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宁,杨正周,阳军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4-2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70702
版次:1
商品编码:1168181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外文名称: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Food Security in China
开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致力于整理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农业状况,分析地区内其他区域国际合作机制中的农业合作内容及其经验教训,研究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我国粮食安全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利用GM(1,1)模型预测未来增长潜力,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中的作用,增进区域农业发展,提高粮食安全水平,推动区域和平稳定发展。

作者简介

  张宁,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创新工程中亚学科执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中亚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杨正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美国肯塔基大学博士后。
  
  阳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有大数据分析、经济模型分析、信息化等。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
第一节 全球粮食供应形势
第二节 全球粮食消费形势
第三节 全球粮食贸易形势
第四节 全球粮食安全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 俄罗斯的粮食安全
第一节 土地、气候和水资源
第二节 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发展战略
第三节 粮食生产
第四节 粮食消费

第三章 哈萨克斯坦的粮食安全
第一节 土地、气候和水资源
第二节 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发展战略
第三节 粮食生产
第四节 粮食消费

第四章 乌兹别克斯坦的粮食安全
第一节 土地、气候和水资源
第二节 农业生产主管部门和农业生产主体
第三节 粮食生产
第四节 粮食消费

第五章 吉尔吉斯斯坦的粮食安全
第一节 土地、气候和水资源
第二节 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发展战略
第三节 农业生产
第四节 粮食消费

第六章 塔吉克斯坦的粮食安全
第一节 土地、气候和水资源
第二节 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发展战略
第三节 粮食生产
第四节 粮食消费

第七章 中国的粮食安全
第一节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粮食生产支持政策
第二节 粮食生产
第三节 粮食利用
第四节 粮食对外贸易

第八章 中国农业对外合作与西部农业布局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中亚新政策
第二节 中国境外农业资源利用现状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的农业发展布局
第四节 新疆的农业布局

第九章 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的农业合作潜力
第一节 基于贸易特化系数的模型(TSC)
第二节 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
第三节 基于GM模型

第十章 中亚地区的区域国际合作机制
第一节 独联体
第二节 欧亚经济共同体
第三节 欧盟“伙伴关系”与农业合作
第四节 美国的中亚战略
第五节 国际组织主导的国际合作机制

第十一章 上海合作组织及其农业合作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内部制度
第二节 当前合作环境
第三节 当前合作特点与未来合作方向
第四节 农业合作现状

第十二章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农业生产特点
第二节 合作的内容与原则
第三节 影响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农业合作的因素
附录

