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多肉植物

小而美的多肉植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主妇之友社,[日] 羽兼直行<监修> 编
图书标签:
  • 多肉植物
  • 园艺
  • 盆栽
  • 植物养护
  • 绿植
  • 桌面植物
  • 微景观
  • 园艺新手
  • 植物图鉴
  • 室内园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785923
版次:1
商品编码:1168955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小而美的多肉植物》是一本日本仙人掌创意大师的多肉植物轻图鉴,其中囊括了230余种高人气多肉植物的美图,天然萌的景天科、十二卷属等,自然呆的肉锥花属、生石花属等让你一眼就爱上,多肉新手们想要知晓的养肉秘诀也尽收其中哦。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达人,赶快来培育属于自己的小而美的多肉植物吧!

内容简介

  《小而美的多肉植物》系统介绍了多肉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和养护繁殖技巧等知识,汇聚了230余种多肉植物品种,其中特别介绍了30余种仙人掌科多肉植物,此外,对多肉植物的盆栽组合等也进行了实例展示,还提供了多肉植物检索表。该书内容丰富,对于多肉植物的繁殖和移栽等基础技巧进行了详细的步骤图解,可操作性强,是一本集基础养护、图鉴和应用于一体的多肉植物实用书。

作者简介

  (日)羽兼直行,羽兼直行是把仙人掌提高到艺术境界的仙人掌开创者。在日本群马县馆林市创建了多肉植物的农场,开创了专门店“仙人掌咨询室”。著有《仙人掌的自由时光》。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 1 多肉植物的个性盆栽方案
8 小型多肉植物盆栽
9 用杯子培育瓦苇属多肉植物
10 制作专用架收集小型多肉植物
12混植迷你多肉植物
15 用铁器自由搭配多肉植物
16 在篮子里装满可爱的多肉植物
18 超有个性的球形仙人掌
19 蛋托里的迷你多肉植物
20 用伸展的茎打造日式盆栽
21 小型多肉植物的吊挂
22 变成石头的生石花属多肉植物
24 长生草属多肉植物的天然混植
PART 2 多肉植物知多少
28 了解多肉植物和仙人掌的家乡
30 多肉植物与仙人掌的区别
31 多肉植物能忍受干燥的环境
32 高度进化的仙人掌
33 拥有透明窗的多肉植物
34像石头一样的圆形多肉植物
35 能开出绚丽花朵的多肉植物
PART 3 多肉植物图鉴
38 天章属
40莲花掌属
42龙舌兰属
43 芦荟属
44回欢草属
44碧玉属
45松塔掌属
45吊灯花属
46虾蚶花属
48肉锥花属
50银波锦属
53青锁龙属
58仙女杯属
58雀舌兰属
59拟石莲花属
66大戟属
69鲨鱼掌属
70风车草属
72风车石莲属
73瓦苇属
79伽蓝菜属
82 生石花属
87 风铃玉属
87 瓦松属
88 厚叶草属
89 棒棰树属
89草胡椒属
90 对叶花属
90 齿苋树属
91 景天属
96 长生草属
100千里光属
102星球属
103雪晃属
103天轮柱属
104 金琥属
104 鹿角柱属
105 月世界属
105 南翁玉属
106 老乐柱属
106 强刺球属
107裸萼球属
108 乳突球属
110 智利球属
110 仙人掌属
111 刺翁柱属
111 瘤玉属
……

