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张永和先生是资深的剧作家、评论家、戏剧研究家。他忠于传统,挚爱梨园,长于文学,熟悉表演,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理解尤为通透,颇得内外行的尊敬,堪称是演员的良师益友。
《中国京昆艺术家传记丛书:皮黄初兴菊芳谱(同光十三绝合传)》叙述了“同光十三绝”各自的艺术经历及成就,分析其艺术特色,兼谈逸闻趣事;并讨论京剧形成时期的诸多问题,多有新论。
内容简介
“同光十三绝”指同治、光绪时期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分别为老生: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旦角: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武生:谭鑫培,老旦:郝兰田;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小生:徐小香。
《中国京昆艺术家传记丛书:皮黄初兴菊芳谱(同光十三绝合传)》叙述各自的艺术经历及成就,分析其艺术特色,兼谈逸闻趣事;并讨论京剧形成时期的诸多问题,多有新论。“同光十三绝”中,除程长庚、谭鑫培有传记问世外,其余十一位均少有论及,值得期待。
作者简介
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前主任、教授,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同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创办人,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建筑硕士,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自1992年起,开始在国内建筑实践,曾在一系列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如1987年荣获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美国“进步建筑”1996年度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奖,2000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贡献奖,柿子林会馆荣获2004年度“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及美国《商业周刊》/《建筑实录》建筑设计奖,河北教育出版社荣获2005年度中国建筑艺术年鉴优胜奖等。2006年获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建筑学院奖。2011年出任普利兹克奖评委。
目录
总序(谢柏梁)
序“同光十三绝”搭建起京剧的钢筋铁骨(梅葆玖)
第一章 京剧兴起前的中国戏曲概况
一、昆曲傲视群芳 宫廷视为雅乐
二、花雅迎春争奇斗艳
三、京腔十三绝与魏长生两次进京
四、徽班进京又一番春色
五、徽班汉调会师京华
第二章 程长庚——徽班领袖 京剧鼻祖
一、《同光十三绝》 巨画从何来
二、米喜子首闯京都程长庚投师学艺
三、《文昭关》艺惊四座脑后音裂帛穿云
四、整顿班规一诺千金
五、儒伶风范厚德载物
六、贵为御庙首甘心做配角
第三章 徐小香——昆乱皆精 周郎顾曲
一、喜状周瑜灵性 实已绝后空前
二、创建小生唱腔念做武舞绝伦
三、珠联璧合花叶相扶
四、徐程拆搭分合始末
五、慷慨好义体恤同仁
第四章 卢胜奎——呕心沥血编剧 佳作流传至今
一、“打”本子的“强人” 三庆班老生“台柱”
二、推出全本《三国志》 经典老戏今尚存
三、每年一次演全京师万人空巷
第五章 杨月楼——文武技艺出众苦撑三庆十年
一、偶来“天桥”卖艺得遇恩师二奎
二、出科八载未搭班“落脚”难定京沪杭
三、沪上演戏大火飞来横祸几死
四、程长庚让贤杨月楼三庆班再演《三国志》
五、张程余三派兼擅神人猴融于一体
第六章 谭鑫培——四海一人谭鑫培 伶界大王名实符
一、坎坷的童年学艺金奎班
二、广和成拜师 京东跑大棚
三、父子入三庆兼任武行头
四、集一身允文允武取众长学谁像谁
五、慈禧点入宫承差报师恩两兴三庆
六、六赴沪享誉浦江《盗魂铃》几丧盛名
七、《珠帘寨》打败刘鸿声 老谭小梅初演《探母》
八、改革精神贯终生 兼容并蓄创谭派
九、悲歌一曲《洪羊洞》 伶界大王目不瞑
第七章 张胜奎——最擅衰派老生 念白做工上乘
一、擅塑义仆形象观众心醉动容
二、唱工平而有味甘做绿叶衬花
第八章 梅巧玲——首启花衫滥觞 义举“焚券”“赎当”
一、梅氏出身之谜逐渐浮出水面
二、十载苦学一朝成名 四喜班主第一花旦
三、喜交文人雅士 隶书堪称独步
四、四喜班排演新剧 梅巧玲萧后夺魁
五、侠伶挥金如土梅氏四代梨园
第九章 时小福——首创“露手青衣” 戏中慈禧赏酒
一、细揣人物身份“露手”合情合理
二、热心同仁公益两次抛卖房产.
