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资深老秘书的讲话稿秘笈,三十年资深老秘书的生活智慧。
打造完美讲话稿,细讲秘书在工作中的应对之道。
畅销书“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系列作者谢亦森新作《语言篇》和《修炼篇》,分别讲述打造完美讲话稿和秘书在工作中的应对之道,两书是作者多年从生活中得来的工作智慧。这是《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系列之第三、第四种:语言篇和修炼篇,沿袭理论篇与实践篇的写作风格,是大手笔系列晋级篇,侧重于秘书的发展之道。
《语言篇》侧重打造公务写作尤其是领导讲话的语言美。针对公务写作和领导讲话的特点与要求,作者从文本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对不同场合、不同个性领导的偏好等进行分类解析,并辅以大量优秀例文,为公务人员提高写作能力、打造出优秀、得体的讲话稿提供了极具实战性的指导。
《修炼篇》细讲秘书在工作中的应对之道。针对秘书工作的特点与要求,作者从实践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对秘书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个性领导的关系处理等进行细谈,全是作者在多年秘书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之道,是一部秘书工作和秘书提升自己发展空间的实用之书。
谢亦森,赣南老俵,属羊儿郎。六年回乡知青,备偿农桑之艰辛;喜迎高考恢复,奋力学海之舟楫。沐党之恩宠,食民之俸禄,度“爬格”生涯凡十七载,任市县党政主官整十三年。笔耕岁月,书香春秋,甜酸苦辣,尽在心间。然“羊”性难移,喜附庸风雅,爱文学,迷音乐,繁忙公务之余,或吟诗抒怀,或抚琴谱歌,偶有涂鸦之作跻身文艺之殿堂,幸获音协、作协会员之桂冠。嗟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捉笔心系社稷,为官造福苍生,弄艺陶冶心灵,虽少有建树而竭尽绵薄,不亦乐乎!
开篇荣耀与考验:百折千回秘书路/001
1.热门职业的“冷思考”/002
2.相信自己,让别人去说吧/008
3.风雨摇篮/011
4.藏龙卧虎秘书界/015
5.旗帜与召唤/022
6.敢问路在何方/025
第一章老秘谈“心”:让心灵更强大/027
1.难解难分“秘书缘” /027
2.开创心灵的春天/033
3.把感动留住/039
4.老实:不可离弃的大智慧/045
5.寂寞中的风景/052
6.俯仰之间/059
7.低处的高度/064
8.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071
9.给自己留点儿浪漫/078
第二章磨利手中笔:稿纸为田苦耕耘/086
1.笔杆子:众里寻他千百度/087
2.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 /093
3.为了那份难得的“回报”/099
4.当好“良师”育“高徒”/105
5.弄斧敢向班门前/111
6.知识:永远的“恐慌”/117
7.打造出色的记忆力/124
8.写作技巧琐谈/129
第三章竭诚辅政:当最出色的参谋助手/146
1.直言如金/149
2.从“邹忌讽齐王纳谏”所想到的/154
3.“忧信息”之“忧”/158
4.“兵位帅谋”练真功/164
5.政研室的昼夜静悄悄/170
6.信访:要说爱你不容易/176
7.假如杨修还活着/180
8.向不落实作风开火/184
9.关于“思路”的思路/189
第四章让领导喜欢:不可不知的“被领导艺术”/195
1.秘书“十忍”
——关于秘书的思想品德修养/196
2.秘书“十不”
——关于秘书与领导相处的艺术/204
3.秘书“十戒”
——关于秘书的工作作风修养/225
第五章秘书长的“秘密”:踩着钢丝跳舞/239
1.鸡之头,凤之尾/240
2.也说“伴君如伴虎”/243
3.把批评当财富/246
4.有利地形/251
5.细节的魅力/255
6.“真帮忙”与“帮倒忙”/258
7.把烦恼放哪儿/262
8.“小秘书长”的生日/266
9.秘书与酒/269
10.年关敲门声/274
第六章从辅政到执政:文风政风共斟酌/279
1.执政者须善于执笔/280
2.“会海”沉浮/287
3.难得“简单”/294
4.端正文风,向我开炮/303
5.让“金点子”闪闪发光/310
后记 /314
开篇
荣耀与考验:百折千回秘书路
自从走上秘书岗位的第一天起,你不仅进入了一个智慧和能力的训练场,实际上也进入了一所培养从政人才的大学校。古往今来,秘书界均为人才辈出的藏龙卧虎之地。问题只在于:你能否打造一个强大的自我,能否扛得起责任的重压、经得起公众的监督和绕得开鲜花覆盖的陷阱。
秘书,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
