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编写.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共八章,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球类运动、技击类运动、形体运动、体能运动、中华武术、康复保健体育以及大学生体质监测.
目录
体育与健康知识 /1 第一节 体育导论 /1 第二节 健康导论 /8
第三节 科学的身体锻炼 /19 第四节 体育卫生与运动损伤的预防 /27 第五节 常用运动处方 /33
第一章
球类运动 /40 第一节 篮球 /40 第二节 排球 /87
第二章/ 108第三节 足球 / 129第四节 乒乓球 / 160第五节 羽毛球 / 186第六节 网球 / 205第七节 橄榄球 / 221第八节 手球
第三章
技击类运动 /251 第一节 散打 /251 第二节 跆拳道 /261 第三节 击剑 /277 第四节 女子防身术 /289
形体运动 /304 第一节 健美操 /304
第二节 体育舞蹈 /321 第三节 瑜伽 /331 第四节 健美运动 /337
第四章第五章
体能运动 /348 第一节 游泳 /348 第二节 定向越野 /365
中华武术 /380 第一节 太极拳 /380 第二节 初级长拳第三路 /390
第三节 棍术 /404
康复保健体育 /416 第一节 健身气功与康复保健 /416 第二节 经络穴位与康复保健 /464
第六章第七章
大学生体质监测 /474 第一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介 /474
第八章
第二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和测试办法 /476 第三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 /481
参考文献 /485
精彩书摘
体育与健康知识
第一节 体育导论
体育是人生的拐杖 ,而人类的理性视线常常忽略了这支拐杖 .体育是人类最突出的 ‘感性’,是人类力量欲的宣扬 ,是人类的肉体力量被 “文明 ”压迫后的反抗 .正是不甘心躯体被 “文明 ”压瘪 ,粗野被 “文化 ”吞没 ,人类才创造了体育 .体育的意义在于对 “文明 ”中诱人但可怕的 “文雅 ”予以 “反动 ”.拣起灵肉 ,恢复感性 ,这就是体育 .体育 ,弘扬着另一种人性 ,维护着人类的力量与本能 .体育是生命原欲的象征 .没有体育甚至轻视体育 ,其民族不是衰老 ,就是丧失了生命 .①
一、体育概念的产生
体育即身体的教育或身体教育 ,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欧洲启蒙时代 ,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现代学校 ,实行对儿童的普及义务教育 .儿童少年进入学校 ,脱离了父母的抚育 ,其身体成长发育的任务改由学校承担 ,学校应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许多教育家的研究实验 ,发现以体操活动为方法的体育课方式是进行身体教育的最佳选择 .因此在19世纪初 ,许多国家政府 ,把体育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由特定资格的体育教师来实施 ,从此 ,世界上才出现了 “体育 ”这个社会行业 .
“体育 ”一词 ,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法国 .卢梭 (1712 ~1778 )在1762年出版了 .爱弥儿论教育 书中提出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的成长、发育 ,应当依其天然本性 ,因势利导 ,加以辅助 ,尽量少加人为拘束 ,这就是 “自然教育 (educationnatural)”.但在 .爱弥儿论教育 .出版的同时 ,“曾出版了另一部同样题材的作品 ,逐字逐句都是从我的第一卷里抽出来的 ,外加若干无谓之词 ,穿插在这篇摘抄里 .”(卢梭 .忏悔录 .)同样讲的是儿童的自然教育 ,只是把 n“atural,”换成了 “physique”.这个词具有物质的、自然的和身体的等义项,组成 e“ducationphysique,”当时仍是 “自然教育 ”.到了1808年,居里安所著的 .教育概论 :身体的、道德的和智力的教育 .才正式确定 e“ducationphysique”为 身“体的教育”,同道德的教育、智力的教育共同组成教育的三大内容 .中国人最先接触西方体育的是
①引自 .野蛮的文明 :体育的哲学宣言 .,作者李力研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年版
严复 ,大约在1877 ~1895年,他读到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 .教育论 .,由于政治的需要和认识的原因 ,他把 education (教育 )译作 “明民 ”,把德育、智育、体育译作 “新民德、开民智、鼓民力 ”,这表示中国人刚接触西文 PhysicalEducation这个概念 ,就作了语义转换 ,把具有特定对象指称的 “体育 ”,转换成一个政治性用语 “鼓民力 ”,种下了体育概念理解和使用的混乱之因 .中国人最早认识体育的是上海的南洋公学 ,1897年设立了小学堂 ,体育为学习科目之一 ,是我国第一个设体育教学科目的学校 ,由陈懋治等三名师范生编写小学教科书 .蒙学读本 .,第二编为教育 ,编程大意中说 :泰西之学 ,其旨万端 ,而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三大纲 .而且给出了体育概念的定义 :“体育者 ,卫生之事也 .”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个体育定义 ,其读本也是我国自编的第一本包含 “体育 ”内容的教科书 .
