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作者来源与高校和造船企业专业人员,长期从事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工作,对船舶电力推进技术有深入的理解,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设计建造经验。他们为本书的撰写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其创作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际价值。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和帮助。
相关阅读:
《》
《》
《》
《》
《》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现代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学术专著。全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组成结构、数学模型和控制方法;根据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给出了实际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设计案例和仿真结果;详尽介绍了目前国际先进的技术方法和设计理念;还探讨了未来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为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国内外进展、关键技术和研究设计方法提供学习和借鉴。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从事船舶和海洋工程的设计建造和有关电气装备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适用于相关领域的市场推广、技术服务和企业经营的高级管理人员。
电力电子新技术系列图书序言
前言
常用符号表
第1章 概述
1.1 船舶电力推进的发展历史
1.2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1.3 存在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
1.4 本书的编排
参考文献
第2章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分析
2.1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基本组成
2.1.1 系统组成结构
2.1.2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分类
2.2 电力推进系统的效率与性能分析
2.2.1系统功率链与效率分析
2.2.2 电力推进船舶的特性分析
2.2.3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综合指标
参考文献
第3章船舶电力系统的结构与控制
3.1 船舶电力系统组成与功能
3.1.1 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
3.1.2船舶电力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
3.1.3 船舶电力系统电压等级
3.2船舶发电机组
3.2.1 船舶发电原动机组
3.2.2 船舶同步电机及其励磁方式
3.2.3 船舶同步发电机工作原理与特性
3.3 船舶发电机组控制
3.3.1 船舶发电机组控制结构与模型
3.3.2 船舶发电机组控制方法
3.3.3船舶电力系统电压与无功功率控制
3.3.4船舶电力系统频率与有功功率控制
3.3.5船舶发电机组的并联运行与调载控制
3.4船舶电网与配电系统
3.4.2 船舶配电系统
3.5 船舶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3.5.1 电力系统稳定概念与分类
3.5.2 转子角稳定分析
3.5.3电压稳定分析
3.5.4 频率稳定分析
3.6船舶电力系统保护与短路电流计算
3.6.1 船舶电力系统保护的要求
3.6.2 船舶电力系统保护的措施
3.6.3船舶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3.6.4 船舶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
3.7船舶综合电力系统
3.7.1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结构与组成
3.7.2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冗余结构
3.7.3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应用举例
参考文献
第4章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组成与装置
4.1 船舶推进器及其特性
4.1.1 轴驱式电力推进器
4.1.2回转式推进器
4.1.3导管式推进器
4.1.4吊舱式推进器
4.1.5 轮毂式推进器
4.1.6螺旋浆推进器的运行特性
4.2 电力变压器
4.2.1 变压器的结构与类型
4.2.2 整流变压器
4.2.3变压器的绝缘与冷却
4.2.4变压器的容量选择
4.2.5变压器的接法
4.3船舶推进电动机
4.3.1 船舶推进电动机的一般分类
4.3.2 推进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4.3.3 永磁电动机
4.3.4超大功率电动机
4.4船用电源变换器
4.4.1 电源变换器的技术发展
4.4.2 船用电源变换器一般分类
4.4.3直流整流器
4.4.4 交流变频器
4.4.5中压变频器
4.4.6 多相变频器
4.5典型的船舶电力推进装置
4.5.1整流模块
4.5.2 直流母线模块
4.5.3 逆变模块(INU)
参考文献
第5章 船舶电力推进自动控制系统
5.1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控制要求
5.1.1 船舶电力推进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5.1.2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控制原理与方法
5.1.3 船舶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的要求
5.1.4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控制方法
5.2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
5.2.1直流推进电动机的模型
5.2.2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模型