前言/序言

  一 粮食的界定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糖类(以淀粉为主)和蛋白质。大部分情况下,狭义的粮食概念仅指谷物,包括麦类(小麦、大麦、皮麦、青稞、黑麦、燕麦等)、稻谷类(粳稻、籼稻、糯稻、陆稻、深水稻等)和粗粮类(玉米、高粱、荞麦、粟、黍等)三大类。广义的粮食概念除谷物外,还包括作为补充主食用的粮食作物,如大豆、红小豆、绿豆、黑豆、青豆、木薯、番薯、土豆等。
  中国自1994年起将粮食定义为五大类: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其他(包括薯类、小麦以外的其他谷类、大豆以外的其他非蔬菜型豆类)。在统计粮食产量时,豆类按去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按每5千克鲜薯折合1千克粮食计算,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
  独立国家联合体(以下简称“独联体”)成员的粮食概念与其他地区略有差别。从成员国《粮食法》、独联体《提高成员国粮食安全构想》、欧亚经济共同体《粮食安全技术标准(草案)》、俄白哈三国关税联盟《粮食安全技术标准》等法律文件中可知,俄语表达的“粮食”有两层含义。
  (1)狭义的粮食(зерно),指的是“谷类、豆类和油料作物的果实,可用于食物、种子、饲料和技术等用途”。对应的“粮食安全”(безопасность,зерна)指的是“粮食生长周期各阶段存在供应不足风险,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程度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看,可造成民众生命和健康损害、侵害消费者利益”。这一概念比中国使用的狭义的粮食概念更宽泛,多一个油料作物。中国认为油料作物属于经济作物范畴(与谷物并列)。
  (2)广义的粮食(продовольствие),意义相当于联合国的“食品”或“农产品”,包括谷物、豆类、薯类、油料作物、蔬菜、水果、畜牧产品、水产品等所有用于食物、饲料、种子和工业原料的农产品。对应的“粮食安全”(продовольственна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英文是food,security)是指“一种经济状态,无论国内和国外环境如何,均拥有足够的相关资源、潜力和保障,确保居民获得必需的生理营养需求”。而“粮食独立性”(продовольственная,независимость)是指“在满足人体基本食物需求的前提下,本国重要粮食品种的年产量不低于居民年消费量的80%”。
  粮食生产统计口径:
  (1)中国=谷物(cereal)+豆类(beans)+薯类(roots,and,tubers),其中谷物=小麦(wheat),+稻米(rice)+玉米(corn)+杂粮(other,grains)。
  (2)美国=小麦+稻米+粗粮(coarse,grains),玉米按粗粮计算。
  (3)世界粮农组织(FAO)没有严格界定“粮食”一词,只有谷物(cereal)。在FAO框架下(如Food,Outlook),粮食(泛指一切可以食用的农产品)=谷物(grain)+油料作物+糖类作物+肉类+奶类+水产品等。其中,谷物的范畴同美国的定义大体一致,包括小麦、稻米(以碾米计)和粗粮(玉米、大麦、高粱等)。
  (4)独联体成员=谷物+豆类+油料作物。
  粮食利用口径:
  (1)粮食利用(utilization)=粮食消费(food,即口粮)+饲料(feed)+种子(seed)+贸易(trade)+其余利用(other)+浪费(waste)
  (2)(某期)粮食供给量=当期产量,+当期库存量(期末库存量-期初库存量)+净进口量(进口量-出口量)
  与粮食相近的一个概念是“食品”(food)。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目录共有八大类共106种:一是谷物类,二是块根和块茎作物类(如土豆等),三是豆类,四是油籽、油果和油仁作物,五是蔬菜和瓜类,六是糖料作物,七是水果、浆果、葡萄等,八是家畜、家禽、畜产品等。很多时候,国际社会的粮食安全话题所涉及的品种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界定的食品范围是相当的。
  与粮食相近的另一个概念是“农产品”。广义的农产品包括农作物、畜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狭义的农产品只包括农作物和畜产品。不同机构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目的,对农产品的定义和统计范围做出不同的界定。
  (1)世界贸易组织主要从贸易角度定义农产品,其《农业协定》规定农产品指农作物和畜产品,不包括水产品和林产品,具体是指《农业协定》附件1所列商品: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第1~24章的产品(活动物、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但不包括第3章和第16章的鱼及其制品;甘露醇、山梨醇(HS2905.44);糖油;蛋白质类物质、改性淀粉、胶;整理剂、HS2905.44以外的山梨醇;生皮;生毛皮;生丝和废丝;羊毛和动物毛;原棉、废棉和精梳棉;生亚麻;生大麻。
  (2)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侧重从生产角度(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定义农产品。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国际贸易统计年鉴》将农产品分为食品和非食用农业原料两部分,包括农作物、畜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具体是: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类);2类(非食用原料);3类(动植物油、脂、蜡)。
  (3)联合国粮农组织主要根据原料和加工程度,将农产品由粗到细分为产品部门(如谷物部门、蔬菜部门、畜产品部门等)、农产品大类(如谷物部门下有小麦、大麦、玉米、稻米等)、制品(如小麦大类下设面粉、麸皮、淀粉、通心粉、面包、糕点、麦芽饮料等)。总体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统计时,将农产品分为4类分别统计:农作物及其制品(Crops,&,Crops,processed);活动物及其制品(Live,Animals,Livestock,primary,&,Livestock,processed);水产品(Fisheries,&,Aquaculture);林产品(Forestry)。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的卢锋和梅孝锋在HS-SITC编码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将农产品贸易品类分为七大类:一是农产品(谷物、棉花、油及油料、糖);二是食用畜产品(肉类、乳品、禽蛋、动物油脂);三是非食用畜产品(生皮、动物毛和丝);四是水产品;五是园艺产品(蔬菜、水果、咖啡、茶等);六是饮料及烟草类产品;七是其他农产品(饲料、杂项食品、动植物原料、动植物油脂、麻)(见表0-1)。
  二 粮食安全的界定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有效应对。1979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将每年的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活动,提醒各国关注粮食问题。粮食安全(food,security)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简而言之就是“买得起、买得到、买得好”。随着时代变化,粮食安全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大,不同时期的政策选择及理论研究为其注入了新的内容,反映出粮食安全问题本身及其技术和政策问题的复杂性。
