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体育/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公共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从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目前我院的体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体育与健康有机联系和互动,从体育知识与体育基础理论入手,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传统的体育教材相比,在结构和内容上有所突破,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体育概述
第一节 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体育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第三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目标与任务
第四节 大学体育课程的实施方法
第二章 体育与生活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
第二节 个人卫生
第三节 运动处方
第三章 常见运动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第一节 常见非创伤性运动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第二节 常见运动性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第三节 常见的体育疗法
第四章 体育欣赏
第一节 体育欣赏的意义
第二节 体育美
第三节 体育运动的美
第四节 体育与艺术
第五节 体育欣赏的内容
第六节 体育欣赏的方法
第七节 对不同运动项目的欣赏
第五章 篮球
第一节 篮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篮球基本技术
第三节 篮球基本战术
第六章 健美操
第一节 健美操概述
第二节 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第三节 健美操的基本技术
第四节 健美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标准
第七章 乒乓球
第一节 乒乓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乒乓球基本技术
第三节 乒乓球基本战术
第四节 乒乓球运动主要规则
第八章 足球
第一节 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足球基本技术
第三节 足球基本战术
第四节 足球体能训练
第六节 五人制足球比赛的主要规则
第九章 太极拳
第一节 太极拳的常识
第二节 二十四式太极拳
第十章 羽毛球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羽毛球基本技术
第三节 羽毛球基本战术
第四节 羽毛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第十一章 花样跳绳
第一节 跳绳的起源
第二节 全国花样跳绳等级动作
第三节 车轮跳
第四节 交互绳
第五节 跳绳裁判知识
第十二章 游泳
第一节 游泳的意义及益处
第二节 如何学习游泳
第三节 蛙泳
第四节 自由泳
第五节 游泳运动的主要规则
第六节 水上救护与安全常识
第十三章 排球
第一节 排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排球基本技术
第三节 排球基本战术
第四节 排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第十四章 形体健美
第一节 健美运动概述
第二节 形体健美的标准
第三节 饮食与形体健美
第四节 形体健美的误区
第五节 女子健美锻炼方法
第六节 男子健美锻炼方法
精彩书摘
第一节 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体育的起源
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最根本的源泉。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早在原始时代就把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越等作为最早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内容,由此构成了原始体育的萌芽。到了原始社会后期,为了提高生存能力,除了改进生产工具和狩猎技术外,人类还要和猎物在速度、力量、灵敏度、耐力等方面竞争,生存竞争的需要,使以语言为媒介的技能传授和身体操练,逐渐从单纯的生存手段中分离开了,演变成身体运动的形式,原始的体育开始逐渐形成。
随着物质和生存条件的改善,一些高于生活技能的活动开始出现在生活领域。原始人通过宗教祭祀活动开展的舞蹈、角力运动,因部落之间的冲突而出现的各种格斗,为治疗疾病、强壮身体而进行的一些保健活动等,也都是体育产生的源泉。二、体育的发展体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的进步推动着人类需求结构的变化,体育的发展必将和人类社会的需求密切相连。体育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时期:
原始的体育萌芽时期。早期人类把最基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技能与本领传授给下一代。这是人类教学的萌芽,也是体育活动的萌芽。
自觉从事体育时期。由于古代战争的需要,人们自觉从事与军事密切相关的一些锻炼项目,这些既是军事内容,也是体育项目。例如,大约在1340年,欧洲出现了首批炮兵队伍,当时所用的炮弹是一个圆球,重约16磅。士兵们利用与炮弹形状、重量相似的石球进行投掷比赛,后来把石球改成了金属球,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铅球,于是产生了铅球运动项目。体育的发展与军事密切相关。
体育制度形成与完善时期。体育的发展与人们的休闲娱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体育项目是人们在休闲娱乐中发展起来的。例如,189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在健身房两边挂上竹篮,把人分成两组,往竹篮里投球,当时只是一种娱乐游戏,后来演变成为如今风靡世界的篮球运动。
体育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不仅能为体育提供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而且还能决定社会成员体育需求状况。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运会上,比赛项目仅设9个大项,参赛的只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11名运动员。到2012年伦敦第三十届奥运会,比赛项目达26个大项300个小项,参赛国家和地区达200多个,10250名运动员参加。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由于经济落后,我国体育事业的规模较小,1953年全国体育事业经费不足1000万元,专门的体育队伍不足2000人。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体育事业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的体育事业经费约90亿元,另外通过体育经营、体育赞助及发行体育彩票获得数十亿元用于发展体育。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的扶持,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体育的发展给予扶持,特别是我国,由于实行的是“举国体制”(指倾全国之力来发展体育,即在竞技体育上由政府出资),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处于世界前列。
教育、科技和大众媒体等也与体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对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体育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功不可没。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不论是体育活动的普及还是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都与学校体育密切相关。首先,学校教育促进了体育的普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了义务教育,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每个人都有在学校长期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的机会,这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继续参加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一个国家教育的普及程度与体育的普及程度密切相关,学校体育教育较好的国家,大众体育普遍也较好。其次,学校为竞技体育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国外学者在对近几届奥运会奖牌分布及获奖状况的比较研究中发现,96%的奖牌是由竞技发展水平较高、扫盲率较高和人均寿命较长的国家获得。在美国,学校体育被称做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NBA的球员大都来自于大学,有的甚至来自于高中,像我们所熟知的科比、詹姆斯、麦蒂等都是直接从高中进入NBA的。
