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如何把陌生人迅速变成朋友?如何成功说服他人?如何巧妙化解尴尬?如何在社交场合口吐莲花?如何在谈判中大获全胜?如何充满自信地当众演说?如何跟家人和朋友更好地沟通?很多人认为善于沟通是一种天赋,是学不到、也提高不了的。事实上,沟通技能是可以通过努力练习不断提高的,学习理解他人并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让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改善。
沟通不仅仅是人的本能需要,还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一种美妙的艺术,你越早接触、揣摩,就会越快接近成功和幸福。
内容简介
俗话说,“说得好不如说得巧”“良言一句三冬暖”。人际交往的关键是会说话,说话不仅要体现出真诚,更要表现出说话的艺术。说话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说得好必然能有效地沟通,说得不好肯定无法打动别人。说到别人心窝里的话才能更容易打动别人,也会增加人际交往的魅力。本书共分为十二章,通过对最新沟通理论的系统总结以及对众多成功人士的深入研究,提炼出一套高效的沟通技巧。相信阅读完本书后,您一定会领悟沟通秘诀,成为一个会沟通的人,从而改变生活,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01
妙语连珠放光彩,巧妙沟通赢人心/7
“老总”还是“老大”,称呼中的玄机/8
妙用修辞,语出惊人/11
幽默,交谈的最高境界/14
俗谚俚语,入木三分/17
恰当恭维,多谈对方得意的事/19
自嘲,既博取同情又活跃气氛/22
谈话中的“温水煮青蛙”效应/25
适当煽情,引起对方共鸣/28
Part02
运用博弈巧争锋,论辩有理无人敌/31
先发制人,占据主动/32
避实就虚,巧妙化解锋芒/34
用机智化解别人的刁难/37
妙用激将法改变对方立场/39
滴水不漏,无懈可击/43
将计就计,变被动为主动/46
Part03
掌握分寸稳拿捏,注意禁忌避嫌疑/49
语气比语意更重要/50
注意分寸,情急之下切勿口不择言/53
玩笑要适当,避免交浅言深/56
言多必失,口无遮拦种苦果/59
刚柔并济,洒脱为人/62
关上抱怨的闸门/65
小心手势的禁忌/68
Part04
不同人要不同待,看客下菜巧安排/71
借助提问叩开沉默寡言者的心扉/72
以牙还牙,打击傲慢无礼者的嚣张气焰/75
巧妙应对欺软怕硬之辈/78
灵活结交性格古怪的人/82
送一顶高帽给虚荣之人/85
用诚心打动“好好先生”/88
Part05
成功演讲有技巧,慷慨激昂燃激情/91
提前规划演讲这盘棋/92
字字珠玑,用语言的魅力征服听众/97
巧用语气调动听众的情绪/101
即兴发挥,活跃气氛/104
随机应变,掌控全局/107
牵引互动,让听众积极参与/110
机智敏锐,摆脱“卡壳”尴尬/114
Part06
恩威并举巧变通,嘘寒问暖两相亲/117
让批评的话在蜜糖里打个滚/118
事实永远胜于雄辩/121
细心揣摩,方能把话题引向深入/124
雪中送炭必然好过锦上添花/127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131
建言献策,帮别人拨开迷雾/134
Part07
积极管理好情绪,你欢我乐笑开颜/137
冲动是沟通的拦路虎/138
口舌之快贪不得/141
用冷静浇灭嫉妒的邪火/144
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各种意外/148
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150
良性沟通从少说“我”开始/153
每天与快乐同行/156
Part08
尴尬冲突可化解,圆场解围生和谐/159
让无心的伤害随风而去/160
笑话是消除尴尬的良方/163
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别人的缺点/166
必要时,说点儿善意的谎言/169
多多运用调侃的艺术/172
Part09
察言观色解人意,耐心倾听更相通/175
快速领会对方的真实意图/176
不要随意打断别人/179
竖起耳朵,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182
及时回应对方的精彩论述/185
抛砖引玉,收获更多有效信息/188
Part010
好的形象会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191
用友善架起沟通的桥梁/192
微笑是最好的名片/195
放松身心才能愉快沟通/199
眉目传情,眼睛也会说话/202
举止优雅,坐立有型/205
注重仪表,为形象加分/207
凸显个性,吸引别人眼球/210
Part11
交流灵活不树敌,同事沟通要融洽/213
委婉与率真的博弈/214
友善待人,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217
大度能容天下事/219
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222
聪明地应对异议和分歧/225
虚心向老同事学习/228
热情关心新同事/231
用闲聊拉近彼此的距离/234
Part12
上通下达巧游弋,沟通领导要谨慎/237
赞美和鼓励比批评更有效/238
别念唐僧的“紧箍咒”/241
批评下属要有“度”/244
给下属发言的机会/247
对症下药,巧妙征服顽固型员工/250
注意跟领导说话的方式和技巧/253
精彩书摘
幽默,交谈的最高境界
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达,它既彰显了说者的聪明才智,又让听者开心愉快。它是交谈的最高境界,是最有效的沟通手段。掌握了幽默,也就掌握了一门伟大的艺术!