  虽有古谚“民以食为天”,但是作为一个正式概念,“粮食安全”这一术语是在二战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发展形成的。当时欧洲饱受战争创伤,许多地方深受饥饿之苦,饥荒时有发生。1943年,44个国家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温泉城召开会议,研究“在粮食和农业方面如何实现免于匮乏的自由”等问题,并得出结论:“免于匮乏的自由意味着每一名男子、妇女和孩童都拥有牢靠、足够和适当的粮食供应”,其中“牢靠”是指粮食的可获得性,“足够”是指粮食供应的数量充足,“适当”是指粮食供应的养分含量。与会者认为,二战后初期最紧迫的需求是对谷物和其他粮食的需求,以便维持起码的膳食热量水平;待主粮产量水平恢复后,则需要提高那些富含维持健康所需营养素的食物的产量;另外,贫困是饥饿和匮乏的首要根源,从长远看,全球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是减少贫困和实现充足营养保障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20世纪,50~60,年代,世界粮食和农业政策主要侧重于提高主粮品种(尤其是小麦和稻米)的生产率、产量和营销,而“依托减贫实现免于匮乏的自由”这一长远目标并未受到重视,主要粮食出口国手中持有大量余粮。1966,年,联合国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其中第11条规定:“一、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为他自己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物和住房,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各缔约国将采取适当的步骤保证实现这一权利,并承认为此而实行基于自愿同意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二、本公约缔约各国既确认人人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应为下列目的,个别采取必要的措施或经由国际合作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具体的计划在内:(甲)用充分利用科技知识、传播营养原则的知识、发展或改革土地制度以使天然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等方法,改进粮食的生产、保存及分配方法;(乙)在考虑到粮食进口国家和粮食出口国家的问题的情况下,保证世界粮食供应,会按照需要,公平分配。”
  20世纪70年代初,受连续多年的极端气候影响,全球粮食歉收,世界粮食库存锐减,加之苏联在国际粮食市场大量抢购,世界粮食供求失衡。同时,国际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暴涨,进而带动农资和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对动荡的粮食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粮食市场长期积累的各种压力集中爆发,全球粮食价格普涨,引发了1972~1974年的世界粮食危机。发展中国家遭受的灾害最深,它们迫切要求改变国际粮食生产和供应的不合理状况。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召开世界粮食会议的倡议。1973年12月17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于1974年11月在罗马召开一次世界粮食会议。1974年召开的世界粮食大会通过了《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和《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以“粮食供给”为出发点定义粮食安全,即“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粮食供应,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利用需求,并能应对粮食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此外,会议还提出了衡量一国粮食安全的具体指标,即粮食库存量至少应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17%~18%。
  1996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WFS)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重申“粮食安全”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满足其膳食需要和饮食偏好,过上积极和健康的生活”,“粮食安全行动应当确保粮食体系向所有家庭提供获取充足、适当和安全食物的稳定渠道”。这一定义确定了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可供量(availability)、获取(access)、稳定(stabilization)、利用(utilization),同时也包含涉及食物和护理的“良好营养”等各个层面。其中,可供量是指提供数量足够和营养充分的食物实物;获取是指个人有能力买得起能够满足营养需求的食物;稳定是指人们在任何时候(包括突发危机)都能够获取粮食;利用是指人们有能力和条件不仅通过适当的膳食,而且通过清洁的水、适当的卫生条件及其他非食物性因素来利用粮食。
  从上述历程可知,1974~1996年,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已发生质的变化。1974年的定义关注粮食供应(supply)和人类生存的本能要求,强调粮食的最基本数量要求,即“够吃”,保障粮食的可供应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各国和全球粮食价格稳定。而在1996年的定义中,食品安全成为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粮食安全包括了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四个要素(可供量、获取、稳定、利用),对粮食的要求不但要“吃饱”,更要“吃好”,“营养维度是粮食安全概念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工作的固有组成部分”。该定义中对粮食选择偏好的要求,体现了粮食本身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传统以及宗教和伦理价值,粮食安全上升为人的基本政治经济权利,以至“粮食权”(right,of,food)成为2007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
