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资深老秘书的公文写作秘笈(语言篇+修炼篇 套装共2册)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资深老秘书的公文写作秘笈(语言篇+修炼篇 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谢亦森 著
图书标签:
  • 公文写作
  • 写作技巧
  • 秘书技能
  • 语言表达
  • 实用指南
  • 职场技能
  • 沟通技巧
  • 公务员
  • 行政管理
  • 提升能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1188554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554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648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三十年资深老秘书的讲话稿秘笈,三十年资深老秘书的生活智慧。

  打造完美讲话稿,细讲秘书在工作中的应对之道。

内容简介

  

  畅销书“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系列作者谢亦森新作《语言篇》和《修炼篇》,分别讲述打造完美讲话稿和秘书在工作中的应对之道,两书是作者多年从生活中得来的工作智慧。这是《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系列之第三、第四种:语言篇和修炼篇,沿袭理论篇与实践篇的写作风格,是大手笔系列晋级篇,侧重于秘书的发展之道。

  《语言篇》侧重打造公务写作尤其是领导讲话的语言美。针对公务写作和领导讲话的特点与要求,作者从文本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对不同场合、不同个性领导的偏好等进行分类解析,并辅以大量优秀例文,为公务人员提高写作能力、打造出优秀、得体的讲话稿提供了极具实战性的指导。


  《修炼篇》细讲秘书在工作中的应对之道。针对秘书工作的特点与要求,作者从实践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对秘书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个性领导的关系处理等进行细谈,全是作者在多年秘书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之道,是一部秘书工作和秘书提升自己发展空间的实用之书。

作者简介

  谢亦森,赣南老俵,属羊儿郎。六年回乡知青,备偿农桑之艰辛;喜迎高考恢复,奋力学海之舟楫。沐党之恩宠,食民之俸禄,度“爬格”生涯凡十七载,任市县党政主官整十三年。笔耕岁月,书香春秋,甜酸苦辣,尽在心间。然“羊”性难移,喜附庸风雅,爱文学,迷音乐,繁忙公务之余,或吟诗抒怀,或抚琴谱歌,偶有涂鸦之作跻身文艺之殿堂,幸获音协、作协会员之桂冠。嗟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捉笔心系社稷,为官造福苍生,弄艺陶冶心灵,虽少有建树而竭尽绵薄,不亦乐乎!

目录

开篇荣耀与考验:百折千回秘书路/001

1.热门职业的“冷思考”/002

2.相信自己,让别人去说吧/008

3.风雨摇篮/011

4.藏龙卧虎秘书界/015

5.旗帜与召唤/022

6.敢问路在何方/025

第一章老秘谈“心”:让心灵更强大/027

1.难解难分“秘书缘” /027

2.开创心灵的春天/033

3.把感动留住/039

4.老实:不可离弃的大智慧/045

5.寂寞中的风景/052

6.俯仰之间/059

7.低处的高度/064

8.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071

9.给自己留点儿浪漫/078

第二章磨利手中笔:稿纸为田苦耕耘/086

1.笔杆子:众里寻他千百度/087

2.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 /093

3.为了那份难得的“回报”/099

4.当好“良师”育“高徒”/105

5.弄斧敢向班门前/111

6.知识:永远的“恐慌”/117

7.打造出色的记忆力/124

8.写作技巧琐谈/129

第三章竭诚辅政:当最出色的参谋助手/146

1.直言如金/149

2.从“邹忌讽齐王纳谏”所想到的/154

3.“忧信息”之“忧”/158

4.“兵位帅谋”练真功/164

5.政研室的昼夜静悄悄/170

6.信访:要说爱你不容易/176

7.假如杨修还活着/180

8.向不落实作风开火/184

9.关于“思路”的思路/189

第四章让领导喜欢:不可不知的“被领导艺术”/195

1.秘书“十忍”

——关于秘书的思想品德修养/196

2.秘书“十不”

——关于秘书与领导相处的艺术/204

3.秘书“十戒”

