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
★ 在这个信徒的国度里,先知可以解决一切,可如今,先知已经不在了。
★ 这个复杂的社会,需要的不只是信仰,还需要些别的。
★ V.S.奈保尔将深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受世俗侵蚀的探索融为一体,迫使我们去发现被压抑历史的真实存在。
★ 以天赋异禀、才华横溢而论,奈保尔当居在世作家之首。
海报:
内容简介
《信徒的国度》内容简介:《信徒的国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也是V. S.奈保尔最重要的文化随笔之一, 与 “印度三部曲”并称奈保尔文化随笔的“双子星”。1979年,奈保尔一路走过伊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在前后长达七个月的旅行中,他既拜访了政府高官、宗教领袖,也见过小商贩、苦修者、乞丐,试图揭开盖在世俗社会和信仰国度之上的面纱,一解心中的困惑:在信徒的国度里,先知可以摆平一切,可是如今,先知已经不在了。
作者简介
V.S.奈保尔(V.S.Naipaul):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50年代开始写作,著有《米格尔街》、《斯通与骑士伙伴》、《自由国度》、《游击队员》、《大河湾》、“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精彩书评
★ 奈保尔是一位了不起的观察家,一位深富哲思的旅行者,无论置身何处,所遇之人、所探索之心灵,无不栩栩如生,灵动活现。
——《纽约客》杂志
★ 这是一部适时所需、深刻丰富的探索杰作;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旅行作品,绝妙的文采、精炼的文字、饶富趣味的对话,诚为开卷一大乐事。
——《华尔街日报》
★ 本书是一个深具说服力的警言。
——《外国事务》
★ 以天赋异禀、才华横溢而论,奈保尔当居在世作家之首。
——《纽约时报》
★ 像福楼拜和海明威一样,奈保尔善于用最简单的词汇去表达最深刻的含义,世间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时代周刊》
目录
第一部 伊朗:孪生革命
一 死亡协约
二 阿里的正道
三 圣城
四 马什哈德开出的夜车
第二部 巴基斯坦:梦里盐山
一 取代
二 卡拉奇幻影
三 小阿拉伯
四 杀戮历史
五 海德拉巴爵士乐
六 不治的法
七 基本的东西
八 加甘谷
九 阿迦·巴布尔
十 梦里盐山
第三部 马来西亚对话:原始的信仰
一 与沙菲第一次对谈:出乐园之旅
二 勇敢的女孩儿
三 马六甲与云顶高原之间
四 阿拉伯风潮
五 毁坏了的游乐场
第四部 印度尼西亚:篡夺
一 袭击
二 西托尔:重建过去
三 废除传统学校
四 稻谷女神
五 丧失人格
六 万隆心理训练
七 互换式革命
尾声 信徒的社会
一 顺服
二 伊斯兰之冬
精彩书摘
一死亡协约萨德克原本应该跟我一起从德黑兰出发,南下一百英里,前往圣城库姆。我从未当面见过萨德克,一切安排都是在电话里敲定的。我需要一个伊朗翻译随行,大使馆里有人跟我提起萨德克的名字。
萨德克整天都有空,因为自从革命之后,他跟许多人一样,突然发现自己失业了。他有一辆车。我们在电话里交谈时,他说,要去库姆,我们最好开他的车,伊朗的公交车糟糕透顶,车速快得吓人,司机开车根本不在乎安全。
我们谈妥了价钱,包括使用他的车、他做司机兼翻译,而他的开价也相当合理。他说,我们第二天早晨应该尽早动身,好避开炎热的八月天。
他会先载他太太去上班一她的工作保住了,接着就直接开车到宾馆接我。
我应该在七点三十分之前准备就绪。
他到的时候,已经快八点。他年近三十,个头矮小,穿着搭配颇为细心,英俊,一头悉心修剪的头发。我不喜欢他。我看他只是个出身不高、略略受过几年教育的人,却带着某种冷嘲热讽的骄傲,表面上毕恭毕敬,内心却愤愤不平,不喜欢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像他这样的人,毫无政治信念、只有满心忿怨的人,才搞出伊朗革命。
