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丹江口潘家岭墓地》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丹江口潘家岭墓地考古发掘专题报告,主要报道了潘家岭墓地发掘的48座汉代墓葬材料。本书将这批墓葬分为三类四期,研究表明潘家岭墓地是一处中小地主和一般庶民的公共墓地。潘家岭汉墓不仅有楚文化因素,也有秦文化因素,还有当地的文化因素,在形成、发展、演变中,不公吸取了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因素,也吸取了关中地区的汉文化因素,对研究该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工作目的和发掘经过
一、工作目的
二、发掘经过
第二章 墓葬和出土器物类型
第一节 墓葬类型
第二节 出土器物类型
一、陶器
二、铜器
三、钱币
四、铁器
五、玉器
六、石器
七、铅器和料珠
第三章 墓葬分述
第一节 甲类墓
一、A型墓
二、B型墓
(一)Ba型墓
(二)Bb型墓
第二节 乙类墓
第三节 丙类墓
一、A型墓
(一)Aa型墓
(二)Ab型墓
二、B型墓
(一)Ba型墓
(二)Bb型墓
第四章 墓葬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 墓葬分期
第二节 墓葬年代
第五章 结语
附表 潘家岭墓地墓葬登记表
后记
精彩书摘
丹江口市属于新生代大幅度上升的强烈隆起区。西北至东南走向的铜锣寨、太白岩,与地层走向一致,多为秦岭一级地层;汉江以北少部区域属印支褶皱系的部分。以武当山为主的各大小不等的山脉构成了西南高于西北,东南高于东北略向东倾斜的地势特征。平均海拔400米,海拔在500米以下为丘陵平川,500米以上为低山,千米以上的山脉只有武当山。
在气候上,丹江口市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加之丹江口水库的水全效益及垂直地貌的影响,构成了优越的山区区域性小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相对湿度大”等是其基本特点。全市年平均气温7.7~16℃,无霜期180~250天,日照时数1950小时,年均日照率为44%,年降雨量750~900毫米,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蒸发量1979.1毫米。由于境内气候优越,水资源丰富,因而林木葱郁、群山含翠,森林覆盖率达39.3%。
二、历史沿革
丹江口市由1983年撤销均县建市而来,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均县古称均州,治所均州城。
均州城,有史可考的能追溯到远古三苗时期。商称“南土”,西周为豫州辖,春秋属麇,战国属楚及韩,史称均陵。秦昭襄王九年(前298年),秦大将白起率兵攻取均陵,因有武当名山,昭襄王置武当县,治所即均州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南阳郡,武当县属南阳郡。后汉初,大将延岑造反屯兵于此,筑土城,城始此,史称“延岑城”。汉光武四年(28年)春,邓禹率护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二将大战于此,延岑大败,因属反地,后遂空废此城,移武当县治所于梅溪庄(今老营宫)。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明确记载:“汉水又东南径武当县故城北”,即指均州城。南北朝宋武帝于永初元年(420年)从襄阳移始平郡治所于均州城,史称“南始平郡”。宋文帝元嘉末(452年),武当县治所从梅溪庄(老营宫)又移到延岑城。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令狐整请旨移丰州治所于延岑城。隋开皇五年(585年)改丰州为均州, “均州”和“均州城”始于此。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改武当郡为均州。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废均州,省堵阳、安福二县。武当、郧乡二县归淅州。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废淅州复均州,辖武当、郧乡、丰利三县。
……
前言/序言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湖北省考古发掘报告(第3号):丹江口潘家岭墓地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