……
前言/序言
《健康与活力:现代大学体育导论》 内容简介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健康已经成为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大学阶段,作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塑造健康生活方式的黄金时段。本书《健康与活力:现代大学体育导论》旨在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一份系统、前沿且实用的体育健康教育指南,帮助他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认识体育的多元价值,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最终实现身心和谐统一的健康人生。 本书不同于以往侧重于单一运动项目技能传授的传统体育教材,而是着眼于“大体育”的理念,将体育的内涵拓展至更广阔的范畴。我们深入探讨了体育在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交往能力提升、意志品质磨砺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基础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原理,到各种主流运动项目的入门知识与训练技巧;从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到科学的营养膳食搭配;从心理调适的运动方法,到团队合作与体育精神的感悟。 第一章:体育的时代价值与健康新观 本章将首先阐释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生活品质提升、社会融入、民族复兴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将批判性地审视传统的“重技轻健”的体育观念,引入“健康促进”和“生活化体育”的新视角。通过对当前社会健康挑战(如亚健康、肥胖、慢性病年轻化)的分析,强调大学体育在预防和应对这些挑战中的核心作用。学生将了解体育如何影响情绪、认知能力、学习效率,以及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第二章:身体的奥秘:运动生理学与解剖学基础 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本章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人体主要的运动系统(骨骼、肌肉、关节)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在运动中的变化与适应。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讲解能量代谢、运动对身体的积极影响(如增强心肺功能、提高骨密度、改善体成分),以及不同运动强度对身体的刺激差异。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章:动起来,更健康: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本章是本书的实践核心。我们将系统介绍运动训练的基本要素,包括身体素质(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灵敏性)的构成与发展规律。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热身与放松,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负荷。我们会重点讲解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的特点和益处,并介绍常见的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心肺耐力训练的方法。本书还将提供不同运动类型(如跑步、游泳、球类、舞蹈、瑜伽等)的入门指导,鼓励学生尝试多样化的运动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第四章:运动防护:伤病预防与常见处理 运动是健康的,但若方法不当,也可能导致运动损伤。本章将聚焦于运动损伤的预防,讲解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如过度训练、技术不当、准备活动不足),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运动器材,如何在不同运动场景下保障安全。同时,本章也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肌腱炎)的识别、初步处理和康复建议。我们将强调“预防为主,科学康复”的理念,帮助学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受伤风险。 第五章:绿色饮食,活力人生:运动营养学导论 “三分练,七分吃”,科学的饮食是维持健康、提升运动表现的关键。本章将为学生普及基础的运动营养学知识,讲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在运动中的作用。我们将分析不同运动类型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差异,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运动目标(如增肌、减脂、提高耐力)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此外,本书还将关注运动前后的饮食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避免运动中常见的营养误区,帮助学生构建健康可持续的饮食习惯。 第六章:心灵的绿洲:运动中的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 体育运动不仅强健体魄,更能滋养心灵。本章将深入探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学生将了解运动如何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如何提升自信心、专注力和情绪稳定性。我们将介绍一些心理调适的运动方法,如正念运动、节奏性运动等,以及如何通过运动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本章还会引导学生思考体育精神的内涵,如公平竞争、团队协作、尊重对手,并将这些精神品质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 第七章:团队的力量:体育中的协作与沟通 许多体育项目天然地蕴含着团队协作的要素。本章将重点阐释体育运动在培养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团队项目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有效地与队友沟通协作,如何处理团队中的分歧与冲突。通过参与集体体育活动,学生将体验到“1+1>2”的团队力量,学会信任他人、承担责任,并提升自己在集体中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第八章:终身体育的种子:校园体育的实践与发展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将体育的理念和习惯融入终身。本章将引导学生反思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成果,并鼓励他们将体育锻炼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将介绍多种校内外可供选择的体育资源和参与途径,如体育社团、户外运动俱乐部、社区健身设施等。本书还将展望未来体育发展趋势,如智能化健身、虚拟现实运动等,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持续热情和探索精神。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将播下终身体育的种子,在未来的岁月里,拥抱健康、活力与快乐的人生。 《健康与活力:现代大学体育导论》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份通往健康、充实生活的行动指南。我们期待本书能够成为每一位大学生开启健康活力之旅的可靠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