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菜鳥看財報一學就會(全彩精華版)》是專門為財務知識零基礎的初學者和非財務專業人士編寫的實用財務報錶入門書,全書分為 3 部分 14 章,第一部分介紹瞭財務報錶的概念和閱讀方法,第二部分介紹瞭如何學會分析財務報錶,第三部分介紹瞭上市公司基本麵分析和估值基礎。
圖書采用全彩印刷,使用全新的上市公司案例,通過圖錶形式將復雜枯燥的財務報錶知識講述得淺顯易懂,幫助讀者透徹分析財報數字背後的秘密。
《菜鳥看財報一學就會(全彩精華版)》特彆適閤於股票市場的投資者閱讀,相關企業的管理者、中小企業業主、初級財務工作者可將本書作為學習財務基礎知識的參考書,準備學習財務專業課程的學生也可將本書作為預備知識讀本。
作者簡介
耐力投資,數學碩士,資深投資人;曾從事IT工程師、銷售經理、渠道經理等職;服務於北電、華為、思科、IBM、EMC等知名IT企業多年喜股票投資研究與實踐,對眾多投資大師的經典著作深有研習,並在投資實踐中加以運用,取得不菲的投資收益善邏輯思考,踐理性投資,擅長將復雜的問題提煉為簡單的邏輯關係,以簡潔易懂的圖錶加以錶述,贏數十萬眾多網友的力挺
精彩書評
★本書作者給我們的大感受不在於技巧,而是其極為理性的的性格特點。
——《證券市場紅周刊》
★預期每解決一個但是,都是雪球的一個突破。這本書沒解決你心中的一個財務問題,都是讓你在正確投資的道路上邁齣堅實一步。
——雪球 方三文
★從事金融行業工作,財報分析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而此書則是我們計兮近年來看到的通俗易懂的一本。
——計兮網
精彩書摘
2014年1月10日,民生銀行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五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瞭《關於“民生轉債”轉股價格嚮下修正的決議》。但這一方案須經參加股東大會錶決的全體股東所持錶決權的2/3以上通過方可實施。
2014年2月27日,在民生銀行201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關於“民生轉債”轉股價格嚮下修正的議案》未能獲得通過。在當天的股東大會上,這一提案僅獲得45.64%的贊成率,否決該議案的比例高達40.42%。這意味著,民生銀行通過下修轉股價格,吸引民生轉債持有人轉股的期望落空。
一般來說,若轉股價格下調,意味著每一張可轉債能夠兌換到更多的上市公司股份,這對於可轉債的持有者來說是有吸引力的,但相對應的是,會更多攤薄現有股東的權益。這便是那麼多現有股東對此說“不”的原因所在。
下修轉股價,對於上市公司本身而言,是希望能夠通過促進更多的債權人轉股,從而提高自身的資本充足率。但對於老股東而言,同意轉股價下修,等於攤薄瞭自身的權益比例;但不同意下修,又會因資本充足率的問題影響到銀行後續的長期發展,這其實是個兩難的選擇。
3.股份支付。
股份支付是“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的簡稱,是指企業為瞭獲取職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務而授予權益工具或者承擔以權益工具為基礎確定的負債的交易。
這個標準定義聽上去有點難以理解。實際上,簡單地講,可以理解為“你為我工作或者提供服務,我給你公司的股份”。
我們用下麵的兩個例子來說明。
……
前言/序言
在當今這個快速發展和變化的經濟社會中,“企業”(或稱“公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社會上的每一個個人和機構,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與不同的企業打交道 :員工為企業工作、客戶購買企業産品、供應商供應原材料、銀行提供貸款、投資者買企業股票……對於任何一傢企業,不同的社會機構或個人,都在用不同的眼光關注著它,審視它的生存、發展和成長。
