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哈佛大学知名学者、网易公开课主讲人,全新力作重磅上市
作者吉尔·莱波雷(Jill Lepore),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负责哈佛大学历史文学项目。同时,作者还是《纽约客》特约撰稿人,本书正是作者在《纽约客》专栏文章集结而成,最后一章更是亲自采访撰写的对未来展望。
此外,莱波雷也是个水平不错的演讲者,网易视频《哈佛大学公开课:立大志》系列当中,就有她主讲的一集,所讲内容就是本书当中的主题“人生是一场游戏”。
与其他深居象牙塔的学者不同,莱波雷一直活跃在舆论前言,无论2012年《时代》主编扎卡里亚涉嫌对她抄袭因而停职,还是2014年她与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的骂战都引来了十足的关注。
作者凭借本书英文版本The Mansion of Happiness曾获201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长名单非小说类作者奖。
★将人生比作游戏,观点新颖,风趣幽默
把人生视为一场可以玩好、也可以弄糟的游戏,这种观点在东方和西方都由来已久。即使在今天,游戏公司仍然不断推出类似的产品。
游戏将人生各个环节设置成桌面游戏的一个个小格子,能让人体会:命运无常,但人生最重要的并非运气,你总有办法赢得这场游戏。
本书将人生比作桌面游戏,将人生的各个阶段,从受精、出生、童年、成长、婚姻、工作、育儿衰老、临终、到死亡串联到一起,生死虽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作者语言风趣幽默,本书完全可以当成故事书看,每章有独立主题,可以分开阅读。
★涉猎领域众多,内容全画幅多视角引人思考
死生事大,本书内容上可追溯到17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逐渐脱离蒙昧阶段,一直讲到21世纪的现状并展望了人类未来的发展。
作者学识渊博,内容旁征博引,涉及文学、哲学、电影等领域,人物众多,但条理始终清晰。大发现时代、进化论和太空时代的出现,让人们对生命的看法变得多元。
这些故事横跨几个世纪,关于生死的讨论一直不断,关乎科学宗教,关乎历史,更直击人的心灵。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有所不同,正是如此,只有直面生与死,考量生命的价值,才能更有益于我们每个人。这样我们才会更加坚定,相信自己所相信,珍视自己所珍视。
内容简介
人生是一场游戏,游戏棋盘就是你的旅行地图。
在人生的这场游戏当中,有奖励也有陷阱。有一千种方式来闯关,你可以自己选择。
出生是游戏的起始,死亡是游戏的终结。大部分关于生与死的问题,都没有答案,特别是这三个:生命从何而来?生命有何意义?死亡时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但每个人都在尝试。
这是一场从摇篮到坟墓的冒险,你对永恒怎么看?你对金钱怎么看?你的将来是怎样?
这是你的游戏,下一关会是什么?答案……由你决定。
作者简介
吉尔·莱波雷(Jill Lepore),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哈佛历史及文学项目主任,《纽约客》特约撰稿人。莱波雷写作叙述能力高超,知识背景深厚,能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她也是网易视频《哈佛大学公开课:立大志》系列的主讲人之一。
2013年,莱波雷凭借本书英文版The Mansion of Happiness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长名单非小说类作者奖。
王岑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毕业,策划并编译有“新东方双语书话译丛”,译有《自控力》《自控力2》《苹果:从个人英雄到伟大企业》《疯狂的简洁》《CIA特工之王》《唤醒沉睡的天才》《红圈:海豹突击队前狙击手总教练回忆录》《疯狂行为学:来自猩猩的你,为什么总会失去理智?》等。
精彩书评
作者兼具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出色的记者本能,吸引你买下了这本书。你将踏上一段愉快的阅读之旅。
——加里·威尔斯(GARRY WILLS),著有《林肯在葛底斯堡》(Lincoln at Gettysburg)
书中包含一系列精彩绝伦、引人入胜的文章,探讨了不同时代的个人如何领悟生死。吉尔·莱波雷是美国最有学问、最具创造力的历史学家之一。
——琳达·柯莉(LINDA COLLEY),著有《伊丽莎白·马什落难史》(The Ordeal of Elizabeth Marsh)
莱波雷以丰富的学识和睿智的文笔向人们证明,我们最重视的生死观,其实是最容易发现变化,也是最容易受时代束缚的。
——苏珊·雅各比(SUSAN JACOBY),著有《美国非理性时代》(The Age of American Unreason)
吉尔·莱波雷已经成了我最喜爱的历史学家,因为她聪明,机智,视野开阔,鞭辟入里。
——詹姆斯·格雷科(JAMES GLEICK),著有《信息》(The Information)
以善意的嘲讽和深刻的洞察力写成的《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这是一本极具原创性的精彩指南,引领我们回顾人生的轮回是如何被想象出来、受人操纵、被人管理、经历宣传,直到当代被人贬低的。从位于生命游戏起点处的“蛋”,到妄图击败死神的疯狂空想主义者制造出来的巨大冷冻箱,莱波雷在其间巧妙地穿针引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条清晰可辨的逻辑线索。这是一部轻快幽默而又广博深刻的作品,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著有《大转向:现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The Swerve: How the World Became Modern)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我们从何而来
