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清朝公主的幸福指数有多高?
李二先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说他是汉奸?他到底是不是汉奸?
擦干净脸上的油彩,义和团的真实面目是什么?
从一桩和捕快有关的冤案中能否窥探历史大变局?
风流教坊里的皇帝贵胄如何开创一代盛世?
……
著名学者张鸣教授最新作品,大部分文章首次问世!
不一样的历史视角,带给你另类的历史真实!
历史,从来不按历史学家的规矩行事。在不规矩的历史里,隐藏着古今脉通、五光十色的世界……
内容简介
《历史,不规矩》是著名学者张鸣教授的最新作品。这本历史文化随笔文风犀利,举凡历史史迹和掌故,俯拾所得皆学问。
在这本佳作中,上至三国两晋南北朝,下至中华民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丰富多彩,一股鲜活的灵气贯穿全书。通俗幽默的述说、入木三分的剖析、犀利深邃的评论,以及众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将五彩斑斓的往事以新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别样的历史画卷,表现出“个人化的历史”和“细节化的历史”的趣味。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长于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在教学之余,著述颇多,既有学术著作,亦有历史文化随笔,主要作品有:《辛亥,摇晃的中国》《重说中国近代史》《北洋裂变》《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拳民与教民》《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历史空白处》等等。
目录
不规矩的历史
分科门诊的神仙们
红颜祸水的另一面
冤狱与人证
厂卫之祸蔓延的秘密
滥杀?酷刑?皇帝
清官是一块官场的招牌
假古董就是要当真
可怜的清朝公主
都是工程惹的祸
太平皇帝与太平官儿
清末一桩跟捕快有关的冤案
官逼商奸
中日“文明”的时间差
爱国主义的民间小调
李二先生是汉奸
一种古老思维的借尸还魂
西摩尔联军与义和团脸上的油彩
官本位的源流及滥觞
驴鸣的故事
风流皇帝的教坊
矜持的中国商人
小报的命运
人的脸要长得对得起领导
基督教是怎样进入中国乡土的?
官话与国语
一笔好字的价值
“赌笔”轶事
养个皇帝不容易
做了皇帝,就不能随便出来
高级的马屁有分工
重修圆明园的诈骗案
皇帝的老师不好当
抓赌那点事儿
农民的科举
传说中,一个老实的买官人
西太后禁烟
官帽子大批发
歪招儿抗税
上海铁马路的命运
有线电报这玩意
宫里演戏的风波
祝寿与报效
学生老爷和他们的血性
庚子年,海军未参战
没人敢见外国人了
保大清皇帝公司
京剧?权贵?义和团
拼命自杀的人救不下来
文明而且先进的“电影”
晚清学堂的运动会
一所中学的个性
中国曾经有过这样的战俘营
黄包车和车夫的故事
土包子下山
宫廷如戏场
娱乐至死的曹操
一次特别的“行卷”
陈老莲的画和人
理学之顺臣与清官
帮闲清客灰姑娘
犯了该死罪的人
风流知县的风流罪过
有钱癖的杭世骏
最不走运的状元
数学与赌博
出题是个难事儿
假戏真做的西太后
满人天下里的老庆
一个死心眼的松树
教主做不了政治家
分寸与火候
王韬的外国馒头
当一个疯子遇到另一个疯子
武人也有抬头日
打仗的时候,难免骄兵悍将
当左宗棠命悬一线的时候
胜保之死
别说张勋没帮手
公私之间的段公馆
倪嗣冲的规矩
王拉与陈二
流氓的运气
军阀和神仙的双簧
彬彬有礼的川军
义和团的起源
逝去的民国范儿
历史中的监狱与监狱文化
乱弹总是有理
说说谣言
附录一 1982:择业的困境
附录二 说几本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精彩书摘
重修圆明园的诈骗案
慈禧不满三十岁,就守了寡,这个看起来性欲很强的年轻“太后”,垂帘听政之后,对政务极其热心,其实是把性欲转换成了权欲。权把子一沾手,没有人乐意放下,更何况这种君临天下,说一不二的权势,尝到甜头,就会像吸了鸦片一样上瘾的。清朝的传统,原本就没有太后垂帘这一说,两宫太后的垂帘,其实是打着恢复议政王的招牌暗度陈仓出来的,同时,众多满族亲贵,又因为肃顺秉政,对满人排抑过甚,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干掉了肃顺,大快满人的人心,所以,垂帘这种不合祖制的做法,也就没多少人异议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慈禧和奕訢的祺祥政变,也算是满人政治的一种反弹。
既然是这样,那么,到了小皇帝亲政的时候,太后就得还政,不能再管事了。可是,掌权的手,怎么可能轻易放开?放开之后,你让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慈禧太后干什么去?成天打牌,绣花,写字,看戏,怎么可能比得上弄权过瘾?太后不肯放权,太后的儿子们,就比较地难受。清朝的皇帝,不见得个个都很明白,但绝对都不肯做傀儡。不想做傀儡,按当时的情形,守着个多事而且强势的老妈在宫里,无论如何都是没办法的。唯一的辙儿,就是另修个园子,请这位老妈去颐养天年,不在耳朵边唠叨。
但是,偏偏这圆明园就是修不成。
我们知道,圆明园很大,也很华丽。用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说法,就是万园之园。一听说要重修圆明园,户部首先急了,众多御史也急了。有几个拍马屁、急皇帝之所急的,很快就被众人的吐沫给淹死了。因为,钱,确实没地方弄去。这种时候,偏偏内务府还被扯进一桩诈骗案里去,冒出来一个捐班的候补知府李光昭,假借捐献修园子的木材,招摇撞骗,骗大了,惹出了外交纠纷,还是直隶总督李鸿章给擦的屁股。
风流皇帝的教坊
教坊里的姐妹,平时概以兄弟相称。即使嫁了人,照样还做老本行。在行内有丈夫的,另外找一个或者几个相好,平平常常,丈夫知道了,也不生气。不过,用情深了,想把丈夫弄死,这也犯法。别人犹可,皇帝就不干。教坊的名角,多以年齿排行,称为大娘、二娘、三娘、四娘什么的,杜甫诗里提到的公孙大娘,就是其中一个以剑器舞著称的角儿。跟今天的一脸皱纹的大娘,根本不是一回事。当年还有位张少娘,善歌舞,有姿色,尤其善演《踏谣娘》。《踏谣娘》是中国最早带有戏剧意味的歌舞,一人主唱,众人和,有初步的角色分工,所以,很受人欢迎。每次外出演出,张少娘的丈夫都要跟着。观众们都特想把她丈夫灌醉,大家好方便调笑,或者干别的什么。每到这时候,丈夫就说话了,给钱吧,多给钱,我不喝也醉。当然,大娘二娘们年老色衰,市场就不那么好了。这时候,如果还要干这行,就得化装,用云母加粉蜜涂脸,再用丝把赘肉勒上去。有位颜大娘,眼角皱纹很深,但每次都掩饰得很好。儿子死了,一哭,露了相,婢女们惊叫,娘子眼破也!这种化妆的招儿,后来的梨园行,也都会。
说到梨园,来源也是教坊。传说教坊在梨园演出,唐明皇亲自下场打鼓,所以,后世就把梨园作为戏剧界的代称,而唐明皇,就成了梨园行的祖师爷。这虽然是传说,但这个唐明皇的确跟教坊混得过于密切,给他演出,非高手不可,在他手下,教坊水平高,但演者也紧张,一不留神,就会挨骂。这个风流皇帝,是个超级的顾曲周郎,太懂行,也太热切。梨园行尊他为祖师爷,也不大离谱。
……
前言/序言
历史不规矩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