这是一份崇高而神秘的职业。西方“秘书”一词源于拉丁文secretaries,原意为“可靠的职业”。英语中”秘书”一词为secretary,意为“从事秘密工作的人”。《辞书》解释:秘书的主要职责是协助领导人综合情况、调查研究、联系接待、办理文书和交办事项,是领导的助手、参谋和事务处理者。美国《韦氏秘书手册》还说:“秘书已经成为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一道桥梁。”
这是一份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有人称之为现代社会的第361行。有人将其艰苦程度与挖煤、打铁、烧木炭相并列。有人借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R?亚历克?麦肯齐在其专著《新时间管理法》中所说的一段话来说明秘书的任职条件有多么苛刻:“她必须具备外交家的机智、骡子的忍耐、变色龙的隐蔽、推销员的热情、太阳的守时、光的速度、修女的忠诚、犀牛的脸皮、爱因斯坦的头脑、母亲的同情和无止境的忍耐。”
这是一份既体面又辛苦的职业。说体面,是因为他们接近领导、接近权力中心,春风得意,受人羡慕和尊重。说辛苦,是因为他们肩负着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职责,需要时刻保持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的职业姿态。
这是一份既充满希望又充满风险的职业。一方面,因为岗位的历练而见多识广、才华出众,因为被领导所信任、所了解而有着日后跻身仕途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因为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社会的严格监督,承受着堕落的危险、舆论的压力和意志的考验。
所以,这是一份既需要才华也需要忠诚的职业,一份既需要激情也需要智慧的职业,一份既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的职业。
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们啊,当你们享受着权力阳光的强烈照射之时,当你们遍览政界的丽日蓝天和狂风骤雨之时,当你们在那庄严的办公大楼里日夜劳作之时,心里又是作何感想的呢?
1。热门职业的“冷思考”
那年底,组织上把我从县委书记岗位提拔为地委委员、地委秘书长。我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地委书记要求,挑选三名得力“笔杆子”。
首先想到的办法是借调。根据了解的情况,从有关县市和市直单位借调了三名写作能力尚好的文秘人员,名曰“跟班锻炼”,实则“火力侦察”。“侦察”了两个月,发现他们写作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只留了一个稍微好点的放到信息科,其余两名都打发回去了。
于是又想到公开选拔的办法,拿出了具体的方案。条件是:年龄30岁左右,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历史清白,政治可靠,作风正派,忠诚老实;有一定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有两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有较强写作能力。选拔范围是:全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文职人员。选拔方式是:首先调阅报名者写过的文章两篇;然后笔试,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现场写一篇议论文;再是面试,由有关领导和资深秘书现场出题;最后按3∶1的比例对入围者进行现实表现考察,由地委组织部和地委办公室共同审核后,报地委书记审定。
我本来想,如此严苛的条件,简直有点“过五关斩六将”的味道了,怕是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吧?没料到,竟是应者云集,报名者有80多人。这本来也是好事,但我的麻烦来了。那时正值年关,我的办公室和家里突然热闹起来,门槛都快要被踏破。白天还好办,难办的是晚上,一些人拎着大包小包的农副土特产品前来“拜访”,都是为了入选当秘书。更难办的是,几位老领导、老同事也专程找上门来,说他的什么什么人如何如何德才兼备、如何如何写作水平高,希望我给予关照。我说好呀,只要符合条件,欢迎参加考试,考得上当然没问题。可人家说,什么考不考啊,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头顶有树好乘凉,行不行还不是你秘书长一句话?!