二、体育本质的演变
体育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 ,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自觉改善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而言之 ,体育是人类以自身运动为基本手段 ,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关于体育本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
(1)一元论
.一元论者认为 :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 ,那就是增强体质 .因为体育之所以能在全面发展人的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是因为它有 “育体 ”这一其他教育所不具有的独特功能 .“体育的本质要从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种差来确定 ,体育的真义就在于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 ’就是体育的本质 .”①
(2)多元论
.多元论者认为 :体育作为各种身体活动的总和 ,有着多种多样多层的本质.增强体质只是体育的初级本质 .体育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促进人本质力量的发展 ,最终实现人的自由 .体育发展不同阶段的本质具有不同特征 .自然 ,质疑者反驳认为 :体育的多元本质所指内容和功能并非都是体育独有 .
(3)教育论
.教育论者认为 :“体育是通过可视手段或媒体的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 .” “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方面 ,它采用运动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和社会上来使个人充分发展 .”不少学者认为体育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从强身健体、增进健康视角认识体育的本质 .
(4)运动论
.运动论者认为 :体育是以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体育对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是通过人的 “健身 ”与 “健心 ”的两个方面影响来完成的 .有目的有计划的身体运动就是体育的本质 .体育一切形式的目的是促进身心健康 .此点 ,较为符合我国老子所宣扬 “道法自然 ”的主导思想 .
(5)人权论
.人权论者认为 :体育是一种人权 ,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世界国际体育组织甚至通过 .体育运动国际宪章 .对此给予强化 .由此可见 ,这里的体育的本质归属到人的本质范畴 体育运动国际宪章 .明确指出 “体育是一种人权 ”.体育既保障人们生命功能的生理需要 ,也满足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 .
(6)文化论
.文化论者认为 :体育是一种 “社会文化活动 ”.体育既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活动 (文化活动 ),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活动 (社会活动 ).这种观点认为
体“育的本质是文化 ,而文化的本质是人 .”体育从本质核心看 ,属于社会文化活动范畴 .体育从本质属性看 ,属于身体运动性 .
①引自 .拨开 “金字塔 ”上的迷雾 .,林笑峰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1 (6):23G25
(7)需要论 .需要论者认为 :“矛盾是某种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 ”“任何运动形式 ,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 .这种特殊矛盾 ,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根据体育内在结构、外在现象 ,可以看出体育的运动形式和内部结构 ,决定着不同阶段、类型体育的本质特征和层次特点 .
三、体育与经济、政治、文化
1体育与经济
随着体育参与人群不断增长 ,世界各项重大赛事都备受世人关注 ,尤其奥林匹克运动会更成为全球瞩目的盛会 ,仅观众就高达700多亿人次 ,还有众多运动员 .无疑 ,如此之多的体育主体和体育客体带来了对体育用品及服务的广泛需求 .为了满足人们体育消费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就必须加强对体育场馆的建设 ,运动器材、服装的研制等多种配套体育服务业的开发 ,从而形成促进经济新的增长点 ,最为典型的是 “奥运经济 ”.体育产业不断壮大 ,尤其在发达国家 ,体育产业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同时 ,体育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软实力的建设 ,主要表现在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企业文化的建设 ”上.值得注意的是 ,体育运动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收入、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 .前者对竞技体育可以起较大的作用 ,后者则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影响表现较为直接 .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决定着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 .
2体育与政治
体育天生就与政治水乳交融 .自从阶级出现以来 ,体育就长期或隶属于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工具 ,如战争 ;或贪图享乐的奢侈品 ,如角斗士等 .只要存在阶级或国家 ,体育就会被无形中视为统治阶级维护阶级利益的工具 .有学者明确提出 体“育是政治的一部分 ,而体育政治则是体育的组成部分 .”政治对体育的制约有两种形式 :“一是直接干预 ,将体育作为政治宣传的手段 ,恢复和断绝国际交往的手段 ,提高民族自信心 ,提高民族精神的手段 .二是间接干预 ,将体育作为社会化的手段、社会安全阀的手段、特定的社会群体作为社会运动的手段 .”体育对政治的作用表现出 :体育运动可以作为一种安全阀为观众和参加者服务 ,它可以按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消除多余的能量、紧张和敌对情绪 ;体育可以作为一种角色样板,通过各个社会成员的竞争 ,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智力品质 ;体育是一种世俗性的类宗教机构 ,它使用礼仪和庆典去增强社会的价值 ,并由此将人们的行为规范到习惯所要求的方向 .