5.2.3 交流同步电动机的模型
5.2.4 交流电动机的稳态模型
5.2.5变流器的稳态模型
5.2.6推进器的稳态模型
5.2.7 控制器模型
5.3船舶直流推进控制系统
5.3.1 直流电动机推进的控制方法
5.3.2 船舶的直流推进系统的组成
5.3.3 船舶的直流推进系统的闭环控制
5.3.4 船舶直流推进系统的可逆运行
5.4 船舶交流推进系统
5.4.1交流电动机的调速特性
5.4.2 船舶交流推进的控制方法
5.4.3交流异步电动机船舶推进系统
5.4.4交流同步电动机船舶推进系统
5.4.5 多相电动机的推进控制系统
5.5 船舶系统自动监控
5.5.1 船舶监控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5.5.2船舶监控系统的设计
5.5.3 船舶电能管理系统
5.5.4船舶监控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章 船舶电能质量控制
6.1 船舶电能质量要求
6.1.1 船舶供电质量与用电质量
6.1.2 船舶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评估
6.1.3 船舶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指标
6.2 船舶电能质量的问题与原因
6.2.1 船舶直流推进系统谐波分析
6.2.2 船舶交流电力推进系统的谐波分析
6.2.3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对电网的干扰与损害
6.3 谐波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6.3.1 船舶电气测量系统
6.3.2 谐波的测量方法
6.3.3 谐波分析方法
6.3.4 船舶电力系统谐波测量系统
6.4 电能质量控制方法与装置
6.4.1 控制船舶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意义
6.4.2 船舶电能质量控制方法
6.4.3 谐波滤波器方法
6.4.5船舶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控制举例
参考文献
第7章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7.1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技术要求与设计
7.1.1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组成部分与技术要求
7.1.2 船舶推进电动机设计
7.1.3 船舶推进变频器设计
7.1.4冷却系统
7.1.4 供电系统
7.1.5保护及报警系统
7.2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设计案例
7.2.1烟大铁路轮渡渡船的设计要求
7.2.2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方案分析
7.2.3 发电柴油机电站容量确定
7.2.5综合电力系统
7.2.6综合电力系统故障分析计算
7.2.7 中/高压系统接地技术
7.2.8 电力系统保护设定
7.2.9 电力推进船舶的设计理念
7.3 船舶推进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试验
7.3.1 船舶电力系统仿真
7.3.2 烟-大火车渡船电力仿真系统
参考文献
第8章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应用
8.1电力推进系统的船舶应用
8.1.1客运船舶
8.1.2工程船舶
8.2 海洋工程应用--动力定位系统及其控制
8.2.1动力定位系统控制原理与方法
8.2.2动力定位系统基本要求
8.2.3电力与推进系统
8.2.4 动力定位系统设计案例
8.3 AUV推进系统
8.4 船舶的故障冗余和容错控制
8.4.1 船舶航向容错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8.4.2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
8.4.3 故障检测与诊断子系统
8.4.4 系统辨识子系统
8.4.5 仿真实验
参考文献
第9章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新技术和新发展
9.1 全电船的发展和应用
9.1.1 全电船的概念和结构
9.1.2 超导电动机
9.1.3 电力电子变流器的PEBB构造
9.1.4 电能存储技术
9.1.5直流电站与输电技术
9.2 混合动力船
9.2.1 混合动力船的概念和分类
9.2.2 混合动力船舶的结构与控制模式
9.2.3 混合动力船舶的能量管理与能效分析
9.2.4 混合动力船舶的应用
9.3 清洁能源船
9.3.1 太阳能光伏电池驱动电动船
9.3.2风力驱动船舶
9.3.3 燃料电池船
9.4 中国燃料电池实验船的研制
9.5 未来船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我站在法国最西端的Brest海边,夕阳正缓缓沉落到大西洋滚滚波涛中,灿烂的晚霞映红了天边。这里是法国重要的造船基地,也是法国海军的摇篮。曾经的坚船利炮轰开了腐朽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也唤醒了沉睡千年的东方雄狮。现今这里是法国乃至欧洲主要的海洋科技中心,我受邀在此做访问教授,利用闲暇之余来完成《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全书的最后修饰。
回想到2010年,受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力电子新技术系列图书"编委会的委托编撰《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深感肩负的重任和艰难。当时,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造船大国,但主要的船舶电气设备大都依赖进口。特别是,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仅有少数几个国际著名公司提供。国内外的研究论文和专著也不多,国内早先由大连海事大学樊映海教授编著过《船舶电力推进》一书,但其主要内容是源于前苏联的技术,并以直流调速系统为主,现已不能适应如今船舶主要采用交流电力推进技术的需求。国外也鲜有能反映当前船舶先进电力推进技术的专著可供借鉴。因此,编写本书的困难重重。好在编写过程中召集了来自涉海高校、船舶设计院和造船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全体参编人员不辞辛劳,攻坚克难,终于完成了本书的撰写。