——关于秘书的工作作风修养/225

第五章秘书长的“秘密”:踩着钢丝跳舞/239

1.鸡之头,凤之尾/240

2.也说“伴君如伴虎”/243

3.把批评当财富/246

4.有利地形/251

5.细节的魅力/255

6.“真帮忙”与“帮倒忙”/258

7.把烦恼放哪儿/262

8.“小秘书长”的生日/266

9.秘书与酒/269

10.年关敲门声/274

第六章从辅政到执政:文风政风共斟酌/279

1.执政者须善于执笔/280

2.“会海”沉浮/287

3.难得“简单”/294

4.端正文风,向我开炮/303

5.让“金点子”闪闪发光/310

后记 /314

精彩书摘

  开篇

  荣耀与考验:百折千回秘书路

  自从走上秘书岗位的第一天起,你不仅进入了一个智慧和能力的训练场,实际上也进入了一所培养从政人才的大学校。古往今来,秘书界均为人才辈出的藏龙卧虎之地。问题只在于:你能否打造一个强大的自我,能否扛得起责任的重压、经得起公众的监督和绕得开鲜花覆盖的陷阱。

  秘书,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

  这是一份崇高而神秘的职业。西方“秘书”一词源于拉丁文secretaries,原意为“可靠的职业”。英语中”秘书”一词为secretary,意为“从事秘密工作的人”。《辞书》解释:秘书的主要职责是协助领导人综合情况、调查研究、联系接待、办理文书和交办事项,是领导的助手、参谋和事务处理者。美国《韦氏秘书手册》还说:“秘书已经成为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一道桥梁。”

  这是一份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有人称之为现代社会的第361行。有人将其艰苦程度与挖煤、打铁、烧木炭相并列。有人借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R?亚历克?麦肯齐在其专著《新时间管理法》中所说的一段话来说明秘书的任职条件有多么苛刻:“她必须具备外交家的机智、骡子的忍耐、变色龙的隐蔽、推销员的热情、太阳的守时、光的速度、修女的忠诚、犀牛的脸皮、爱因斯坦的头脑、母亲的同情和无止境的忍耐。”

  这是一份既体面又辛苦的职业。说体面,是因为他们接近领导、接近权力中心,春风得意,受人羡慕和尊重。说辛苦,是因为他们肩负着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职责,需要时刻保持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的职业姿态。

  这是一份既充满希望又充满风险的职业。一方面,因为岗位的历练而见多识广、才华出众,因为被领导所信任、所了解而有着日后跻身仕途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因为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社会的严格监督,承受着堕落的危险、舆论的压力和意志的考验。

  所以,这是一份既需要才华也需要忠诚的职业,一份既需要激情也需要智慧的职业,一份既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的职业。

  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们啊,当你们享受着权力阳光的强烈照射之时,当你们遍览政界的丽日蓝天和狂风骤雨之时,当你们在那庄严的办公大楼里日夜劳作之时,心里又是作何感想的呢?

  1。热门职业的“冷思考”

  那年底,组织上把我从县委书记岗位提拔为地委委员、地委秘书长。我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地委书记要求,挑选三名得力“笔杆子”。

  首先想到的办法是借调。根据了解的情况,从有关县市和市直单位借调了三名写作能力尚好的文秘人员,名曰“跟班锻炼”,实则“火力侦察”。“侦察”了两个月,发现他们写作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只留了一个稍微好点的放到信息科,其余两名都打发回去了。

  于是又想到公开选拔的办法,拿出了具体的方案。条件是:年龄30岁左右,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历史清白,政治可靠,作风正派,忠诚老实;有一定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有两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有较强写作能力。选拔范围是:全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文职人员。选拔方式是:首先调阅报名者写过的文章两篇;然后笔试,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现场写一篇议论文;再是面试,由有关领导和资深秘书现场出题;最后按3∶1的比例对入围者进行现实表现考察,由地委组织部和地委办公室共同审核后,报地委书记审定。