3体育与文化
古人云 :“关乎天文 ,以察时变 ;关乎人文 ,以化天下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 ,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 ,靠文化教化 ;人们千差万别的个性、气质、情操、风格靠文化培养 .体育的历史发展到今天 ,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及其与社会大众文化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功效 .当前 ,人们普遍在经受着东西方双重文化的浸润 ,体育以其独立的形态与其他文化发生联系 ,发展成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体育文化 .“现代体育文化则是以西方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为主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旨在谋求身体的培育和发展 ,增进健康和保持积极的心理、生理状态 ,维护社会稳定 ,发展体育理想、体育意识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则认为体育文化可概括为两个词 :美和尊严 .它们被视为现代体育运动所追求的目标 .西方体育文化更侧重于追求人类的可能性 ,即人类可以做到什么 ,因此主张 “永无止境 ”“一切皆有可能 ” “超越极限 ”“全力以赴 ”,而东方体育则更强调 “适可而止 ”“点到为止 ”,而这两方面都是人类所必需的 .除此之外 ,体育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体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无不映射着饱含社会文明基因的智力细胞 ,历届奥运会都是各历史时期最先进的科技文明成果的 “试金盛会 ”,而与体育所配备的精神心理和体育体制的意识条件 ,也都折射出当时因人类文明进步的微妙需求的变化 ;体育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奥运规模及其设置项目可以说都是本时代的一种文化 “浮现 ”或是前时期人类文化的 “残存 ”;体育是最便利的文化传播媒介,体育以通用的 ,绝对自由平等的 “肢体语言 ”实现全球人类思想的熔炼 ,萃取文化的共识精髓 ,实现世界的团结、和平 ,并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年轻一代的道德、价值观念 ,是横空架设的一道无与伦比的人类共通共荣之桥 .
四、奥林匹克文化
(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届算起 ,共举办了293届的古代奥运会 ,是人类体育文化宝库中的一串明珠 ,它的活动形式、传统与精神体系 ,对世界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1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实际上 ,奥运会的起源与古希腊共和国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前9~前8世纪,希腊共和国氏族社会逐步瓦解 ,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 ,建立了200多个城邦 .城邦各自为政 ,无统一君主 ,城邦之间战争不断 .为了应付战争 ,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 .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 ,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 ,过着军事生活 .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 ,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 .战争促进了希腊共和国体育运动的开展 ,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 .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 .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 神“圣休战月 ”条约 .于是 ,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 ,逐渐演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在古希腊 ,有四大祭礼竞技赛会 ,其中以祭祀万神之王宙斯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名声最高 .在古希腊所有的运动会中 ,没有一个比奥运会更受到希腊人的重视,也没有一个运动会的参加者比奥运会更广泛 ,奥运会在古希腊人心目中是整个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 ,其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 ,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 .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衰落
2 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奴隶社会进入了鼎盛期 ,但随后不久 ,内部战争分歧 ,社会矛盾加剧 .公元前5世纪末 ,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奴隶制开始走向衰败 ,也是古代奥运会由兴到衰的转折点 .战争使经济萧条、社会风气低下 ,运动竞技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逐渐成为人们追求财富的手段 ,运动会上出现了营私舞弊、损人利己的不良倾向 ,奥运会的崇高理想受到扭曲 .公元前2世纪 ,罗马征服了希腊 ,闻名于世的古代奥运会走向全面衰落 .公元4世纪末 ,统治了希腊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立基督教为国教 ,因此把祭祀宙斯神的古代奥运会当作是异教活动 ,为了维护罗马对希腊的统治 ,为了巩固基督教的地位 ,公元394年,狄奥多西一世下令终止了古代奥运会 .举办了293届,历时1000多年的古代奥运会从此消失了 .
3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章程
公元前561年,古希腊哲学家卓罗斯为古代奥运会起草了一份竞赛章程 ,章程上的有关规定一直是奥运会必须遵守的规则 .
(1)
竞技赛会的组织者由奴隶主贵族的代表人物 ———地方官员和宗教头面人物具体负责,他们有权决定运动员和观众的资格 .
