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2178054
ISBN:9787109083868[十位:7109083861]
作者:宛晓春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页数:451
本教材介绍了茶树体内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茶叶中糖类及糖苷化合物,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及其代谢,茶叶中生物碱,茶叶中脂类物质和脂溶性色素,茶叶中的芳香物质,茶树物质代谢与环境因素,红茶、绿茶及其他茶类制造化学,茶叶贮藏中的物质变化,茶叶的保健功能,附有实验指导。
End_Of_Item_Desc End_Of_Item_Desc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绪论
一、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茶学科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茶叶生物化学学科的形成和《茶叶生物化学》教材的编写
三、茶叶生物化学研究历史和现状
四、茶叶生物化学的发展趋势
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节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
一、儿茶素类
二、黄酮及黄酮苷类
三、花青素和花白素类
四、酚酸和缩酚酸类
第二节 茶叶中的色素.
一、茶叶中的天然色素
二、茶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色素
第三节 茶叶中的氨基酸
一、茶叶氨基酸种类及结构
二、茶叶中的茶氨酸
第四节 茶叶中的嘌呤碱
一、茶叶中嘌呤碱的组成与结构
二、茶叶嘌呤碱的性质
第五节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
一、茶叶芳香物质的种类
二、性质及特点
第六节 茶叶中的糖类
一、糖的分类与糖的结构
……
第二章 茶树次级代谢
第三章 环境对茶树物质代谢的作用
第四章 红茶制造化学
第五章 绿茶制造化学
第六章 其他茶类及深加工化学
第七章 茶叶功能成分化学
第八章 茶叶生物化学研究法
附表 茶叶香气成分表
茶叶生物化学是茶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茶学科中发展很快的一个领域,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不断涌现,新编的茶叶生物化学教材必须充分反映学科新的发展趋势。
《茶 叶生物化学》l980年版发行后,1984年第二版发行。为了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此 次对教材的编写体系做了较大的修改,强调与普通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课和茶学专业课之间的分工与衔接;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和内容的新颖性。突出介绍茶树 次级代谢的特色,产物性质以及在不同的环境、加工条件下的转化规律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专设一章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及性质,把茶树中生物碱、茶氨酸、多 酚类物质和芳香物质代谢集中列为一章以突出茶树次级代谢的特点;新增绿茶贮藏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茶叶中的糖类、皂甙,其他茶类及深加工化学,茶叶功能成分 化学和茶叶生物化学研究法等内容。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八章。绪论,章第7节,第二章第4节,第七章第1、2、3、5节由宛晓春编写;第二章1~2节、第 八章2~5节由黄继轸编写;章第6节、第五章第3节、第七章第4节由张正竹编写;第二章第3节由张正竹和黄继轸合编;第二章第5节、第三章、第五章第 2节由沈生荣编写;第四章由周才琼编写,李立祥同志修改;章l~5节由邵宛芳编写;第六章2~5节由黄建安编写;第五章第1节、第六章第1节、第八章 第l节由刘乾刚编写。考虑到本书可作为相关人员和研究生的参考书,篇幅较大,各校可根据教学时数适当删减。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