  我本来想,如此严苛的条件,简直有点“过五关斩六将”的味道了,怕是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吧?没料到,竟是应者云集,报名者有80多人。这本来也是好事,但我的麻烦来了。那时正值年关,我的办公室和家里突然热闹起来,门槛都快要被踏破。白天还好办,难办的是晚上,一些人拎着大包小包的农副土特产品前来“拜访”,都是为了入选当秘书。更难办的是,几位老领导、老同事也专程找上门来,说他的什么什么人如何如何德才兼备、如何如何写作水平高,希望我给予关照。我说好呀,只要符合条件,欢迎参加考试,考得上当然没问题。可人家说,什么考不考啊,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头顶有树好乘凉,行不行还不是你秘书长一句话?!

  其中一位,是老同学的侄儿,某银行文秘股长,其他条件都符合,就是文凭仅为大专,我有点奇怪,银行是多好的单位啊,工作稳定,收入又高,人家想进还很难进得去呢,怎么还想来干这既辛苦又清苦的差事?老同学说,这孩子当股长六年了,总是上不去,还是到你手下锻炼锻炼培养培养吧!我说他不是本科毕业,不能破例,否则不好平衡,老同学你多多理解啊!老同学见我不肯让步,悻悻然走了。

  ……

前言/序言


《笔墨生辉:卓越公文写作的智慧与实践》 精选集(共2册) 简介: 在信息爆炸、沟通效率至上的时代,一篇精准、深刻、富有力量的公文,往往能拨开迷雾,直击要害,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行动指明正确方向。它不仅是思想的载体,更是影响力的媒介,是智慧的凝练,是格局的展现。然而,什么样的文字才能称得上“大手笔”?如何才能炼就令人信服、掷地有声的公文写作能力?本书精选集,汇聚资深公文写作者数十年的宝贵经验,以“语言篇”和“修炼篇”两大核心板块,系统性地揭示了卓越公文写作的内在逻辑与外在呈现,旨在为广大公文工作者、政策研究者、企业管理者乃至有志于提升文字表达能力的读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操指南。 第一册:语言的精雕细琢:字斟句酌,言简意赅 “语言篇”深耕于公文写作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层面——文字的锤炼。它不拘泥于死板的格式套路,而是着眼于如何让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传递出最准确、最深刻的意义。 词语的选择与运用: 本篇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公文语境下词语的精准性要求。从通用词汇的恰当选用,到专业术语的规范理解,再到政治性、政策性语言的敏感把握,都将进行细致的剖析。例如,面对“推进”“落实”“加强”“完善”等常用动词,如何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最具表现力的表达;如何避免“空泛”“模糊”的表述,让概念清晰,定义明确。文章将通过大量案例,展示词语细微差别所带来的意思上的巨大鸿沟,强调“不求华丽,但求精准”。 句法的构建与优化: 公文的句子并非越长越好,也并非越短越佳。本篇将重点讲解如何构建清晰、流畅、逻辑严谨的句子。“长句”的拆解与重组技巧,“短句”的精炼与强调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并列、递进、转折等句间关系,清晰地呈现行文逻辑。例如,如何将层层递进的论证过程,通过合理的句式结构,层层铺陈,最终形成有力的结论;如何用简练的短句,突出某个关键信息或号召,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还将探讨语态的运用(主动与被动)、状语与定语的合理配置,确保句子结构的稳固与语义的清晰。 段落的组织与衔接: 一个优秀的公文,是由一个个逻辑清晰、内容充实的段落组成的。本篇将深入探讨段落的主题句确立、内容展开、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衔接。无论是总分结构、并列结构、还是因果结构,都将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尤其会强调段落过渡的重要性,如何运用承上启下的语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避免跳跃和断裂感。例如,在阐述一项政策时,如何通过“首先”、“其次”、“此外”、“最后”等连接词,清晰地勾勒出政策的各个方面;如何利用“基于以上分析”、“因此”、“综上所述”等过渡句,自然地引出结论。 表述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公文的生命在于逻辑。本篇将从宏观到微观,讲解如何保证公文的逻辑贯通。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梳理,到论点与论据的匹配,再到数据、事实的引用与解读,都将一一呈现。强调“言必有据,理必成章”,避免逻辑上的硬伤和自相矛盾。例如,在分析一个社会现象时,如何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找到问题的根源;如何用翔实的数据支撑观点,让说服力更强;如何避免以偏概全,或将相关性误认为因果性。 风格的把握与创新: 公文并非只有一种刻板的风格。本篇将引导读者在遵循规范的前提下,探索公文写作的风格多样性。从正式、庄重、权威的官方语体,到客观、冷静、分析性的研究语体,再到鼓舞人心、号召力强的宣传语体,都将进行解析。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受众,调整语言的温度和语气的强弱,做到既有原则性,又不失灵活性。例如,在起草一份对外政策文件时,需要体现出国家立场和国际视野;而在起草一份内部工作通知时,则可以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 第二册:修炼的内功心法:格局、洞察与匠心 “修炼篇”则将视角转向公文写作的更高层面,探讨其背后所需的思维模式、学习方法与职业素养。它不仅仅是技巧的传递,更是内功的培养。 宏观格局的养成: 优秀公文的背后,往往是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格局。