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民国海军舰船志(1912-1937)》主要内容包括:五色旗下的海军梦——未成的奥匈帝国造军舰、战利舰——“利捷”、“利绥”号炮舰、欧战难民——“安”、“华”运输舰、绝境求生——对华武器禁运时代东北海军新增的军舰、对华武器禁运时代新增的中国军舰——十二“胜”军舰、对华武器禁运时代新增的中国军舰——“海”字炮艇与“甘露”测量舰、错失的期望——“咸宁”号长江炮舰、南京政府福舰——“永绥”号长江炮舰、主义之舰——“民权”号长江炮舰、国父为名——“逸仙”号轻巡洋舰、寂寥孤舟——“民生”号长江炮舰、力挽山河——“宁海”、“平海”号轻巡洋舰等。
作者简介
陈悦,江苏靖江人,现居山东威海,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山东省历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委员,专注于中国海军史、舰船史、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与普及,是上述领域青年一代领军学者。著有《北洋海军舰船志》、《近代国造舰船志》、《清末海军舰船志》、《民国海军舰船志》、《碧血千秋——北洋海军甲午战史》、《沉没的甲午》等,主编有《辛亥·海军》、《中国近代海军珍藏图片集》等。曾参与1:1复原建造北洋海军“定远”号铁甲舰,曾担任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顾问、电视剧《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总顾问。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五色旗下的海军梦——未成的奥匈帝国造军舰
战利舰——“利捷”、“利绥”号炮舰
欧战难民——“安”、“华”运输舰
绝境求生——对华武器禁运时代东北海军新增的军舰
对华武器禁运时代新增的中国军舰——十二“胜”军舰
对华武器禁运时代新增的中国军舰——“海”字炮艇与“甘露”测量舰
错失的期望——“咸宁”号长江炮舰
南京政府福舰——“永绥”号长江炮舰
主义之舰——“民权”号长江炮舰
国父为名——“逸仙”号轻巡洋舰
寂寥孤舟——“民生”号长江炮舰
力挽山河——“宁海”、“平海”号轻巡洋舰
巡哨江海——“宁”字炮艇
孤寂的雷声——民国南京政府电雷学校的军舰
独立南天——抗战前民国广东海军的军舰
附录
一、民国海军军舰线图集(1912-1937)
二、抗战前民国海军主要新置舰艇性能参数一览表
三、抗战前中国海军舰队编制一览(1937年)
四、南京国民政府海军制度摘录
五、民国海军舰船购造大事记(1912-1937年)
六、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华甲”舰自身舰员连同随舰配置的基础的登陆队人员共编制238人,随舰配备步枪200枝。利用舰上原有的客货舱改造,最多还可以搭乘全副武装的士兵1000人左右。
“华甲”的飞桥甲板还有桅杆上,新添2座探照灯,主要用于海面照射,方便过泊作业,以及更为重要的飞机收放作业。
“华甲”舰中部甲板室前后的主甲板空间,被改成了水上飞机搭载平台,前后桅杆上原先用于吊装货物的吊臂就势成了收放水上飞机的吊杆。奉系军阀早在1922年前后,就通过远东的捷克军团以及白俄军队获得了飞行教官和飞机,1923年更是派出多达12名留学生前往法国学习军事航空,并从法国陆续购买了100余架各型飞机,其中以葫芦岛、青岛作为停放和维护基地的35架水上飞机是东北海军的重要舰载机。“华甲”舰搭载的水上飞机即来源于此,型号为法国“史莱克”FBA-17和FBA-19,最多可以同时搭载8架,超过了当时东北海军另外一艘水上飞机母舰“镇海”的载运能力。
改装完成后的“华甲”,外形上与一次世界大战时代德国海军的“鸥”(Mowe)、“狼”(Wolf)等商船袭击舰十分相似,总排水量突破了10000吨。“华甲”曾在1927年和“镇海”一起载运了多达2000名直鲁联军官兵从青岛前往连云港。在东北海军发起的南下偷袭上海等地的报复行动中,该舰也曾一度出现。
但是相比起东北海军的“镇海”水上飞机母舰,“华甲”的踪迹要显得隐匿了许多,以致于“华甲”曾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这段往事,成了长久不为人知的秘史。个中的原因更多来源自“华甲”当时的动力性能不佳,因为连年的远洋航行,且缺乏妥善保养维护,“华甲”舰蒸汽机已经日久成疾,严重影响了其航行速度。也正因为此,善于出奇兵的沈鸿烈,才未能借助这艘具有两栖突击功能的军舰在内战舞台上上演惊人好戏。
1928年,奉系军阀在北伐军的凌厉攻势中败北,张作霖逃出关外后在皇姑屯遇刺身亡。少帅张学良自统奉系军政大权,兼任东北海军总司令。
……
前言/序言
我和忘年交网友陈悦先生通讯八九年,去年底才终藉在香港开会得以谋面,欢聚数日。陈悦人如其名,开朗、爽快、健谈、喜美食。最高兴的还是他能克服百忙的环境,作品源源而出,且有愈出愈快、愈厚、愈精彩之势。
不久前替陈悦的《清末海军舰船志》写序时,已预言很快就会见到他续出新书。这是安全得很的预言,怎也不会说错。果然我又有替他这本新书写序之荣了。
研究民国海军较清季海军难多了。清海军舰只的来源,外购为主,国产为辅。外购的不管优劣如何,不时与西方海军舰只的发展环节挂钩,设计也有出名师之手,故恒在当时的海军书刊中有记录,有讨论。民国海军则远远谈不上这层次,跟世界潮流脱节,再难在西方刊物内得见。这种记录和讨论之有无对研究者的得用与否带来很大的分别。
档案和海军人士笔下的文字,情形亦如此。最明显之处在治理清舰者很易便用得到总理衙门档案(即恒为人参据的《海防档》),以及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诸筹海大员的大型集子。民国档案不是说没有,要找较丰富的舰只消息就须待迟至抗战胜利以后,而且晚至那时段有的仍多局限在舰只运作和舰队组配方面,舰只本身的数据还是经常欠奉。2003年出版的一本记录五十年代以来台湾海军舰只,看似十分齐全的辞典式专书竞只字不提任何一舰装配什么武器,便是这种局限的严厉反映。
民国海军舰船志(1912-1937)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