三、供奉内廷频唱戏惊动帝后赐御酒
第十章 余紫云——继开“花衫”之路 承上启下先驱
一、天赋谁人不喝彩新老剧目齐折桂
二、“虹霓”一曲当绝唱 “花衫”之门次第开
三、文玩鉴赏大家卒年考定落案
第十一章 朱莲芬——梨园第一昆旦 书法京都悬匾
一、精品演出时稀一演令人倾倒
二、精调管弦丝竹 专擅米芾书法
第十二章 郝兰田——首创老旦新腔 三绝享誉梨园
一、千里来京唱戏 改工老旦享名
二、誉满反串“三绝” 年只一演《杀监》
第十三章 刘赶三——天下第一名丑 大内牵驴演戏
一、下海初搭春台班毅改生行习丑行
二、四十载喜剧生涯 各类丑无一不精
三、扮丑角首重人物做念唱全面开花
四、临场抓哏令人喷饭语含讥讽直刺权贵
五、演丑婆冠绝梨园 骑真驴名噪京都
第十四章 杨鸣玉——无戏不绝 无技不绝
一、《活捉》《访鼠》盖世绝技
二、武技之精超越前贤
附录“同光十三绝”研究资料索引
后记(张永和)
精彩书摘
任何事务往往继高峰之后,接踵而来的是一波又一波的下滑。明清传奇和明清杂剧虽然盛演不衰,但清乾隆四十年(1775)以后,清廷加强了文化专制,成立专人与专门机构修改古今戏文词曲,甚至指令各省督抚大员派要员审查,删毁有违清廷统治的戏曲剧本。即使像《长生殿》、《桃花扇》这样出类拔萃的经典剧作,也受到清廷的猜忌和迫害。洪舁因《长生殿》在清佟太后丧葬的“国恤”期间演出而革除功名。而作为孔子64代孙的孔尚任,虽然曾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破格录用,进京为官。然而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因为他的《桃花扇》的轰动演出,不久即被罢官。此结局想与《桃花扇》书“南明兴衰”有关。
受到如此严重的控制和打击,传奇创作走向衰落。一些传奇或杂剧的作者,只好写一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剧作,传奇剧作的水平降低了,昆腔的发展停滞了,走到了前进的十字路口。可喜的是虽然整本大戏缺少佳作名剧问世,但是一些名剧如《牡丹亭》、《玉簪记》、《长生殿》、《桃花扇》当中的优秀折子却保留下来,长期流传在舞台上,直到今天。
清廷统治者,一方面加强对曲文的管理和审查,另一方面乾隆、嘉庆皇帝又命令自己手下熟悉词曲的大臣如张照、周祥钰、王廷章等,组织一批文人创作了好几部专供大内皇宫演出的剧本。著名的有《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昭代箫韶》、《封神天榜》等。这些宫廷大戏,内容上都是宣传忠孝贞义的价值观,树立皇帝为天地间高尚至尊的观念。篇幅浩大,场次冗长。每部宫廷大戏,演绎的都是根据宋元明时期产生的长篇历史演义,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杨家将》、《封神演义》以及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再结合民间戏班流行的剧本而成,如《目莲救母》,以及演张天师捉拿五毒妖魔的《混元盒》等等。
这些都是连台本戏,每部少则120出,多则240出。内容繁杂,人物众多,加上场面豪华,砌末新颖,每部戏从头到尾演一遍,往往需要很多天。那么由什么人、何种演员演出呢?为了这些称为宫廷承应戏的演出,清廷先后成立了南府和舁平署。一些年幼、面貌姣好的太监,还有旗籍、民籍青少年进入这些演出机构,学习演唱、排戏。这些人称为“内学”或“外学”,后来还有大内近侍太监单独组成的称为“本家班”的戏班。这些宫廷大戏,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前,演唱的都是昆曲和弋腔。也因为有这些承应宫廷大戏,才使得衰微而近于没落的昆、弋腔得以绵延下去,传宗接代;但另一方面也因为昆、弋常年演出于宫廷,使它们更脱离宫廷外的苍生百姓、普通观众,更加走向小众,观众的范围越加狭小,剧种本身越加凋谢不振。
而即使在力求保存昆、弋演出的清官内廷,待到了喜欢热闹酷爱皮黄(京剧)的慈禧皇太后执政时,在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初六日,她亲下懿旨,“着本署(舁平署)排《昭代箫韶》,俱改乱弹(皮黄)曲白。人不敷用着外学上角,再不敷用着本宫上角”。光下旨还不够,慈禧还身体力行,亲自率领本家太监和太医院(宫廷看病的医生)、如意馆(宫廷绘画师)人员,加上进宫承差的皮黄艺人修改剧本,认真排演,并且于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整整演出了两年“乱弹”。当时一些著名皮黄艺人如陈德霖、王桂花(即王楞仙)、孙怡云等都参加了演出。这说明,昆弋在宫中的演出地盘也一直被削弱被缩小。如果不是因庚子国变即八国联军的入侵,慈禧携光绪皇帝仓皇出逃,皮黄本《昭代箫韶》这个歌颂宋杨家将一门忠烈的连台本戏,一定会一直排演下去。可惜,第二年慈禧、光绪虽返回京都,却由于国力的窘迫拮据,再也无力排演这样人员众多、排场浩大的清宫连台本戏,《昭代箫韶》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