第二章 哺乳这件事
第三章 孩子应该读什么
第四章 关于勃起的一切
第五章 更好的婚姻
第六章 高效工作,每天奋斗八小时
第七章 称职才算好父母
第八章 精彩晚年
第九章 生与死的边际
第十章 如果能复活,死亡就不是终结
精彩书摘
小白鼠大军,占据了科研第一线
“我们应该称这些小水泡为卵,因为它们从外形看和鸟巢里的卵很相似。”1672年,荷兰解剖学家瑞格涅·德·格拉夫(Regnier de Graaf)这样写道。当时,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哈维一直以来苦苦寻找的东西,但其实他发现的不过是我们现在称为“卵泡”的东西。在格拉夫之后,过去被称为“女性睾丸”的东西被重新命名为“卵巢”。哈维看上去似乎最终获得了胜利。但这位在 1657 年中风去世的老人,一直担心人们会把自己当成疯子。
“人不是从蛋里诞生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在 1683 年坚持认为,“而是从男性种子的微生物里诞生的。”他亲眼见证了这一幕。显微镜是 1591 年至 1608 年间在荷兰发明出来的,而荷兰人列文虎克是世界顶尖的显微镜制作大师。他没有受过解剖学方面的训练,但他通过显微镜看见的东西,使他敢于在致伦敦皇家学会的信里向“你们的哈维和我们的德·格拉夫”的权威发起挑战。他观察了蜜蜂的复眼和跳蚤的头部,还把自己当作特别的实验对象。他用显微镜观察了“自己拔下的眼睫毛”,自己的唾液和脸上的汗珠,还观察了精子(他煞费苦心地指出,精子样本是在性交时取得的,而不是靠手淫得来的),发现了其中的“微生物”。它们会游动,有头有尾。他认为,它们就是微观的人。在那之后,解剖学家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清男女在生殖过程中做的贡献。从哈维到列文虎克,尽管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女性不是像盖伦想象的那样,将生殖器官翻进体内的男性。女性不像男性一样拥有睾丸,而是像母鸡一样拥有卵巢。
女性提供的不是种子,而是卵子。霍布斯认为,原始的自然状态中没有天生的统治者——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国王,也没有凌驾于女性之上的男性。当男性同意接受别人的统治时,才进入了政体。但女性没有同意接受男性的统治,她们不属于这个政体。
因此,女性不是低等的男性,也不是政体中的低等成员,而是根本不属于政体内的成员。卢梭写过:“在和性无关的事情上,女性就是男性;而在和性有关的事情上,女性和男性在每个方面都有联系,但在每个方面都是不同的。”但究竟是怎样不同呢?为
哈维的《动物生殖》题诗的人说得再好不过了:
……
主妇和母鸡是如此相像
一个孩子生下,一个孩子孵出
当她满怀希望地孕育下一代
一个在体内,一个在体外
女性和男性在许多方面都很相像,但她们和母鸡更相像。
“我该从开端讲起。”在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931 年出版的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开头,孵化中心主任在带领学生们参观时这么说道。认为卵子可以在女性体外存活,是 20 世纪科幻小说中非常流行的观念。“从开端讲起,”
赫胥黎笔下的学生们都在认真地记笔记。主任挥了挥手,“这些就是孵化室。”接下来,他打开绝缘门,向学生们展示一排排的试管。“这里有可供我们使用一周的卵细胞。”赫胥黎笔下的世界阴暗可怕,但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没有父母,也没有家庭。人类在实验室里受精,胎儿在试管中长大。赫胥黎的小说比科学超前,但超前得并不多。在卵能靠人工孵化之前,首先要找到它们。亚里士多德研究过鸡,哈维研究过鹿。在哈维之后,又有不少人加入了“寻蛋”的队伍。1827 年,德国学者卡尔·扬·贝尔(Karl yon Baer)终于找到了哺乳动物的“蛋“,那是一条狗的卵子。他这样写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打开了一个卵泡,用刀尖挑起其中的物质。我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它,它被液体包围着。当我把它放在显微镜下时,我惊呆了,因为我看见了卵子……它是那么清晰,就连瞎子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与此同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也在研究物种的起源。《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 )一书出版于1859 年。四年后,支持达尔文学说的儿童书《水孩子》(Water-Babies: A Fairy Tale for a Land Baby )出版了。赫胥黎家的孩子们,包括阿道斯和朱利安,都读过这本书,主要是因为里面提到了他们“亲爱的爷爷”,支持达尔文学说的 T·H·赫胥黎(T.H.Huxley)观察瓶中婴儿的场景。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四岁时写给爷爷的信中说:“亲爱的爷爷,你看见过水孩子吗?你把他放进瓶子里了吗?他是不是觉得自己出不去了?我以后能看看他吗?爱你的朱利安。”
……
前言/序言
在线试读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第一章 我们从何而来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