(2)
竞技赛会的仲裁委员会由宙斯神殿中的专职祭司和经过选举产生的裁判人员共同担任 .
(3)
凡在比赛中贿赂裁判或行为不检点的人将被罚以巨款 .
(4)
竞技比赛只能在个人之间进行 ,不能在团体之间进行 .
(5)
竞技者必须两代以上是纯希腊人 ,必须在政治上、道德上、宗教上、法律上没有污点,其身份必须得到裁判员的证明 .
(6)女子不能参加和参观比赛 ,违者将被扔下悬崖 .
(二)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世纪80年代 ,由于古代奥运会遗址的多次发掘 ,各国人民对恢复奥运会的呼声日益高涨 ,法国教育家皮埃尔 德顾拜旦男爵于1883年首先向全世界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倡议 .1894年6月16 ~24日,有34国参加的国际体育大会在法国召开 .会上决定 :第1届现代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 ,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 ;成立国际奥利匹克委员会 ,选举希腊的维凯拉斯为第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顾拜旦任秘书长 .这样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正式诞生了 .
1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创时期 (1894 ~1914 )
1894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正值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期 ,各种民族主义和排外心理妨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 .现代运动项目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开展 ,世界范围的体育竞赛活动很少进行 .奥林匹克运动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 .奥运会也还未形成一定的举办模式 ,如项目设置稳定性差、场地设施简陋、财政困难、会期不固定、裁判员执法不公 ,以及参赛资格缺乏明确规定等 .
1908年奥运会实施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为之后奥运会的举办构建了基本框架 .1912年奥运会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奥运会 ,从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场地设施到组织工作都有较大提高 ,第一次实现了顾拜旦所期望的 :没有事故、没有抗议、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 .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还都只是一个
松散的机构 .国际奥委会尚未认识到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托给某个城市承办的 ,放弃了领
导和监督权 ,以致奥运会一切事宜均由东道主随意安排 .由于不允许妇女正式参加奥运会 ,
不但使奥运会的广泛性存在重大的缺陷 ,而且也使女子体育发展受到阻碍 .
2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时期 (1914 ~1946 )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 .国际奥委会从实践中
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 ,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性在这一时期基本
形成 ,具体表现在 :比赛项目的设置逐渐趋向合理 ;比赛设施进一步完善 ;会期基本固定 ;
申办、举办程序基本确立 ,并基本解决了有关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问题 .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
到比赛中去 ,如电子计时器、终点摄影仪、自动打印机、闭路电视转播等 .自1928年起 ,
女子田径项目纳入正式比赛 ,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起到了推动作
用.另一重要发展是有了冬季奥运会 ,它使奥林匹克运动的覆盖面大大增加 .
这一时期 ,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也得到发展 ,国家奥委会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加到60个,为奥林匹克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 ,各国际
单项体育组织也相继成立 ,通过国际奥委会与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各国家奥委会的协调 ,
使国际奥委会摆脱了每届奥运会都存在的具体技术事务 ,而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
高的层次发挥作用 .
这一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 ,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 ,虽在许多方面优于以往各届 ,但被希特勒用以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实力 ,违背了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
3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时期 (1946 ~198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这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 ,战后各国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 ,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
由于苏联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参加 ,这一时期奥运会每届参赛国家和人数以及竞赛项目都在增加 ;与此同时 ,顾拜旦关于在各大洲轮流举办奥运会的设想得以实现 ;各洲范围的运动会、伤残人奥运会也相继产生 .随着奠基运动的普及 ,竞技运动水平也迅速提高 ,非洲体育开始崛起 .在奥运会上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强的局面 .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各种配套设施较前有很大的发展 ,奥运会向大型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先进的电子设备 ,以及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查,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 .历届奥运会 ,促使举办城市的各种市政建设也大为改善 ,并为其在比赛后继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奥运会的举办资金也由单纯的政府拨款和私人捐赠向以政府拨款、社会捐资和出售电视转播权、发行彩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方向转变 .
这一时期的奥林匹克组织已不单纯是一个体育机构 ,它与国家、社会各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 .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也更趋明显、复杂、尖锐、各种势力集团都想通过这个舞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外 ,兴奋剂问题、奥运会承办国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都提到重要议程 .三大支柱之间出现了裂痕 ,经济上也危机四起 .这种情况从1972年基拉宁担任主席后才有所改变 .
4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时期 (1980至今 )
进入19世纪80年代 ,在萨马兰奇的领导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