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十位名家大师带您走入王朝深处,去探知历史上那些兴衰变迁的真相!
内容简介
“北有百家讲坛,南有扬州讲坛”,从2008年星云大师开办至今,扬州讲坛已邀请星云大师、纪连海、于丹、余秋雨、林清玄、余光中等近百位名家大师登坛开讲,发展成国内的高端文化论坛,而其沉淀下来的宝贵内容结集出版,便衍生出“扬州讲坛”系列丛书。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为丛书第1本,辑录十篇讲座精华,既有隋、唐、元、明、清等古代王朝兴衰变迁的启示录,也有对袁崇焕、刘伯温、慈禧等特定历史人物的评与说,意在知古察今,向历史寻求智慧,开阔胸怀。
精彩书评
★“扬州讲坛”正是这样一座连接大师与普通听众的文化桥梁,更多的扬州百姓可以足不出户直接“在扬州,去读懂世界”。
——《扬州晚报》
目录
二月河康雍乾三朝政务与文化兴替
阎崇年崇焕精神,薪火永传
毛佩琪大明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
孟宪实唐太宗的治国艺术
纪连海长江三角洲:
方志远古今眼光看明朝那些事儿
隋丽娟近代史,慈禧无法绕过
蒙曼流星王朝说大隋--盛世兴亡启示录
都本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萨苏追寻120年前甲午战争真相
精彩书摘
二月河:康熙是中国的潘多拉
(节选自《康雍乾三朝政务与文化兴替》)
康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康熙是中国的潘多拉。我们华夏民族,从秦始皇到宣统有二百七十多位皇帝,如果给划分一下的话,康、雍、乾这三个皇帝是一组,称之为“回光返照组”。老一点的同志都会有这种经验,小油灯点到最后的时候,里面已经没有油了,剩下那么一点点,在即将熄灭的时候,却呼腾、呼腾跳很高,然后,啪,灭了!这在生理现象里面就叫回光返照。就是说,康熙、雍正、乾隆处于这个回光返照期。
我们知道,到了乾隆年间,中国的GDP还相当于现在的美国。整个的经济形势,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极为成熟、极为完善的这样一个阶段,封建文化也达到了极为灿烂的程度。取康熙、雍正、乾隆的一滴文化水,可以认知到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文的型态,感受到它的灿烂性、它的璀璨性、它的迷人性。
康熙有很多西洋老师,他自己在数学、音乐、地震学、外语这些方面,都有突出的造诣。他个人的兴趣,可以说是很先进的。康熙自己本人还三次下令,停止科举考试,开海禁。从明代一直有海禁,开海禁的情况,就是我们一船一船运出去的是瓷器、茶叶、药材和香料,运进来的是什么东西呢?是一船一船的银子。
我们读《红楼梦》,里面有一个人物叫王熙凤,这大家都知道。但是王熙凤她娘家是做什么的?是粤、闽、滇、浙四省海关总督。这个职务只有康熙年间才有。所以王熙凤是我们中国最早的外交官的女儿,她这个人不信神、不信鬼、也不信佛,只相信金钱。她还讥笑贾府里面的人,你们那个钱“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她不主张这个,她主张放高利贷,让钱出去流通。这只有是一个外交官的女儿她才有这种思维。
那么就是说海关总督这一个职务维持了二十多年。如果我们开海禁的政策不停止,那么跟西方的这种往来一直也能够继续下去,我们中国的工业革命大致能与西方的工业革命同步进行。那么我们后来的形势又会如何呢?还会不会发生鸦片战争这一类的事情呢?那谁也说不清楚。
1985年的时候,姚雪垠老先生到南阳去,我们两个人曾经有过一次会晤。当然他本人也是南阳人,那时候我还没有出书。当时我们说到了我这个《康熙大帝》。我说康熙当时和俄国的彼得大帝是同时期的人,康熙即位比彼得大帝要早,彼得大帝死的时候康熙还没有死,而且是两个人还交过手,彼得大帝不是康熙的对手。那为什么俄国人能够称彼得是大帝?我们中国人就不能称康熙是大帝呢?大帝,Great,就是伟大的意思,我们中国没有Great这个字。