這些不同的機構或者個人,都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雖然不同的人關注的問題不同,但很多問題是共同的,如 :該企業是盈利還是虧損?(企業盈利能力);有些問題因主體地位和利益不同而不同,如 :銀行關注“企業能否按期支付貸款本金和利息(企業的償債能力)”,而投資者則關注“是否有分紅,股價是否上漲”(企業的盈利和成長能力),如下圖所示。實際上,圖中的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閱讀企業的財務報錶找到答案。本書能為你帶來什麼本書是為財務知識零基礎的非財務專業人士編寫的實用財務報錶入門書,它幫助非專業人士以簡單輕鬆的方式學習財務報錶的相關知識,達到快速入門的目的。並不是一本專業的學術著作,也不是一本嚴肅的教學課本,是一本財務基礎知識的普及性讀本。書中大部分案例以國內上市公司作為案例分析來進行編寫 , 特彆適閤於股票市場的投資者閱讀,相關企業的管理者、中小企業業主、初級財務工作者也可以將本書作為學習財務基礎知識的參考書,準備學習財務專業課程的學生也可將本書作為預備知識讀本。
為瞭方便閱讀和最大限度地還原財報的專業性,全書采用全彩印刷,且具有如下特色和風格。本書分為“財務報錶閱讀”、“財務報錶分析”及“上市公司基本麵分析和估值基礎”三部分,具體的內容安排如下 :為什麼要選擇彩印本書是作者所著的《菜鳥看財務報錶一學就會(全圖解)》(中國鐵道齣版社, 2013 年 10 月版)的彩色版本,但是新版的“菜鳥書”,與原版相比,又有瞭非常大的改變,我們用下圖來做個形象的對比。由於作者的水平和能力所限,書中難免有錯誤和疏漏之處,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緻謝衷心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您快速從“菜鳥”級走嚮專業級!在本書即將齣版之際,藉此機會感謝作者耐力投資在繁忙工作之餘仍全力寫作,並時刻與編輯溝通,纔得以及時與讀者見麵 ;同時,也要深深感謝雪球的創始人方三文先生和他所創辦的雪球財經這個優秀的投資交流平颱,以及劉江濤先生在圖書組織編寫、齣版過程中的協作支持,使其能以更高的質量在更大的範圍內與讀者見麵。
編 者
2014 年 10 月
揭秘企業經營的“密碼”:一本帶你洞悉商業本質的財務指南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與各種經濟現象和商業決策打交道。然而,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企業的“體檢報告”——財務報錶,往往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天書”。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復雜的會計術語,構築起一道令人生畏的知識壁壘,使得普通投資者、職場新人乃至渴望提升商業思維的管理者,都難以窺見企業運營的真實脈絡。 本書旨在打破這種信息鴻溝,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會計教科書,也不是那些堆砌著高深理論的學術專著。它是一份深度聚焦於商業實踐、強調直觀理解與應用的實戰指南,緻力於將財務分析的藝術與科學,轉化為人人都能掌握的商業洞察力。 一、 告彆“數字恐懼癥”:重塑你對財務報錶的認知 本書的第一要義,是建立起對財務報錶係統性的、去神秘化的認知。我們深知,初學者往往被資産負債錶、利潤錶和現金流量錶這“三張錶”的名字嚇倒。因此,本書從商業邏輯齣發,而非從會計準則齣發。 1. 資産負債錶:企業的“傢底”與“負債清單” 我們將資産負債錶比喻為企業在特定時間點的“快照”。我們不會陷入於“固定資産”、“流動負債”等名詞的泥潭。相反,我們會聚焦於核心問題:企業擁有什麼(資産)?這些資産是如何籌集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通過解析資産的結構,讀者將學會判斷一傢公司是重資産運營還是輕資産創新,其資本結構是否健康穩健,是否存在潛在的財務風險。我們會詳細拆解“存貨周轉率”背後的商業含義——它反映的是銷售速度和管理效率,而非僅僅是一個數字的增減。 2. 利潤錶:企業經營的“成績單”與“效率測量儀” 利潤錶是衡量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盈利能力的窗口。本書強調的不是單純的“淨利潤”數字,而是深入剖析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和淨利率之間的層級關係。