词典里将幽默定义为“幽默感、诙谐”和“引起愉悦、大笑的东西”,幽默是能给人带来快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英、美等国家将幽默感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良好修养的表现。如果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被说成“没有幽默感”,那无异于说他“三等残疾”“文盲”,甚至“无知”。难怪有人认为:“对一个男人而言,他宁愿承认自己犯了叛国罪、谋杀罪、纵火罪、装了假牙或者戴了假发等,他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缺乏幽默感。”由此可见人们对幽默的看重。以下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某个异国餐厅,几位食客对一杯啤酒中的苍蝇作出了不同的反应:
英国人以一贯的绅士风度吩咐侍者:“请帮我换一杯啤酒!”
日本人则叫来了餐厅经理,并训斥他说:“你们这样还能做生意吗?我下次一定不会来了。”
中国人则默默地把意见写进餐厅的意见簿。
沙特阿拉伯人把侍者叫来,然后把啤酒递给他说:“我请你喝下这杯酒。”
美国人看着眼前的情景,对侍者微笑着说:“我建议你们以后把啤酒和苍蝇分开放,让喜欢苍蝇的客人自己混合,你觉得这个建议怎么样?”
幽默不仅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欢笑,还能巧妙地化解尴尬。幽默是交际场合的润滑剂,不但能给别人一个台阶,而且会显示出自己的大度。
有一天,萧伯纳在街上走的时候,突然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冒失鬼撞倒在地,他爬了起来,看到自己并没有受伤,只是衣服被刮破了一点儿。骑车的人看到这个情形也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急忙道歉。萧伯纳充满惋惜地说:“先生,你的运气不佳,如果你这次不小心把我撞死了,那么你就可以名扬四海了!”
还有一次,萧伯纳因脊椎病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根治你的脊椎病,可以从你身上其他部位取下一块骨头来代替那块坏了的脊椎骨,这样就不用那么麻烦地吃药了。只需要一个手术而已,但是这个手术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种手术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所以相对而言有些难度,而且手术的过程中你也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因为这个手术史无前例,所以在收费上我们也要高点儿,不会等同于一般的手术。”
萧伯纳听了医生的介绍后,淡淡地一笑说:“好呀!不过请告诉我,你们打算付给我多少手术试验费?”
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被萧伯纳的一句话极其巧妙地处理了,避免了不愉快的争执。这就是幽默所带来的效果!