从政治治理经验,从国家的富强、政治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团结各个方面,两个人相比较,彼得都是不及康熙的。但是彼得有先进的理念。在彼得时期,俄国已经狂热地开始修铁路。康熙自己本人那样热爱数学,那样热爱外国的科学,还亲自写过三篇关于地震的论文,但他就没有把他个人的兴趣运用到他的工作当中去。他领导着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把自己这些先进的理念注入到他的工作当中去,比如说派一些留学生,比如说多请一点西方的科学家到我们中国来,我们很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局面。
所以我就认为康熙这个人,是中国的潘多拉。他曾经把这个盒子打开过,但是他没有坚持到底。原因就是,有人跟他讲,这个崇祯皇帝的儿子朱三太子,就在爪哇、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暹逻这一带的国家里面。你现在开海禁,如果将来这个朱三太子带着部队浩浩荡荡地开回来,这个江山你让还是不让呢?因为他们入关的时候打这个旗号就是替明复仇,现在人家的儿子回来了,你这个江山让不让呢?他听了以后就马上把这个盒子一扣,这个海禁政策,也就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即使如此,康熙对于我们整个民族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他解决了台湾问题,解决了新疆问题,使我们中华民族整个大一统的这种格局,在康熙时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定型。我们看到今天华夏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看到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所以我说康熙这个人是批不得的,就像物理学里面不能够回避牛顿一样,我们也无法回避康熙。
二月河:雍正即位是因为有个好儿子
(节选自《康雍乾三朝政务与文化兴替》,标题为另加)
我们今天的人说雍正是篡位,“传位十四子”,他改为“传位于四子”。实际上这个话,雍正活着的时候,他自己都听到了,当时就有人列举雍正谋父、逼母、杀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好色、诛忠、任佞这十大罪状。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雍正即位诏书的原件,证明他不是篡位。
首先说这个文件的制度,是满、汉合璧,你就算改了汉文也改不了满文。第二个就是从文件的书写制度、格式来说,传位于四子,必须写成传位于皇四子,传位于十四子,必须写成传位于皇十四子。大家想一想,加上一个皇帝的“皇”字,这个就不好改了。我们今天已经找到了文件的原件,雍正就是堂堂正正继位的。
那么他为什么会成功?雍正是不是在他24个兄弟里面特别优秀、特别杰出、工作能力特别强呢?我认为他算是强,但是他还不能算是特别优秀的。
我在一所老年大学曾经跟老头、老太太们谈过这样一个感受。假如说你们诸位先生,有一笔非常丰厚的财产,要分配给自己的儿孙。假如说你这一群儿孙们,都在盘算老头、老太太什么时候死,我们怎样瓜分这一笔遗产。其中只有一个儿子他不,他到了你跟前来给你捶背,老爷子啊!你的健康就是我的幸福,每天晚上我一想到你的身体状态,我这个眼眨一下,就会睁得老大,就再也睡不着觉,我真是希望上苍赐你长生不老,让你永远健康,能够永远福庇我们。我说这种情况你把你的遗产给谁?这些老头、老太太一听,都笑了。不言而喻的事情,雍正就是采取这个办法。他不去夺位,你分配给我工作我就努力工作,我要为老爷子分忧。别的孩子在那个地方盘算他们身体健康怎么怎么的,我却劝你保重自己健康,这就是雍正成功的一个秘诀。
第二个原因,雍正能解决康熙所解决不了的政治问题。康熙这一生征战,三次亲征准噶尔,有时两天只吃一餐饭,几次从死人堆里面被他的部下背出来,把水让给他,剩那么一块干粮,都让给康熙。在这种战争过程当中,他和他这些部下形成了一个什么关系呢?形成一种既是上下级的君臣关系,同时还有一点战友的味道。这些人吃苦就是为了享福,那么等战争胜利了以后,工资不够,就到户部去借,借来借去就把国库都给借空了,剩下了七百万两银子。借钱容易,你找他去要账,他把衣服一撕,说,你看看,你看看!这个地方这一块剑伤,是我背皇上从那个地方跑出来的时候替皇上挨的,那时候你在哪里?这一刀本来是应该砍在皇上身上的,我给皇上挡了,这会儿你小子来找我要账,没门!这些人就去找康熙,回报说,你看我要不来账,怎么弄?康熙说,算了,这个人我知道。就变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康熙这个人,应该说作为一个政治家,心地是稍微偏软了一点。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也很清醒,国库里面只有七百万两银子是不行的,他需要一个能够替他把这个账要回来的人。这需要一个
