失也”即笔墨当学古代也。
赵孟頫又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也就是我说的“笔墨当随古代”,或者说“笔墨当随传统”。
时至今日,没有传统的文化,都是浅薄的文化。犹如你新挖一条小沟,能和长江比深长吗?
朱子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传统也要在新时代“加邃密”,新知中必涵养旧的传统,才能深沉。善学者能于旧学中知新知,于新知中见旧学,则旧学亦新知,新知亦旧学也。
编辑见余,即索文于余。余正养病金陵,乃强书数语,唯倡“笔墨当随古代”,以匡时弊耳。
……
前言/序言
总序
《尚雅丛书》总序
辛?子
中国人之尚雅,由来已久,究其根源,实为历史之悠远,文化之厚重,礼仪之纷繁,名号之细微。尚雅更见诸于上古典章及先贤著述。
在中华古代经典中,《诗经》的内容被分为“风”、“雅”、“颂”,虽然历代对“风”、“雅”、“颂”的区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致可以类推:“风”是地域乡土之音,“雅”是朝廷乐正之音,“颂”是宗庙祭祀之音。奠定中国抒情美学基础的《毛诗序》进一步将其引申为六种文艺手法:“古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中对“雅”的解释是:“雅者,正也。”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在《荣辱》一篇中提到“君子安雅”,后人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史记》里面所说的“文章尔雅”,也是“正”的意思;《风俗通·声音》更是在“正”的解释之外,加了一个字,成为“古正”,更见“古雅”之意。
以古文字学《说文解字》方式探究“雅”字,当从“隹”、从鸟,“牙”为发音之形声。“雅”自然寓意鸟之鸣声,这是人类最先听到自然界生物的“音乐”,是始声、初声、正声。于是,我们尽可以在中国的典籍之中找出大量的词组:雅道、雅音、雅学、雅言、雅意、雅操、雅量、雅人深致等等。这些关乎“雅”的组词,就是要阐明中华文化之正、文艺之正、文学之正、人文之正。
显而易见,从《诗经》一直到晚清历朝历代的文艺家及其不朽之作,无不在“雅”的大旗下各逞文采,纵骋笔意,不论“周虽旧邦”,抑或“其命惟新”;不管是“江上清风”,还是“山间明月”,都浸濡着中国文化人骨子里的雅兴!也正是因为有这份雅兴,中华文艺才有了她的庄严美丽!
近代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张扬“民主、科学”,倡导白话文学,弘扬大众文艺,于是二千多年的“尚雅”风范与“封建主义”因启蒙运动的文化偏激,一道被弃之如敝履,“阳春白雪”的雅道几乎被“下里巴人”的通俗文艺取代。“经济至上”之风乍起后,通俗文艺迅速滑向庸俗文艺、媚俗文艺、低俗文艺。对时代决定的新文化运动所取得的成就无可厚非,但是将中华传统中最重要的“尚雅”之道视为腐朽没落,却未免轻率。“雅”之对面,是为“俗”,“俗”之大行于道,何有“雅”安身立命之所?全民皆俗之时,也正是有伤大雅之日,何谈民族文化复兴?
持续33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已过古称“一纪”的十二年,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正在昂扬向上,沛然莫之能御,现在是反思曾经被抛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时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不应仅仅满足世俗的口腹之欲、食色之性,更应滋养、扶植、襄助、共创高尚典雅文化,提振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从《诗经》问世到现在已逾二千五百年,“雅”曾经是中华文艺里最崇高的理想,而今,“雅”仍然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生活中文化、文明标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尚雅”丛书之编辑,微言大义,用心良苦,冀望读者心有尚慕,同此雅好。是为序。
2012年7月
作者为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特约研究员
会心不远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