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23
梵华楼藏宝·佛像(套装上下册) [Statues in the Sanctuary of Buddhist Essenc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梵华楼的修建体现了当时乾隆盛世的强大实力。在故宫编修的四卷本《梵华楼》中,有这样的描述:(梵华楼)北倚宁寿宫北宫墙,坐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一间,卷棚硬山顶二层楼。顶覆黄琉璃瓦,外檐绘苏式彩画。下层明间为门,余六间为支摘槛窗,上层七间均为槛窗。紧邻此楼西侧是佛日楼,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佛楼。两楼东西山墙之间建汉白玉阶梯,沿阶而上可通梵华楼二楼西山墙门,并有过廊与佛日楼相通。佛日楼为卷棚歇山顶,梵华楼为卷棚硬山顶,两楼并列,高低错落。
评分精品图书,值得收藏!
评分很好。 很漂亮。
评分梵华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位于宁寿宫区最北端,倚宁寿宫北宫墙而立,南与景福宫相隔仅数米,坐北朝南,7开间,二层楼,黄色琉璃瓦卷棚歇山顶。楼下明间供旃檀佛铜像,高210cm。东西各3室,分别供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造掐丝珐琅大佛塔6座,造型各异,豪华精美。塔周围三面墙挂通壁大幅唐卡,画护法神54尊。各室中央均为天井,直通二层。二层绕天井设紫檀木围栏,珐琅塔顶正在天井中央。二层明间供木雕金漆宗喀巴像,其余6间隔为6室,由西向东依次布置为:一室般若品(显宗部),二室无上阳体根本品(无上瑜伽部父续),三室无上阴体根本品(无上瑜伽部母续),四室瑜伽根本品(瑜伽部),五室德行根本品(行部),六室功行根本品(事部)。每室主供密宗、显宗主尊铜像,各9尊,供于北墙长案;东西壁为紫檀木千佛龛,内供122尊小铜像。6室供佛合计786尊。
评分正版 质量好
评分在清宫廷的档案中,以“梵华楼”等为代表的佛楼被称为“六品佛楼”。有清一代,皇室信仰的其实基本上是藏传佛教,显密双修,这一方面与乾隆等皇帝的个人志趣有关,另一方面,却是与满人的兴起的历史直接相关。满人偏隅东北一角时,就制定了满蒙联姻的策略,一同对抗明朝,先是控制了蒙古人,继而南下成立大清帝国。明中叶以后蒙古人普遍崇信藏传佛教,而早期满人还是信萨满教,清代建国帝后们越来越提高藏传佛教的地位,所以,有清一代,藏传佛教一时贵为皇家信仰,成为统治和驾驭臣民疆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从宫廷器物、禅堂、佛楼上看,他们敬奉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通常说的黄教。并以此为基础在紫禁城内兴建了大大小小佛堂约四十多处。如今,故宫还保存着几十处原状佛堂百年未动,这一切,仿佛成了一个凝固的历史空间。
评分事情要回溯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那一年,乾隆兴工改建寿宁宫,想等自己当上太上皇后用来颐养天年,要有一个功能完善、环境幽雅的住所,工程历时五年。其中,考虑到自己的密修需要,他在宁寿宫的东北角修建了梵华楼,成为这位密修藏传佛教的皇帝最常光顾的私己佛楼。
评分在清宫廷的档案中,以“梵华楼”等为代表的佛楼被称为“六品佛楼”。有清一代,皇室信仰的其实基本上是藏传佛教,显密双修,这一方面与乾隆等皇帝的个人志趣有关,另一方面,却是与满人的兴起的历史直接相关。满人偏隅东北一角时,就制定了满蒙联姻的策略,一同对抗明朝,先是控制了蒙古人,继而南下成立大清帝国。明中叶以后蒙古人普遍崇信藏传佛教,而早期满人还是信萨满教,清代建国帝后们越来越提高藏传佛教的地位,所以,有清一代,藏传佛教一时贵为皇家信仰,成为统治和驾驭臣民疆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从宫廷器物、禅堂、佛楼上看,他们敬奉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通常说的黄教。并以此为基础在紫禁城内兴建了大大小小佛堂约四十多处。如今,故宫还保存着几十处原状佛堂百年未动,这一切,仿佛成了一个凝固的历史空间。
评分实际上,乾隆一直未在宁寿宫居住,关于宁寿宫乾隆身后的使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谕:“宁寿宫,乃朕称太上皇后颐养之所,地在禁垣之左。日后必不应照雍和宫之改为佛宇。其后之净室、佛楼,今即有之亦不必废也。其宫殿永当依今之制,不可更改。”在他去世后,宁寿宫按照乾隆谕旨保留了下来。
梵华楼藏宝·佛像(套装上下册) [Statues in the Sanctuary of Buddhist Essenc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