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结合自身九十多年生活体验,一一为你讲述。
《季羡林谈人生:人生的境界》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盘棋,走错了一步,终生悔悟;也有人说,人生如梦,只有把想法付诸行动,才会梦想成真。人生究竟是什么?或许对于一百种人,会有一千种说法。本书以季老对人生的感悟为主题,结合作者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为读者解密大师成功的人生密码。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代表作品:《牛棚杂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病榻杂记》《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等。
人生
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
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刻刻面对人生,让我这样一个世故老人来谈人生,还有什么困难呢?岂不是易如反掌吗?
但是,稍微进一步一琢磨,立即出了疑问: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
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个人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谈人生者众矣。什么人生意义,什么人生的价值,花样繁多,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他们说了些什么呢?恐怕连他们自己也是越谈越糊涂。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
哲学家的哲学,至矣高矣。但是,恕我大不敬,他们的哲学同吾辈凡人不搭界,让这些哲学,连同它们的家,坐在神圣的殿堂里去独现辉煌吧!像我这样一个凡人,吃饱了饭没事儿的时候,有时也会想到人生问题。我觉得,我们人的生,都绝对是被动的。没有哪一个人能先制订一个诞生计划,然后再下生,一步步让计划实现。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他住在天上,忽然想降生人寰,超度众生。先考虑要降生的国家,再考虑要降生的父母。考虑周详之后,才从容下降。但他是佛祖,不是吾辈凡人。
吾辈凡人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被动的,一点主动也没有。我们糊里糊涂地降生,糊里糊涂地成长,有时也会糊里糊涂地夭折,当然也会糊里糊涂地寿登耄耋,像我这样。
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是决不能使用的。
我在上面讲了那么些被动,那么些糊里糊涂,是不是我个人真正欣赏这一套,赞扬这一套呢?否,否,我决不欣赏和赞扬。我只是说了一点实话而已。
正相反,我倒是觉得,我们在被动中,在糊里糊涂中,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O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谓予不信,请尝试之。
1996年11月9日
……
这是一本让我沉下心来,静静思考的书。《季羡林谈人生:人生的境界》并没有给我那种醍醐灌顶的冲击,而是像涓涓细流,慢慢渗透进我的心田。季老先生的文字,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他用一种非常温和的方式,引导我去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我常常会在某个瞬间,因为一段话而停下来,反复咀嚼,然后若有所思。比如他对“烦恼”的理解,他认为很多烦恼都是自寻的,如果我们能够放宽心,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豁达的态度,正是我们现代人所普遍缺乏的。书中的语言结构,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功力,他善于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道理,而且很少使用生僻的词汇,这使得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高。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更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他的话语,就像一股清泉,洗涤了我内心的浮躁,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读完《季羡林谈人生:人生的境界》,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季老先生以他温润如玉的笔触,将那些深邃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的说教感,反而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在与你促膝长谈,分享他的人生经验。书中的每一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切片,描绘了人生不同阶段的风景。我从中看到了他对于学术的执着,对于家庭的眷恋,对于故土的深情,以及他对世界万物的平等关怀。他写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活得充实”,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外在的评价标准所裹挟,而季老先生提醒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富足。他所倡导的“无所谓”的境界,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看透事物本质后的豁达和淡然,这是一种多么高的智慧啊!我仿佛能感受到他那颗淡泊名利、安之若素的心境,也渴望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平和。
评分《季羡林谈人生:人生的境界》这本书,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初品时或许觉得平淡,但越品越能咂摸出其中的甘醇与回味。季老先生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饱含着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我特别喜欢他关于“知足”的论述,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似乎总是不知足,总是追求更多,而季老先生却告诉我们,知足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源泉。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做“顺其自然”,什么叫做“平常心”。书中对“失败”的看法,也让我耳目一新,他认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重新站起来的勇气。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鲜活的季羡林,他并非完美无瑕,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和韧性。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在于,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在于如何用一种更豁达、更从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它鼓励我不要害怕挫折,要学会感恩,要珍惜当下。
评分《季羡林谈人生:人生的境界》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视角,去理解人生的种种复杂与单纯。季老先生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华丽,却极其有力,能够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书中对“孤独”的探讨,让我感触颇深。他认为孤独并不可怕,甚至是一种宝贵的体验,它能让人更加专注于内心的成长。在充斥着社交媒体和喧嚣的现代社会,我们似乎越来越害怕孤独,而季老先生却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与孤独为伴,并且从中汲取力量。他对于“变化”的态度,也让我受益匪浅,他接受生命中的不断变化,并从中找到生命的流动之美。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更像是一种随性的散文,没有刻意的雕琢,却处处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智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更加包容,也更加平和,仿佛学会了一种更加从容的生活哲学,不再为眼前的得失而烦恼,而是更关注于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评分这本《季羡林谈人生:人生的境界》给我带来了太多触动。我一直认为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跋涉,有平坦的通途,也有崎岖的山路,而季老的文字,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方向。他用一种极其朴素却又深刻的语言,剖析了人生中的种种际遇,从童年的懵懂,到青年的迷茫,再到中年的担当,最后走向老年的豁达。书中那些关于“自知之明”、“得失之间”、“知足常乐”的论述,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源于他几十年的人生体悟,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我尤其喜欢他对“境界”的阐释,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哲理,而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点滴之中,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一种对万物的尊重,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读这本书,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选择,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勇气和信心。每一次放下书本,都感觉自己内心更加宁静,也更加坚定。
评分书的内容很好,多个短篇合集
评分hu国学大师的的一些文章,不错?,启迪人心
评分很不错的书,都是一些散文集!
评分精装书值得收藏 内容有内涵
评分琳琅满目。然,唯此宝物与众皆不同,为出淤泥之清莲。使吾为之动容,心驰神往,以至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无法忘怀。于是乎紧衣缩食,凑齐银两,倾吾之所有而能买。东哥之热心、快递员之殷切,无不让人感激涕零,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金光四射,屋内升起七彩祥云,处处皆是祥和之气。吾惊讶之余甚是欣喜若狂,呜呼哀哉!此宝乃是天上物,人间又得几回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后与
评分季老先生确实理解的东西太过于通透了,我现在这个年龄有很多地方还做不到季老先生那样,过几年再来体会吧。书很不错。
评分一代大师季羡林看来,非常有意义
评分很不错的书,都是一些散文集!
评分连续三天买入!不买不行,实在太诱人了!给好评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