幽默与智慧同行,交际场合中具有幽默感的人会让人感觉聪明灵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实生活中,懂得运用幽默的人往往会更有魅力,同时也能让复杂棘手的事情迎刃而解。
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别人接受自己。如果不能够给别人惊喜或者意外,那么想让别人记住自己恐怕很难。而幽默是打开别人心房的一把钥匙,也是交际场合的一种常用手法,懂得幽默的人必然会受到别人的欢迎。让我们成功地驾驭幽默,达到交谈的最高境界吧。
谈话中的“温水煮青蛙”效应
细声慢语犹如春雨,丝丝渗入别人的心田;态度和蔼仿若旭日东升,慢慢照亮对方的身心!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把青蛙扔到热水里,青蛙马上就能跳出来。但如果水一开始是凉的,慢慢对水进行加热,青蛙就会在里面游得优哉游哉,即使温水它也不在乎,等到感到水热得难以忍受时,青蛙再想跳出来已经来不及了。试验结果表明,缓慢的改变因不易被察觉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此,交际中要想改变别人,也要巧妙利用“温水煮青蛙”效应,一步步地渗入别人的思想,这样通常容易让对方接受。
纽约格里利奇储蓄银行里有个叫詹姆士·艾巴森的出纳员。一天,他接待了一个客户,根据银行规定,所有客户在办理业务之前都要填一份表格。客户认真地填好了表格,但是拒绝提供两个以上直系亲属的信息。
如果银行的新职员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客户亲属信息必须提供,因为银行有理由拒绝不配合的客户。但詹姆士·艾巴森没有那样做,他知道自己那样做虽然遵守了银行的规章制度,但也会因此而失去一个客户。
詹姆士·艾巴森看了客户的表格,对他说:“先生,打扰一下,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不知是否方便。”客户看了看他,然后点了点头。詹姆士·艾巴森说:“请恕我冒昧,万一您存在我们银行的钱出了问题,而我们一时联系不上您,或者您不方便亲自前来,您愿不愿意让您的亲人帮我们联系您或者代替您本人来处理突发状况?”
客户考虑了一下,说道:“我愿意。”
詹姆士·艾巴森接着说:“还有,万一您突然发生意外,我是说万一,您愿不愿意让您的亲人们来取出您的这一大笔存款?”客户又点了点头。
詹姆士·艾巴森微笑着说:“那么您需要提供详细的亲属信息,把这张表格填完整。”
客户听了点头答应,按照银行要求填好了自己的亲属关系。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棘手的事情——进一步就会让别人难堪,退一步也会让自己为难。这时候,想要说服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首先要解除他的戒备心理。聪明的人会慢慢地深入别人的心里,让别人接受自己,进而改变主意。如果急于求成,反而会弄巧成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战略物资紧缺,负责为政府供应精细货物的美国国家银器公司任务很重,但公司的人员不断流失。总经理巴林非常着急,他找到人事总管询问情况:“最近公司怎么人员流动那么大?”总管解释说:“其实也不能怪他们,人往高处走,他们只是想要找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
巴林对总管的解释并不满意,他同时了解到,工厂还有数百名工人等着领完这个月的工资就离开。为了挽救工厂的生产,巴林决定找工人们谈一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这天下班后,巴林把管理工人的主管们都打发走了,跟工人们进行了一次坦诚的交流。他这才明白,工人陆续离开的原因并不全是因为工资低,还因为公司有很多地方管理不当。工人们每天的劳动时间都是超负荷的,而且有时要连续几天晚上加夜班,伙食也不是很好,所以工人们希望找个更好的工作。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巴林向工人们承诺,会尽快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改善他们的伙食及待遇。巴林还借势讲到了国家的为难之处,也分析了当前战争形势下就业艰难的情况,令很多工人打消了辞职的念头。