事情总有出人意料之外时,就在不久前,北京京剧院和北京京胡协会,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经过艰苦努力,重新排演了《昭代箫韶》中两本珍品,并力求原汁原味的展现。观众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一百多年前老京剧(皮黄)演出的原貌。
对于京剧的发展历史也产生了欲知的愿望。其实,皮黄兴,昆弋衰,早在清嘉道年间,已现端倪。当然这仍然是一个漫长过程,其中不乏种种故事,这便是笔者下面要讲的宫廷昆曲和民间诸腔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吸纳的花雅相决。
在清乾隆中期以前,在京师北京,应该说昆曲雄冠一时。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坊间,任何戏曲剧种也难以撼动它霸主的地位。但是,有句俗语叫物壮则老。上文已经说过,到了18世纪中期,首先是传奇文本创作的消沉停滞,《长生殿》和《桃花扇》达到了传奇创作的顶峰。继之则是一路下滑,其中虽也出现个别激奋壮烈之作,但毕竟属于凤毛麟角。
……
前言/序言
张永和先生是资深的剧作家、评论家、戏剧研究家。他忠于传统,挚爱梨园,长于文学,熟悉表演,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理解尤为通透,颇得内外行的尊敬,堪称是演员的良师益友。
永和先生性情温和儒雅,待人宽厚,虽经历坎坷而从不怨天尤人。不过,永和先生亦有其义正词严的一面。最近,永和先生就在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的座谈会上朗声建言:“反对鄙视传统、割裂传统、改造传统、抛弃传统;提倡敬畏传统、学习传统、传承传统、发展传统。”在戏剧评论标准阙失的今日,提出如此鲜明的主张,不可不谓是振聋发聩、掷地有声。
我是非常赞同永和先生的这一观点的。传统,是祖先留下的精粹,是属于全民族的财富。我们对待传统必须要采取至为审慎的态度,首先就是要对传统抱着敬畏珍爱之情。传统不是不能发展,艺术不是不能创新,但发展与创新都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这也就是我父亲梅兰芳先生所主张的“移步不换形”的意思。
当然,对于传统,还有个认知问题,即要讲清楚传统到底是什么。我们又不能把一切旧的都认为是传统。这就需要对于旧有资料,加以认真研究梳理、归纳总结,如同淘金一样,淘出可以认定作为传统的真金。
张永和先生抓住这一角度人手,写作了《皮黄初兴菊芳谱——同光十三绝合传》,从京剧源头去探究京剧传统。
我认为,这是一项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众所周知,“同光十三绝”的说法是来自晚清画师沈容圃的画作。沈留下了包括我曾祖父梅巧玲在内的第一代京剧艺术家的一组群像,他们是: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时小福、梅巧玲、余紫云、郝兰田、刘赶三、朱莲芬、杨鸣玉。
关于他们的记载,其实是很少的,以至于我们对他们的印象就是模糊的。可是,根据有限的资料,我们也大抵能想象出他们大概的经历。譬如,十三绝所囊括的行当,有老生、武生、小生、昆旦、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以及丑行;剧目则有《文昭关》、《捉放曹》、《八大锤》、《群英会》、《法场换子》、《四进士》、《打金枝》、《二进宫》、《红鸾喜》、《铁弓缘》、《连升店》等数百出。从艺术风格上说,据家里老人回忆,曾祖父梅巧玲扮相端丽,表演细腻,戏路很宽,能演青衣、花旦、昆旦、刀马旦,还擅演《雁门关》、《四郎探母》等旗装戏。
上述这些已足以证明,后世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京剧,即是在他们这些位先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是他们,或说以“同光十三绝”为代表的那一代艺术家,打下中国京剧的坚实地基,搭建起京剧的钢筋铁骨。
永和先生针对这一群体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为他们立传,使之继续为子孙后代所传诵;而且从中探求京剧最本质的传统,从根本上讲清楚京剧为什么姓“京”。
数典不忘祖,鉴史开新风,这种对待传统的态度,又不局限于京剧,而是在文化各领域都不可或缺的。
是为序。
梅葆玖2014.6.3
中国京昆艺术家传记丛书:皮黄初兴菊芳谱(同光十三绝合传)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