  粮食安全的定义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以用来制定、执行和评估相关政策和计划,同时它也是一套责任系统,是一个由世界、地区、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组成的庞大的有机责任系统,帮助人们实现积极和健康的生活,奠定世界和平和有序发展的基础。缺乏粮食安全保障的直接后果便是营养不良和饥饿。在实践中,饥饿程度和贫困水平往往是衡量各国粮食安全的两个硬指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消灭贫穷和饥饿”中确定的目标之一,便是要在2015年前,全球每日收入低于1美元的人口比例和挨饿的人口比例相比1990~1992年的比例分别降低一半。
  三 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
  “粮食安全”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动态定义,它不仅是一个目标,也是人们借以实现健康、积极生活的媒介,还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从公共政策的操作层面看,国际社会将粮食安全的基本目的定位于减少与消除贫穷和饥饿,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主要针对“贫穷和饥饿”问题。当前,国际社会通用的贫困标准主要参照世界银行2008年修订的指标,即居民每天生活费不低于1.25美元,低于此标准即被列为贫困人口。与此同时,联合国的饥饿指标参照“长期的营养不良”,即“人体每日所需摄入热量的最低标准是2100卡路里”,这是维持健康生活的最低标准。一个人若数周或长期每日摄入热量低于此标准,便处于饥饿状态。
  在粮食安全中,不同人群的粮食获取能力不同,如农民、儿童和妇女等属于脆弱群体。全球3/4的饥饿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完全依赖农业为生,收入来源单一。受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影响,妇女特别是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更容易因营养不良造成婴幼儿体重不足或生产死亡等。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也容易因营养不良造成体重不足甚至死亡。
  当前,国际社会有多个粮食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使用范围最广的是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Food,Policy,Research,Institute,IFPRI)的“全球饥饿指数”(GHI)。该指数通过对每个国家的营养不良人口比例、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比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三个指标平均加权,得出0~100的一个综合指数值,指数值越低,说明粮食安全状况和水平越好,0表示无饥饿状态,100表示完全饥饿状态,0~4.9属于较低饥饿状况(low),5~9.9属于中等饥饿状况,10~19.9属于严重饥饿状况,20~29.9属于令人担忧的饥饿状况,大于等于30属于极其惊人的饥饿状况。
  中国营养学会于1989,年、1997,年、2007年先后出版和修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设计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一个在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它共分5,层,包含每人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其中,底层是谷类食物,每人每天应摄入250~400克;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分别为300~500克和200~400克;第三层是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分别为125~225克(其中鱼虾类50~100克,畜、禽肉50~75,克,蛋类25~50克);第四层是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克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50克的大豆及豆制品;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克,食盐不超过6克。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人均每日膳食需求量标准,按低、中、高三个方案计算出人均年食用粮食需求量分别为219.39,千克、275.94,千克和335.19千克。
  在此基础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唐华俊研究员结合1995~2009年中国粮食利用统计数据,认为:(1)基于平衡膳食模式的中国人均粮食年需求量不超过400千克,其中低方案为252.64千克,中方案为322.07千克,高方案为386.60千克;(2)由于不合理的食物消费结构模式,近年来中国实际人均粮食年消费量在378.88~406.09千克波动,实际值大于基于平衡膳食模式下的人均粮食需求量;(3)人均粮食需求量,322.07千克(中方案)可以基本满足中国的口粮需求量,386.60千克(高方案)基本可以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
  四 本书的主要内容
  截至2014年底,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共有6个正式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5个观察员国(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和3个对话伙伴国(白俄罗斯、斯里兰卡、土耳其),还与联合国、东盟、欧亚经济共同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阿富汗建立了工作联系。此外,每逢举行重要会议,上合组织还会邀请一些客人参会,通常有土库曼斯坦、联合国、独联体、欧亚经济共同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东盟等国家或国际组织代表。
  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业合作需求强烈。各国均面临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任,单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在调整粮食和农业生产结构方面,受耕地和水资源所限,各国需在保障口粮、适应民众饮食多样化需求、满足工业原料供应、出口创汇四者间做出合理和有效的平衡。在生态方面,各国均需抑制土壤和草场沙漠化、盐碱化,以保护动植物。在调控粮价和抑制通胀方面,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较大,居民对粮食和食品价格浮动敏感,需防范金融风险,降低粮食金融化影响,避免小幅或局部的粮价波动被放大成剧烈和全面的涨跌。
  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业生产各具特色,农产品各具比较优势,互补性较强。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位于世界土壤肥力最高的黑土地带,是世界小麦、玉米、大豆和畜牧业的主产区,同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动植物免疫、国家资源库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