铁脸。
第三个,雍正有一个好儿子,乾隆。那么康熙选中雍正,也知道雍正即位的时候,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雍正接着又是乾隆,就可以确保清室江山三代的稳定,这可能是选中雍正的又一种思维。在中国历史上,你翻开《唐史》,再翻开《宋史》,因为有个好皇孙而选中皇子的,有的是,不光是雍正。
我们可以看到雍正这治绩,上台整顿这十三年,清理吏治、整顿财务,追逼亏空。建立摊丁入亩制度,建立火耗归公制度。雍正中期的时候,国库的银两就从七百万两增加到了五千万两,增加的这个银两,并不是来自老百姓,来自赋税,而是从腐败官员手里面追回来的。应该说雍正在吏治方面的成就对我们来说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中国封建社会的吏治,大多数时间不好,最好的时期有三个,一个是武则天时期,一个是朱元璋时期,再一个就是雍正时期。
武则天时期采用的是告密制度。到了朱元璋时期,就采取酷刑制度。官员贪污不是直接杀,是要剥你的皮。各地的知府,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那就是剥皮。知府的衙门后面有一个亭子,就叫作“剥皮亭”,把贪污的知府“剥皮楦草”,把人皮完整剥下来,做成袋状,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悬挂示众。但是朱元璋死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话,贪官污吏也是前仆后继,没有办法。他并没有解决问题。
到了雍正时期,就解决得相对比较好,他耳目比较灵通。我们读到晚清的资料,说康熙年间,如果一个省里面的巡抚,或是一个将军,想搞掉一个县令,不费吹灰之力。到雍正时期,“虽置之于死而不能矣”。以山东为例,山东巡抚告他下面的县令,说这个县令不合格,请求皇上下圣旨,罢免他的职务。前两次上奏折,雍正都没有理他,到了第三次,雍正勃然大怒,批示:某某某究竟与尔有何仇隙!必于置之死地而后快!不就是因为你母亲做寿时,他只给你送了一双鞋吗?现在你降三级,他升三级。
雍正这个人做事是很极端的。农民地种得好,他奖励这个人可以升到九品官。他提倡拾金不昧,这个拾金不昧,奖金不能超过本金吧?他给的超过本金。这就搞得全国到处都说“我也捡到了,我也捡到了”这种情况。
所以说雍正是一个极端的人,雍正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雍正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雍正是一个刻薄但是不寡恩的人,雍正是一个任劳不任怨的人。雍正还是一个勤政的人。我们在故宫和台湾“故宫”里面,看到雍正的朱批谕旨是一千多万字。二月河写书,十三年写了十三本书,写了五百万字,写出一身病来。雍正在位十三年,写了一千多万字的朱批谕旨。他还要接见大臣,他还要召集会议,他还要视察工作,还有各种各样的国务活动。所以说,雍正不可能是一个荒淫的人,因为泡妞也是要时间的。
他进行的这一系列经济改革,还有一系列政治上的整顿,给乾隆留下了一个相对丰厚的家底子,也给乾隆留下了一个相对清廉的干部队伍。所以乾隆皇帝所造的十全武功,应该说当中起到了承先启后作用的一个人,就是雍正。
隋丽娟:慈禧到底是什么打动了咸丰帝
(节选自《近代史,慈禧无法绕过》,标题为另加)
慈禧晚年,有两个女人走近了慈禧的身边。一个女人在这之后,写了大量的回忆录,这个女人就是德龄。还有一个女人是美国人,叫卡尔,是一个画师,为我们留下了当时六十多岁将近七十岁的慈禧的画像,这个画像在法国的画展当中得过银奖。这两个女人记录下的慈禧,应该说和我们印象当中的慈禧不一样。
德龄是怎么进宫的呢?在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社会希望中国社会能够打开国门,能够对等外交,就是他们欢迎清政府到各个国家设立使馆,也希望清政府能够接纳各个国家到中国来设立使馆。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条约的形式定下来外国人可以在北京设立使馆。这样双方就可以互派大使了。