精彩书摘

  肉锥花属Conophytum
  资料
  科名:番杏科
  原产地:南非
  生长期:冬季
  浇水:秋季至次年春季每一至两周一次,夏季断水
  根的大小:细根型
  难易度:★★★★★
  番杏科多肉植物的代表类型,品种非常丰富,拥有绚丽的色彩和多样的外形,花也十分漂亮。根上直接长有一对肉质对生叶,叶片有球形、足袋形、鞍形、碗形,剪刀形等。颜色通常为暗绿、翠绿、黄绿等,有些品种还有花纹或斑点。它们每个品种的透明度和纹理的色彩都不相同,可谓拥有千姿百态的“表情”。
  生长期从秋季至次年春季,夏季休眠。初秋脱皮,以分株的方式繁殖。大约5月份的时候,叶片开始萎缩,为脱皮做准备。生长期要放在日照充足的场所管理,每1~2周浇一次水,浇水时要浇透。休眠期转移到明亮通风的阴凉场所。初夏开始逐渐减少浇水次数,直至完全断水。翻盆最好在初秋进行,一般2~3年翻盆一次即可。进行芽插繁殖时,记得给切取下的芽苗稍微留点根,等切口处干燥2~3天后再进行。
  寂光 Conophytum frutescens
  外形浑圆且呈足袋形的肉锥品种。初夏会开出橙色的花,是花期很早的品种。比起其他品种,它在生长期内需要稍干燥一些的环境,培育时需要少一些水分。
  冉空 Conophytum marnierianum
  冉空为细长足袋形的小型品种。因为是杂交种,所以算是好养的类型。秋季会开橙色的花,十分悦目。
  ……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份针对一本名为《小而美的多肉植物》的书籍,但内容完全不涉及多肉植物的书籍简介。 --- 书名:《小而美的多肉植物》 副标题:在方寸之间,探寻生活哲学与空间美学 作者:[此处留空,或填写一位虚构的、与园艺无关的作者名] 出版社:[此处留空,或填写一家虚构的、专注于人文社科或设计的出版社] ---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微观世界的宏大叙事——对“小”的重新定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宏大叙事的时代,然而,真正的生活智慧往往潜藏于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微小”之处。《小而美的多肉植物》并非一本植物图鉴,而是一部关于如何从“小”中发掘“美”与“深意”的生活哲学散文集。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目光聚焦于日常生活中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微小事物——一颗纽扣的纹理、一页旧信纸的折痕、清晨第一缕穿过窗棂的光束,乃至一次精心安排的下午茶。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尺寸上的“小”并不等同于价值上的“低微”。相反,正是这些细微的元素,构成了我们感知世界的基础框架。第一章“微观的秩序”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观察微小细节,来重建我们对宏观世界的认知系统。它引导读者暂时放下对远方和未来的焦虑,转而关注眼前三寸之地的精妙结构。比如,通过分析一个老式留声机发声孔的几何排列,我们可以窥见早期工业设计对声音传播的物理学理解;通过对比不同材质的织物在光线下折射出的微妙色差,可以洞察纺织工艺的演变。这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一场关于“细节决定气质”的深度对话。 第二部分:空间叙事学——被遗忘的室内布局艺术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焦点转向了居住空间的美学构建,探讨如何在有限的室内环境中,通过精妙的陈设与布局,创造出既实用又富有精神深度的“美感”。这部分内容借鉴了极简主义设计理念,但更侧重于“人与空间的情感连接”,而非冰冷的去物化。 我们将探讨“留白”在空间中的心理学效应。作者认为,一个房间的美,往往体现在它“没有放什么”上。通过对家具的精准定位、对垂直空间的利用,以及对非视觉元素的引入(如气味、声音的导引),我们可以将一个普通的居住单元,转化为一个能够滋养心灵的容器。书中设有专门章节讨论“垂直动线的美学”,即如何利用书架、挂画的层次感,引导视线在房间内进行有意识的、富有节奏感的游走。这与传统的室内设计手册强调的色彩搭配或材料选择有所不同,它更偏向于一种“空间戏剧性”的营造。例如,如何通过一个位于视线尽头的孤立雕塑,来“锚定”整个房间的视觉重心,迫使居住者在移动中体验空间带来的变化感。 第三部分:时间的琥珀——器物的情感记忆与传承 “美”的持久性,在于它如何承载时间。本书的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了“器物”在现代生活中的角色转变,从单纯的工具,上升为人与过往记忆的载体。作者拒绝将旧物简单地归类为“古董”或“遗产”,而是将其视为“时间的琥珀”。 在这一部分,我们不会谈论植物的生长周期,而是聚焦于“物品的生命周期”。比如,一把使用了几十年的木椅,其表面因磨损而形成的包浆,记录了无数次身体的休憩与沉思;一本被频繁翻阅的书籍,其书脊的松弛和页边泛黄的痕迹,便是阅读过程的无声记录。作者挑战了“一新胜旧”的消费主义观念,提倡一种“负责任的拥有”——深入了解手中物品的制造工艺、使用历史,乃至其材料的来源。通过这种“对话”,我们不再是物品的消费者,而是其故事的协作者。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器物制造标准,例如十八世纪欧洲的银器制作如何体现对“永恒”的追求,以及二十世纪初日本手工艺如何将“不完美”融入设计以求得和谐。 第四部分:创造一个“可感知的世界” 最终,本书汇集了上述所有观察与思考,指向一个核心命题:如何主动地去“感知”而非仅仅是“观看”我们所处的环境。这是一种对感官的再教育。 《小而美的多肉植物》鼓励读者进行一系列有意识的感官训练。例如,进行“听觉地图绘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特定空间内声音的变化规律;或者进行“触觉冥想”,用指尖去分辨不同材质的表面差异,体会在工业化生产下被钝化的触觉体验。最终目的,是让读者明白,真正的“美”并非遥不可及的艺术品,而是散落在日常纹理中的、等待被激活的感知力。 本书适合所有对生活美学、空间布局、物品哲学、以及深入自我对话感兴趣的读者。它提供了一种超越表象的观看方式,教导我们如何在最微小的尺度内,发现生活深处的秩序、情感与不朽的魅力。它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进入一个由细节构筑的、精致而充实的内心世界。 --- (总字数约150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作者对读者学习路径的深刻理解。它不像有些专业书籍那样从植物的生物学分类开始讲起,而是采用了“由浅入深,由兴趣导向”的逻辑。开篇就是一辑“新手友好型肉肉推荐”,让你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成就感,迅速建立起对这个爱好的热情。随后,才循序渐进地过渡到介质、光照、通风等基础知识。最妙的是,全书最后一部分设立了一个“进阶探索区”,专门讨论了嫁接、叶插成功率优化以及特定环境下的逆境培养等高难度技巧。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初学者不会被过多的专业术语劝退,而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也不会因为内容过于基础而感到乏味。整体阅读下来,感觉就像完成了一次结构完整、循序渐进的专业培训,收获满满,没有一丝赘述。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部分,可以说是兼具了科学的严谨性和文学的抒情性,读起来毫不枯燥。作者在讲解土壤配比和光照需求时,没有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内在影响机制,比如,为什么火山岩颗粒比泥炭土更能促进根系呼吸。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理解深度。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随笔,讲述了作者与这些植物共同成长的点滴心路历程。比如,她提到如何从一盆濒临枯萎的植物身上,学会了耐心和放手。这种将生命哲学融入园艺实践的写法,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操作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的植物饲养者,而是成为了一个更细心、更有同理心的观察者。

