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体育/高等学校公共体育教材》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以“育人为本、健康一、促进终身锻炼”为编写宗旨,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体育理论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知识,力求内容简要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融科学性、时代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使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获,进一步拓展大学体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体育概述
第一节 体育导述
第二节 大众体育
第三节 学校体育
第四节 大学体育概述
第二章 体育锻炼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体育锻炼与健康
第二节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第三章 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
第一节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
第二节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其处理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处理
第四节 体育锻炼中消除疲劳的方法
第四章 体质锻炼与评价
第一节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测定与评价
第二节 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
第五章 篮球运动
第一节 篮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篮球基本技术
第三节 篮球基本战术
第四节 篮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六章 排球运动
第一节 排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排球基本技术
第三节 排球基本战术
第四节 排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七章 足球运动
第一节 足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足球基本技术
第三节 足球基本战术
第四节 足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八章 乒乓球运动
第一节 乒乓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乒乓球基本技术
第三节 乒乓球基本战术
第四节 乒乓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九章 网球运动
第一节 网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网球基本技术
第三节 网球基本战术
第四节 网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十章 武术与技击
第一节 武术运动
第二节 跆拳道
第三节 散打
第四节 基本规则简介
第十一章 健美操
第一节 健美操概述
第二节 健美操基本动作和基本套路
第三节 健美操比赛的意义、种类、特点及评分方法
第十二章 体育舞蹈
第一节 体育舞蹈概述
第二节 体育舞蹈基本知识
第三节 拉丁舞
第四节 摩登舞
第十三章 户外运动
第一节 登山与攀岩
第二节 定向越野
第三节 野外生存
第四节 徒步
第五节 轮滑运动
附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体质测试评分表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三节学校体育一、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
学校体育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体系的。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将体育列为教育的内容。在中世纪,教会宣布“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学校里的体育完全被忽视。在封建领主割据的时代,军事体育是统治阶级的特殊需要,因而“骑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和吟诗)成了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到了文艺复兴时代,体育又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随着教育的发展,体育开始成为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18世纪80年代,普鲁士教育家巴泽多把卢梭的教育观点应用于德国,在德绍开办了一所泛爱学校,意思是爱和善良道德的学校。这种学校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目的,提倡直观性原则,考虑儿童的兴趣,比较突出地实施体育和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学生每天读书3小时,学习体育和音乐3小时,手工劳动2小时;每年夏季有2个月的野营生活,体育课按年龄分组教学。以后,德国的体育先驱古茨穆斯在理论和实践上使体育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施皮斯则确立了学校体育的体系和制度。
在中国,周代学校教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含有德育、智育和体育的意思。“射”“御”是军事技能和身体的训练,“礼”“乐”中的舞蹈也有锻炼身体的作用。但是,从汉代起,学校教育内容以“六经”为主,不再重视军事技能或身体的训练。隋唐时代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更使人只顾埋头读书。宋代到清代的教育,进一步主张静坐学习与思考,甚至连儿童的游戏也受到限制。封建统治阶级倡导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影响了2000多年的教育,只有德育、智育而无体育。其间,只有少数教育家在私人教学中重视锻炼身体和体力劳动,或者自己学习武艺、锻炼身体。所以,也有少数文人学士会骑马、射箭、武术、踢球或打马球。1901年,清政府废除科举。1903年,清政府仿照外国兴办学校(称为学堂),在课程中开设“体操课”,每周2-3课时,小学以教授游戏和普通操为主,中等和高等学堂以兵式操为主,有的学校也学习武术。当时,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教会学校提倡田径、球类等活动,许多学校受其影响,也在课外开展这类运动和竞赛。辛亥革命以后,基本上沿袭清末的学制和课程,体操课的情况改变不大。1923年的学校课程纲要,开始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每周仍为2~3课时,教学内容也由兵式操为主改为游戏、田径、球类和体操等综合教材。以后,在教育部内设立了主管体育的机构,制定和颁布了学校体育的一些法规和教材。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指出了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要求。1952年,教育部设立了体育处管理学校体育。自1956年开始,全国使用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各省、市、自治区体育运动委员会,也设有管理学校体育的机构,并在学校推行《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1964年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1975年改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75年,教育部设立了体育司,有些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也设立了体育卫生处,以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同年,全国又采用了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
……
前言/序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指导思想的重新确立,必将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从人才培养质量和需求出发,努力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创业发展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坚韧不拔、勤奋朴实、肯干实干的高级人才,我们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了这本《大学体育》教材。
本书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以“育人为本、健康第一、促进终身锻炼”为编写宗旨,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体育理论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知识,力求内容简要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融科学性、时代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使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获,进一步拓展大学体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本书编写分工如下:崔永霞编写第一章,高玉敏编写第二章,梁月红编写第三章,刘志刚、张建军编写第四章,王新武编写第五章,朱新民编写第六章,谷健民、张建军编写第七章,文斌编写第八章,陆镛编写第九章,牛振喜编写第十章,马会兰编写第十一章,丁瑞娟编写第十二章,李磊编写第十三章。全书最后由李林凯统稿,任远最后审稿,蒋子春负责策划设计。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大学体育/高等学校公共体育教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