本篇将引导读者如何跳出眼前事务,从国家大局、行业发展、时代趋势等宏观层面去思考问题。如何将具体的工作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审视,从而使文章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例如,在撰写一份行业发展报告时,如何不仅关注当前的市场现状,还要预测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洞察事物的本质: 公文写作的核心是解决问题。本篇将教授读者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最根本的解决方案。这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以及辩证的思维能力。文章将分享如何进行有效的调研、访谈,如何从纷繁的信息中提炼出核心要素,如何运用模型和框架去梳理复杂问题。例如,在分析一起工作失误时,如何追溯到制度的缺陷、流程的漏洞,或是人员培训的不足,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原因。 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公文写作是持续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本篇将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新知识、新领域。如何高效阅读政策文件、法律法规、专业书籍;如何从优秀范文中汲取养分,但又不陷入模仿的泥淖;如何通过反复的实践与反思,不断迭代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写作是思考的外化。本篇将着重训练读者的思考能力。如何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避免思维的片面性;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发现;如何构建清晰的思维导图,将复杂的思路条理化。文章还将探讨如何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个基本问题出发,层层深入,构建起严密的逻辑链条。 职业素养的塑造: 公文写作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本篇将强调公文写作中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对信息负责,对文字负责,对读者负责。如何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如何保持严谨细致,不容许丝毫的疏忽;如何理解并践行“文以载道”的使命感,用文字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发展。 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 卓越的公文,离不开匠心。本篇将鼓励读者将每一次写作都视为一次精益求精的打磨。从初稿到终稿,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力求完美。这是一种对文字的敬畏,也是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将分享如何培养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工匠精神,如何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将一篇普通的文稿,提升到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境界。 总结: 《笔墨生辉:卓越公文写作的智慧与实践》精选集,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次关于思维、智慧与责任的深度探索。它将引领读者从字词句的精妙运用,到逻辑思维的严谨构建,再到宏观视野的开阔养成,全方位地提升公文写作能力。无论是初涉公文写作的职场新人,还是身经百战的资深从业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掌握“大手笔”的炼成之道,让手中的笔,真正焕发出璀璨的光芒,在每一次的沟通与表达中,传递出力量,塑造出价值。这是一套献给所有追求卓越文字表达者的宝贵财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与其说是揭秘“大手笔”的写作技巧,不如说是一次深入的“笔尖修炼”之旅。我拿到的是语言篇和修炼篇的套装,感觉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籍,拆开来,才发现里面的招式远比我想象的要精妙。语言篇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并非教你如何堆砌华丽辞藻,而是强调了“精准”二字。书中通过大量案例,拆解了公文写作中常见的一些模糊、空洞的表达,并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替换方案。比如,对于那些泛泛而谈的“重要”、“关键”,书中会引导你去思考,究竟“重要”在哪里?“关键”体现在何处?是通过数据支撑?还是通过逻辑链条?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公文“干巴巴”,是因为作者没有把“所以然”讲清楚。而且,书中对不同语境下的措辞选择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如在向上汇报时,需要展现的格局和深度;在向下传达时,则要强调的清晰和执行性。这种“精雕细琢”的态度,让我对语言的运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而是思想和信息的载体,需要精心打磨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力。