我們將一步步拆解銷售成本的構成,探討費用(如研發、銷售、管理費用)的閤理區間,並揭示不同行業費用結構的差異。例如,一傢高科技公司的研發投入占比高是創新驅動,而一傢零售企業如果管理費用過高,則可能預示著效率低下。讀者將學會如何識彆“虛假繁榮”——即高收入但低利潤的陷阱。 3. 現金流量錶:血液循環與生存能力的核心 如果說利潤錶是“麵子”,那麼現金流量錶就是企業的“裏子”和“血液循環係統”。本書認為,沒有現金流支撐的利潤是空中樓閣。我們將重點分析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這是判斷企業造血能力的關鍵指標。此外,本書會細緻區分投資活動(是擴張還是收縮)和籌資活動(是藉債還是分紅),幫助讀者理解一傢企業是如何為自己的成長提供燃料,以及其擴張模式的可持續性。 二、 讀懂“潛颱詞”:超越數字的商業洞察 本書的精髓在於教導讀者如何“超越數字去看商業本質”。財務報錶是過去發生的記錄,但其內在邏輯預示著未來的趨勢。 1. 盈利質量的深度探究:利潤的“成色”如何? 我們提供一套實用的“盈利質量評估框架”。一個關鍵的分析點在於經營活動現金流與淨利潤的匹配程度。如果一傢公司淨利潤連年增長,但經營現金流卻常年為負或大幅低於淨利潤,這立即提示讀者警惕應收賬款虛增或存貨積壓等潛在問題。本書將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過細微的科目變動,捕捉到管理層可能試圖“美化”業績的蛛絲馬跡。 2. 債務風險的“天平”:杠杆的藝術與陷阱 負債是推動企業快速成長的雙刃劍。本書清晰界定瞭不同類型的負債風險,重點講解瞭資産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等指標的行業基準。我們不會簡單地宣判“高負債就是壞”,而是會結閤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和行業特點進行辯證分析。例如,基礎設施行業和快速擴張的互聯網公司在不同階段對杠杆的需求和承受能力是截然不同的。 3. 效率與迴報的衡量:管理層是否在“創造價值”? 投資者最關心的是迴報。本書將重點介紹淨資産收益率(ROE)這一核心指標,並使用杜邦分析法,將其拆解為盈利能力、資産運營效率和財務杠杆三個維度。這種拆解的價值在於,它能明確告訴讀者,一傢公司的ROE提升是靠提高産品利潤率、加快存貨周轉,還是單純地藉瞭更多的錢來實現的。這直接關係到管理層運用資本的智慧程度。 三、 行業差異化分析:沒有普適的“黃金標準” 一個成熟的財務分析者絕不會用同一套標準去衡量所有企業。本書的另一大特色,是強調行業屬性對財務指標的決定性影響。 製造業分析側重: 關注固定資産摺舊策略、在建工程的轉化效率,以及存貨(原材料、半成品、産成品)的控製能力。 服務業/輕資産分析側重: 關注人力資本的投入産齣比(通常通過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結構體現),以及無形資産(如品牌、技術許可)的價值評估。 互聯網/科技行業分析側重: 探討SaaS模式下的收入確認方式,用戶獲取成本(CAC)與生命周期價值(LTV)的平衡,以及股權激勵對利潤的稀釋效應。 通過構建這種“場景化”的分析模型,讀者將學會根據企業所處的賽道,調整分析的側重點,從而得齣更具現實意義的結論。 四、 理論與實戰的無縫對接:構建你的分析框架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幫助讀者建立一套可復製、可執行的分析流程。 1. 從宏觀到微觀的篩選路徑: 如何利用宏觀經濟指標初步篩選齣具有增長潛力的行業。 2. 初步體檢與指標預警: 快速瀏覽三張錶,識彆齣潛在的“紅旗”(如負商譽、高額預收賬款、持續虧損的經營現金流)。 3. 深入挖掘與邏輯驗證: 結閤年報中的“管理層討論與分析”(MD&A)部分,將報錶數字與管理層的戰略意圖進行交叉驗證。 4. 形成投資/決策假設: 基於完整的分析,形成對企業未來發展或自身業務決策的明確判斷。 本書的行文風格力求清晰、邏輯嚴密而又不失趣味性,每一個復雜的概念都配有通俗易懂的商業案例或生活化的類比。它不是讓你成為一個閤格的會計師,而是讓你成為一個更聰明的商業觀察者和決策者,能夠自信地穿透財務數據的迷霧,直達企業價值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