评分

作为一个资深“园艺失败户”,我最看重的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表现可谓是教科书级别的。它没有推荐那些市面上罕见、难以获得的“天价”品种,而是聚焦于那些真正适合普通家庭环境、容易获得且生命力顽强的品种进行详细介绍。特别是那个关于“夏季休眠期管理”的章节,针对新手最容易犯错的浇水问题,给出了极其明确、分阶段的指导,甚至连“休眠期浇水是否需要彻底干燥”这种细微之处都有清晰的解答。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份非常详尽的“病虫害自检手册”,用简明的图示教会我们如何识别早期症状,以及如何采用最温和、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应急处理方法。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覆盖,让人感觉手里握着一份极其可靠的“急救包”。

评分

这本书的插图简直让人心醉!那些微距拍摄的照片,每一个细节都捕捉得那么到位,仿佛能感受到肉肉叶片上的露珠。色彩的运用也非常讲究,深沉的墨绿、清新的嫩黄,还有那些罕见的粉紫色系,搭配得恰到好处。我之前总觉得多肉植物很普通,但在书里看到那些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小家伙”,简直刷新了我的认知。尤其是关于“窗型”和“十二卷”那一章,作者对不同品种的形态描述极其生动,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翻阅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养护知识,更像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每当我感到疲惫时,翻开其中任何一页,看到那些饱满可爱的形态,心情立刻就能被治愈。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用心,留白得体,字体选择典雅,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非常舒适放松,完全没有一般园艺书籍那种密密麻麻的压迫感。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挖掘能力令人赞叹,它不仅仅停留在“如何养活”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让它们更美”的艺术层面。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塑形”和“组合盆栽”的独到见解。她引入了日式美学中的“留白”概念,指导我们如何在有限的花盆空间内,通过调整不同肉肉的高度、形状和颜色,创造出富有动态感的视觉平衡。例如,她分析了某些多肉植物的自然垂坠趋势,并建议如何利用它们来软化硬朗的盆沿线条,形成一种自然的过渡。这种将传统艺术理论应用于现代植物栽培的视角,非常新颖。它让我的养护目标从“保持健康”升级到了“追求美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对DIY组合盆景的兴趣,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尝试那些书里介绍的“三点式构图法”。

评分

帮别人买的,对养多肉很有帮助呢

评分

书内容的一般,

评分

很好我很喜欢

评分

学会怎么种多肉了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3yjjf&amp;jjfssj

评分

内容详细,图拼精美,收藏!

评分

不错,送货速度快,质量有保证,下次还来。

评分

内容太少了,光是图片介绍,具体的养殖方法没有怎么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