全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上海海事大学的施伟锋教授,以他在船舶电力系统方面长期的教学和研究为基础,编写了第3章;许晓艳教授师从国际船舶电能质量控制专家、波兰格旦尼亚海事学院的Mindykowski教授,深得真传,编写了第6章;谢卫教授原从西安交通大学引进到我校,现担任电气自动化系主任,长期从事电机理论的教研工作,编写了第4章和第7章中有关电机结构、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内容。韩朝珍教授级高工作为本书的主编之一,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电力推进船舶的设计和建造工作,主持了国内第一艘电力推进船"中铁渤海"火车客渡轮的设计,她率领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和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的陈雪峰、万芳高工,以及金坚鸿等工程师编写了第7、8章的主要内容。他们以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提供了实际案例和设计数据,使本书能够更好的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有学术价值,也增强了实用性。本书还得到许多青年才俊的加盟,韩金刚副教授参与了中国第一条燃料电池电力推进试验船的研发,此后在法国海军学院继续做博士后研究,撰写了第9章中有关燃料电池船舶的章节;姚刚博士在法国中央理工大学做博士后期间从事船舶电力系统仿真建模研究,撰写了第7章中有关电力系统仿真的章节;王天真副教授在法国海军学院做博士后期间及此后,一直从事船舶信息技术与故障诊断研究,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撰写了第5章中有关船舶智能信息处理方法的内容;高迪驹博士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进行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研究,撰写了第9章关于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章节。本人撰写了第1、2、4、5章的主要内容,并负责全书的统稿。书中还吸收了本人许多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他们是:窦金生、王天真、韩金刚、姚刚、周福娜、李继方、郑慧、陈雯洁、闻春红、杜婷婷、陈菁、周晶晶等。由此可见,本书是长期研究积累的总结,凝聚了众人的心智和成果。在此,对所有编者的辛勤付出和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人应特别感谢ABB公司,作为国际主要的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制造商,始终引领着该领域的国际发展前沿,也一直以各种方式孜孜不倦的普及船舶电力推进知识。该公司的原技术总监Alf博士曾应邀到我校讲学,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先进的知识。ABB公司中国船舶部的许多同仁也为本书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本书引用了ABB,以及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际著名公司的系统和案例,已在书中表明。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代表了当前国际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使本书能够体现当代精神并与时俱进。对他们为本书的支持和对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所作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
许多国内的研究机构也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研发方面不懈努力并取得成果。非常感谢武汉712所对本书的支持,他们提供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为本书增色添彩。本书还要感谢英飞凌(上海)有限公司、美尔森电气保护(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兆启新能源公司等国内外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
陈伯时教授是我国电力传动技术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他一直关注电力传动在船舶中的应用。陈坚教授最早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船电系,为船舶电气工程的发展培养人才。正是他们在丛书编委会极力推荐编撰本书,并提请我担任主编。本人对前辈的举荐和厚爱深表敬意和感谢。他们不仅是我的恩师和学术领路人,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还需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为本书的编辑和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本书的责任编辑,正是她的宽容和耐心,给我们极大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并允许编写过程的滞后与拖延,为本书能够提高质量提供了保障。在此,我也对本书的延迟出版表示歉意。
最后,应特别感谢我们的家人,正是由于父母的养育,妻儿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和写作中。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我们浪迹天涯,奋勇攀登,无怨无悔。谨以此书来回报他们伟大无私的爱。
但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和时间仓促,本书还有许多不足和廖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搁笔之时,已是深夜。相隔6小时的时差,那轮红日应正在我故乡的东海之滨冉冉升起,就像中国蓬勃发展的时代,生机无限。我们正在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跨越,期待本书的出版能为从事船舶和海洋电气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早日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而奋斗。
汤天浩于2014.6.8