评分

拿到《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这两本书,我本来以为是那种教你如何写出“惊世骇俗”文章的速成指南,但读下来才发现,它更多的是一种“内功”的修炼。特别是修炼篇,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关于“思维”的养成手册。书中反复强调的“全局观”和“细节控”并非矛盾,而是公文写作中密不可分的两翼。它引导我跳出单纯的文字层面,去思考文章背后的逻辑、目的以及潜在的受众。比如,一篇材料,它的立意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论据是否充分?这些都需要在动笔之前,甚至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就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框架。书中关于“信息筛选”和“要点提炼”的部分,对我触动很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被大量的信息淹没,却抓不住核心。这本书提供了一些方法,帮助我学会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剥离出最关键的信息,并用最简洁、最有力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思维的训练,不仅对公文写作有帮助,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让我变得更加有条理,思考问题也更深入。

评分

“大手笔”的炼成,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打破了我对公文写作的刻板印象。我之前总觉得公文就是枯燥、严肃、程式化的代名词,但通过阅读,我发现它也可以充满智慧和力量。语言篇中对于“用词的艺术”的探讨,简直是点醒了我。书中并没有教你使用什么“高深”的词汇,而是教你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选择最恰当、最具有说服力的词语。比如,对于同一个意思,是选择“促进”还是“推动”,是选择“加强”还是“优化”,书中都给出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和比较。这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一种影响和引导。一个精准的词语,可以瞬间提升文章的档次,也可以让原本晦涩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这种对语言的“精打细磨”,让我在写东西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开始审视每一个词的用法,努力让自己的文字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而不是仅仅完成任务。

评分

这套《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读下来,感觉像是被“点拨”了。尤其是在修炼篇中,关于“逻辑结构”和“论证方式”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我之前写材料,总是觉得条理不清,或者论证不够有力,往往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缺乏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本书就给了我一套非常系统的方法论。它详细地讲解了如何构建文章的“骨架”,如何层层递进地展开论述,如何利用不同的论证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的结构,我以前虽然隐约知道,但并不懂得如何灵活运用。现在,我能够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想要达到的目的,选择最合适的结构,让文章读起来更加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而且,书中关于“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运用,也让我受益匪浅,学会了如何让论证更具说服力,更有“分量”。

评分

坦白说,我拿到《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资深老秘书的公文写作秘笈(语言篇+修炼篇 套装共2册)》这本书的时候,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公文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但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远不止是“秘笈”,更像是一次“内功”的全面升级。语言篇让我对“字斟句酌”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遣词造句,而是思考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所承载的信息和力量。它教我如何让文字“开口说话”,如何让它传递出比字面意思更丰富、更深刻的内容。比如,书中对“积极”、“有效”这些常用词的细致拆解,让我明白,笼统的赞美远不如具体的阐述来得有说服力。而修炼篇则像是一次思维的“重塑”。它让我学会如何从宏观到微观,如何构建严谨的逻辑,如何让材料既有“高度”又有“深度”。这种系统性的训练,让我感觉自己在写作时,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章可循,胸有成竹。

评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阅读,有时间就会买来中外名著品读一番,体会一下名家大家的思想。这套书是不错的选择,纸质书读的不仅仅是内容,更是翻书时候的那种感受,推荐!

评分

这本书写的还是非常实在的,对写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评分

读多了才是写的基础 好好修炼

评分

还没来得及看,买了好多本,京东服务是不错的,书质量也很好

评分

他家都是哦哦哦哦哦哦哦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专业书籍

评分

帮别人买的,很不错的,快递小哥很负责,送到了楼上,大大一个赞

评分

希望对公文写作有用,要多学习才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