其中一位,是老同学的侄儿,某银行文秘股长,其他条件都符合,就是文凭仅为大专,我有点奇怪,银行是多好的单位啊,工作稳定,收入又高,人家想进还很难进得去呢,怎么还想来干这既辛苦又清苦的差事?老同学说,这孩子当股长六年了,总是上不去,还是到你手下锻炼锻炼培养培养吧!我说他不是本科毕业,不能破例,否则不好平衡,老同学你多多理解啊!老同学见我不肯让步,悻悻然走了。
……
这本《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与其说是揭秘“大手笔”的写作技巧,不如说是一次深入的“笔尖修炼”之旅。我拿到的是语言篇和修炼篇的套装,感觉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籍,拆开来,才发现里面的招式远比我想象的要精妙。语言篇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并非教你如何堆砌华丽辞藻,而是强调了“精准”二字。书中通过大量案例,拆解了公文写作中常见的一些模糊、空洞的表达,并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替换方案。比如,对于那些泛泛而谈的“重要”、“关键”,书中会引导你去思考,究竟“重要”在哪里?“关键”体现在何处?是通过数据支撑?还是通过逻辑链条?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公文“干巴巴”,是因为作者没有把“所以然”讲清楚。而且,书中对不同语境下的措辞选择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如在向上汇报时,需要展现的格局和深度;在向下传达时,则要强调的清晰和执行性。这种“精雕细琢”的态度,让我对语言的运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而是思想和信息的载体,需要精心打磨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力。
评分拿到《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这两本书,我本来以为是那种教你如何写出“惊世骇俗”文章的速成指南,但读下来才发现,它更多的是一种“内功”的修炼。特别是修炼篇,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关于“思维”的养成手册。书中反复强调的“全局观”和“细节控”并非矛盾,而是公文写作中密不可分的两翼。它引导我跳出单纯的文字层面,去思考文章背后的逻辑、目的以及潜在的受众。比如,一篇材料,它的立意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论据是否充分?这些都需要在动笔之前,甚至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就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框架。书中关于“信息筛选”和“要点提炼”的部分,对我触动很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被大量的信息淹没,却抓不住核心。这本书提供了一些方法,帮助我学会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剥离出最关键的信息,并用最简洁、最有力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思维的训练,不仅对公文写作有帮助,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让我变得更加有条理,思考问题也更深入。
评分“大手笔”的炼成,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打破了我对公文写作的刻板印象。我之前总觉得公文就是枯燥、严肃、程式化的代名词,但通过阅读,我发现它也可以充满智慧和力量。语言篇中对于“用词的艺术”的探讨,简直是点醒了我。书中并没有教你使用什么“高深”的词汇,而是教你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选择最恰当、最具有说服力的词语。比如,对于同一个意思,是选择“促进”还是“推动”,是选择“加强”还是“优化”,书中都给出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和比较。这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一种影响和引导。一个精准的词语,可以瞬间提升文章的档次,也可以让原本晦涩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这种对语言的“精打细磨”,让我在写东西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开始审视每一个词的用法,努力让自己的文字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而不是仅仅完成任务。
评分这套《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读下来,感觉像是被“点拨”了。尤其是在修炼篇中,关于“逻辑结构”和“论证方式”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我之前写材料,总是觉得条理不清,或者论证不够有力,往往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缺乏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本书就给了我一套非常系统的方法论。它详细地讲解了如何构建文章的“骨架”,如何层层递进地展开论述,如何利用不同的论证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的结构,我以前虽然隐约知道,但并不懂得如何灵活运用。现在,我能够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想要达到的目的,选择最合适的结构,让文章读起来更加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而且,书中关于“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运用,也让我受益匪浅,学会了如何让论证更具说服力,更有“分量”。
评分坦白说,我拿到《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资深老秘书的公文写作秘笈(语言篇+修炼篇 套装共2册)》这本书的时候,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公文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但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远不止是“秘笈”,更像是一次“内功”的全面升级。语言篇让我对“字斟句酌”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遣词造句,而是思考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所承载的信息和力量。它教我如何让文字“开口说话”,如何让它传递出比字面意思更丰富、更深刻的内容。比如,书中对“积极”、“有效”这些常用词的细致拆解,让我明白,笼统的赞美远不如具体的阐述来得有说服力。而修炼篇则像是一次思维的“重塑”。它让我学会如何从宏观到微观,如何构建严谨的逻辑,如何让材料既有“高度”又有“深度”。这种系统性的训练,让我感觉自己在写作时,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章可循,胸有成竹。
评分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阅读,有时间就会买来中外名著品读一番,体会一下名家大家的思想。这套书是不错的选择,纸质书读的不仅仅是内容,更是翻书时候的那种感受,推荐!
评分这本书写的还是非常实在的,对写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评分读多了才是写的基础 好好修炼
评分还没来得及看,买了好多本,京东服务是不错的,书质量也很好
评分他家都是哦哦哦哦哦哦哦
评分还不错
评分专业书籍
评分帮别人买的,很不错的,快递小哥很负责,送到了楼上,大大一个赞
评分希望对公文写作有用,要多学习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