对于我这样对船舶技术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我一直对其背后的具体技术细节感到十分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电力推进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力应用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哪些共通的原理。例如,书中是否会介绍电力推进系统中,能量是如何从最初的燃料转化为电能,再最终驱动船舶前进的?我期待能够了解不同的电力推进方案,比如直流母线系统、交流母线系统,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一些关于电力推进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让我能够对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预示着即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关于现代船舶动力技术革新的精彩篇章。我一直对船舶的运行方式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它与前沿的电力技术相结合时,更是让我充满了探究的欲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地剖析电力推进系统的核心技术,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推进电机(如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的原理、特性以及在船舶应用中的选择考量?我同样对能量管理和控制系统充满好奇,电力推进系统如何实现能量的高效转换和精确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推进效率和最低的能耗,这对我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部分。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涉及电力推进系统在环境友好性方面的优势,例如,它如何帮助船舶实现更低的排放,从而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些内容都让我倍感期待。
评分我一直对船舶这个庞大的工业体系充满敬畏,尤其是当它与前沿的电力技术相结合时,更是激发了我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本书,正如其名,将目光聚焦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这个充满科技魅力的领域。从我个人接触到的有限信息来看,传统的船舶动力多依赖于大型柴油机,而电力推进则引入了全新的思路。我很好奇,这种“电”的力量是如何被运用到驱动数万吨巨轮的?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电力推进系统的构成,例如发电机、变频器、推进电机以及控制系统之间的联动关系?我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关键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让我能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同时,我也对电力推进在环保、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相较于传统推进方式的优势表现出极大的好奇。毕竟,在当今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任何能够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都将备受瞩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来印证这些优势,也让我对未来的船舶工业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清晰的判断。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它更像是一本实践指南,为那些渴望深入了解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实际应用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关于系统设计、集成和维护方面的详细阐述。例如,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推进电机、发电机容量以及控制策略?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技术难题,又该如何有效地解决?而在日常的运行和维护环节,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可靠运行?我希望作者能够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分享一些在系统调试、故障诊断和性能优化方面的实用技巧。这些内容对于工程师、技术人员乃至于对船舶工程有深入研究的学生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渴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个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我始终认为船舶的绿色化和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一关键技术领域的绝佳机会。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电力推进系统在环保方面的优势,比如它如何能够有效降低船舶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同时,我也对它在提高船舶运行效率和乘坐舒适度方面的潜力充满好奇。例如,电力推进系统是否能够实现更精确的船速控制,从而在航行过程中节省能源?它是否能够显著降低船舶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体验?此外,我还希望书中能够探讨电力推进系统与其他船舶智能化技术的结合,例如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导航系统等的集成,以期实现船舶的更高级别的自主运行和高效管理。
