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近代政治得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专家马平安近年力作!
2.《中国近代政治得失》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得失得行了详尽的分析
3.《中国近代政治得失》所讨论的政治问题和社会矛盾,不仅是当时的尖锐问题与矛盾,在当代也依然存在。
★曾经拥有百年的康乾盛世,有幅员辽阔的版图、和睦的边疆民族关系,可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为什么在最后短短的六七十年间轰然倒塌呢?问题的根本在政治制度上。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打仗,为什么一败再败,以至于一败涂地?清王朝想自强,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却又为何不堪一击。问题的根本是在政治制度上。
★晚清王朝,权力发生癌变,堪称全民腐败,从根上烂透了。问题的根本也仍然是在政治制度上。
★满族与汉族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改革与革命的赛跑,都在晚清这个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爆发。清王朝危在旦夕!
《中国近代政治得失》一书打破时空壁垒,破解大清王朝268年兴衰之谜。
《中国近代政治得失》从十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晚清这棵大树如何从根部腐烂,直至轰然倒塌!
众所周知,清王朝在它的早期曾经辉煌一时,创造出中国传统社会中其他王朝所未曾有过的煌煌业绩,无论是百年的康乾盛世,还是对边疆民族关系的智慧处理,抑或对中国辽阔版图的奠定,当时的中国,无疑称得上世界上少有的泱泱大国。1912年清政府之所以垮台,是因为有其垮台的自身原因。
《中国近代政治得失》作者长期梳理资料,孜孜矻矻,希望能全面解开这个谜底。本书从总结政治得失的角度,对晚清时期中央政府在治国过程中所犯的一些主要错误进行剖析,力图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马平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后,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中国政治史的研究工作。
近年主要著作:
《晚清政坛纪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近代东北移民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版
《帝国路上的八张面孔》,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
《终结帝制集结号》,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北洋集团与晚清政局》,辽海出版社2011年版
《大清王朝灭亡之谜》,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
《大秦帝国夭亡之谜》,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
《晚清变局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版
《中国近代政治得失》,华文出版社2014年版
导言
一 在开放与闭关间徘徊——全球变局中的官方回应
斜阳余晖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错失时机的乾、嘉二帝
道光、咸丰二朝的应对
二 怎样迎接挑战——早期自强问题
官方的探索
症结何在
在中国现代化史上的地位
三 权力,为什么会癌变——腐败问题
卖官鬻爵
陋规种种
与胥吏共天下
懂事的是银票
四 内耗:政权弱化的催化剂——高层争斗
从林、穆权争到肃、恭党争
从叔、嫂斗法到帝、后权争
从丙午恶斗到丁未政潮
从袁铁之争到载沣驱袁
皇族内部的败家子
五 权力的倾斜——中央与地方制衡问题
问题的提出
地方崛起之原因
错失机遇之恶果
实力决定命运的典型个案
举措不当之结局
祸胎:地方主义与军人干政
影响波及民国
六 边疆政策与治理——边疆内地化进程
清前、中期成功的边疆政策与治理
对东北、内外蒙古地区的政策与治理
在新疆地区的政策与治理措施
对西藏和川边的政策与治理措施
台湾设省及其内地化进程
经验与教训
七 民间问题与社会秩序——政府应对民间动荡的策略
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政府的对策
义和团运动与清政府的对策
1910年湖南抢米风潮及官方对策
辛亥革命与清政府的对策
八 社会精英与政治参与——新生利益集团的政治诉求
绅商的崛起
立宪派的政治诉求
结社与建党
因怨恨转向革命
引起中华革命先
九 改革是把双刃剑——新政带来的利与弊
穷则变
变,未必通
种瓜得豆
十 现代化与战略发展问题——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问题
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软实力与硬功夫
战略五步棋
看起来不错!
评分译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我和我家小孩还喜欢看郑渊洁、杨红樱、黄晓阳、小桥老树、王永杰、杨其铎、晓玲叮当、方洲,他们的书我觉得都写得很好。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书的内容直得一读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不只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文化刺激与响应的书。当西方遇见东方,会磨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把西方从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作家笔下新奇多样的中国,尽皆搜罗在这本足以见证其间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著作当中。透过这面西洋镜所看到的,也是足足八百年以来西方人对中国之记录与幻想、洞察与偏见。无论是中国在西方引起的强烈情感,还是西方人对有关中国消息的强烈兴趣,都明确道出了这个国家所散发的魅力。,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综观西方人如何想象中国的历史历程,从蒙元时期的鲁伯克修士、马可波罗,一直到当代的尼克松、基辛格,不但写来华西方人所记的中国经历,也写没来过中国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国,影响了一般民众的中国印象。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些仔细爬梳过欧西档案与文史群籍的历史资料,经过天孙巧手缝缀成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就像一面面精美的缂丝挂毯,不但引人入胜,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了解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互动,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时常还惊心动魄,比小说虚构还要离奇。,内容也很丰富。,一本书多读几次,第一章马可波罗的世界在探索过无数文献之后,不出意料,我们发现,西方世界第一本主要讨论中国的书,不仅模糊,而且问题百出。据我们所知,马可波罗的寰宇记(或称作马可波罗游记,简称游记),是1298年他在狱中或遭软禁时,向一位名叫鲁思梯谦的人口述而成的。此书主要描述马可波罗1271至1295年间周游亚洲的过程。书中特别着墨1275至1292年间,波罗住在中国并为蒙古皇帝忽必烈汗工作的经历。书中掺杂了待证实的事实、信手得来的资料、夸大的说法、虚伪的言词、口耳相传的故事以及不少全然的虚构。同样情形其实发生在本书之前与之后许多作品里,但是波罗的书却与众不同,因为他是第一个宣称深入中国的西方人,而他生动的描述也使西方读者印象深刻,至今无法磨灭。波罗的游记并不是第一部具体讨论中国人的欧洲文献,第一位以欧洲语言写下讨论中国人专著的是圣方济修会的修士威廉鲁不鲁乞。他1253年受法王路易九世派遣,前往位于中国西北边界的蒙古都城哈拉和林,企图说服蒙哥汗参与基督教反伊斯兰教的大业。虽然鲁不鲁乞并未亲临中土,他却利用在哈拉和林的机会,将当地中国人的生活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
评分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评分正版,翻了两眼觉得内容还可以,留着慢慢看吧
评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嗄吖吖
评分错过了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
评分收到货了,还没有看内容
评分这个挺好吃 后面可以不看 整体还行 不过有漏气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也不好再退了 网购还是比较方便便宜 但是也有这个问题
评分京东品质值得信赖!会一直关注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