巴林后来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说:“我觉得不能直接说我离不开他们,我要让他们明白我的努力的同时也了解自己的处境,这样他们才会慢慢地接受我的建议。”
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很不容易,我们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最佳的方式就是从对方容易接受的一点开始,慢慢说服对方。“温水煮青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交际场合运用好这个原理必能如鱼得水,增加自己的制胜砝码。
妙用激将法改变对方立场
俗话说:“树怕剥皮,人怕激气。”“遣将不如激将”,一激之下,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孟子说:“一怒而天下定。”将激将法用到沟通中,如果运用得巧妙,往往可以让人改变原来的立场,化解分歧,达到目的。
诸葛亮就是用激将法来说服周瑜和他们联合起来一起抗击曹操的。当时曹操正率领大军南下,刘备根本无法与曹军抗衡,于是派出诸葛亮去东吴游说,希望得到东吴的帮助。
周瑜掌管着东吴兵马大权,诸葛亮深知要想得到东吴的帮助,首先要说服周瑜。但是周瑜和东吴方面都不想跟曹操发生战争,所以,诸葛亮打算用计谋说服周瑜。
在鲁肃的陪同下,诸葛亮见到了周瑜。周瑜听鲁肃汇报完当前的军事情况后,说道:“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该投降曹操。”周瑜如此回答,也是为了试探诸葛亮的反应,想摸清诸葛亮来东吴的真实意图。
诸葛亮十分清楚周瑜的目的,他笑了笑说:“东吴其实大可不必担心,你们只要把大乔、小乔两位美女献给曹操,曹操的百万军队自然就会无条件撤退。”接着,诸葛亮又高声朗诵起曹植写的《铜雀台赋》:“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朗诵完《铜雀台赋》之后,诸葛亮解释道:“这首赋是曹操在漳河修建铜雀台时,他的儿子曹植为了赞美父亲而作。这首赋的意思是说:在漳河如此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这座金殿玉楼,可谓是美之至极,一定要将东吴的大乔、小乔两位美女藏于此地。我想,对吴国来说,牺牲大乔、小乔来换取国家平安,就像是将两片叶子从大树上摘下来一样。所以,你们不妨将大乔和小乔送到曹营,这样,根本不用将军操心就能将问题解决了。”
周瑜听到诸葛亮的话后,勃然大怒,他将酒杯狠狠地掷在地上,大声骂道:“曹操这老贼,实在是欺人太甚!”随后,诸葛亮趁机向周瑜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更加坚定了周瑜抗曹的决心。第二天,周瑜便向孙权请战说:“主公只要授予臣精兵数万来攻打夏口,臣必定能大破曹军。”由此,诸葛亮成功地联合了吴国。
需要注意的是,激将法并不是简单的讽刺或者挖苦对方,而是要“别有用心”地使用刺激性语言来激发对方的斗志和勇气,从而达到激将的目的。
陈川是某初中二年级(1)班的班主任。他班里的学生都是十一二岁的少年,让他们课间安静地在教室看看书,真是件难事。
只要一下课,一部分学生立即冲出教室,在走廊上追逐、打闹,惹得许多人心生不满。
在这群爱追逐疯打的“团体”中,有一个学生特别突出,名叫小欢。小欢特别活跃,除学习以外,其他的事情他都喜欢。只要下课铃一响,他就第一个冲出教室,先在走廊上跑一圈儿,再围着教室跑一圈儿。为了让他的学习成绩尽快赶上来,陈川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效果不佳。
有一天,小欢又犯错误了,陈川把他叫到办公室,说:“通过老师对你的观察,认为你永远不可能在课间安静地坐在教室,更别说学习了。”小欢沉默了片刻,说:“老师,我觉得我能做到。”陈川又说:“我对你的话没信心,因为教育了你这么多次,你一点儿没听进老师的话!若你真能做到,每天给你加操行分2分。”小欢听后立即兴奋起来,并说:“老师,你等着瞧,我一定要做到!”