评分我对现代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感到惊叹,而电力推进系统无疑是这场变革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这一前沿技术的大门。在阅读之前,我对电力推进系统的认知仅限于“用电来驱动船”,具体如何实现,以及其背后蕴含的复杂技术,对我来说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答我的疑惑,例如,电力推进系统是如何实现能量的产生、转换和传递的?不同类型的电力推进方案,如电力推进与柴油机结合的混合动力系统,与全电力推进系统,它们在设计理念、优势劣势以及适用范围上又有什么样的区别?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推进电机类型(如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的选择以及控制方式(如变频调速)的介绍,因为我了解到这些是实现高效、灵活推进的关键。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图示和理论分析,让我能够深入理解这些核心技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深邃的蓝色背景仿佛将人带入了辽阔的海洋,而中央的船舶剪影则彰显了主题的力量与科技感。作为一名对航海工程略有涉猎的读者,我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一直充满着好奇。我深知,传统的船舶动力系统多以燃油内燃机为主,而电力推进则是一种更为现代、环保且高效的动力解决方案。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电力推进系统的工作原理、构成组件以及其技术优势的详细阐述。例如,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发电机组、电力转换装置(如变频器)、推进电机以及控制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我尤其关注的是,电力推进系统如何实现能量的优化分配和高效利用,从而在燃油消耗和排放方面取得显著的改进。此外,我还对不同类型的电力推进方案,如全电力推进、混合动力推进等,及其各自的适用性与发展前景充满兴趣,希望能从中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踏上了一段充满惊喜的知识探险之旅。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枯燥的技术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他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专业术语,而是巧妙地从宏观层面入手,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全景图。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概念时所使用的类比和图示,它们如同灯塔,指引我穿越技术海洋中的迷雾。例如,当他介绍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微缩的发电厂在船上悄然运作;当他阐述电机驱动的精妙之处时,我又脑补出无数齿轮和线圈在协同运转的画面。书中对不同类型电力推进系统的介绍,如直流母线系统、交流母线系统等,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从未意识到,原来一个小小的推进系统,竟然有着如此多样的设计和实现方式,每一种都承载着不同的技术哲学和工程考量。作者对每种系统的优缺点分析得鞭辟入里,让我能够清晰地辨别它们各自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它教会我如何从系统性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对船舶动力系统有了全新认知的书。在翻阅之前,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传统柴油机的轰鸣声,而这本书则为我揭示了一种更为宁静、高效的驱动方式。我尤其赞赏书中对电力推进系统构成部分的详尽解读,从发电机组的功率选择,到变频器的控制策略,再到推进电机的类型匹配,每一个环节都似乎蕴含着深厚的工程智慧。例如,书中关于如何根据船舶的航行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发电机容量,以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提供充足的电力,这部分内容让我对系统的设计思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书中对不同电力推进拓扑结构的对比分析,也让我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与适用性,比如在特定类型的船舶上,哪种结构能带来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运行成本。这不仅仅是技术的罗列,更是一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论的传递。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沉稳的蓝色调搭配着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了一艘未来感十足的船舶轮廓,让我这个对航海和科技都充满好奇的读者,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翻开扉页,一股严谨又不失活力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我一直对船舶的动力系统有着朦胧的认知,知道它们是驱动巨轮远航的“心脏”,但具体到“电力推进”这个细分领域,则完全是一片空白。我脑海中浮现的是电影里那些雄伟的军舰或豪华游轮,它们在茫茫大海上平稳而安静地航行,这种体验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技术奥秘?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探索这些奥秘的强烈愿望。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我穿越电力推进系统的迷人世界,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技术细节,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逐渐领略到其中的智慧和魅力。我希望它能解答我心中关于“电力推进”的种种疑问,比如它与传统的燃油推进方式相比,究竟有哪些显著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它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和限制?未来的发展趋势又会如何?这些问题在我心中萦绕已久,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令我满意的答案。
评分书不错,介绍器件通俗易懂
评分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评分知识点很全面,很好的入门书籍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到货快,印刷质量好,谢谢
评分包装精美,书不错,介绍了一些与高压IGBT有关的基础知识。
评分还没用还没用还没用还没用还没用还没用还没用还没用还没用
评分没什么好说的,电力电子器件经典的一本教材,比较系统,适合入门
评分很不错,有点深,难看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