德龄的父亲曾经是日本的公使,然后又领着她的母亲、她的妹妹、一起到了法国做了四年的公使,姐妹两个人和她们的母亲长时期陪伴着当外交官的父亲在国外生活。所以这个女孩小小的年纪,就精通汉语、满语、蒙语,然后又懂得日语和英语、法语。这个女孩经常伴随她的母亲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外交场合上,所以她比较了解当时外交的情况。八国联军进北京之后,慈禧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人再想要排斥外来文化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当时已经接近七十岁的慈禧,就开始接纳外来文化。
那么要接纳外来文化,就经常和很多的外国公使夫人,在一些外交活动上打交道。慈禧对于外交什么都不懂。就在这个时候,德龄的父亲从法国公使的位置上卸任了,卸任以后按着惯例就来向慈禧汇报工作。汇报工作的时候,慈禧问及他家人的情况,他就谈到了两个女儿跟随他在外面的一些状况。慈禧特别感兴趣,马上问这两个女孩的年龄、外语程度以及对外国国家的了解情况,德龄的父亲一一作答。于是慈禧就下了一个命令,让这两个女孩进宫,不是做宫女,也不是做嫔妃,而是做慈禧身边的女官。这是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官职,没有品级,没有各种各样的地位,就是陪伴在慈禧身边的女官,她们不是下人,而是帮助慈禧打理关于外事活动的一批人。
德龄在宫中待了两年,她目睹了慈禧的真实生活,也目睹了宫中这些人在慈禧面前撒谎、阿谀奉承的种种状况,目睹了慈禧和光绪之间的暗斗。在两年之后,在她特别想离开宫中但是又无法离开的时候,正好她的父亲在上海去世了,所以她以此为由请假,出宫去给父亲送葬。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在上海结识了她的美国丈夫,是一个记者。和这个美国丈夫结婚之后,就到了美国,但是新婚不久,他丈夫就出车祸死了,于是在美国的德龄要独自生活。
大家知道她是从慈禧身边出来的女人,很多出版商就看中了她,让她写在慈禧身边的回忆录,于是她就写下了大量的回忆录,有大家知道的《紫禁城的黄昏》《清宫两年》等等很多的内容。有的回忆可能是记错的,有的回忆可能加上了她自己的想象,也有很多事情是她没有见到,只是在宫中听说的。所以她的回忆录用作史料的时候需要甄别。
但是她近距离地接触慈禧,对慈禧长相的描述应该是真实的。在她的回忆录当中有这么一段对于慈禧的描述,说她入得宫中的时候,慈禧刚刚过完了她67岁的生日,这时候的慈禧,面色里透着粉色,五官端正。说如果你看到她,怎么也想不到她是一个67岁的女人。所以她就判断,慈禧年轻的时候,一定是貌美的女人。
我们说,国人看国人,可能会有一些相同的价值判定。而西方人看中国人,对于美的判定标准还是差别挺大的。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模特,叫吕燕,在中国国人的眼里那绝对不是一个美女,细细的眼睛,高高的颧骨,嘴唇也不是很丰润,我们一点也不觉得她好看,没想到她一到国际舞台上,大家就惊呼这是中国的美女。
可是这个时候,在一个美国画家的眼里,慈禧是漂亮的。她说慈禧的鼻子是周正的,眼睛是双杏核眼,说她唯一的一个不足就是左嘴角略略有些下搭,尤其是在生气的时候,她的嘴角下搭会略略严重一些。
卡尔是一个女画师,在宫中陪伴了慈禧半年,她要向全世界报道,当时中国皇太后的后宫生活,所以她给慈禧照了很多相,也给慈禧画了一幅像。这幅像后边是一个很华丽的背景,慈禧戴着凤冠,穿着她很多凤装饰的服装,端坐在那里。这幅画像画得十分精美,所以赢得了法国画展的银奖。我觉得她笔下的慈禧应该说是漂亮的。
那么我们从选秀入宫,德龄的回忆和卡尔的回忆,可以想象得到慈禧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一个貌美的女人。那慈禧年轻的时候究竟什么样?历史不能记载,因为历史只记载男人的历史,即使慈禧做了皇太后,垂帘听政,关于她的记载也是很少的。多半是以同治帝或光绪帝的口吻来记载这段历史。所以各位朋友,就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想象她17岁入宫时的模样吧。
……
前言/序言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