第二天,陈川下课之后,立即站在教室门口观察小欢,只见小欢端正地坐在座位上,什么也没做,眼睛却在四处搜寻老师。
这样坚持到了第三天,小欢坐不住了,开始在教室走动。见此情景,陈川把他叫回座位,告诉他可以在下课时看有益的课外书。接下来的几天,小欢都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书,陈川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后来,小欢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陈川利用激将法激发了小欢的上进心,最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使用激将法时,首先要注意自然巧妙地进行引导,切记不可牵强附会,否则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其次,还要看对方的个性和当时所处的环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用激将法,所以激将法不可滥用。最后,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操之过急则无法达到激将的目的。
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连接处无缝隙,这样才能盛水不漏。把话说到滴水不漏,是一种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为人生增光添彩。
有些人喜欢侃侃而谈,但是他的话往往有漏洞,经不起别人的推敲。要想达到让人信服的地步,就必须做到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李肇星在担任中国驻美大使期间,有一次应俄亥俄州大学的邀请去学校进行演讲。演讲过程中,突然有一位美国老妇人举手提问,她质问道:“大使先生,我想知道中国为什么要‘侵略’西藏呢?”这个问题让李肇星非常气愤,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怎么能说中国“侵略”西藏呢?但是他想到很多美国人都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便压制住了愤怒,他决定趁这天参加活动的人多,好好教育一下这些不明真相的美国人。
李肇星并没有直接反击,而是笑着问道:“请问这位夫人,您是哪里人啊?”老妇人回答道:“我来自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李肇星接着对她说道:“据我所知,得克萨斯州是在1845年才被纳入美国的版图,距今也不过一百多年。而西藏早在七百多年前,就已经被纳入中国的版图,怎么能说中国‘侵略’西藏呢?您看,就像您的胳膊一样,它本来就是你身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难道您能说您的胳膊被身体侵略了吗?”
老太太听了李肇星的回答后,连声说道:“谢谢您,大使先生!是您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历史的真相,太感谢您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要想做到滴水不漏,就必须让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有道理,有依据。
《红楼梦》中的王熙风同样是一个有着过人的讲话艺术的“巧妇”。
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第一句话中,“天下”“真”“这样”就把黛玉夸得很好了,然后,她再加上两句“我今儿才算见了”和“通身的气派”,更是将黛玉的容貌捧到天上去了,林黛玉听了这样的话,无疑会非常开心!
而暗地里,王熙凤的这番话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贾母是贾府中最有权威的人物,王熙凤的权势多半来源于贾母的宠信,所以王熙凤行事说话时时刻刻都依据贾母的爱憎好恶,揣测其心理。我们都知道:贾母一再执意要把外孙女接进贾府,承受失女之痛的贾母自然会把对女儿的感情转移到外孙女的身上,心肝儿肉地疼爱。听到王熙凤这么夸奖外孙女,贾母定是欢喜。
王熙凤极尽夸赞之能事,表面赞扬黛玉之美貌,实则讨贾母之欢心而不着一丝痕迹,可谓妙极!
接着,她又说“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暗地里称赞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四个真正嫡亲的孙女的容貌也美丽绝伦,所以迎春、探春、惜春也非常开心,而她们的母亲王夫人、邢夫人、尤氏也必定开心。并且,王熙凤又间接地告诉了贾母:黛玉就像是她自己调教出来的亲孙女一样。此话如扑面之清风,贾母怎能不受用?而对寄人篱下的黛玉来说,置身于人地两疏的贾府,听到别人的夸奖,并且说自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嫡亲孙女,除了高兴之外,说不定还有感激呢!
不仅如此,王熙凤始终没有忘记,或者说更清楚黛玉进贾府的原因:姑妈去世。女儿的去世会给贾母以精神上的打击,而失去母亲的黛玉感情上更是不必说。所以熙凤又向二人表达自己的悲伤与哀痛——“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王熙凤短短的几十个字做尽了人情,好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真可谓:言为“心”甚机敏,巧于周旋太聪明。
将话说到滴水不漏,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有这样的本事,所以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相信经过个人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一定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将计就计,变被动为主动
“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朱熹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别人的刁难,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利用对方逻辑上的漏洞,让别人左右为难,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1978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向记者团介绍苏美两国关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情况。这时,有记者问基辛格:“请问先生,美国有多少导弹潜艇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导弹?”此事明显涉及了国防机密,是绝对不应该说出来的,但是怎么拒绝呢?基辛格灵机一动,机智地答道:“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少,但导弹潜艇的数目我是知道的,但不知这个数字是否保密?”那位记者急于知道答案,
一分钟有效沟通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