跟他聊上一两个小时,可能还有点意思,要跟他朝夕相处几天,就没那么容易了,可是木已成舟,我也只有继续跟他耗下去了。
他面露微笑,带了一个坏消息给我。他认为,开他的车恐怕到不了库姆。
我不相信。我想,他不过是临时改变主意罢了。
我说:“开车是你的主意。我本来也只想搭公交车去库姆的。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车抛锚了。”“你出门之前为什么不打个电话给我呢?假如你先打过电话给我,我们还可以改搭八点钟出发的公交车。现在,我们连那班车也赶不上了。”“我送我太太上班之后,车就抛锚了。你今天真的想去库姆吗?”“车出了什么毛病?”“要是你真的想去库姆,我们可以开车碰碰运气。我的车只要能发动就可以走,问题就在于怎么发动它。”我们过去察看那辆车。他的车好端端地停在路旁,离宾馆大门不远,让我怀疑究竟有没有抛锚。萨德克坐上驾驶座。他探头喊住一个路人,一个德黑兰街头游手好闲的工人,我和那人在后面开始推车。一个拎着公文包的年轻男人,可能是个坐办公室的,正在上班途中,也自告奋勇地过来帮忙。马路开挖施工,尘土飞扬,车子同样也灰扑扑的。天气炎热,一旁来往的汽车与卡车排出的废气更是火上浇油。我们一会儿顺着车辆流动的方向推,一会儿逆着推,这期间,萨德克一直气定神闲地坐在方向盘后面。
人行道上陆续有人过来帮忙一阵子,接着就回头办自己的正事去。我突然想起来,是啊,我也该回头办自己的正事去,像这样前前后后地帮萨德克推车,是到不了库姆的。好的开始,才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如果这么暗淡,后面怎么会有好结果呢?于是,我没跟任何人打招呼,事后也没有一言半语,我离开了萨德克和他的车,还有那群自动帮忙推车的路人,自个儿回宾馆了。
我打了个电话给贝赫扎德。当时,也有人向我推荐贝赫扎德当我的翻译。可是联络他真费了我一番功夫:他还是个学生,在德黑兰这个大城市里,没有固定的落脚之处。而前一天晚上,在他来电之前,我已经选择雇请萨德克了。我告诉贝赫扎德,我的计划是如何泡汤的,他也没有推三阻四的拒绝,这一点我很欣赏。他说他还是有空,而且,他会在一个小时之内跟我会合。
他认为,我们不该自己开车去库姆。公交车比较便宜,我也可以顺便多多见识伊朗人民的生活起居。他还说,我们出发之前应该先将肚子填饱。
现在正值斋月,这个月里,从日出到日落,穆斯林都要封斋,而在像库姆这样一个到处都是毛拉。和阿亚图拉。的城市,更不可能找到供应饮食的店家。
在这个普遍洋溢着宗教激情的伊斯兰国度的某些地方,还有人因为封斋破戒而遭到鞭刑。
贝赫扎德的言谈方式,即使只是电话交谈,都与萨德克不同。萨德克只是个社会地位逐渐上升的小头锐面之人,说不定只比贫农阶级高出那么一两级,却费心装出比一般伊朗群众都高明的样子。
可是,他没比别人好到哪里去,真的。他那双笑眯眯的眼睛里,深锁着不少伊朗式的歇斯底里与困惑。贝赫扎德却能说明自己的国家,好坏和盘托出,语气也还是尽量保持客观。
而当他依照自己约定的时间,准时跟我在宾馆大厅碰面时,我一看到他,就觉得宽心自在。他比萨德克年轻,个子更高,肤色较黑,教育程度也高出不少,举手投足不见一丝花哨,丝毫没有萨德克的紧张与露骨的骄矜。
P2-4
前言/序言
奈保尔:信徒的国度 [Among the believers]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书是好书,但所写时间是几十年前了,与目前情况应该有很大不同。
评分
☆☆☆☆☆
非常好的商品非常好的商品非常好的商品非常好的商品非常好的商品非常好的商品
评分
☆☆☆☆☆
奈保尔是当今难得一见的短中长小说都可以掌控,而且还可以写出杰作的伟大作家,十分荣幸可以一本一本的读到他的书,感谢新经典!
评分
☆☆☆☆☆
看那马要站起来了,他们就喝彩,“噢!噢!”地喊叫着,看那马又站不起来,又
评分
☆☆☆☆☆
和乾菜的“乾”,据这学生说是不同的。乾菜的“乾”应该这样写:
评分
☆☆☆☆☆
纸质不错……
评分
☆☆☆☆☆
书不错,快递小哥辛苦了!
评分
☆☆☆☆☆
大师的书,好好研看
评分
☆☆☆☆☆
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来似的。若是一个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